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楚汉风云之五大顶级谋士排行榜,陈平第二,蒯通入选

楚汉风云之五大顶级谋士排行榜,陈平第二,蒯通入选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张立豹 访问量:477 更新时间:2023/12/7 18:30:04

楚汉战争打了近五年时间,那是尸横遍野,民不聊生。最后在韩信、刘邦大军合围之下,项羽兵困垓下,是夜,狂风大作,楚歌四起,楚军思乡心切,军心涣散,项羽只率数十骑突围而出,最后自刎于乌江古渡。

项羽死后不久,刘邦为巩固政权,开始杀戮有功之臣,韩信功高盖主,首当其中。最后韩信被吕后设计诱杀于钟室。韩信临死前的一番话,特别耐人寻味。

“悔不听蒯通之言,致有此祸。”蒯通是谁呢?他与韩信有着怎样的交集呢?

第五名:蒯通

蒯通乃是范阳辩士,书上说他“辩才无双”,曾为韩信谋士,先后献灭齐之策和三分天下之计。韩信死后被刘邦捉拿后释放,后成为相国曹参的宾客。

蒯通的才华早在武信君武臣北山扫荡赵地的时候就显示出来了,武臣听从蒯通的建议,“传檄而定”,不战而屈人之兵。

以蒯通的谋略,当然看得出韩信当时所处的情况,可以说韩信帮项羽,那么刘邦必败,韩信帮刘邦,则项羽必垮。但是当蒯通劝说韩信“三分天下”的时候,韩信犹豫起来。

韩信的悲剧在于他始终不能忘怀刘邦的知遇之恩。所以他没有听从蒯通的建议,蒯通苦劝韩信无果后,长叹而出。之后,他深知大祸将至,于是“佯狂为巫”,最后幸免于难。如果韩信肯听蒯通,历史定将重写!

排名第五,蒯通当之无愧。

第四名:李左车

赵王歇的部将,被封为光武君,韩信领兵攻打赵国时候,李左车劝统帅陈余坚守勿战,自己领三万轻骑兵,抄近道,劫掠汉军粮道。可惜陈余不听,坚持主战,最后兵败被杀。

韩信杀了陈余之后,曾赏赐千金,令人追寻李左车的下落,李左车被人捆绑了来见韩信,韩信亲自给他松绑,并拜其为师,求得良策,不费一兵一卒拿下了燕、齐等地,李左车功不可没。

李左车在民间威望甚高,有“雹神”之美誉,他是秦末汉初杰出的兵家,军事家和思想家。他有领兵作战的能力,在计谋上,与蒯通不相上下,都是顶级的谋士。排名比蒯通靠前一位,应该无争议。

第三名:范增

项羽账下唯一一个顶级的谋士,可惜项羽不能用,如果项羽能用,哪有刘邦的未来?范增有“亚父”之称,但这称呼是项羽叔叔项梁给的,项羽心里是多少瞧不上的,项羽生平不喜欢谋略,只喜欢打架杀人。那些文绉绉的谋士是项羽最厌恶的对象,以致张良在他帐下,待不住三天就拂袖而去了。范增也不例外,屡谏不听啊,只好告老还乡,最后死在路途之中,令后人唏嘘不已。

第二名:陈平

汉初最不讲人品的顶尖级谋士,出道之前,先把哥哥的老婆搞到手,此时闹得沸沸扬扬,陈平却无动于衷,脸皮之厚,城府之深,即便现代的小人穿越过去,都得甘拜下风。

归顺刘邦之后,那是计谋百出,不过与张良这种君子型谋士不同的是,他是小人型谋士,奸计比谋略厉害,是个毒士。不过后期,在维护刘家政权上,他居功至伟,不容抹煞。

第一名:张良

张良,汉初三杰之一,刘邦这样评价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我不如子房也!”

以张良的天才纵横,他早就看出刘邦是可以共患难却不能同享福的人,他辅助刘邦,就是希望施展才华,匡扶天下。刘邦听得进去,是他的福气,刘邦听不进去,是他的晦气,张良并不怎么往心里去。

对于韩信的结局,张良早有预料,他也曾暗示,但是韩信哪里听得进去呢?

张良是结局最好的谋士之一,虽然没有荣华富贵,却也一生逍遥快活。以他这种知人知世的本领,排在第一,当之无愧!

不知大家如何看待汉初谋士的排名问题呢?欢迎在下面留言吧。

标签: 蒯通

更多文章

  • 蒯通是韩信的谋士,刘邦后来为何要煮了他?

    历史人物编辑:贤谈文史标签:蒯通

    蒯通此人,大家也许不是很熟悉,但是他做的事情大家一定知道,那就是劝谏韩信三分天下。楚汉战争之际,韩信接连灭赵、齐,并诛杀项羽手下大将龙且,使得天下局势逐渐明朗。此时的刘邦和项羽都知道,想要解决这场战乱,关键点就在于韩信。因此刘邦封韩信为齐王以此稳住他,而项羽则是派人来游说韩信,希望他能够保持中立,以

  • 神秘的蒯通,他让韩信悔恨的计谋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丑丑鱼游戏标签:蒯通

    “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这是韩信的临终遗言!一切都是天意!一切都是命运!他意识到自己被萧何小人、吕后妇人所欺骗,后悔没用蒯通的计策。蒯通给韩信什么计策?蒯通又是谁?跟随司马迁从《史记》找一下相关记叙,让我们的一起了解一下这个神秘的人物——蒯通其人其事……1话说汉四年(前203

  • 同样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为何董卓李傕失败,而曹操却成功了?

