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古人的智慧: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是根据什么原理?成功了吗?

古人的智慧: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是根据什么原理?成功了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桑成阳 访问量:2503 更新时间:2023/12/16 3:37:55

东汉时候,我国经不断地发生地震。根据历史记载:从汉帝永元八年(公元96年)到汉安帝延光四年(公元125年)的30年中,我国几乎连年发生地震。特别是公元119年,洛阳和附近地区连续发生两次大地震,波及到35个郡,顷刻之间房倒屋塌,随着巨大的轰鸣声,地面裂开一尺来宽的大裂缝,人畜死伤无数。

在那封建迷信的时代,一切天灾人祸人们都认为是触犯了上天,触犯了鬼神。况且地震又是灾中之首,爆发突然,毫无预感,几秒钟之内,山崩地裂,城市、村庄都将变为废墟。当时,一旦什么地方发生了地震,地方官都要赶快报到朝廷,由太史令把情况记录下来,稍有迟误、差错,就会被判刑。古人的智慧:衡发明的地动仪是根据什么原理?成功了吗? 、张衡是唯物论者,又多年从事科学研究,他不信什么上天,更不信鬼神,他认为地震与刮风下雨,电闪雷鸣一样,只不过是一种比较可怕的自然现象,人们仅仅被动地记录地震的情况还不够,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和掌握地震的规律,以至于能够预测或尽早了解地震发生的地区,以减轻地震带给人类的灾难和损失。

张衡下决心要在地震研究方面有所突破。他为了掌握地震的情报,得到比较完整的准确的地震记录,他经过多次试验,终于在公元132年,发明并制造出了我国也是世界上第一架测报地震的仪器——“地动仪”。 这架地震仪是用精铜铸成,直径8尺,形状像个大酒坛,坛顶上有个突出的盖子,可以打开,坛下部雕刻着山龟鸟兽的花纹。坛内部有一个中枢机械“都柱”——一根上粗下细的柱子。柱子紧挨着8道机关,和8道机关相连接的是仪器外围镶着的8条头朝下的龙,8条龙的龙头分别对准东、东北、北、西北、西、西南、南、东南8个方

每个龙头的嘴里都衔着一个铜球。对准龙嘴蹲着8个铜蛤蟆,昂着头,张着嘴,像期待着什么。如果什么地方发生了地震,仪器中间的立柱就倒向震区所在的方向,随即触动那个方向的机关,连接在那个机关上的龙头就张开嘴巴,吐出铜球,铜球即掉进蛤蟆的嘴里,并发出“哐啷”的响声,给管理人员报信,告知震源的方向。 张衡研制的这台地动仪,相当灵敏、准确。公元138年的一天,地动仪正西方向的龙嘴突然张开,铜球准确无误地落到了蛤蟆嘴里,管理人员随即报告“西方发生地震”。但当时住在洛阳的人丝毫没有感觉到,人们开始表示怀疑。但是没过几天,便有人从陇西赶来报告,说那里发生地震。 经核对,时间正是龙头吐球之时,人们这才信服了地动仪,赞叹它的灵敏,千里之外发生地震,居然能感之如此准确!说明这台地动仪的精密程度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是世界上最早的测定地震方法的仪器,比欧洲利用水银溢流记录地震的仪器早1700多年。张衡发明的地动仪,也是人类历史上用科学方法观测地震的开始,它揭开了地震科学的新纪元。

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 张衡

更多文章

  • 南阳钳卢陂,曾与都江堰齐名,被张衡盛赞过,其现状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张秀权标签:张衡

    西汉的召信臣,东汉的杜诗,在南阳做太守时,相继修建了一系列水利灌溉工程,把湍河,刁河,严陵河等连接起来,共结陂塘二三十处,惠及数县百姓,遂有召父杜母的称号。其中,比较著名的就有“钳卢陂”。当时,很多人把它和都江堰相提并论。南阳科圣张衡曾在《南都赋》中盛赞钳卢陂:于其陂泽,则有钳卢玉池,赭阳东陂,贮水

  • 你知道张衡吗?他对天文学,做出了怎样的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船长趣谈标签:张衡

    在古代的时候,由于科学技术不够发达,人们便把一些自然界的现象说成是由神的力量在主使着,比如太阳、月亮、星星的升起和落下,风雨、雷电的出现,山川的形状,地震,海啸等,都被说成是神的力量,人们在神的力量面前显得无能为力。但是,人类对自然的探索是不屈不挠的,特别是对天文的观察和研究,到东汉时期已经很有成就

  • 张衡发明的地动仪到底靠谱不靠谱,为什么近代发生地震时没反应?

