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冯唐:作家,不要脸才能活得更好!

冯唐:作家,不要脸才能活得更好!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堂历史 访问量:4602 更新时间:2024/2/17 3:04:45

现代作家圈里有这么一个“异类”,如果你只是通过他的作品和笔下的字来认识他,那么你会觉得他简直就是“散装的荷尔蒙”实际上作为广大文艺女青年狂热追捧的对象,冯唐此人着实与浪漫二字沾不上边。甚至一度在见识过他的人生态度后你还会觉得此人还有点要往屌丝方靠近的趋势。

当然,对于冯唐大众的评价褒贬不一,当然无论你对他是抱有什么态度,都不得不承认此人着实极富个性且成就非凡。不仅有许多诗作发表,甚至多部代表作如《北京北京》和《春风十里不如你》等都被改编为影视剧,而他本人也在2013年荣登中国作家富豪榜榜首。

然而拥有如此成就的冯唐自己也说过,曾经自己最崇拜的就是朔和王小波这样的作家了,然而事隔经年,冯唐却声称自己对他们憧憬已经渐渐淡去,因为他已经成功越过这些深扎在自己心中的高山了,现在自己心中的高山只有司马迁和妈妈。诚然,冯唐的这些话不仅表现出自己在文学上的自信也显露出自己极为独特的性格。然而,冯唐口中自己的母亲又是何许人物,如何成让自己心高山仰止的人呢!

“她如果在早年,就是萨满的教主”这是作家冯唐对自己妈妈的评价。冯妈妈是内蒙古人,可能是因为草原出生的女儿会自带着一种豪爽干练,所以冯唐经常在各种场合提起并调侃自己这位能吃能喝能骂人与传统中原女人明显不同的母亲。就是有这样一位大胆另类的母亲做例子,所以冯唐本人在生活上也是十分的跳脱出格,甚至在他看来“不要脸才能活得更好”。

医学叛徒

鲁迅先生一样冯唐先生也是弃医从文。不过不同的是鲁迅老先生用笔做武器与时代作斗争妄图唤醒那些麻木不仁的民众的目地不同,对于冯唐本人来说,医学是他名副其实的真爱。

冯唐对于医学的热爱,支撑着他在协和医院苦苦奋斗了八年,而“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博士”的学位,也足以表明冯唐先生并不是在医学上遇到什么事儿导致他混不下去才转行写文章当作家。

那么既然冯唐在医学上也算上是混得风生水起,为何也要学习鲁迅弃医从文呢?

原来冯唐本人在医学上苦苦钻研了八年,却遇上了医学界难以打破的堡垒,也就是癌症。即使是医疗技术极其发展的现代,对上了极其狡猾又特别容易扩散死亡率极高的癌症那也只能束手无策。我想正是在面对癌症时的无力感,才迫使冯唐做了“医学叛徒”转而投入到了文学界。

九字箴言

面对真正的死亡来临,即使是医术高超的医生能够做的也很有限。在清楚理性地认识到这一点后,冯唐转行投入文学创作里边。深入文学的冯唐想要从心理上来攻克癌症问题。并对此提出了自己的心得体会,总结起来就是“不害怕,不着急,不要脸”这九个字,简称“九字箴言”。

不害怕,在充斥着巨大压力的现代,人们往往会沉溺于失败或者是失去的恐惧当中。一点点风吹草动都会让我们患得患失,情绪也因此波动不已。然而正是这样忽高忽低的情绪波动往往会给我们带来心理上压迫,进而引发身体器官上的异变。

对于这种状况我们只需要谨记六个字“尽人事,听天命”,脱离那些无端由的害怕,尽量保持心境平和这样也就不会给癌细胞提供寄生机会。

所谓的不着急也是同样的道理。在当今充满着快餐文化的时代,无论我们做什么都要求要尽快,仿佛慢一点就要跟不上时代的节奏与时代脱轨似的。也正是这样催人“快”的因素逐渐让人一旦慢下来内心就会处于一种惶惶不安的情绪中,这正是因为如此人们逐渐变得急躁利起来。

然而,我们不知道的是,这样整日处于一种“着急”的状态中实际上是对人的身体健康影响很大的。随之而来的除了突如其来的绝症还有极其困扰现代人的焦虑症。事实上我们在处理事情上大可以慢慢来,不用那么着急。给细菌病毒可乘之机,该好的总会慢慢变好。

冯唐的九字箴言最后三个字就是不要脸,听到这儿我们不禁觉得大吃一惊。哪有人将不要脸作为抚平心绪的方式呢,脱开我们老祖宗流传下来的“人活一张脸”的传统封建。那没脸没皮的感觉也会惹人不快,那么冯唐先生又为何会将不要脸作为人生信条呢。

不要脸活得更好

事实上这个不要脸不是人们所误解的那种没有道德底线或者是让人抛弃尊严什么的。它是劝我们不要为了所谓的面子,而让自己活得太过拘束和压抑。

前面已经提到过,不要脸作为冯唐“九字箴言”里的压轴,自然是有他的道理存在的。就像冯唐说的那样,医院里大多数得癌症的往往都是“好人”这些好人往往会因为先为他人着想,而自己却总是隐忍不发,长此以往就容易得癌症,不要脸就教会我们抛弃过度的自尊心尽量活得坦然随心,这样才能少得病。

其实,不要脸不仅会让人少得病还会让我们在生活中活得更好。当我们过分在意别人评价时,难免会因为其他人不好的话语而使自己受到影响,若是我们太过于“要脸”也会让我们时刻处于一种局促状态,不如索性放开自我,毕竟“人不要脸才能天下无敌”。

