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南阳钳卢陂,曾与都江堰齐名,被张衡盛赞过,其现状如何?

南阳钳卢陂,曾与都江堰齐名,被张衡盛赞过,其现状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张秀权 访问量:1018 更新时间:2024/1/2 20:29:08

西汉的召信臣,东汉的杜诗,在南阳做太守时,相继修建了一系列水利灌溉工程,把湍河,刁河,严陵河等连接起来,共结陂塘二三十处,惠及数县百姓,遂有召父杜母的称号。

其中,比较著名的就有“钳卢陂”。当时,很多人把它和都江堰相提并论。

南阳科圣张衡曾在《南都赋》中盛赞钳卢陂:于其陂泽,则有钳卢玉池,赭阳东陂,贮水淳洿,亘望无涯。

若其园圃,则有穰橙邓橘,其香则有薜荔惠若,含芬吐芳。

大意为:南阳,池塘众多,有钳卢明珠,方城的东陂,池塘中的水,充盈满溢,极目望去,无边无际。池塘中的花草,灿烂迷人,目不暇接。

南阳果园中的水果,穰城的橙子,邓县的橘子都很有名。南阳出产的香料,薜荔,惠若都异常芬芳。穰县,指的是现在的邓州市,邓县则在现在襄阳的团山镇一带。

你看,召父杜母修建的钳卢陂,不仅能灌溉农田,还成了天下闻名的美丽池塘。

钳卢陂在南阳什么地方呢?

据记载,它位于邓州市刘集镇堤村西南方向。

我去了几次,村庄中池塘很多。刁南干渠于村子西侧由北向南伸展。向西约一里左右,从西北流过来的黄龙渠向西南蜿蜒而去。可以想象,二千多年前,这里更是诸多河流汇聚的地方。

钳卢陂遗址究竟在什么地方?村中没有发现任何遗迹。

去年,市里在村南新修的省道边,树立了一块“邓州市重点物保护碑”。碑后的简介为:

钳卢陂遗址位于河南省邓州市刘集镇陈桥村西南,汉代水利工程,系西汉元帝时召信臣兴修,自六门堰引湍河水至此,结而为陂,中有钳卢,可灌田三万顷。东汉杜诗复修,汉末废。以后,时废时修。明时,修复规模较大。西侧存有一道土堤。

刚好在路边遇到了一位老人,就向前探询,残余的土堤在哪?老人已经七十多岁了,他说,王堤村以堤为名,可古代的河堤,谁也不知道在哪?

老人透露了一个重要信息,他以前听九十多岁的人说过,原来的陂塘在王堤村北边,一直延伸到陈桥村。

我到村北去转了一圈,感到那里地势的确较低。难道是以前的记载有误?

老人说,他小的时候,村子北边的堤北寺还残留着大殿,二殿的残垣断壁,周围断碑,大青砖,瓦砾遍地。

后来,修路时,各家分派有交礓石的任务,碎砖瓦片都被村民挖去修路了。

王堤村的王家是从小杨营镇搬迁过来的,过去,两村还有来往,每到正月,砖桥村的舞狮队便到此表演。

南阳曾因这些陂塘而兴盛一时,可如今,钳卢玉池还留下了什么呢?

标签: 张衡

更多文章

  • 你知道张衡吗?他对天文学,做出了怎样的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船长趣谈标签:张衡

    在古代的时候,由于科学技术不够发达,人们便把一些自然界的现象说成是由神的力量在主使着,比如太阳、月亮、星星的升起和落下,风雨、雷电的出现,山川的形状,地震,海啸等,都被说成是神的力量,人们在神的力量面前显得无能为力。但是,人类对自然的探索是不屈不挠的,特别是对天文的观察和研究,到东汉时期已经很有成就

  • 张衡发明的地动仪到底靠谱不靠谱,为什么近代发生地震时没反应?

