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襄和刘章因行为强势且母系实力强大故未能成为皇帝

刘襄和刘章因行为强势且母系实力强大故未能成为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旅游菜鸟 访问量:1080 更新时间:2023/12/29 4:38:48

汉高帝六年(前201年),刘邦封庶长子刘肥为齐王,封地七十三城,为西汉最大的诸侯国。十二年后,刘肥病薨,他的长子刘襄继承爵位,是为齐哀王。

当时,由于惠帝刘盈英年早崩,吕后开始把持朝政,为扩大吕氏家族的势力,吕后将齐国切割成三大块,她先把济南郡割出来,改称作吕国,由吕后的侄子吕产出任吕王;后又把琅邪郡割出来,改称作琅邪国,由吕后的外甥女婿刘泽出任琅邪王。

当然,吕后在肢解齐国的同时,为安抚齐国的情绪,就让齐王刘襄的弟弟刘章刘兴居来到中央政府担任要职,也算是对齐国的补偿。只是,吕后没有想到,刘章、刘兴居的这两个弟弟,那都是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架势。他们进入中央政府后,一直都是高调作事,无法无天。

面对这两个皇族少壮成员的狂态,吕后也有一种说不出的恐惧,却偏偏又无可奈何。

有一次吕后举行宴会,刘章担任酒令官。刘章就说:“臣,将种也,请得以军法行酒。”吕后同意。然后在喝酒过程中,“诸吕有一人醉,亡酒,章追,拔剑斩之,而还报曰:‘有亡酒一人,臣谨行法斩之。’太后左右皆大惊。业已许其军法,无以罪也。因罢。”

面对刘章这种无法无天的行为,吕后当时也只能沉默不言。因为,面对行事风格这样凶悍、狂妄的刘章,真敢打击他,他肯定敢当场玩命。并且,刘氏皇族和功臣集团由于受到吕氏的打压,早就忍无可忍,现在刘章的这种行为,正好发泄大家的不满,大家搞不好都在心里暗自叫好,在这种背景下,吕后哪敢打击刘章呢?

刘章

这件事后,刘章在中央政府的地位、影响力自然就越来越高。随后不久,吕后崩逝,刘章兄弟便开始蠢蠢欲动。因为,在吕后执政期间,齐国一共被割走四个郡,算得上是吕后执政时期利益受损最严重的利益集团。现在,吕后死了,刘襄、刘章、刘兴居兄弟,自然都想夺回曾经属于的一切,并借此机会再上一层楼。

在这种背景下,刘章就通知齐王刘襄用武力清理吕氏。于是,刘襄直接出兵琅琊郡和济南郡。短短几天的时间,齐国就把失去的地盘,全部夺了回来。接下来,齐国又打着清理吕氏的旗号,大举向帝国都城进军。

吕氏成员一看齐国起兵造反,便立马派灌婴率大军前去平叛。结果灌婴率军走到荥阳,马上就不再前进,而且他很快就与齐军达成协议。“朱虚侯以吕禄女为妇,故知其谋,乃阴令人告其兄齐王,欲令发兵西,朱虚侯、东牟侯为内应,以诛诸吕,立齐王为帝。齐王乃与其舅驷钧、郎中令祝午、中尉魏勃阴谋发兵。齐相召平弗听。八月,丙午,齐王欲使人诛相。相闻之,乃发卒卫王宫。魏勃绐召平曰:‘王欲发兵,非有汉虎符验也。而相君围王固善,勃请为君将兵卫王。’召平信之。勃既将兵,遂围相府,召平自杀。于是齐王以驷钧为相,魏勃为将军,祝午为内史,悉发国中兵。使祝午东诈琅邪王曰:‘吕氏作乱,齐王发兵欲西诛之。齐王自以年少,不习兵革之事,愿举国委大王。大王,自高帝将也。请大王幸之临菑,见齐王计事。’琅邪王信之,西驰见齐王。齐王因留琅邪王,而使祝午尽发琅邪国兵,并将之。琅邪王说齐王曰:‘大王,高皇帝适长孙也,当立。今诸大臣狐疑未有所定,而泽于刘氏最为长年,大臣固待泽决计。今大王留臣,无为也,不如使我入关计事。’齐王以为然,乃益具车送琅邪王。琅邪王既行,齐遂举兵西攻济南。遗诸侯王书,陈诸吕之罪,欲举兵诛之。相国吕产等闻之,乃遣颍阴侯灌婴将兵击之。灌婴至荥阳,谋曰:‘诸吕拥兵关中,欲危刘氏而自立。今我破齐还报,此益吕氏之资也。’乃留屯荥阳,使使谕齐王及诸侯与连和,以待吕氏变,共诛之。齐王闻之,乃还兵西界待约。”

