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西晋初立:武帝封书试太子,刘毅上奏清宿弊

西晋初立:武帝封书试太子,刘毅上奏清宿弊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萧家老大 访问量:834 更新时间:2024/1/14 20:28:33

西晋初立:武帝封书试太子,刘毅上奏清宿弊

山涛年垂八十,老病侵寻,因固辞不许,力疾入谢,途中又感冒风寒,归卧不起,旋即去世。晋武帝优加赙给,赐谥曰康。山涛字巨源,河内人氏,早年丧父,食贫居贱,尝向妻韩氏道:“勉耐饥寒,我将来当位至三公,但未知卿堪做夫人否?”当时年已四十,始为郡曹,堂祖姑为宣穆皇后生母,瓜葛相连,得与武帝为中表亲,乃累迁至尚书仆射,兼领吏部铨衡。有知人鉴,平居贞顺节俭家无妾媵,禄赐俸秩,分赡亲故,殁后只遗旧屋十间,子孙不敷居住。左长史范晷为之告诉朝廷,晋武帝乃令有司拨款,代为营室,总算是酬答勋亲的惠意;另简右仆射魏舒为司徒。

魏舒籍隶任城,幼即失怙,寄食外家宁氏。宁氏尝增筑居宅,有堪舆家相宅道:“此宅应出贵甥。”魏舒闻言自负,欣然语人道:“当为外家成此宅相。”已而,与宁氏别居,魏舒身长八尺二寸,仪容秀伟,不修小节,专喜骑射,以渔猎为生涯,尝投宿野王逆旅,闻有车马声隐隐前来,约至门外,即有人互相问答。问语为是男是女?答语称是男子。接连又有人应声道:“是男至十五岁,当死兵刃。”过了片刻,复问为何人借宿?答称为魏公舒。言迄遂去。魏舒卧至天明起询寓主,始知主人妻夜产一男,乃记忆而行。蹉跎蹉跎,已过了十五年,贫困如故,往探野王主人,问及生男所在?主人黯然答述,谓:“伐桑伤斧,创重身亡。”魏舒觉得前闻已验,惟年登强仕,故我依然,又似前兆未符,转思平时不学,何从上达?不如发愤攻书,借博功名。由是月习一经,期月有成,出与郡试得升上第,除渑池长,迁浚仪令,入为尚书郎,不数年位至尚书,晋职司徒。魏舒处事明决持躬清俭,散财好施,与山涛相同,所以德望亦与山涛相亚。魏舒亦晋初名臣,故随笔插叙。司空卫瓘向与魏舒友善,至此更同心来辅,整饬纪纲,故太康年间,虽经晋武帝荒淫,三杨用事,尚赖两老臣极力维持,幸得少安。

卫瓘世居安邑,父亲卫顗曾仕魏为尚书,中年去世,卫瓘得袭父荫,弱冠已仕尚书郎,后来佐晋立功,受封菑阳公。第四子卫宣,得娶帝女繁昌公主,卫瓘得邀宠眷,遇事摅忠,尝虑储贰非人,欲密请废立,屡次入见,且吐且茹,始终未敢直陈。会武帝幸凌云台,召集百僚,各赐盛宴。卫瓘饮至数觥,佯为醉状,起身至御座前,下跪言道:“臣有言上陈,未知圣意肯容纳否?”武帝许令直陈。卫瓘欲言又止,如是三次,乃用手抚床道:“此座可惜。”晋武帝已悟卫瓘之意,权词相答道:“公真大醉么?”卫瓘亦知武帝托词叩头而退。及宴毕还宫,过了数日,武帝想出一法,特召东宫官属,悉数入殿,概令侍宴。暗中却封着尚书疑案,遣内侍赍付东宫,令太子判决,当即复命。太子司马衷呆笨得很,骤接来文,晓得什么裁答,慌忙召问僚属,急切不见一人,那时仓皇失措,只好入问床头夜叉与她商议。贾妃南风虽然读过好几年诗书,略通文墨,但欲代为答复,亦觉自愧未能,急来抱佛脚,忙遣侍婢趋问外臣,当有人代为拟草,引古证今备具典博,传婢持报贾妃,贾妃恐忙中有错,再召入给事张泓,使决可否。张泓摇首道:“太子不学,为圣上所深知,今答诏多引古义,明明是倩人代拟,一或查究,水落石出,属稿吏当然被谴,恐太子亦不能安位了。”贾妃大惊道:“这却如何是好?”张泓答道:“不如直率陈词,免得陛下动疑。”贾妃乃转惊为喜,温言与语道:“烦公为我善复,他日当与共富贵。”张泓因为具草,令太子自写。太子司马衷勉强录成,再由张泓复阅,方交内使持去。武帝接视复文,词句虽多鄙俚,意见却是明通,不由的放下忧怀,既欲考验太子,何妨召入面试,乃仍辗转迟回,堕入狡吏计中,何其不明若是?便又召入卫瓘持示答草。卫瓘才阅数行,即逡巡谢过,左右始知卫瓘有毁言,齐称陛下圣明,不受谗间,说得卫瓘满面怀惭,容身无地,还是武帝替他调解,方使卫瓘徐徐引退,尚得盖愆。

