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你不顺的时候就写写诗,学学王昌龄

你不顺的时候就写写诗,学学王昌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站于中心点 访问量:4536 更新时间:2024/1/9 19:36:51

写出“一片冰心在玉壶”的王昌龄,也是晚唐诗人中比较有意思的一位。他与王维不同,早年家境贫寒,人近中年,才中进士,仕途不大顺畅。多次被贬,甚至做了边塞地方的一个小小的官。

但他的性格豪迈放逸,没有半点穷酸气。

从他的自述就可以看出:仗剑行千里,微躯敢一言,曾为大梁客,不负信陵恩。

盛唐的这些诗人,无论真实的际遇如何,他们是都会给人一种洒脱积极,不甘被平庸折损的感受。

李白也曾经写过: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喝最烈的酒,恋最美的人,侠肝诗胆,真正快意平生。

就是大唐盛世的诗人,他们的豪迈侠义,慷慨磊落。不是我们这些为了生计忙忙碌碌、只懂酒肉穿肠的人所能体会到的。

王昌龄在湖南怀化做官时,政声不错,诗名更盛。他不像前文我们提到的贺知章那样,衣食充足的情况下来做诗。他的诗往往是饥寒交迫,身无分文时才写诗,赚点生活费。

他也有替一些女子写诗。表达闺怨是他的拿手好戏,这不是他的全部。激情洋溢的边塞诗是他本性的展现: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又如: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脍炙人口!以至后来李白想写几首边塞的诗,看到了王昌龄写的,也就作罢。

“诗家天下”的王昌龄最后没有逃脱战乱的伤害,被一个不知名的刺史嫉贤妒能所杀。

比起上篇文章贺知章的圆满人生,王昌龄时运非常不济。他赶上了安史之乱和后续李姓复杂的权力斗争。这一时期受波及的还有李白、高手、杜甫。这些故事我们下回分解。

标签: 王昌

更多文章

  • 大唐诗人王之涣、高适、王昌龄的一次PK

    历史人物编辑:威史解读标签:王昌

    唐朝开元年间,王之涣、高适、王昌龄三位男神饮酒听歌,众人如痴如醉心花怒放之际,王之涣却尴尬得再也坐不住了……唐朝开元年间,王之涣、高适、王昌龄三位诗人名满京城。当时盛唐流行将诗人的大作谱成曲子,四处传唱。写得好的诗作倍受青睐,很快家喻户晓,也就成了咱们现在所说的流行歌曲,自然,诗的作者也就成了人人崇

  • 诗词中常用来代指美男子的“王昌”是何许人也?

    历史人物编辑:王博岩标签:王昌

    鱼玄机,晚唐诗人。初名鱼幼微,字蕙兰,与李冶、薛涛、刘采春并称唐代四大女诗人。其曾在《赠邻女(寄李亿员外)》中诗云:羞日遮罗袖,愁春懒起妆。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枕上潜垂泪,花间暗断肠。自能窥宋玉,何必恨王昌。很多人耳熟能详的一句情话“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便是出自这首《赠邻女》;而这首诗也是

  • 杜甫不输李白、王昌龄的一首七言绝句,看似拍马屁,实则暗藏杀机

    历史人物编辑:静心读史标签:王昌

    杜甫是大唐最具现实意义的一部人肉照相机,能将人间的所有不幸一一捕捉,塞进字里行间,并且不添加任何滤镜,真实如临眼前,直白如同默片,就是将不幸剖析给世人看,就是把世间的残忍用更加残忍的语言描述给世人听,一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钻透了多少达官贵人的脸皮,一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道出了多少在外

  • 中唐诗人所写的边塞诗,千古流传,后人纷纷表示:太像王昌龄了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丰碑标签:王昌

    安史之乱不仅改变了唐朝的政治格局,沉重打击了唐帝国的统治,破坏了社会的生产力,而且还对唐朝诗歌造成了深远的影响。以此为分界线,产生了盛唐诗和中唐诗两种不同的风格。盛唐诗往往充满着瑰丽神奇的想象力,充满着唐人的自信;中唐诗却是沉郁顿挫,诗歌朴实自然,更多的是探讨兴衰,将题材扩大到国家命运的探讨之上。对

  • 王昌龄最出名的诗,前两句豪气冲天,后两句亘古未有的伤感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上的皇宫标签:王昌

    当大家提起诗人的时候,总是绕不开盛唐,那个年代,著名的大诗人如夜晚的星辰一般多,而其中又以“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最为大家所推崇。不过除此之外,也有很多驰骋诗坛的大诗人,岁不及“李杜”耀眼,但自成一派,每每读到他们的诗作也是让人不由击节叫好。今天笔者要为大家分享的这首诗来自于被称为“七绝圣手”的王

  • 王昌龄的诗词有哪些?王昌龄代表作唐诗15首

    历史人物编辑:天川历史标签:王昌

    ↑↑关注【文学名句】温暖情怀的文学,动人心坎的名句→记得点赞←你喜欢王昌龄哪些古诗?留言说一说。你喜欢王昌龄哪些古诗?留言说一说。《塞下曲》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知了在枯秃的桑林鸣叫,八月的萧关道气爽秋高。出塞后再入塞气候变冷

  • 王昌龄很经典的一首诗,笔墨精练,声情并茂,不愧为七绝神品

    历史人物编辑:云裳小历史标签:王昌

    王昌龄的七绝曾有“神品”之称,有人认为他可以与李白并驾齐驱。虽然评价有些过头,但他的边塞诗确实独具特色。在这位七绝圣手的笔下,往往寥寥数语,就把边塞军旅生活的画面跃然纸上,把所要表达的内容的思想,通过典型化的形象反映出来。下面这首经典诗篇就是一个例子,笔墨精练,声情并茂,不愧为七绝神品。这首诗摘取守

  • 王昌龄的名句,高适的名句,王翰的名句,全是经典,值得收藏!

    历史人物编辑:社会摇标签:王昌

    各位诗友们,大家好,这篇文章的主题是王昌龄、高适、王翰诗词里的名句,希望大家喜欢,闲话不多说,直奔主题吧!一、王昌龄,盛唐著名边塞诗人1、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王昌龄《送柴侍御》2、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王昌龄《出塞》3、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

  • 王昌龄被闾丘晓所杀后张镐处死闾丘晓,并反问谁养王昌龄之亲

    历史人物编辑:知识火花标签:王昌

    王昌龄(698年——757年)字少伯,唐朝时期大臣,著名边塞诗人。盛唐时期著名边塞诗人,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又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王昌龄被后人尊称为“七绝圣手”,足以证明他在七绝方面有着很高的成就。王昌龄与唐朝其他诗人不同,他自小家境贫

  • 王昌龄官场失意的诗意人生〔183〕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典故漫话标签:王昌

    一、典故及其出处典故:1、七绝圣手;2、一片冰心〔或玉壶冰心〕;3、秦时明月汉时关〔或省为秦月汉关〕。出处:1、《王昌龄集》;2、《新、旧唐书·文苑下》;3、元·辛文房《唐才子传·王昌龄》。参资:古诗文网《出塞二首赏析》。王昌龄古画像 二、早年耕读学道,又从戎赋《出塞》王昌龄〔698—75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