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曲洋为得此曲连掘29座汉代古墓,终于在东汉蔡邕墓中得到它

曲洋为得此曲连掘29座汉代古墓,终于在东汉蔡邕墓中得到它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毛姐说历史 访问量:144 更新时间:2024/1/24 12:50:50

《笑傲江湖》这部电视剧可以说是很多人的青春回忆,里面有风流不羁的令狐冲,有敢爱敢恨的任盈盈,有半男不女的东方不败。这部剧的情节扣人心弦,打斗酣畅淋漓,记得当年觉得最帅的剑招就是令狐冲的独孤九剑。而整部戏却是由曲洋这个魔教长老引出来的……

在片中一开始便是武林正派刘正风要金盆洗手、退隐江湖,而刘正风与魔教长老曲洋却是至交好友。二人一同谱写了《笑傲江湖曲》,曲中笑看天下苍生的意境让人甚是羡慕。而这《笑傲江湖曲》是根据《广陵散》改编而成的。传闻曲洋为了得到此曲,连盗汉代二十九座大墓,最终在东汉蔡邕的墓中才找到它。

在历史上弹奏《广陵散》最好的人就是魏晋时期的嵇康,他因惹怒司马昭而被下了大狱,在临死前仍从容不迫地弹完了此曲。在死之前,他唯一的遗憾就是没将《广陵散》传给后人,因此发出了“我死后,《广陵散》将会自此失传”的哀叹。可曲洋偏偏不信他的邪,曲洋知道《广陵散》并非嵇康所创,所以便在西汉的大墓里去寻找失传的孤品。

为什么那么多音乐名家都痴迷于这首曲子呢?这就与《广陵散》背后的故事有关了。传说《广陵散》的作者是战国时期的聂政。他的父亲为韩铸剑,因为延误工期而惨遭杀害。聂政决定为父报仇。他听说韩王喜好音律,便寻到一高人,进山学琴。为了防止自己刺杀失败连累亲友,他用烙铁将自己毁容,吞炭将嗓子弄哑。

一天,聂政外出时碰到了他的妻子。他的妻子认出了他的牙齿,他慌忙逃走,然后用木棒将自己的牙都给敲碎了。终于他学有所成,在民间谈琴时百姓纷纷围观。韩王听说他的琴艺,便让他进宫演奏。他袖中暗藏兵器,最终刺死了韩王。

韩国官吏为了惩戒他,将他的尸体挂在大树上风吹日晒。他的姐姐认出了他,心里想:“我的兄弟为父报了仇,我又如何能吝惜自己的生命?”他姐抢下了他的尸体,并把他的事迹传扬出去。而《广陵散》是我国现存古曲中唯一带有杀伐之气的乐曲,演奏者可以通过此曲来表达自己的反抗精神和不屈意志,这也是一些有气节之人喜欢它的缘故。

标签: 蔡邕

更多文章

  • 三国演义中学问最高的三个人,一个蔡邕、一个是乔玄,另一个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小盛说历史标签:蔡邕

    三国时期,多少英雄豪杰风云际会,让合久必分的天下纷争不断。要想成为一方势力,不仅得有猛将,更要有谋士,但是因为环境纷乱,真正研究做学问的人反而不多。在这些人中,最有名的是蔡邕、乔玄和祢衡。蔡邕是有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精通音律,并且创了“飞白”笔体,对后世影响颇深。当然,他最有名的是有个号称“才女”的

  • 三国时期大才子,蔡邕倒履相迎,曹丕在他墓前学驴叫

    历史人物编辑:听闻今史标签:蔡邕

    熟读三国的朋友都知道,三国时期不仅盛产猛将、谋士,也有许多的大才子,比如老曹家的曹操、曹丕、曹植,人称三曹,都是才子,咱们耳熟能详的《短歌行》就是出自曹操之手、《洛神赋》是曹植所写。其他还有建安七子,是指建安年间,非常有名气、才气的七位牛人,分别是王璨、孔融、徐干、陈琳、阮瑀、应玚、刘桢,其中孔融大

  • 王允为什么一定要杀蔡邕?老婆一句话点醒了我!