是时贾充尚在,得此消息,使人语贾妃道:“卫瓘老奴,几破汝家。”贾妃因此恨卫瓘,尝思设计报复,只因武帝知卫瓘忠诚,宠遇日隆,一时无可下手,不得不容忍过去。及卫瓘为司空,遇有军国大事,武帝辄令会商,卫瓘亦有所献替,补益颇多。会日蚀过半,卫瓘与太尉汝南王司马亮,司徒魏舒,联名上表固请避位,有诏不许,至太康五年(公元284年)正月,龙现武库井中,武帝亲自往观,颇有喜色。百官将提议庆贺,卫瓘独无言。边有一人闪出道:“昔龙降夏庭,终为周祸,寻案旧典,并无贺龙故例,怎得创行?”卫瓘闻言急视,乃是尚书左仆射刘毅,是由司隶校尉新升,便随口接下道:“刘仆射所言甚当,何必贺龙。”百官才打消贺议。武帝亦命驾驰归。先是魏尚书陈群,因吏部不能相士,特命郡国各置中正,州置大中正,令取本地人士,甄别才德,列为九品,吏部得援格补授。相沿日久,奸弊丛生,往往中正非人,徇私去取。刘毅不忍缄默,因力请更张,期清宿敝,奏疏有云:

臣闻立政者以官才为本,官才有三难,而国家兴替之所由也。人物难知,一也;爱憎难防,二也;情伪难明,三也。今立中正,定九品,高下任意,荣辱在手,操人主之威福,夺天朝之权势,爱憎决于心,情伪由于己,公无考校之负,私无告讦之忌,用心百态,求者万端,廉让之风灭,苟且之俗成,窃为圣朝耻之。臣尝谓中正之设,未获一益,反得八损,高下逐强弱,是非随兴衰,一人之身,旬日异状,或以货赂自通,或以亲私登进,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慢主罔时,实为乱源,所损一也;重其任而轻其人,所立品格,徒凭一人之意见,未经众望之所归,卒使驳违之论,横于州里,嫌仇之隙,结于大臣,所损二也;推立格之意,以为才德有优劣,伦辈有首尾,序列高下,若贯鱼之成次,秩然不乱,乃法立而弊生,名是而实非,公以为格,坐成其私,徒使上欺明主,下乱人伦,优劣易地,首尾倒错,所损三也;国家赏罚,自王公以至庶人,无不如法,今置中正,委以重柄,无赏罚之防,遂至清平者寡,怨讼者众,听之则告讦无已,禁绝则侵枉无极,上明不下照,下情不上闻,所损四也;一国之士,多者千数,或流徙异地,或取给殊方,面犹不识,遑问才力,而中正无论知否,但采誉于台府,纳毁于流言,任己则有不识之蔽,听受则有彼此之偏,所损五也;职有大小,事有剧易,稽功叙绩,庶足鼓舞人才,今则反是,当官著效者,或附卑品,在官无绩者,转得高叙,抑功实而隆虚名,长浮华而废考绩,所损六也;官不同事,人不同能,得其能则成,失其能则败,今不状才能之所宜,而徒第为九品,以品取人,或非才能之所长,以状取人,则为本品之所限,即使鉴衡得实,犹虑品状相仿,况意为取舍,黑白混淆,所损七也;前时铨次九品,朝廷犹诏令善恶必书,以为褒贬,故当时犹有所忌,今之九品,所下不彰其恶,所上不列其善,废褒贬之义,任爱憎之断,清浊同流,惩劝不明,天下人焉得不隳行而骛名,所损八也。由此论之,职名中正,实为奸府,事名九品,实有八损。古今之失,无逾于此。臣以为宜罢中正,除九品,弃魏氏之弊法,立一代之美制,则铨政清而人才出矣。事关重要,恳切上闻!

(全篇完)

标签: 刘毅

更多文章

  • 陈寿在三国志中一语道出,关羽的武器不是青龙偃月刀,那是什么呢

    历史人物编辑:刘帅说历史标签:陈寿

    三国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段历史了,人们从书中,电视中,甚至民间传说中都可以很容易的了解到这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三国是一个乱世,但越是乱世越出英雄。英雄者,无外乎冲锋陷阵,运筹帷幄,救黎民于水火。而关羽就是三国时期最具有代表性的英雄之一。不管是三国演义还是民间的各种传说,武圣关羽的武器都是青龙偃月刀,又

  • 演义中被诸葛亮骂死的司徒王朗,到底是什么样的人?陈寿有话要说

    历史人物编辑:上品电视君标签:陈寿

    《三国演义》中有一“武乡侯骂死王朗”的精彩片段: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担任曹魏三公之一的司徒王朗不顾年迈体衰,执意要随大都督曹真前去讨伐,在三军阵前,王朗试图说降蜀军,结果反被诸葛亮一番言语所刺激,坠马身亡。想必熟悉《三国演义》的都对这一桥段印象深刻,堂堂三公之一的王朗竟然死得如此可笑窝囊,那么事实的

  • 如何评价刘禅是一位贤君?诸葛亮和陈寿都说他是,难道大家错了?