    历史人物编辑:房产新料标签:李傕

    《三国演义》说的是曹操胁迫皇帝命令诸侯。他为奸臣,专权乱政,反对曹操的人也指责曹操犯了这个罪。而曹操执掌皇帝,除了要面对汉奸的指责之外,他并没有让所有的军阀都听他的,而且里面还有衣带和许多叛乱。甚至在曹操之前,董卓、李崔、郭汜也胁迫过皇帝。他们为什么要胁迫皇帝?胁迫皇帝是好是坏?1、当时名师荀彧建议

  • 三国第一毒士-贾诩:献计李傕推开三国大门,痛打曹操反受重用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风云会标签:李傕

    贾诩一生献计无数,策无遗算,先后帮助李傕攻下长安、两次击败曹操、用离间计,瓦解马超、韩遂,使得曹操一举平定关中。贾诩一生为人低调,一切行事的准则以自保为重,这也使得他在三国群星璀璨的谋士中,名气不是很大。但这也正是贾诩的聪明之处,凭借明哲保身的哲学和低调为人的处事风格,贾诩成了三国为数不多能寿终正寝

  • 《三国杀》李傕强度如此之高,却被玩家吐槽,出场率低也是缺点

    历史人物编辑:爱妃说笑了标签:李傕

    天天给大家讲一些平民武将,今天我们来讲一个只有用元宝才能购买到的武将这个武将就是李傕。可能到现在为止还有很多小伙伴不知道这个字念什么,他念李傕(jue)。这个武将是官方不定时上架,需要6666个元宝才能获得的。这是他的唯一获取途径,但是这个武将的强度说句实话,完全对得起这个价格。我们先来看一下这个武

  • 汉献帝最恨的人是谁?董卓、李傕还是曹操

    历史人物编辑:爱搞笑的毛毛毛标签:李傕

    谁也不是汉献帝肚子里的蛔虫,谁也不是汉献帝身边哪位仍活着的僵尸,这种问题基本属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题主所说的问题我个人不同意,汉献帝最恨的我认为就是曹操。汉献帝恨不恨董卓真不知道,因为相比较其他人,董卓的所作所为确实对刘协个人来说:利大于弊汉献帝恨不恨董卓?确实很难说,因为董卓让汉献帝成为皇帝。在当

  • 李傕和郭汜仅校尉级别,为何在董卓被杀之后,轻易就能打进长安城

    历史人物编辑:何攀标签:郭汜

    汉献帝初平三年(192年),不可一世的军阀董卓被王允、吕布所刺杀,随即董卓部将李傕、郭汜便招揽军队十万余人,他们以为董卓报仇名义率兵攻入长安。两人利用人数之多的优势打败了吕布,并杀害了王允及朝官多人。为何李傕和郭汜两人仅校尉级别,却能在董卓死后打败马中赤兔人中吕布,并轻易拿下长安?这要从其中三点说起

  • 董卓被杀后,他手下的将领李傕、郭汜为何不投降吕布与王允?

    历史人物编辑:张哥侃文史标签:郭汜

    李傕、郭汜两人原本在董卓的西凉军中地位是比较低的,而正是因为董卓被杀,李傕、郭汜两人听从了贾诩反攻长安的计谋,最终才在历史的舞台上出了名。董卓作为西凉军的首领,他的手下有六大中郎将,分别是:牛辅、董越、段煨、胡轸、徐荣、吕布。董旧就是依靠这六大中郎将来管理整支西凉军及所属军队。而当时的李傕、郭汜两人

  • 如果董卓死后,司徒王允赦免了李榷郭汜,朝廷能否继续统治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尚元凡标签:郭汜

    公元189年汉灵帝驾崩,东汉朝廷局势微妙。汉灵帝驾崩前嘱托亲信宦官蹇硕废太子刘辩,立小儿子刘协当皇帝,结果引发了外戚和宦官的争斗。那刘辩乃是何皇后生的儿子,而何皇后的哥哥又是势力强大的大将军何进。最初,在这场外戚和宦官的帝位之争中,何进暂时占了上风。结果蹇硕败北,汉少帝刘辩成功即位。然而,朝廷的危机

  • 三国第一猛将正史到底有多厉害?单挑虐郭汜、大败曹操、张飞

    历史人物编辑:曹娜说历史标签:郭汜

    因为《三国演义》和各种民间艺术的渲染,吕布一直被认为是三国第一猛将,清代毛宗岗点评三国名将,说是“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依旧把吕布放在第一的位置。但我们知道,小说、民间传说和历史是有出入的,今天我们以裴松之所注的《三国志》为基础,来盘点一下历史上的吕布战斗力。先说吕布本人的武力值正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