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高帝六年(前201年),刘邦封庶长子刘肥为齐王,封地七十三城,为西汉最大的诸侯国。十二年后,刘肥病薨,他的长子刘襄继承爵位,是为齐哀王。
当时,由于惠帝刘盈英年早崩,吕后开始把持朝政,为扩大吕氏家族的势力,吕后将齐国切割成三大块,她先把济南郡割出来,改称作吕国,由吕后的侄子吕产出任吕王;后又把琅邪郡割出来,改称作琅邪国,由吕后的外甥女婿刘泽出任琅邪王。
当然,吕后在肢解齐国的同时,为安抚齐国的情绪,就让齐王刘襄的弟弟刘章、刘兴居来到中央政府担任要职,也算是对齐国的补偿。只是,吕后没有想到,刘章、刘兴居的这两个弟弟,那都是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架势。他们进入中央政府后,一直都是高调作事,无法无天。
面对这两个皇族少壮成员的狂态,吕后也有一种说不出的恐惧,却偏偏又无可奈何。
有一次吕后举行宴会,刘章担任酒令官。刘章就说:“臣,将种也,请得以军法行酒。”吕后同意。然后在喝酒过程中,“诸吕有一人醉,亡酒,章追,拔剑斩之,而还报曰:‘有亡酒一人,臣谨行法斩之。’太后左右皆大惊。业已许其军法,无以罪也。因罢。”
面对刘章这种无法无天的行为,吕后当时也只能沉默不言。因为,面对行事风格这样凶悍、狂妄的刘章,真敢打击他,他肯定敢当场玩命。并且,刘氏皇族和功臣集团由于受到吕氏的打压,早就忍无可忍,现在刘章的这种行为,正好发泄大家的不满,大家搞不好都在心里暗自叫好,在这种背景下,吕后哪敢打击刘章呢?
刘章
这件事后,刘章在中央政府的地位、影响力自然就越来越高。随后不久,吕后崩逝,刘章兄弟便开始蠢蠢欲动。因为,在吕后执政期间,齐国一共被割走四个郡,算得上是吕后执政时期利益受损最严重的利益集团。现在,吕后死了,刘襄、刘章、刘兴居兄弟,自然都想夺回曾经属于的一切,并借此机会再上一层楼。
在这种背景下,刘章就通知齐王刘襄用武力清理吕氏。于是,刘襄直接出兵琅琊郡和济南郡。短短几天的时间,齐国就把失去的地盘,全部夺了回来。接下来,齐国又打着清理吕氏的旗号,大举向帝国都城进军。
吕氏成员一看齐国起兵造反,便立马派灌婴率大军前去平叛。结果灌婴率军走到荥阳,马上就不再前进,而且他很快就与齐军达成协议。“朱虚侯以吕禄女为妇,故知其谋,乃阴令人告其兄齐王,欲令发兵西,朱虚侯、东牟侯为内应,以诛诸吕,立齐王为帝。齐王乃与其舅驷钧、郎中令祝午、中尉魏勃阴谋发兵。齐相召平弗听。八月,丙午,齐王欲使人诛相。相闻之,乃发卒卫王宫。魏勃绐召平曰:‘王欲发兵,非有汉虎符验也。而相君围王固善,勃请为君将兵卫王。’召平信之。勃既将兵,遂围相府,召平自杀。于是齐王以驷钧为相,魏勃为将军,祝午为内史,悉发国中兵。使祝午东诈琅邪王曰:‘吕氏作乱,齐王发兵欲西诛之。齐王自以年少,不习兵革之事,愿举国委大王。大王,自高帝将也。请大王幸之临菑,见齐王计事。’琅邪王信之,西驰见齐王。齐王因留琅邪王,而使祝午尽发琅邪国兵,并将之。琅邪王说齐王曰:‘大王,高皇帝适长孙也,当立。今诸大臣狐疑未有所定,而泽于刘氏最为长年,大臣固待泽决计。今大王留臣,无为也,不如使我入关计事。’齐王以为然,乃益具车送琅邪王。琅邪王既行,齐遂举兵西攻济南。遗诸侯王书,陈诸吕之罪,欲举兵诛之。相国吕产等闻之,乃遣颍阴侯灌婴将兵击之。灌婴至荥阳,谋曰:‘诸吕拥兵关中,欲危刘氏而自立。今我破齐还报,此益吕氏之资也。’乃留屯荥阳,使使谕齐王及诸侯与连和,以待吕氏变,共诛之。齐王闻之,乃还兵西界待约。”
