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张衡的地动仪是真实存在的吗?真的可以预测地震吗

张衡的地动仪是真实存在的吗?真的可以预测地震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孟哥和爷爷 访问量:639 更新时间:2023/12/16 0:09:47

据有关史料记载,张衡的地动仪在以前曾多次准确无误地测出了地震发生的方位。最厉害的还是在陇西地震前,在没有任何震感的时候它就测出了地震,当时的京师官员们都十分赞叹。从那时起,地动仪就被东汉政府用来记录地震方位。

以前从历史书上了解到,世界上第一个能测量地震的仪器是汉代天文学家张衡发明的,名叫地动仪。不过今天我们只能见到的是1951年振铎先生完成的的复原模型,真的仪器已失传多年。

近年来,随着汉代历史资料的不断深入研究,张衡的地动仪模型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的许多批评,甚至一些人还持否定意见。他们对地动仪的科学性质疑声越来越大,甚至开始质疑史料记载的真实性。

有媒体报道,有关东汉科学家张衡及其候风地动仪等内容,将在2017年用的初中七年级历史教科书上删去。其实,人们对张衡及其候风地动仪亦颇为印象深刻,这是因为教科书中所编印的东西可以影响几代人,但从此王振铎所恢复的地动仪模型便要渐渐退出历史舞台。

对媒体报道此事,人民教育出版社站出来回应说,地动仪方面的内容将会从初中七年级历史书中撤去,而地动仪方面的内容则会添加到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教科书中。实际上,类似的话题经常出现,支持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寻找历史证据,以弄清张衡地震仪的来历,张衡地震仪,《后汉书》记载为铁证。

人们对,历史上张衡地动仪是否真有并能预报地震、在电视、网上传播是否真有关注。关于这一切,在《后汉书》上都能查到有关记载。

《后汉书·张衡传》里有一条关于地动仪一条龙引发的记载,但当地并未发生地震。京师士子皆感蹊跷,但数日后,传来陇西地震之讯,于是人们对张衡地动仪钦佩不已。后演变为史书上脍炙人口的传说:东汉时张衡经过一次次实验与探索于公元132年研制出地震仪并成功预报陇西大地震。

持有异议的人认为,地动仪在原理上不可能有此功能,甚至有的人觉得完全不可能。通过对《吕氏春秋》中记载的地动仪进行分析和研究后发现,地动仪确实有这样的功能,而且还能起到保护古建筑物或建筑本身不受破坏的目的。其中,奥地利的雷荔波对中国地动仪崇拜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认为已经失传,中国对这个的态度只是宗教式的崇拜。

我国在1975年时对灵台进行了考古发掘,发现有多处柱槽焚烧后的木柱灰烬和被烘烤过的墙壁,而当年放置地动仪的房间也有过大火焚烧的痕迹,或许地动仪在当时已经被烧毁了。

建国后,科学家于上个世纪50年代复原了地动仪,但没有经过科学检验和地震学测试。复原模型的感知灵敏度非常低,远远达不到检测地震的水准。与史料记载中的张衡地动仪所达到的要求和表现完全不一致。实际上,复原模型只能作为一个概念展品,是一个只有外壳但不能工作的摆设,而非仪器。

即使地动仪失传了,但泯灭不了张衡身上的科学实践思想。毋庸置疑的是,张衡是世界公认的现代地震学奠基人。国外17,18世纪时研制出来的地动仪器,采用的都是张衡首创的直立杆测地震的原理。地动仪的发明也是社会发展的象征,由此可以知道远在东汉时期人们已经会注意到,地震是以水平运动为主的。

张衡的贡献主要是利用物体惯性去测量地震和记录地震发生的微弱信号,以达到成功预测地震的目的。当然地动仪还是比较原始的仪器,不能达到准确测量的目的,但也实实在在地领先了国外技术一千七百多年,从这一点来看,张衡确实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

标签: 张衡

更多文章

  • 张衡为造福地震灾民,发明地动仪,不料却被奸人抢夺功劳

    历史人物编辑:崔智超标签:张衡

    开始阅读之前,麻烦您动动手指点个“关注”,方便我们讨论和交流,感谢您的支持,您的阅读和关注是我持续更新的动力!这片地区发生地震,震塌了房子,震倒了人心。科学家张衡亲眼目睹过灾区,便想发明地动仪造福百姓,灾民们不懂科学,盲目相信巫师能祭神消灾。只见巫师挥了挥剑,两个男人便开始锄地,不一会挖出了一个石牛