    历史人物编辑:王金星标签:张衡

    在我们上学的时候,关于张衡地动仪这一课印象很是深刻,书本上的大概意思是说东汉时期天下经常发生地震,为了掌握全国地震的动态,科学家张衡创造了一个地动仪,能够有效监测全国的地震情况,但是据说最新的课本上早已没有了张衡地动仪这篇课文,这是为何呢?张衡发明的地动仪到底靠谱不靠谱,为什么近代发生地震的时候地动

  • 张衡的地动仪,为什么会从历史课本上删除?原因很简单真实

    历史人物编辑:琴尔说本地标签:张衡

    地震这种自然灾害对于大众的影响是比较厉害的,前段时间的四川地震又再次让人悲痛,也因此,提前发现地震的动向是至关重要的,现在的科技当然可以轻而易举的勘测出,那么在古时候,人们怎么去了解地震发生的时机呢?这里,我们就不得不说这位在历史上伟大的人物——张衡。张衡,汉朝人,是汉赋四大家之一,除了诗人,张衡对

  • 张衡被误解多年,他不只是个科学家,仓央嘉措是这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林开意标签:张衡

    人人都想交好读书人,因为他们可以在戏文中把你写的十分优秀,也可以十分垃圾,而且戏文一经传唱,读者们便会跟着笔者的思路去评判该人物。上篇我们介绍了嫪毐和司马光。接下来,小编继续为大家普及一些被误解的历史人物。《水浒传》刻画了一个三寸丁谷树皮的武大郎。事实上,武大郎确有其人,本名是武植,系清河县武家那村

  • 张衡的地动仪,曾经流传多年,家喻户晓,为何却被教科书删除?

    历史人物编辑:风云人物看历史标签:张衡

    一直以来,对于张衡到底发明没有所谓的地震仪非常疑问,这不仅是后来人们按照史书的描述仿制的地动仪毫无使用价值,更是因为张衡本身就是一个不成功的的发明家。此前有消息说,关于张衡地动仪的文章从教科书移除,再一次证明了我长达五十年的猜想。这也就带出今天的话题,张衡的地动仪是不是伪发明?为什么有人说指望它预测

  • 张衡、李白、李吉甫共同见证南阳郡管辖汉江南岸!

    历史人物编辑:宋歌爱动漫标签:张衡

    东汉南阳大儒张衡在《南都赋》中记载:“耕父扬光于清泠之渊,游女弄珠于汉皋之曲”。这里的清泠之渊就在南阳郡的丰山,而汉皋就是汉江南岸的万山。描写南阳郡的《南都赋》,将汉江南岸的万山收入其中,这就充分证明南阳郡管辖到汉江南岸。与之对应的唐代宰相李吉甫编撰的《元和郡县志》也说“万山,一名汉皋山,在(襄阳)

  • 张衡除了发明地动仪,他还是东汉猛男,全方位高素质人才

    历史人物编辑:徐玉婷标签:张衡

    今天“毅说人文与历史”小编给大家讲一下张衡——发明地动仪的东汉时期猛男,全方位高素质人才。张衡,字平子,南阳人(智圣诸葛亮、谋圣姜子牙、医圣张仲景都是他的老乡),被后人誉为“科圣”(科学文化圣人)。张衡一生,“敏而好学“,“如川之逝,不舍昼夜”。首先辟谣一个事情,之前疯传的沸沸扬扬的“教科书删除地动

  • 张衡的地动仪是真实存在的吗?真的可以预测地震吗

    历史人物编辑:孟哥和爷爷标签:张衡

    据有关史料记载,张衡的地动仪在以前曾多次准确无误地测出了地震发生的方位。最厉害的还是在陇西地震前,在没有任何震感的时候它就测出了地震,当时的京师官员们都十分赞叹。从那时起,地动仪就被东汉政府用来记录地震方位。以前从历史书上了解到,世界上第一个能测量地震的仪器是汉代天文学家张衡发明的,名叫地动仪。不过

  • 张衡为造福地震灾民,发明地动仪,不料却被奸人抢夺功劳

    历史人物编辑:崔智超标签:张衡

    开始阅读之前,麻烦您动动手指点个“关注”,方便我们讨论和交流,感谢您的支持,您的阅读和关注是我持续更新的动力!这片地区发生地震,震塌了房子,震倒了人心。科学家张衡亲眼目睹过灾区,便想发明地动仪造福百姓,灾民们不懂科学,盲目相信巫师能祭神消灾。只见巫师挥了挥剑,两个男人便开始锄地,不一会挖出了一个石牛

  • 东汉时期,张衡发明的地动仪,真的能准确预知地震吗?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烟波标签:张衡

    提及张衡,中国大多数人最先想到的应该就是入选小学语文课本的一篇小短文《数星星的孩子》,这篇小短文的最后,告诉大家,这个孩子叫张衡,长大后成为了我国古代著名的天文学家。历史上,张衡的成就,远不止于此,他不仅在天文方面造诣颇深,同时还是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学家,曾经著有著名的《二京赋》一问,文采斐然。除此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