在军队倒戈之后,吕氏家族的败局几乎已成定局。在这种背景下,周勃闯入北军,“吕后崩,诸吕欲为乱。时太尉周勃不得主兵,郦寄与吕禄善,说禄以兵属太尉。勃入军门,令曰:‘为吕氏右袒,为刘氏左袒’。军门皆左袒。勃遂将北军,悉捕诸吕斩之。”与此同时,刘章率人闯入南军,整个南军根本没有人敢反抗,于是吕产只能四外躲藏,让人从厕所里抓里出杀掉。“太尉尚恐不胜诸吕,未敢公言诛之,乃谓朱虚侯曰:‘急入宫卫帝!’朱虚侯请卒,太尉予卒千馀人。入未央宫门,见产廷中。日餔时,遂击产,产走。天风大起,以故其从官乱,莫敢斗,逐产,杀之郎中府吏厕中。朱虚侯已杀产,帝命谒者持节劳朱虚侯。朱虚侯欲夺其节,谒者不肯。朱虚侯则从与载,因节信驰走,斩长乐卫尉吕更始。还,驰入北军报太尉。太尉起,拜贺朱虚侯曰:‘所患独吕产。今已诛,天下定矣!’遂遣人分部悉捕诸吕男女,无少长皆斩之。”

在吕氏集团被诛灭后,由于齐王刘襄的军队还在荥阳一线,而刘章、刘兴居在中央政府又势单力薄,于是功臣集团暂时控制了中央政府。在当时的背景下,吴、楚、代、淮南等几个强势刘氏诸王,也开始陆续行动起来。这种情形下,功臣集团就需要尽快选出一个新皇帝,以稳住当前的局势,否则等诸侯王全部杀进都城,大汉朝恐怕就将乱成一锅粥。

刘襄

这时候,有人提议让齐王刘襄当皇帝。但这个提议刚被提出来,就被大家集体给否决掉。因为,齐国当时是所有诸侯王中实力最强大的藩王,不仅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还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直属的强大政治班底,如果刘襄当皇帝,凭着强大的军事实力做后盾,齐国原有的官员很有可能直接大举接管中央政府,到时候这些功臣元老搞不好都得被排挤到政治边缘。

更重要的是,齐王刘襄的这两个弟弟刘章、刘兴居,那都是如狼似虎般的人物,现在他们已经拥有诛杀吕后的首功,再等刘襄当上皇帝,他们在中央政府的权力,自然会凌驾于所有功臣集团成员之上的,到时他们将会面对两个比吕后更狠的执政官。

并且,刘襄的娘家人那都是传说中的恶人,为人凶残暴戾,杀人不眨眼,如果刘襄当皇帝,大汉帝国又会出现一个强大的外戚集团。在这种背景下,功臣集团就集体拥立代王刘恒为皇帝。

虽然,代王刘恒的实力也不差,但相比于齐国来说,还是相差甚远。而且,代王刘恒的娘家人,也都是以善良厚道的人,有比较好的名声,也没有强大的家族背景,相对而言比较好控制。

更重要的是,自古长幼有序,刘恒是刘邦还活着的儿子当中,最年长的儿子,由他来继承皇位,于情于理都说得通。其他诸侯王,即便心里不服,也挑出不毛病。于是,代王刘恒最终捡了一个现成的便宜,成为大汉新任皇帝,即汉文帝。

标签: 刘襄

更多文章

  • 机关算尽,终也成空,刘襄为何没能荣登至尊?

    历史人物编辑:水一白聊历史标签:刘襄

    太史公曰:诸侯大国无过齐悼惠王。汉朝初期,吕氏一族以外戚身份干政,先后扶持了两位傀儡皇帝,引起了朝堂上下的极度不满。在大权在握的吕后去世后,齐悼惠王的长子刘襄和次子刘章,调动所有可以联合的力量,率先举起了反吕大旗。长安的军功集团听闻消息后,也立即站到了刘襄一方,在双方的通力合作下,诸吕之乱最终得以平

  • 起兵铲除吕后余党的齐王刘襄,作为刘邦长孙,为何不能继承皇位?

    历史人物编辑:千里草人标签:刘襄

    公元前180年,吕后病逝后,诸吕想搞政变,刘姓宗室和功臣联手铲除吕氏外戚,这场汉帝国的政治斗争以代王刘恒称帝而终。而在诸吕之乱中出了大力的齐王刘襄,不仅“落选”,还遭到了文帝和功臣集团的打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这个跟刘襄自身有一定的关系,可以说,他聪明反被聪明误!齐国再度被吕后剥夺,刘襄心怀不满刘

  • 齐王刘襄作为刘邦长孙,也铲除了吕后余党,为何不能继承皇位?