  • 东汉时期,张衡发明的地动仪,真的能准确预知地震吗?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烟波标签:张衡

    提及张衡,中国大多数人最先想到的应该就是入选小学语文课本的一篇小短文《数星星的孩子》,这篇小短文的最后,告诉大家,这个孩子叫张衡,长大后成为了我国古代著名的天文学家。历史上,张衡的成就,远不止于此,他不仅在天文方面造诣颇深,同时还是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学家,曾经著有著名的《二京赋》一问,文采斐然。除此之

  • 专家评论张衡地动仪:在房梁上吊一块肉都比它强

    历史人物编辑:冯志超标签:张衡

    “推其围范两仪,天地无所蕴其灵;运情机物,有生不能参其智。故知思引渊微,人之上术。——《后汉书·列传·张衡列传》”中国是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它不仅形成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和珍贵的瑰宝,而且还拥有许多优秀的古代“黑科技”。或许与现在的科学技术相比,这些伟大的发明,但在当时,中国古代科技是世界上先

  • 张衡是怎么发明地动仪的到底能不能预测地震

    历史人物编辑:道史说雅标签:张衡

    张衡执着地认为,人道影响天道。如果执政者逆天而动,必定会遭到上天的惩罚。惩罚的形式,便是种种自然灾害。他希望,这件仪器能够告诉皇帝,在帝国的土地上发生了什么,帝国的子民需要皇帝去做什么。汉顺帝阳嘉三年十一月壬寅(公元134年12月13日),地动仪的一个龙机突然发动,吐出了铜球,掉进了那个蟾蜍的嘴里。

  • 张衡地动仪为什么被移出教科书?

    历史人物编辑:何攀标签:张衡

    如果你的历史课本里面出现过地动仪,证明你也是有一定岁数的人了。因2016年关于地动仪内容被移出了教科书。张衡的地动仪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一直都让我们倍感自豪,为何要删除呢?很少有人知道,历史上张衡的地动仪既没有真正出土过实物,也没有一星半点图片。我们在课本上看到的图片,只不过是考古学者在1951年设

  • 张衡是谁?张衡有何重大发明?候风地动仪的发明对人类有何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孙悦说历史标签:张衡

    张衡,字平子,东汉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市石桥镇)人,他是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制图学家、文学家,在汉朝官至尚书,为我国天文学、机械技术、地震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最早的地动仪即是张衡的传世杰作。张衡身处东汉时代,这一时期的地震比较频繁,张衡对地震有不少的亲身体

  • 张衡的地动仪为何被教科书删除?老专家:房梁下吊块肉都比那个强

    历史人物编辑:无风却起念标签:张衡

    中国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发明令世界瞩目。四大发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杰出贡献。然而,这只是冰山一角,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发明远不止这些。其中,张衡的地动仪,一直以来都是历史教科书中的重要内容。张衡,东汉时期的天文学家、数学家、文学家、地理学家和发明家

  • 专家建议把张衡的地动仪,移出教科书:房顶上吊块肉都比它强?

    历史人物编辑:道远文史标签:张衡

    导读:时势造英雄,英雄一直都在,只是时机未到,有智慧的人,懂得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顺势而为,做利国利民的事。一旦时机成熟,人人皆有成为英雄的机遇。三国时期的司马懿虽然被后世骂为奸臣,却也留下一句非常有智慧的名言。那便是:“圣人不可违时,亦不失时矣!”意思就是再厉害、再聪明的人,你不能跟这个天时、机遇拧

  • “盖天说”在春秋末期已遇到挑战,张衡“浑天说”便指出大地是球体

    历史人物编辑:小境界大天下标签:张衡

    中国的古天文学源远流长。至少在距今八千年前,远古先民已经在有计划地观测天象;距今6500年之前,古人已经测定了“子午”“卯酉”线,并有了“中宫北斗”、“东宫苍龙”、“西宫白虎”的三宫概念;距今5500年前,先民已应该掌握了日月运行的“黄道”,同时基本形成了“二十八宿”认知。2000年后印度的“二十八

  • 张衡的地动仪被教科书删除,专家称原理有误,如同房梁上吊块肉

    历史人物编辑:澜风说标签:张衡

    引言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樽,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张衡传》活着从来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特别是在科学技术并不发达的古代,就更是如此了,大家每日里都在为吃饭而奔波,如果在这样的基础上,还爆发了天灾,那日子真的就过不下去了。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爆发的丁戊奇荒,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