    历史人物编辑:王金星标签:张衡

    在我们上学的时候,关于张衡地动仪这一课印象很是深刻,书本上的大概意思是说东汉时期天下经常发生地震,为了掌握全国地震的动态,科学家张衡创造了一个地动仪,能够有效监测全国的地震情况,但是据说最新的课本上早已没有了张衡地动仪这篇课文,这是为何呢?张衡发明的地动仪到底靠谱不靠谱,为什么近代发生地震的时候地动

  • 张衡的地动仪,为什么会从历史课本上删除?原因很简单真实

    历史人物编辑:琴尔说本地标签:张衡

    地震这种自然灾害对于大众的影响是比较厉害的,前段时间的四川地震又再次让人悲痛,也因此,提前发现地震的动向是至关重要的,现在的科技当然可以轻而易举的勘测出,那么在古时候,人们怎么去了解地震发生的时机呢?这里,我们就不得不说这位在历史上伟大的人物——张衡。张衡,汉朝人,是汉赋四大家之一,除了诗人,张衡对

  • 张衡被误解多年,他不只是个科学家,仓央嘉措是这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林开意标签:张衡

    人人都想交好读书人,因为他们可以在戏文中把你写的十分优秀,也可以十分垃圾,而且戏文一经传唱,读者们便会跟着笔者的思路去评判该人物。上篇我们介绍了嫪毐和司马光。接下来,小编继续为大家普及一些被误解的历史人物。《水浒传》刻画了一个三寸丁谷树皮的武大郎。事实上,武大郎确有其人,本名是武植,系清河县武家那村

  • 张衡的地动仪,曾经流传多年,家喻户晓,为何却被教科书删除?

    历史人物编辑:风云人物看历史标签:张衡

    一直以来,对于张衡到底发明没有所谓的地震仪非常疑问,这不仅是后来人们按照史书的描述仿制的地动仪毫无使用价值,更是因为张衡本身就是一个不成功的的发明家。此前有消息说,关于张衡地动仪的文章从教科书移除,再一次证明了我长达五十年的猜想。这也就带出今天的话题,张衡的地动仪是不是伪发明?为什么有人说指望它预测

  • 张衡、李白、李吉甫共同见证南阳郡管辖汉江南岸!

    历史人物编辑:宋歌爱动漫标签:张衡

    东汉南阳大儒张衡在《南都赋》中记载:“耕父扬光于清泠之渊,游女弄珠于汉皋之曲”。这里的清泠之渊就在南阳郡的丰山,而汉皋就是汉江南岸的万山。描写南阳郡的《南都赋》,将汉江南岸的万山收入其中,这就充分证明南阳郡管辖到汉江南岸。与之对应的唐代宰相李吉甫编撰的《元和郡县志》也说“万山,一名汉皋山,在(襄阳)

  • 张衡除了发明地动仪,他还是东汉猛男,全方位高素质人才

    历史人物编辑:徐玉婷标签:张衡

    今天“毅说人文与历史”小编给大家讲一下张衡——发明地动仪的东汉时期猛男,全方位高素质人才。张衡,字平子,南阳人(智圣诸葛亮、谋圣姜子牙、医圣张仲景都是他的老乡),被后人誉为“科圣”(科学文化圣人)。张衡一生,“敏而好学“,“如川之逝,不舍昼夜”。首先辟谣一个事情,之前疯传的沸沸扬扬的“教科书删除地动

  • 张衡的地动仪是真实存在的吗?真的可以预测地震吗

    历史人物编辑:孟哥和爷爷标签:张衡

    据有关史料记载,张衡的地动仪在以前曾多次准确无误地测出了地震发生的方位。最厉害的还是在陇西地震前,在没有任何震感的时候它就测出了地震,当时的京师官员们都十分赞叹。从那时起,地动仪就被东汉政府用来记录地震方位。以前从历史书上了解到,世界上第一个能测量地震的仪器是汉代天文学家张衡发明的,名叫地动仪。不过

  • 张衡为造福地震灾民,发明地动仪,不料却被奸人抢夺功劳

    历史人物编辑:崔智超标签:张衡

    开始阅读之前,麻烦您动动手指点个“关注”,方便我们讨论和交流,感谢您的支持,您的阅读和关注是我持续更新的动力!这片地区发生地震,震塌了房子,震倒了人心。科学家张衡亲眼目睹过灾区,便想发明地动仪造福百姓,灾民们不懂科学,盲目相信巫师能祭神消灾。只见巫师挥了挥剑,两个男人便开始锄地,不一会挖出了一个石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