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张衡除了发明地动仪,他还是东汉猛男,全方位高素质人才

张衡除了发明地动仪,他还是东汉猛男,全方位高素质人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徐玉婷 访问量:366 更新时间:2023/12/17 4:49:15

今天“毅说人文与历史”小编给大家讲一下张衡——发明地动仪的东汉时期猛男,全方位高素质人才。张衡,字平子,南阳人(智圣诸葛亮、谋圣姜子牙、医圣张仲景都是他的老乡),被后人誉为“科圣”(科学文化圣人)。张衡一生,“敏而好学“,“如川之逝,不舍昼夜”。

首先辟谣一个事情,之前疯传的沸沸扬扬的“教科书删除地动仪”是谣言。

人民教育出版社再三重申:统编教材中张衡地动仪内容没有被删除。看到有些自媒体还把“教科书删除地动仪”写得有鼻子有眼的,造谣代价太低,鄙视他们。下图是央视的发布于2018年10月11日辟谣新闻,也希望大家不要以讹传讹,诋毁我们的伟大的发明家祖先。试想在古代那么简陋的环境下,我们的祖先凭着凭着过人的智慧和胆识,筚路蓝缕,发明出来伟大成果。我们可不能像某些人一样,在空调房子里拿着扇子一扇,嘴巴一动就把祖先的成就给否决了。

划重点:史书上“地动仪”是准确记录地震

再重申一个事实:对于张衡发明的“候风地动仪”,更多的专家学者倾向于它能够准确记录地震,也有材料证实说“候风地动仪”能“预测地震”。

我们回味一下《天下无贼》中黎叔的名言——“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张衡无愧于“东汉时期第一人才”这个称号。

言归正传,我们来数数东汉猛男张衡的头衔:天文学家、地理学家、发明家、数学家、文学家。

寒门出贵子,白屋出公卿

幼年时张衡家境贫寒,天天都揭不开锅,幸亏亲戚朋友会分一口饭给张衡吃,不然我们“一世纪的最伟大人才”张衡可能会营养不良发育,而导致成不了猛男。但是就是在这艰苦的环境下,张衡在最基层了解了劳动人民的疾苦,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

张衡的座右铭: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

像其他寒门子弟异样。张衡奋发努力,年少时就出口成章。他十八岁入洛阳求学,研究四书五经,变成了优秀青年(一大杰出青年)。有人邀请他去做官,他留下一句千古名言——“一个人不应该愁自己的地位不高,而是应该担心自己的道德品质不够高尚;一个人也不应该愁得到的报酬太少,而是应当担心自己的知识学问不够广博。”

工科钻研男,发明了与诸葛亮“木牛流马”相媲美的“木鸟”

张衡标准工科男,他感兴趣的是机械、天文、历法、数学等自然科学。“头悬梁,锥刺股”精神在他身上得到了完美的诠释。为了解决一个技术问题,他通宵加班,一直到成功。张衡用木头制造过一只能飞的鸟,这只木头鸟能在天上翱翔,但是它的翅膀是一个机关,只要翅膀下垂,就会飞回原处。

张衡拼搏进取,扩展业务范围,不局限于本职工作

汉安帝刘祐让他来朝廷去做了太史令。张衡拓展业务的能力很强,除了播报天气预报外,他还制造了一个叫做“浑象”的仪器。“浑象仪”是观测星象的天文仪器。我们经常在电视里听到“卑臣夜观天象。。。”就是用的这个神器。“浑象仪”是一个镂空铜球,中间有根铁轴穿过,球放在铁架子里,架子倾斜的方向和地球自转轴方向吻合。如下图所示。这个仪器连接在一组齿轮设备上,齿轮设备再跟记时间的漏壶连起来,漏壶滴水推动浑象仪旋转,转周期为一天,达到精确计时。

观测天象的神器发明以后,大大增加了张衡的工作效率,他只需要坐在房间里就能知道天象的情况:比如哪一颗星星从哪个方向升起,哪个星已经升到最高处,哪一颗星正在坠落,“不出屋而知天上事”。他的弟子们都对他竖起大拇指。

汉朝时期,地壳活动比较剧烈,神州大地常常地震。据历史记录:从汉和帝永元八年(公元96年)到汉安帝延光四年(公元125年)的三十年中,有二十三年发生过较大的地震。在古人有限的知识里,看到天旋地转,大地裂缝,城墙和房屋倒塌,死伤无数,以为是得罪了哪个鬼神,于是又设坛作法,又把牛杀了扔河里来安慰鬼神。

“无神论者“张衡把地震当成论文课题来研究

张衡是比较早的无神论者,不信牛鬼蛇神。工科男的钻研精神让他想研究一下地震。在汉顺帝阳嘉元年(公元132年)他发明了地动仪。

地动仪用铜制成,八个龙头对准八个方向,每个龙头的嘴里都衔着铜球,龙头下有八个蛤膜。哪个地方发生地震,对应方向的龙头就会吐出铜球掉在蛤蟆嘴中。地动仪放在京城洛阳当时的地震局里。接下来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了,一天西北方龙头吐出铜球,这指示西北方有地震。几天后,陇西的官员(今甘肃)派人到洛阳汇告了地震。核对日期后,正好是地动仪上吐出铜球的日子。