总结

冯唐的不要脸是一种极其洒脱的人生态度,这种态度可以让我们敞开心绪,放飞自我不受那些无谓的条条的约束。这种方式看似不被人理解但对自己来说却是无比的自在舒适。

标签: 冯唐

更多文章

  • 冯唐:成大事者,必经的3个阶段

    历史人物编辑:美食香菇朵标签:冯唐

    1.如何管理自我?每个人都躲不开一个议题:如何在一个变化的、纷繁复杂的、油腻的世界里和自己相处,特别是在“成事”这个目的下,自我应该如何管理。此处的“自己”,包括真的自己、自己的团队、自己的商业模式、自己的公司等。我想说一个核心的理念,就是自在。1. 如何能够自在?不要赶时髦,曾国藩说:“趋时者博无

  • 冯唐:苏童、余华什么也不是

    历史人物编辑:何攀标签:冯唐

    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古人之余情爱一事,即耻于口中,又念于心中。纵是春宵一刻,南唐后主亦会运用最动人的辞藻,通读之下,竟不带丝毫污秽之气。然观古望今,情欲常是羞于言语。现今,冯唐大胆表示。苏童、余华什么也不是,写本黄书才

  • 冯唐究竟经历了什么?为何王勃会感慨“冯唐易老”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的意林标签:冯唐

    名人王勃曾在他的名作《滕王阁序》中留下过这样一句名言:冯唐易老,李广难封。顾名思义,这个八个字就是说冯唐此人容易老,李广该男难封侯。其实,关于飞将军李广我们大多数人都是有所耳闻的,甚至曾或多或少地也感慨过其时运不齐。但对于冯唐,恐怕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再对于“冯唐易老”的原因,则更不知道那是什么鬼了…

  • 冯唐:好玩和有趣,才会让生活变得更美好

    历史人物编辑:爱读书的百合标签:冯唐

    我仍有一个梦想,我要用文字打败时间。这是冯唐在《活着活着就老了》中封面上的一句话,用文字来打败岁月的流逝,打败一地鸡毛带来的伤感,也是打败了内心的怯弱,无畏的前行。欣赏冯唐对生活的洒脱,看得开,拿得起,也能放得下,这才是智慧的选择。毕竟人生苦短,何必为难自己,不如活着肆意,和好看的人待在一起,在好玩

  • 傅介子:斩匈奴使者,诛楼兰之王,威震西域的“战狼外交官”

    历史人物编辑:王富刚标签:傅介子

    说起西汉历史上的外交官,我们一般都会想起,说出那句“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战狼外交官”陈汤。但是朋友们,你们知道吗?其实,早在陈汤之前,在西汉王朝的历史上,就诞生了一位同样厉害的外交官:他曾先后两次出使西域,一斩匈奴使者,再诛楼兰之王;并同样说出了一句千古名言,将一国之人吓得胆战心惊、不敢妄动。

  • 说起大汉雄风,除了卫青霍去病陈汤傅介子,你还能想到他吗?

    历史人物编辑:汤娜标签:傅介子

    人们常常谈及大汉雄风,威武霸气,骄傲之情溢于言表,像卫青、霍去病、陈汤、傅介子这样的汉家英雄也一再被称颂。今天达摩君就给大家介绍这么一位汉家儿郎,他率36人起家,31年时间征服了西域55国,200多万平方公里的西北疆土为我国收入囊中。在他身上,淋漓尽致地体现了汉朝的时代精神。直到多年后的抗日战争,中

  • 傅介子有多狠?以一个班的军力灭一国,纪录至今无人打破!

    历史人物编辑:牛二荒野居标签:傅介子

    汉朝历史上,小人物反攻的传说很多,傅介子就是其中之一,比班超玄策王的反击还要厉害。傅介子,甘肃庆阳人,是北方好人家的儿子。他的家庭背景并不显赫。汉武帝时期,跟随李广利征伐西域。汉昭帝时,西域龟兹、楼兰联合匈奴杀汉使臣,掠夺财物。为了国家的利益,付介子勇往直前,独自带领12名勇士,以一班人马创造了世界

  • 汉使-傅介子,武力值爆表的战狼式外交官

    历史人物编辑:孙北京标签:傅介子

    投笔从戎汉昭帝年间,西域的龟兹国和楼兰国受匈奴指示,多次杀死往来西域的汉朝使者。当时还是骏马监的傅介子听说这件事后很是愤慨,于是在昭帝元凤年间,傅介子主动请求出使西域,汉昭帝就命令他作为使者出使西域诸国,并谴责楼兰国和龟兹国的行为。诛杀匈奴使者傅介子到了楼兰后,责备了楼兰王截杀汉朝使者的行为,楼兰王

  • “战狼外交官”傅介子:斩匈奴使者,诛楼兰之王,名号威震西域

    历史人物编辑:蒋雅各标签:傅介子

    汉兵将至,毋敢动,动,灭国矣!此话一出气势恢宏,荡气回肠,使敌兵闻风丧胆至此,西汉大将傅介子将楼兰王的尸首带回汉朝,汉天子封他为义阳侯,享有700户人家的管辖权和征税权,成为了皇帝面前的新贵。说起汉朝的历史上有名的使臣,大家最熟悉的莫过于张骞出使西域,汉武帝时期为了击败匈奴,实现国家的基本统一,派张

  • 甘英西行,历史上丝绸之路的再度开拓,第一个出现的外国使馆

    历史人物编辑:阿庆文史阁标签:甘英

    摘要:丝绸之路是中国历史上与西域诸国通商,文化,政治交流的道路,是具有重大意义的道路,自汉武帝时期张骞开通丝绸之路到现在,丝绸之路也是不断的发展壮大,是我国与西方国家联系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古代的丝绸之路是怎样发展的呢?随着两个国家不停地交流,通商、建交等,大使馆也随之出现,那么历史的第一个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