    历史人物编辑:老泰迪讲历史标签:陈寿

    说起蜀汉后主刘禅,读者脑海中普遍泛起的两句台词就是:扶不起的阿斗和乐不思蜀,但是这些印象来自罗贯中演义的成分颇多,不具备正史的严谨。近来,有些学者开始为刘禅翻案,称其为贤君,甚至是千古一帝!无风不起浪,为什么会有如此言论出现呢,难道我们真的被欺骗了两千年?首先我们要捋一遍阿斗的幸福的一生。刘备在时,

  • 《大染坊》陈寿亭为何发飙:这是我这辈子吃的最好吃的一顿饭?

    历史人物编辑:自助美食标签:陈寿

    剧中事发故事背景陈六子无父无母是个要饭的出身,平时除了要饭就是去听评书。在腊八最冷的这一天锁子叔好心给他的半块饼也被野狗叼了去。好在被周村干染坊的干爹给救了改名陈寿亭。陈六子天分很高非常聪明,没几年就把自己家的通合染坊经营得红红火火。正是由于陈寿亭有大局观且技术很好,所以才与家驹合伙在青岛开了大华染

  • 陈寿仅为两个臣子单独立传,诸葛亮实属名归,为何陆逊也获资格?

    历史人物编辑:孟玲标签:陈寿

    有读者在看《三国志》时,发现了一个问题:陈寿仅为诸葛亮和陆逊两位臣子单独立传。给诸葛亮单独列传可以理解,毕竟他的功劳实在是太大了,可陆逊似乎除了夷陵之战“火烧连营七百里”外,似乎没有拿得出手的功绩,为何也能单独列传?要知道陈寿是把周瑜、鲁肃、吕蒙三人合传的,难道陆逊比周瑜还要厉害?准确来说,《陆逊传

  • 读《三国志》总感觉陈寿“身在曹营心在汉”对于蜀汉总是明贬暗褒

    历史人物编辑:沐子时尚的笔记标签:陈寿

    一般主流观点认为《三国志》陈寿身在晋朝为官,晋承魏祚,所以陈寿尊曹贬刘。其实不然,仔细阅读,字里行间,感觉陈寿深沉的故国情怀。陈寿亡国羁旅,入晋为官,孤危一身,晋承魏祚以得天下,所以奉曹魏为正统,只有魏书有本纪,记刘备、孙权俱以列传记叙。然三国各自成书,互不统属,地位相同,可谓用兵良苦。虽说全书对于

  • 姜维和魏延谁更厉害?罗贯中说了不算,陈寿告诉你答案

    历史人物编辑:微历史之中山古国标签:陈寿

    魏延字文长,义阳人也。作为刘备深为器重的勇将,即使是在《三国演义》中,其即战力依然可以紧随五虎上将之后。“姜维字伯约,天水冀人也。”作为诸葛亮赞誉过的西北英才,曾经继承蜀相遗愿,九伐中原,最后身死殉国。如果从《三国演义》来看,魏延天生就长有“反骨”,背叛了一任又一任,最后在诸葛亮妙计下被马岱斩杀。如

  • 10部高品质商战剧,《天道》排第三,陈寿亭、胡雪岩都是经典

    历史人物编辑:秒重说车标签:陈寿

    商战剧题材的电视剧,不仅仅是局限于商战,还会介绍相关的时代背景,从商战中以小窥大,以下10部高口碑的商战题材电视剧,相信很多人都看过其中的好几部。《大时代》豆瓣评分:9.3《大时代》是由郑少秋、刘青云、周慧敏、蓝洁瑛、郭蔼明等人主演的香港大型商战剧。故事聚焦方家和丁家两代人的恩怨,刘青云饰演的方展博

  • 孙策死后,留下3女1子,孙权是如何处理的?陈寿:他很不厚道!

    历史人物编辑:成晋南标签:陈寿

    孙权的运气不是一般的好。根据史料,他的父亲孙坚一共有5个儿子,分别是孙策、孙权、孙翊、孙匡、孙朗,除了孙权一口气活到了71岁,另外4位都比较短命。之后,他执掌吴国政权52年,是三国风流人物中活的最久,掌权时间最久的人。孙权的哥哥孙策可以说是三国里最完美的人物之一,不仅人长得帅还很有才干,时称“孙郎”

  • 陈寿《三国志》所表的十位谋主,刘备手下只有一位,但不是诸葛亮

    历史人物编辑:张欣悦标签:陈寿

    谋主就是出谋划策的主要人物。它的出处有《左传》、《三国志》、《后汉书》等古籍,其基本含义从古文内容“以审配、逢纪统军事,田丰、荀谌、许攸为谋主,颜良、文丑为将率”来看,谋主与“统军事”及“为将率”是有明显区别的。从陈寿及襄阳记明确所称的诸位谋主来看,谋主显然事关政治、军事、战略、治民等诸方面,可以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