    历史人物编辑:郑玉佼标签:蔡邕

    王允大家可能熟悉一些,“王司徒巧设连环计,董太师大闹凤仪亭”,说的就是王允,当然历史上其实没有貂蝉,也没有美人计。蔡邕(yong)其实在那个时期比王允更有名,他是名满天下的大才子,《三国演义》中说的是董卓被诛杀后,人人都非常高兴,只有这个蔡邕抱着董卓的尸体痛哭,然后王允就以董卓同党的罪名杀了蔡邕。那

  • 三国的权臣蔡邕,他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他也是个倒霉蛋

    历史人物编辑:星羽文史录标签:蔡邕

    我们在看三国志的时候,了解到的都是一些出了名的人,在这些亮眼的明珠背后,你有没有看到一个既才华横溢又很倒霉的老哥呢?他叫蔡邕。蔡邕的霉运就出在他的才华上。蔡邕是个才华横溢的人才,而且他的才华是多方面全方位的,称他一句全才也不为过。这个人在天文地理、琴棋书画上都有很深的造诣。也可能是因为他的才华太鹤立

  • 身为一代儒宗的蔡邕,为什么要为奸臣董卓而大哭,最后因此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郭社栓说史标签:蔡邕

    董卓是汉末权臣,他凶残暴戾,杀人如麻,可以说是人人得而诛之的大奸臣。最后,是王允联合董卓的义子吕布,实施反间计杀死了董卓。董卓这样一位大奸臣死后,作为汉末学问最高的大儒蔡邕,却大声恸哭,这是为什么呢?而掌握了朝廷大权的王允,又为什么一定要置蔡邕于死地?首先要明确的是,董卓死后蔡邕大哭是三国演义的情节

  • 读西游品三国 蔡邕悖论 为暴君殉节是否真的是愚忠

    历史人物编辑:百汇平历史标签:蔡邕

    提起中国古代文学名著,有个名著宇宙现象。各个名著的批注家往往引用别的名著的论点来引证自己的观点。比如《西游记》的评注家张书绅,他就经常引用《三国》,《西厢》等文学名著来阐述自己的观点。譬如第五十四回,女儿国一节。他就对《三国》中的蔡邕进行了评价,节录原文如下:【曹操三日一宴,五日一大宴,关夫子终不失

  • 陈寔既替领导背黑锅,又给宦官拍马屁,为何还被人称为道德楷模

    历史人物编辑:张祥说历史标签:陈寔

    第一次知道陈寔(shí)这个人,是在《世说新语》里:有一次,陈寔和朋友约好一块外出打工。可是到了点儿了,左等也不来,右等也不来,那会又没手机,陈寔只好自己开着车走了。陈寔走后不久,那位朋友也来了,坐在车里问正在门口玩耍的陈纪:“你爸爸在家吗?”七岁的陈纪回答:“我爹等了您很久,见您还不来,已经开着车

  • 简述辛亥政变中大将军窦武自杀的全部过程,及其子孙与曹操的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房产新料标签:窦武

    小A点评三国风云人物:袁绍(十一)外传《宦者列传》(八)辛亥政变文:小A斯蒂芬“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汉朝自高祖斩白蛇而起义,一统天下,后来光武中兴,传至献帝,遂分为三国。推其致乱之由,殆始于桓、灵二帝。桓帝禁锢善类,崇信宦官。

  • 当年段宏亦拍戏4000字台词一遍过,导演感叹:这TM才叫真演员啊

    历史人物编辑:岛迷梦时尚标签:段宏

    拍完《士兵突击》半年后,兰晓龙给段奕宏打了个电话:“老段!我有两个角色,一个是男一号,一个是杂糅了几十种性格的妖孽,你想演谁?”段奕宏毫不犹豫地回了三个字:“第二个!” 就这样,段奕宏成了《我的团长我的团》里的“炮灰团团长”龙文章,还得了个外号“死啦死啦”。 “龙文章”性格多变,而且台词贼多,演起来

  • 西汉政客:看杜延年如何玩转政坛?

    历史人物编辑:闲人一支烟标签:杜延年

    公元前66年,曾经权倾朝野、不可一世的霍氏家族,因为谋反罪名被汉宣帝连根拔除。本着主犯必除,协从亦究的处理精神,大汉中央政府对曾经攀附霍氏家族的党羽势力一一进行了清算。当时朝廷上有一个霍光家族的铁杆死党杜延年,他是霍光一手提拔起来的能臣干吏。当时的丞相魏相就跟汉宣帝说:这个小子是个货真价实的霍党,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