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时期大才子,蔡邕倒履相迎,曹丕在他墓前学驴叫

三国时期大才子,蔡邕倒履相迎,曹丕在他墓前学驴叫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听闻今史 访问量:4788 更新时间:2023/12/22 23:49:35

熟读三国的朋友都知道,三国时期不仅盛产猛将、谋士,也有许多的大才子,比如老曹家的曹操、曹丕、曹植,人称三曹,都是才子,咱们耳熟能详的《短歌行》就是出自曹操之手、《洛神赋》是曹植所写。

其他还有建安七子,是指建安年间,非常有名气、才气的七位牛人,分别是王璨、孔融徐干、陈琳、阮瑀应玚刘桢,其中孔融大家都很熟悉,但他却不是七子之首。

建安七子的领头人是王璨,南北朝时期,南朝梁时的大文学评论家刘勰就在《文心雕龙》中赞誉王粲,称他是“七子之冠冕”。

王粲

话说这个王璨到底多有才呢?咱们可以做个对比。

东汉末年有个文学家,叫蔡邕,就是四大才女之一的蔡文姬的父亲,此人很有才华,狂如董卓都对他礼敬有加,三日之内把他从御史提拔为尚书。

但即使才如蔡邕,见了王璨,也深为折服。

蔡邕

蔡邕58岁那年,汉献帝被董卓掌控,迁往长安后,董卓也去了。14岁的王璨前去拜见蔡邕,毕竟是老前辈。可是蔡邕一听说王璨来了,正在和别人聊着呢,慌得他鞋子都穿倒了,急忙出来迎接王璨。

别人都搞不懂:您老至于对一个14岁的孩子这样吗?蔡邕却极为郑重:各位,不要小瞧他啊,他是王公(王畅,位至三公)的孙子啊,是奇才啊!

蔡邕自愧不如,他死后把自己收藏的一万多卷书全部送给王璨。

蔡邕

他文思泉涌,倚马可待,写文章,一会儿就完成,从不思考,更不费尽心思推敲;他过目不忘,曾看一遍碑文就背了出来。

当年曹操拿下荆州时,王璨就跟了他,和曹操、曹丕、曹植关系都不错。

公元217年,王璨去世,年仅41岁。身为世子的曹丕亲自和一众文人学士为他送葬。为了表达对王璨的哀悼,曹丕和众人一起,学着驴叫,这就是“驴鸣送葬”的典故。

驴鸣送葬并不是搞笑,古代文人雅士出行,喜欢骑驴,毕竟马是很高大的,所以骑驴去踏春、访友非常普遍,驴很受欢迎,驴叫也是当时人所喜欢的。

标签: 蔡邕

更多文章

  • 王允为什么一定要杀蔡邕?老婆一句话点醒了我!

    历史人物编辑:郑玉佼标签:蔡邕

    王允大家可能熟悉一些,“王司徒巧设连环计,董太师大闹凤仪亭”,说的就是王允,当然历史上其实没有貂蝉,也没有美人计。蔡邕(yong)其实在那个时期比王允更有名,他是名满天下的大才子,《三国演义》中说的是董卓被诛杀后,人人都非常高兴,只有这个蔡邕抱着董卓的尸体痛哭,然后王允就以董卓同党的罪名杀了蔡邕。那

  • 三国的权臣蔡邕,他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他也是个倒霉蛋

    历史人物编辑:星羽文史录标签:蔡邕

    我们在看三国志的时候,了解到的都是一些出了名的人,在这些亮眼的明珠背后,你有没有看到一个既才华横溢又很倒霉的老哥呢?他叫蔡邕。蔡邕的霉运就出在他的才华上。蔡邕是个才华横溢的人才,而且他的才华是多方面全方位的,称他一句全才也不为过。这个人在天文地理、琴棋书画上都有很深的造诣。也可能是因为他的才华太鹤立

  • 身为一代儒宗的蔡邕,为什么要为奸臣董卓而大哭,最后因此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郭社栓说史标签:蔡邕