张衡探索的精神,对于未知的执着,对于自然科学、地球、宇宙的不懈探索这种精神将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历史,不需要杜撰。

标签: 张衡

更多文章

  • 张衡的地动仪是真实存在的吗?真的可以预测地震吗

    历史人物编辑:孟哥和爷爷标签:张衡

    据有关史料记载,张衡的地动仪在以前曾多次准确无误地测出了地震发生的方位。最厉害的还是在陇西地震前,在没有任何震感的时候它就测出了地震,当时的京师官员们都十分赞叹。从那时起,地动仪就被东汉政府用来记录地震方位。以前从历史书上了解到,世界上第一个能测量地震的仪器是汉代天文学家张衡发明的,名叫地动仪。不过

  • 张衡为造福地震灾民,发明地动仪,不料却被奸人抢夺功劳

    历史人物编辑:崔智超标签:张衡

    开始阅读之前,麻烦您动动手指点个“关注”,方便我们讨论和交流,感谢您的支持,您的阅读和关注是我持续更新的动力!这片地区发生地震,震塌了房子,震倒了人心。科学家张衡亲眼目睹过灾区,便想发明地动仪造福百姓,灾民们不懂科学,盲目相信巫师能祭神消灾。只见巫师挥了挥剑,两个男人便开始锄地,不一会挖出了一个石牛

  • 东汉时期,张衡发明的地动仪,真的能准确预知地震吗?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烟波标签:张衡

    提及张衡,中国大多数人最先想到的应该就是入选小学语文课本的一篇小短文《数星星的孩子》,这篇小短文的最后,告诉大家,这个孩子叫张衡,长大后成为了我国古代著名的天文学家。历史上,张衡的成就,远不止于此,他不仅在天文方面造诣颇深,同时还是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学家,曾经著有著名的《二京赋》一问,文采斐然。除此之

  • 专家评论张衡地动仪:在房梁上吊一块肉都比它强

    历史人物编辑:冯志超标签:张衡

    “推其围范两仪,天地无所蕴其灵;运情机物,有生不能参其智。故知思引渊微,人之上术。——《后汉书·列传·张衡列传》”中国是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它不仅形成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和珍贵的瑰宝,而且还拥有许多优秀的古代“黑科技”。或许与现在的科学技术相比,这些伟大的发明,但在当时,中国古代科技是世界上先

  • 张衡是怎么发明地动仪的到底能不能预测地震

    历史人物编辑:道史说雅标签:张衡

    张衡执着地认为,人道影响天道。如果执政者逆天而动,必定会遭到上天的惩罚。惩罚的形式,便是种种自然灾害。他希望,这件仪器能够告诉皇帝,在帝国的土地上发生了什么,帝国的子民需要皇帝去做什么。汉顺帝阳嘉三年十一月壬寅(公元134年12月13日),地动仪的一个龙机突然发动,吐出了铜球,掉进了那个蟾蜍的嘴里。

  • 张衡地动仪为什么被移出教科书?

    历史人物编辑:何攀标签:张衡

    如果你的历史课本里面出现过地动仪,证明你也是有一定岁数的人了。因2016年关于地动仪内容被移出了教科书。张衡的地动仪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一直都让我们倍感自豪,为何要删除呢?很少有人知道,历史上张衡的地动仪既没有真正出土过实物,也没有一星半点图片。我们在课本上看到的图片,只不过是考古学者在1951年设

  • 张衡是谁?张衡有何重大发明?候风地动仪的发明对人类有何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孙悦说历史标签:张衡

    张衡,字平子,东汉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市石桥镇)人,他是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制图学家、文学家,在汉朝官至尚书,为我国天文学、机械技术、地震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最早的地动仪即是张衡的传世杰作。张衡身处东汉时代,这一时期的地震比较频繁,张衡对地震有不少的亲身体

  • 张衡的地动仪为何被教科书删除?老专家:房梁下吊块肉都比那个强

    历史人物编辑:无风却起念标签:张衡

    中国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发明令世界瞩目。四大发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杰出贡献。然而,这只是冰山一角,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发明远不止这些。其中,张衡的地动仪,一直以来都是历史教科书中的重要内容。张衡,东汉时期的天文学家、数学家、文学家、地理学家和发明家

  • 专家建议把张衡的地动仪,移出教科书:房顶上吊块肉都比它强?

    历史人物编辑:道远文史标签:张衡

    导读:时势造英雄,英雄一直都在,只是时机未到,有智慧的人,懂得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顺势而为,做利国利民的事。一旦时机成熟,人人皆有成为英雄的机遇。三国时期的司马懿虽然被后世骂为奸臣,却也留下一句非常有智慧的名言。那便是:“圣人不可违时,亦不失时矣!”意思就是再厉害、再聪明的人,你不能跟这个天时、机遇拧

  • “盖天说”在春秋末期已遇到挑战,张衡“浑天说”便指出大地是球体

    历史人物编辑:小境界大天下标签:张衡

    中国的古天文学源远流长。至少在距今八千年前,远古先民已经在有计划地观测天象;距今6500年之前,古人已经测定了“子午”“卯酉”线,并有了“中宫北斗”、“东宫苍龙”、“西宫白虎”的三宫概念;距今5500年前,先民已应该掌握了日月运行的“黄道”,同时基本形成了“二十八宿”认知。2000年后印度的“二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