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冯唐:成大事者,必经的3个阶段

冯唐:成大事者,必经的3个阶段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美食香菇朵 访问量:2160 更新时间:2024/1/20 4:50:40

1.如管理自我?

每个人都躲不开一个议题:如何在一个变化的、纷繁复杂的、油腻的世界里和自己相处,特别是在“成事”这个目的下,自我应该如何管理。

此处的“自己”,包括真的自己、自己的团队、自己的商业模式、自己的公司等。我想说一个核心的理念,就是自在。

1. 如何能够自在?

不要赶时髦,曾国藩说:

“趋时者博无识之喜,损有道之真。

”整天赶时髦,你会发现你得到的欢喜,是没见识的欢喜,新的的那部分自我却损失掉了。

除非你是做服装的,做某些快消品的。变的是俗,不变的是道,不要赶时髦,要揣摩不因时间流逝而变、不因空间转换而变的真理和大美。

2. 相信时间,相信自在生长的力量。

曾国藩是这么说的:“方今民穷财困,吾辈势不能别有噢咻生息之术。”意思是老百姓很穷,财政吃紧,我们这样的人也没有特别的发家致富的方式,我们可以做什么呢?

承认自己的局限性。我们这些做官的没有生财之道、发家妙方。

确定自己的任务。尽力干掉新人,维持秩序和规则。

相信并放手让团队或你信任的人去干该干的事,不干涉其自然生长的过程。

3. 管理你的欲望。

你会遇到一个巨大的拦路虎,就是你的欲望。这是拦在你从自我迈自在的过程中最大的一个障碍。

欲望主要有哪几种?权、钱、色。

有权当然爽,能够办你想办的事情,能够在别人成不了事的时候你成。

钱当然也好,如果你富可敌国,你想买点啥就买点啥,同款的东西你可以买四个颜色,同款的车你可以买两辆,一辆停着一辆开。

还有色,“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长得好嘛,就是谁都想看。佳人不只是女生,也有男生。这都是通俗的想法,并不是我们成事的人应该有的想法。

一是节制欲望,不要向外袒露;二是自立自强,强在内心。

2.带团队的4条铁律

一个成事的人,除了管理自己之外,还要管理项目、管理团队。

管理不好团队,其实你也管理不好自己,因为你自己也是一个团队。

具体如何管团队,有各种各样的说法和理论,下面我讲讲带团队的四条铁律。

1. 勤。

“吾辈当共习勤劳,先之以愧厉,继之以痛惩”,我们要一起习惯勤苦耐劳,开始的时候,用思想教育,上思想课,让大家包括你自己在内,知道不足,自己奋进。

你要身先士卒,比你的团队提早养成好的习惯,不然人家有足够的理由不信你,不跟着你做。

2. 放。

曾国藩说:“前曾语阁下以‘取人为善,与人为善’。大抵取诸人者,当在小处、实处;与人者,当在大处、空处。”

“与人为善”现在成了一个成语,意思完全变了。我们回到曾国藩的原义上,他是引用了《孟子》的

“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如果你管理团队,是以你为中心出发去管,你会发现,会遇到很多障碍,会做很多无用功甚至产生新结果的功。

但你反过来,从老百姓、从团队成员的角度出发,知道他们在想什么,然后你就放手让他们去做,这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你也可以事半功倍。

“放手”的“放”,才是真的以人为本,切记。

3. 势力。

其实做管理、做领导是一件很烦的事,就烦在这些东西,你要天天、周周、月月盘点,如果有缺,要想着怎么补上,谁来补,怎么补,等等。

力,是指团队在执行战略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力。你把这个势、局都安排好了,具体打仗的时候,就能遇事平事、遇河搭桥、遇山开道。

4. 理想。

“古来名将得士卒之心,盖有在于钱财之外者”,真的名将,能让人一直跟着他的,没有钱一定不行,但有钱不意味着一定行。一个好团队,不是靠薪酬维持的。

总结一下,带团队的四条铁律:“勤”字为先;该放手的时候放手;维持好势能,不要让团队势穷力竭;最后,不仅用钱激励团队,还要讲理想、讲精神。

3.CEO最新的的是做好这3件事

若想做到大成,除了要管理好团队,还要再上升一个台阶——做好CEO。下面,我就来讲讲CEO最新的的工作是什么?

1. 找人、找钱、定方向。

现代人才管理有四方面:选、用、育、留。即选人、用人、培育人、留人。当然,这个“留人”,也包括开除人。

执行战略的人,要非清楚自己在什么时间干什么事情,这样大家一起做一个相对复杂的事情时,才能保证在相对合适的时间达到预期的效果。

很多好的战略落不了地,原因就是执行不坚决。

2. 在关键时刻识人、用人。

找人,有两个新的的衍生问题:一是找什么样的人?二是怎么找到这些人?

曾国藩说:“专从危难之际,默察朴拙之人,则几矣。”选择在危难的时候,默默观察哪些人能做到朴实厚道,这正是识别人才的好方法。

为什么我常说

“宁用朴拙君子,不用聪明小人”

因为危难之际,朴拙之人最靠得住;聪明人会多想,会油腻,会撒谎,会逃跑,会给自己找借口,也就是靠不住。剩下的朴拙之人,有可能站在你旁边,一直陪你度过最艰难的时刻。

关键时刻看朴拙的人,怎么判断他们?麦肯锡有一个信任公式:信任=(可信度×可靠度×可亲度)÷自私度

从管理自我,到管理团队,再到管理公司,都是一个人不断进阶的过程。

所谓成事,就是不断走出舒适圈,踏上修行的道路。

与你共勉!