    历史人物编辑:三秋文史阁标签:刘襄

    齐王刘襄与汉文帝刘恒相比并不差,而且功臣与刘襄刘章刘兴居兄弟三人之间还立下了承诺。为什么功臣最终还是将皇位移交给了代王刘恒?在诛除诸吕的前夕即高后八年八月,平阳侯曹窋获知了从齐国返回的郎中令贾寿向相国吕产的密告,灌婴与齐王刘襄,楚王刘交欲联合灭诸吕,哭求吕产入宫拥少帝应变。曹窋告丞相陈平,陈平以朱虚

  • 刘歆谋反:王莽新朝覆灭的前奏

    历史人物编辑:侍雅丽标签:刘歆

    前因1. 王莽篡位:公元5年,西汉末年王莽篡夺汉朝政权建立新朝。2. 甄丰、甄寻父子被诛杀:甄氏父子因分赃不均想夺权,被王莽诛杀。3. 刘歆儿子女儿被杀:刘歆子女受王莽皇室斗争牵连先后被迫自杀。公元23年(地皇四年),王莽新朝的国师刘歆,在卫将军王涉和大司马董忠的劝说下,答应与后二人共同策划政变,想

  • 刘歆是谁?为什么编制《三统历谱》?刘歆对天文学有什么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道史说雅标签:刘歆

    刘歆(?~23),江苏丰县人,出身于汉宗室贵族,年少时受到良好的教育。其父刘向亦为西汉著名学者,历史上对他们的研究颇多,尤其清代以来对刘歆和《三统历》的研究更为集中。刘歆一生从事政治活动和学术活动的时间大体相当,其中学术活动又分两个时期,公元前26年至公元前六、七年为第一时期,主要是研读各种书籍,如

  • 王莽与刘歆的宿命对决,从知己到仇敌,他们究竟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魏士明标签:刘歆

    汉成帝阳朔三年(公元前22年),二十四岁的王莽步入仕途,被任命为黄门侍郎,负责传达皇帝诏命。四年前,二十五岁的刘歆受命与父亲刘向一同在天禄阁校正图书。两名年轻人同朝为官,低头不见抬头见,又都好谈论经学,慢慢的由相识到相知,成为了无话不谈的知己。王莽出身外戚,姑姑王政君是当朝太后,几个伯叔皆被封侯,其

  • 王莽与刘歆45年的友谊,为何刘歆背后捅了王莽一刀

    历史人物编辑:叮叮说史标签:刘歆

    新朝地皇四年(公元23年)七月,王莽挫败了一起,以劫持他投降刘秀为目的的政变。政变的三位主要策划人,大司马董忠,被当场剁成肉酱,卫将军王涉和国师公刘歆自杀身亡。刘歆是中国历史上的文化巨匠,他和王莽是青年时代的朋友,两人相识相交四十五年,可谓志趣相投,情意深重的好兄弟。刘歆年轻时不得志,全靠王莽一手提

  • 刘邦之孙刘兴居,为何在汉文帝即位第三年突然死去?

    历史人物编辑:孙婷婷标签:刘兴居

    汉高祖刘邦在芒砀山“斩蛇起义”的历史典故体现出刘邦的英勇,在他七年灭秦平楚的过程中显得十分圆滑果敢,尤其当有人威胁到他的政权时,他可以非常果断除掉他们,所以刘邦敢于担当且善于决断。然而他的优良基因却没有遗传给儿子,他的几个儿子多半软弱,皇太子刘盈看到戚夫人的惨状以后,从此变得一蹶不振,整日沉迷于酒色

  • 汉武帝的儿子,竟然荒唐到去和野猪打架?两千字看懂广陵王刘胥

    历史人物编辑:张甲良标签:刘胥

    汉武帝一生一共有六个儿子,其中被后世公认最不成器,行事最荒唐的一个,是汉武帝的第四个儿子,广陵王刘胥。 这位大哥,一生实在是干了太多超乎想象的事情。如果要放在今天的话,绝对算是一个行为艺术家了。 刘胥生年不详,他的母亲李氏,在汉武帝后宫里的众多女子当中,只能算是比较普通的一个,也不怎么受宠,在后宫仅

  • 广陵王刘胥人生是由错失和差错构成的!生母并不得宠并没有子凭母贵

    历史人物编辑:月光侃历史标签:刘胥

    错失,差错,通常即是人终身中最惋惜的工作。对于广陵王刘胥来说,他的人生即是由错失和差错构成的,是悲剧,是惋惜,是终身无法弥补的。刘胥是西汉人,是汉武帝刘彻第四子,更是汉昭帝刘弗陵的哥哥。刘胥的母亲是李姬,虽然是汉武帝后宫中产子最多的妃嫔,但她却不宠爱,终究更是在后宫郁郁而终。有句古话说得好“子凭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