在军队倒戈之后,吕氏家族的败局几乎已成定局。在这种背景下,周勃闯入北军,“吕后崩,诸吕欲为乱。时太尉周勃不得主兵,郦寄与吕禄善,说禄以兵属太尉。勃入军门,令曰:‘为吕氏右袒,为刘氏左袒’。军门皆左袒。勃遂将北军,悉捕诸吕斩之。”与此同时,刘章率人闯入南军,整个南军根本没有人敢反抗,于是吕产只能四外躲藏,让人从厕所里抓里出杀掉。“太尉尚恐不胜诸吕,未敢公言诛之,乃谓朱虚侯曰:‘急入宫卫帝!’朱虚侯请卒,太尉予卒千馀人。入未央宫门,见产廷中。日餔时,遂击产,产走。天风大起,以故其从官乱,莫敢斗,逐产,杀之郎中府吏厕中。朱虚侯已杀产,帝命谒者持节劳朱虚侯。朱虚侯欲夺其节,谒者不肯。朱虚侯则从与载,因节信驰走,斩长乐卫尉吕更始。还,驰入北军报太尉。太尉起,拜贺朱虚侯曰:‘所患独吕产。今已诛,天下定矣!’遂遣人分部悉捕诸吕男女,无少长皆斩之。”
在吕氏集团被诛灭后,由于齐王刘襄的军队还在荥阳一线,而刘章、刘兴居在中央政府又势单力薄,于是功臣集团暂时控制了中央政府。在当时的背景下,吴、楚、代、淮南等几个强势刘氏诸王,也开始陆续行动起来。这种情形下,功臣集团就需要尽快选出一个新皇帝,以稳住当前的局势,否则等诸侯王全部杀进都城,大汉朝恐怕就将乱成一锅粥。
刘襄
这时候,有人提议让齐王刘襄当皇帝。但这个提议刚被提出来,就被大家集体给否决掉。因为,齐国当时是所有诸侯王中实力最强大的藩王,不仅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还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直属的强大政治班底,如果刘襄当皇帝,凭着强大的军事实力做后盾,齐国原有的官员很有可能直接大举接管中央政府,到时候这些功臣元老搞不好都得被排挤到政治边缘。
更重要的是,齐王刘襄的这两个弟弟刘章、刘兴居,那都是如狼似虎般的人物,现在他们已经拥有诛杀吕后的首功,再等刘襄当上皇帝,他们在中央政府的权力,自然会凌驾于所有功臣集团成员之上的,到时他们将会面对两个比吕后更狠的执政官。
并且,刘襄的娘家人那都是传说中的恶人,为人凶残暴戾,杀人不眨眼,如果刘襄当皇帝,大汉帝国又会出现一个强大的外戚集团。在这种背景下,功臣集团就集体拥立代王刘恒为皇帝。
虽然,代王刘恒的实力也不差,但相比于齐国来说,还是相差甚远。而且,代王刘恒的娘家人,也都是以善良厚道的人,有比较好的名声,也没有强大的家族背景,相对而言比较好控制。
更重要的是,自古长幼有序,刘恒是刘邦还活着的儿子当中,最年长的儿子,由他来继承皇位,于情于理都说得通。其他诸侯王,即便心里不服,也挑出不毛病。于是,代王刘恒最终捡了一个现成的便宜,成为大汉新任皇帝,即汉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