    董卓是汉末权臣,他凶残暴戾,杀人如麻,可以说是人人得而诛之的大奸臣。最后,是王允联合董卓的义子吕布,实施反间计杀死了董卓。董卓这样一位大奸臣死后,作为汉末学问最高的大儒蔡邕,却大声恸哭,这是为什么呢?而掌握了朝廷大权的王允,又为什么一定要置蔡邕于死地?首先要明确的是,董卓死后蔡邕大哭是三国演义的情节

  • 读西游品三国 蔡邕悖论 为暴君殉节是否真的是愚忠

    历史人物编辑:百汇平历史标签:蔡邕

    提起中国古代文学名著,有个名著宇宙现象。各个名著的批注家往往引用别的名著的论点来引证自己的观点。比如《西游记》的评注家张书绅,他就经常引用《三国》,《西厢》等文学名著来阐述自己的观点。譬如第五十四回,女儿国一节。他就对《三国》中的蔡邕进行了评价,节录原文如下:【曹操三日一宴,五日一大宴,关夫子终不失

  • 陈寔既替领导背黑锅,又给宦官拍马屁,为何还被人称为道德楷模

    历史人物编辑:张祥说历史标签:陈寔

    第一次知道陈寔(shí)这个人,是在《世说新语》里:有一次,陈寔和朋友约好一块外出打工。可是到了点儿了,左等也不来,右等也不来,那会又没手机,陈寔只好自己开着车走了。陈寔走后不久,那位朋友也来了,坐在车里问正在门口玩耍的陈纪:“你爸爸在家吗?”七岁的陈纪回答:“我爹等了您很久,见您还不来,已经开着车

  • 简述辛亥政变中大将军窦武自杀的全部过程,及其子孙与曹操的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房产新料标签:窦武

    小A点评三国风云人物:袁绍(十一)外传《宦者列传》(八)辛亥政变文:小A斯蒂芬“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汉朝自高祖斩白蛇而起义,一统天下,后来光武中兴,传至献帝,遂分为三国。推其致乱之由,殆始于桓、灵二帝。桓帝禁锢善类,崇信宦官。

  • 当年段宏亦拍戏4000字台词一遍过,导演感叹:这TM才叫真演员啊

    历史人物编辑:岛迷梦时尚标签:段宏

    拍完《士兵突击》半年后,兰晓龙给段奕宏打了个电话:“老段!我有两个角色,一个是男一号,一个是杂糅了几十种性格的妖孽,你想演谁?”段奕宏毫不犹豫地回了三个字:“第二个!” 就这样,段奕宏成了《我的团长我的团》里的“炮灰团团长”龙文章,还得了个外号“死啦死啦”。 “龙文章”性格多变,而且台词贼多,演起来

  • 西汉政客:看杜延年如何玩转政坛?

    历史人物编辑:闲人一支烟标签:杜延年

    公元前66年,曾经权倾朝野、不可一世的霍氏家族,因为谋反罪名被汉宣帝连根拔除。本着主犯必除,协从亦究的处理精神,大汉中央政府对曾经攀附霍氏家族的党羽势力一一进行了清算。当时朝廷上有一个霍光家族的铁杆死党杜延年,他是霍光一手提拔起来的能臣干吏。当时的丞相魏相就跟汉宣帝说:这个小子是个货真价实的霍党,罪

  • 汉朝使节常惠:陪领导出使被虏19年,领导出名但他的功绩却被遗忘

    历史人物编辑:图说不语标签:常惠

    引言《封神演义》第二十三回:“有志不在年高,无谋空言百岁。”这句话常常被用来激励世人——不管年岁几何,只要心中有想法,都应该大胆去实践。01苏武牧羊这个典故大家耳熟能详,讲的是汉朝的使节苏武在出使西域的途中被匈奴抓获,被抓之后的苏武不管匈奴如何威逼利诱,都坚强不屈,忠于祖国。而世人不知道的是,被囚禁

  • 远嫁乌孙的解忧公主与常惠将军的绝恋

    历史人物编辑:汽车前一线标签:常惠

    文/陈转丽(一)解忧与常惠暗生情愫又是一个春天,渭水汤汤,柳树柔枝摇曳,桃花灿灿……“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桃花灼灼,她站在花树下,清澈的双眸深情地凝视着他,红唇轻启,用吴侬软语的南方调吟诵道,“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除非山平江水干,冬天打雷,夏天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