— THE END —

本号致力于分享“领导力、团队与职场”相关内容,并对中观点保持中立,所发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之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第一时间为您处理。

标签: 冯唐

更多文章

  • 冯唐:苏童、余华什么也不是

    历史人物编辑:何攀标签:冯唐

    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古人之余情爱一事,即耻于口中,又念于心中。纵是春宵一刻,南唐后主亦会运用最动人的辞藻,通读之下,竟不带丝毫污秽之气。然观古望今,情欲常是羞于言语。现今,冯唐大胆表示。苏童、余华什么也不是,写本黄书才

  • 冯唐究竟经历了什么?为何王勃会感慨“冯唐易老”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的意林标签:冯唐

    名人王勃曾在他的名作《滕王阁序》中留下过这样一句名言:冯唐易老,李广难封。顾名思义,这个八个字就是说冯唐此人容易老,李广该男难封侯。其实,关于飞将军李广我们大多数人都是有所耳闻的,甚至曾或多或少地也感慨过其时运不齐。但对于冯唐,恐怕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再对于“冯唐易老”的原因,则更不知道那是什么鬼了…

  • 冯唐:好玩和有趣,才会让生活变得更美好

    历史人物编辑:爱读书的百合标签:冯唐

    我仍有一个梦想,我要用文字打败时间。这是冯唐在《活着活着就老了》中封面上的一句话,用文字来打败岁月的流逝,打败一地鸡毛带来的伤感,也是打败了内心的怯弱,无畏的前行。欣赏冯唐对生活的洒脱,看得开,拿得起,也能放得下,这才是智慧的选择。毕竟人生苦短,何必为难自己,不如活着肆意,和好看的人待在一起,在好玩

  • 傅介子:斩匈奴使者,诛楼兰之王,威震西域的“战狼外交官”

    历史人物编辑:王富刚标签:傅介子

    说起西汉历史上的外交官,我们一般都会想起,说出那句“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战狼外交官”陈汤。但是朋友们,你们知道吗?其实,早在陈汤之前,在西汉王朝的历史上,就诞生了一位同样厉害的外交官:他曾先后两次出使西域,一斩匈奴使者,再诛楼兰之王;并同样说出了一句千古名言,将一国之人吓得胆战心惊、不敢妄动。

  • 说起大汉雄风,除了卫青霍去病陈汤傅介子,你还能想到他吗?

    历史人物编辑:汤娜标签:傅介子

    人们常常谈及大汉雄风,威武霸气,骄傲之情溢于言表,像卫青、霍去病、陈汤、傅介子这样的汉家英雄也一再被称颂。今天达摩君就给大家介绍这么一位汉家儿郎,他率36人起家,31年时间征服了西域55国,200多万平方公里的西北疆土为我国收入囊中。在他身上,淋漓尽致地体现了汉朝的时代精神。直到多年后的抗日战争,中

  • 傅介子有多狠?以一个班的军力灭一国,纪录至今无人打破!

    历史人物编辑:牛二荒野居标签:傅介子

    汉朝历史上,小人物反攻的传说很多,傅介子就是其中之一,比班超玄策王的反击还要厉害。傅介子,甘肃庆阳人,是北方好人家的儿子。他的家庭背景并不显赫。汉武帝时期,跟随李广利征伐西域。汉昭帝时,西域龟兹、楼兰联合匈奴杀汉使臣,掠夺财物。为了国家的利益,付介子勇往直前,独自带领12名勇士,以一班人马创造了世界

  • 汉使-傅介子,武力值爆表的战狼式外交官

    历史人物编辑:孙北京标签:傅介子

    投笔从戎汉昭帝年间,西域的龟兹国和楼兰国受匈奴指示,多次杀死往来西域的汉朝使者。当时还是骏马监的傅介子听说这件事后很是愤慨,于是在昭帝元凤年间,傅介子主动请求出使西域,汉昭帝就命令他作为使者出使西域诸国,并谴责楼兰国和龟兹国的行为。诛杀匈奴使者傅介子到了楼兰后,责备了楼兰王截杀汉朝使者的行为,楼兰王

  • “战狼外交官”傅介子:斩匈奴使者,诛楼兰之王,名号威震西域

    历史人物编辑:蒋雅各标签:傅介子

    汉兵将至,毋敢动,动,灭国矣!此话一出气势恢宏,荡气回肠,使敌兵闻风丧胆至此,西汉大将傅介子将楼兰王的尸首带回汉朝,汉天子封他为义阳侯,享有700户人家的管辖权和征税权,成为了皇帝面前的新贵。说起汉朝的历史上有名的使臣,大家最熟悉的莫过于张骞出使西域,汉武帝时期为了击败匈奴,实现国家的基本统一,派张

  • 甘英西行,历史上丝绸之路的再度开拓,第一个出现的外国使馆

    历史人物编辑:阿庆文史阁标签:甘英

    摘要:丝绸之路是中国历史上与西域诸国通商,文化,政治交流的道路,是具有重大意义的道路,自汉武帝时期张骞开通丝绸之路到现在,丝绸之路也是不断的发展壮大,是我国与西方国家联系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古代的丝绸之路是怎样发展的呢?随着两个国家不停地交流,通商、建交等,大使馆也随之出现,那么历史的第一个外国

  • 中国历史的第四个拐点:甘英出使

    历史人物编辑:知识大赛场标签:甘英

    《后汉书·西域传》:和帝永元九年(97年),都护班超遣甘英使大秦,抵条支。临大海欲渡,而安息西界船人谓英曰:“海水广大,往来者逢善风三月乃得度,若遇迟风,亦有二岁者,故入海人皆赍三岁粮。海中善使人思土恋慕,数有死亡者。”英闻之乃止。简单说,甘英奉命出使大秦,就是欧洲的罗马帝国,因为受到安息水手的蒙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