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甘英西行,历史上丝绸之路的再度开拓,第一个出现的外国使馆

甘英西行,历史上丝绸之路的再度开拓,第一个出现的外国使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阿庆文史阁 访问量:962 更新时间:2023/12/9 7:08:46

摘要:丝绸之路是中国历史上与西域诸国通商,文化,政治交流的道路,是具有重大意义的道路,自汉武帝时期张骞开通丝绸之路到现在,丝绸之路也是不断的发展壮大,是我国与西方国家联系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古代的丝绸之路是怎样发展的呢?

随着两个国家不停地交流,通商、建交等,大使馆也随之出现,那么历史的第一个外国使馆是怎样建立的呢?

丝绸之路的初建与荒废

西汉时期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开拓了丝绸之路。从此以后,汉朝就与中亚、西亚建立了贸易关系,还专门为西域国家设立了使者,西域诸国一直都与西汉王朝保持着良好的关系,相互之间互有往来。

不过到了新莽时期,王莽改制,罢黜西域各国王号,这种良好的关系便被打破了。而此时匈奴单于也趁机在新莽末年扩充势力,开始进攻西域诸国,到东汉初年时,单于重新控制了西域诸国,由于匈奴当时的不断袭扰,丝绸之路便荒废了。与西域各国交流的通道也随之断裂了。

丝绸之路的再次发展

直到东汉时期永平16年,窦固出兵攻打匈奴,班超也由此获得了出使西域的机会。终于在班超等人的努力下,隔绝了长达58年的西域终于再次被打通,尤其令人惊喜的是,这条路线延伸到了欧洲,一直到了罗马帝国。

永元9年,即公元97年,班超此时已到了人生的晚年,力不从心,于是甘英在班超的派遣下,往大秦国出发,所谓大秦,就是古代中国对罗马帝国及近东地区的称呼。甘英在当时路程走得十分艰辛,要考虑到的因素非常多,环境、各国家间战争等因素,不亚于拿破仑发现的新大陆的艰难。

甘英率领使团从龟兹(今新疆库车)出发,西行至疏勒(今新疆喀什),翻越葱岭(今帕米尔高原),经大宛(今乌兹别克斯坦)、大月氏至安息(今伊朗境内),后历阿蛮、斯宾、于罗,而抵条支(今伊拉克境内)。终于到达了安息国西界的西海(今波斯湾)沿岸。

此时距离大秦也就是罗马帝国只有一海之隔,大秦国在大海的最西面,又叫做海西国。但安息国的人心中惶恐东方最强大的国家与西方强大的罗马帝国相结合,那他们夹在中间肯定是要背腹受敌了,何况他们在中间可以高价交换双方的货物,于是骗甘英等人,海中有巨大海怪,滔天海啸。

安息国夸张的叙述大海中的恐怖,加上古代对海上航行资料记载确实过少,终是差一步之隔,遗憾未能到达大秦。

有人描写大秦国的恐怖,据《后汉书》记载:“或云其国西有弱水、流沙,近西王母所居处,几于日所入也”。有人曾经说,大秦国的西南边有弱水,有流沙,是西王母居住的地方,是每天太阳落下的地方,是世界的尽头,已经到了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中的地方了。

甘英这次的出使虽然未能到达大秦,但也到达了安息西界的西海(今波斯湾)沿岸附近,甘英在行程途中对沿途各个国家的风俗,地理等都有详细的记载,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经验这在很大程度上增进了中国人对中亚各国的了解,促进了文化、经济的交流。

历史上第一个外国使馆的初现

到了公元166年,大秦与东汉终于有了第一次正式接触:史书记载:“至桓帝延熹九年,大秦王安敦遣使自日南徼外献象牙、犀角、玳瑁,始乃一通焉”。

大秦商人团队由海路来到了洛阳,以大秦王安东尼的名义,觐见汉桓帝并赠送许多奇特的奇珍异宝,桓帝热情的接见了大秦的使团,并赐予他们府邸,维护他们经商与特产换购的的权益。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大地上也出现了第一个外国使馆—大秦使馆,也叫罗马使馆。

参考文献《资治通鉴》《后汉书》《汉书》

标签: 甘英

更多文章

  • 中国历史的第四个拐点:甘英出使

    历史人物编辑:知识大赛场标签:甘英

    《后汉书·西域传》:和帝永元九年(97年),都护班超遣甘英使大秦,抵条支。临大海欲渡,而安息西界船人谓英曰:“海水广大,往来者逢善风三月乃得度,若遇迟风,亦有二岁者,故入海人皆赍三岁粮。海中善使人思土恋慕,数有死亡者。”英闻之乃止。简单说,甘英奉命出使大秦,就是欧洲的罗马帝国,因为受到安息水手的蒙骗

  • 刘彻第一次北伐匈奴,公孙敖被贬为庶人、李广被抓,他却一战封神

    历史人物编辑:沐雨说史标签:公孙敖

    不客气的讲,匈奴军臣单于比起他的父亲老上单于和祖父冒顿单于,实在是逊色得多。如果我们从匈奴的角度来看问题,要与汉朝博弈,一方面要答应和亲,另一方面要不停的大规模南下不断骚扰,不断抢夺财物方能长期保持对汉朝的打压和对本国的补给。汉朝是头雄狮,匈奴只不过是只鬣狗,鬣狗吃不了狮子,却能对狮子造成骚扰,让狮

