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南阳大儒张衡在《南都赋》中记载:“耕父扬光于清泠之渊,游女弄珠于汉皋之曲”。这里的清泠之渊就在南阳郡的丰山,而汉皋就是汉江南岸的万山。描写南阳郡的《南都赋》,将汉江南岸的万山收入其中,这就充分证明南阳郡管辖到汉江南岸。
与之对应的唐代宰相李吉甫编撰的《元和郡县志》也说“万山,一名汉皋山,在(襄阳)县西十一里,与南阳郡邓县分界处。古谚曰’襄阳无西,言其界促近’。”进一步证明南阳郡管到汉江南岸,也是对张衡《南都赋》最好的注解。
唐代大诗人李白,曾到南阳襄阳地区游历并写下《南都行》等歌颂古南阳郡地区风物的诗篇。他对南阳郡是否管辖汉江南岸必然有着直观的认识。
李白有一首诗《岘山怀古》曰:“访古登岘首,凭高眺襄中。天清远峰出,水落寒沙空。弄珠见游女,醉酒怀山公。感叹发秋兴,长松鸣夜风。”
“弄珠见游女”正是对张衡“游女弄珠于汉皋之曲”的应和!在汉江南岸怀古想到张衡的“游女弄珠于汉皋之曲”,充分证明“游女弄珠”就是汉江南岸的传说,不是汉江北岸的传说!这就再一次证实东汉南阳郡确实管辖到汉江南岸!
与此相一致的是,1700年来,汉江南岸的隆中在东汉属于南阳郡管辖这一事实,被各种史料所承认。包括南阳历代地方志、卧龙岗武侯祠的明代文物等都无一例的承认了这一事实。自古以来没有任何史料对此提出过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