  • 豪门之后公孙敖,为一女子,三次抛家弃国,气死长子后,客死他乡

    历史人物编辑:长安李白标签:公孙敖

    历史上,因为西汉武帝,以及卫青、霍去病的缘故,我们很熟悉抗击匈奴的西汉大将公孙敖。而在春秋时期,还有一位公孙敖,只是,这位公孙敖,比较另类。他的后半生都在为一位美女而“奋斗”,甚至不惜抛家弃子,改投它国,耗尽万贯家财,也要和美人共度余生。这位生活在春秋时期的公孙敖,姬姓,孟孙氏,谥号穆,所以,又被称

  • “白帝城之祖”公孙述的喜乐人生:在迷信中称帝,在迷信中死亡

    历史人物编辑:青书上标签:公孙述

    题/“白帝城之祖”公孙述的喜乐人生:在迷信中称帝,在迷信中死亡文/有疾配图声明/本号所使用配图均来源于互联网,且难以查证著作权人,若有来源我们定会标记,若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号,我们会认真解决!原创声明/不易君子为文史地理爱好者原创投稿征文平台,文章原创性均通过作者保证与工具检测,若您发现作者文章有抄

  • 历史上的战争:隗嚣兵败河西,公孙述战殁巴蜀,刘秀统一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绣虎读历史标签:公孙述

    建武三年,更始集团、赤眉集团相继覆灭,然而摆在刘秀眼前的,还是一个分裂的九州:隗嚣据陇右,公孙述占巴蜀,卢芳起九原,董宪霸江淮,张步雄齐地。刘秀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对远在陇右、巴蜀的隗嚣、公孙述进行抚慰,联络感情,建立友好关系。他把主要精力放在对付卢芳、董宪、张步身上。建武六年,卢芳逃入匈奴,董

  • 刘彻举行东宫廷辩,并非为灌夫案,而是暗算田蚡

    历史人物编辑:宠物故事天地标签:灌夫

    汉武帝刘彻亲政后西汉朝廷中政争不断,其中魏其侯窦婴和武安侯田蚡的权利争夺对国家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在这个政治斗争的关键时刻,田蚡借着灌夫醉酒骂座的行为将其扣押,这便是震惊朝野的灌夫案。这个案子看似田蚡借机报复反对自己的灌夫,实际上是为了打击灌夫的后台窦婴。窦婴为了救灌夫,上书刘彻为灌夫辩解,于是刘彻便

  • 汉朝猛将灌夫,率十余骑攻入敌营,斩敌数十又全身而退,威震全军

    历史人物编辑:史张文长标签:灌夫

    灌夫父死事,身荷戟驰入不测之吴军,身被数十创,名冠三军,此天下壮士。窦婴是汉景帝时期外戚窦氏的杰出才俊,在七国之乱时被封为大将军,自从西汉创建以来,上一个获此殊荣者是兵仙韩信,这也从侧面反映了窦婴的卓越才能。窦婴虽然优点突出,但是缺点也很明显,首当其冲的便是他性格固执,和权倾朝野的窦太后不和,因此在

  • 同为宰相田蚡计杀灌夫背后的隐情

    历史人物编辑:月影讲历史标签:灌夫

    田蚡是汉景帝皇后王娡的同母弟弟,出生在长陵。魏其侯窦婴当了大将军,正当显赫的时候,田蚡还是个郎官,没有显贵,史载:胸有城府,功于心计,善于结交权贵谋士。发迹于景帝晚年,弟以姐贵,受到宠信,做了太中大夫。汉景帝后三年(前141年),汉景帝驾崩,太子刘彻继位,王娡称制。她在全国的镇压、安抚行动,大都采用

  • 西汉名将灌夫满门抄斩只因酒后失言?

    历史人物编辑:小新讲生活标签:灌夫

    汉武帝时期的著名将领灌夫英勇善战,并且对汉武帝也是忠心耿耿,却不想竟因为酒后失言而落得如此下场。要说这灌夫,在很多影视剧的改编中也不难看到他的身影。比如,《大汉天子》中与汉武帝刘彻称兄道弟的关夫一角就是从他的形象改编来的。当然最后的下场也不会好是肯定的了。话说回来这灌夫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此人虽然骁

  • 窦婴只是帮灌夫据理力争,为何刘彻将其斩首示众

    历史人物编辑:知识趣读标签:灌夫

    魏其侯窦婴是汉景帝刘启时期的重臣,太皇太后窦氏的侄子,在西汉朝廷中有着举足轻重的政治地位。然而在汉武帝刘彻亲政不久,他就在窦田之争的政治风波中被处死,甚至是遭到了斩首示众这样严酷的刑法。要知道窦婴作为窦氏集团的代表人物,在朝廷中的地位和影响力都是最顶级的。这样的权贵即便要处死,一般也不会选优斩首示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