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张衡发明的地动仪能预言地震,为何教科书将其删除?原因很简单

张衡发明的地动仪能预言地震,为何教科书将其删除?原因很简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王德友 访问量:4575 更新时间:2023/12/30 4:21:33

指南针、火药、造纸术、印刷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凝结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对整个世界具有深远的影响。除此之外,还有一项发明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那就是由张衡发明,可以准确预测地震的地动仪。直到今天,张衡发明地动仪一事,得以通过小学教科书中的《张衡传》被广泛流传。

张衡是中国古代东汉时期的天学家,所著《灵宪》、《浑仪图注》等作品都体现了他在天文学和地理学方面的渊博知识;发明的浑天仪和地动仪,更是对中国的天文学和地震学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被后人誉为“木圣”。联合国天文组织知道张衡的事迹后,将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张衡环形山”,用来纪念张衡对全体人类的贡献。

直到今天,人们还是可以清楚地记得小学教科书中地动仪精美的造型:八个方位均有一颗口含龙珠的龙头,每一颗龙头下面则对应着金蟾,如果有某个方位发生地震,那么该方龙头口中的龙珠便会掉落至下方的金蟾口中,从而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以便地震通知可以提前下达,疏散居民,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害。

然而,如今的小学教科书中,却丝毫不见描写地动仪的文章,仿佛历史上从未发生过此事一样,这又是为什么?众所周知,教科书中的内容是随着时代而不断变化的,编辑工作者经常把一些不符合价值观念的一些过时文章删除,从而引导学生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通过咨询有关部门我们终于得知,由于张衡制造地动仪一事疑点重重,史学界正在积极查证中,故决定暂时不予编入教科书。

地动仪流传至今,一直都是史料记载,史学家们也是通过文字才知道地动仪的存在,可是却没有任何一张设计图纸作为佐证。一直以来,科学家们都在为复原地动仪做努力,但由于文字说明十分简略,以致复原工作几乎全军覆没。我们曾经在教科书上看到的地动仪图片,并不是出土的古代文物,而是振铎根据史料记载在1951年发明出来的模型。

史料记载:公元134年12月13日,地震仪的一个龙机突然发动,吐出的一个龙珠刚好掉进金蟾的嘴巴里,可是该方位并没有地震的消息传来。几天后,该方位有快马来报,声称距京师一千多里的陇西发生了地震,自此人们才对地动仪深信不疑。由于缺乏内部构造设计图,王振泽只能做出地动仪的外形,当地震发生时,并无龙珠落到金蟾口中的情况发生。

出于严谨考虑,编辑人员决定将张衡造地动仪一事从教科书中删除,在历史得以证明之前,避免小学生们被书中的“假”地动仪图片误导。不难想象的是,如果当年的地动仪真的被制造出来,凭借其可以将地震时间提前几天预测的能力,绝对会让世界地震研究界产生震动。

标签: 张衡

更多文章

  • 张衡地动仪的三个谜团:古人的科学水平和认知维度,或许是个奇迹

    历史人物编辑:白某观文史标签:张衡

    在房梁上挂块肉都比它强!这是某专家对张衡地动仪的评价,也是张衡地动仪被移出教科书的原因之一。上世纪五十年代,考古学家从东汉史书中发现了对张衡地动仪的描述,这个描述只有几十个字。这位考古学家根据描述造了一个想象中的地动仪模型。这个模型后来进入了教科书、博物馆、科技馆,后来被房梁上的肉比了下去。如果史书

  • 张衡地动仪为何被移除教科书,几代人真都被“骗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爱屋标签:张衡

    前言“万祀千龄,令人敬仰”对于中华文化中的地动仪,郭沫若先生为此题词,这是对中华文化的肯定,是对中国古人智慧的赞赏,也是现代人仰视先人的态度。▲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1978年6月12日)一、心系天下东汉时期,常有地震发生。地震就现在而言,带来的危害不容小觑,最让我们值得铭记的就是汶川地震

  • 同样是张衡的发明,为什么韩国印在了纸币上,而中国踢出教材?

    历史人物编辑:赵新华标签:张衡

    同样是张衡的发明,为什么韩国印在了纸币上,而中国踢出教材?说起中国跟韩国的渊源,大家应该有不少话要说。在古代,韩国可以说是比中国落后不少,中国深厚悠久的文化,出现很多厉害的科学家,也创造出了许多先进的东西,并流传后世,直至今日都是科学家们研究的重要部分。而自从端午被韩国抢先一步申请为他们的东西之后,

  • 张衡地动仪被移出课本,中科院院士傅承义直言:不如房梁上吊块肉

    历史人物编辑:趣评读史标签:张衡

    “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时代在向前推进,大自然鬼斧神工创造的美景、人类巧夺天工的制品,都在不断断地涌现出来。正是由于不断地创造,我们现在才能过上如此现代化的生活。可是“预知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哪怕你用五百年后的思维创造出的制品,到了千年之后又会觉得这有些落后陈旧了。张衡所制造的

  • 张衡地动仪模型被移出教科书,上海交大教授:司南模型也该删除

    历史人物编辑:兰兰小糊涂标签:张衡

    2017年秋天投入使用的统编本初中历史教科书七年级上册中,关于张衡和候风地动仪的内容被删除。那个被印在教材上影响了几代中国人的地动仪模型,开始淡出当代青少年的视野。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教科书上的地动仪是王振铎先生制作的模型,不具备验震器功能。(张衡地动仪的作用是感知地震的发生方位,不是提前预告地震将发

  • 张衡发明的地动仪到底有没有用?唐山大地震时完全没反应

    历史人物编辑:美言不文娱乐社标签:张衡

    地动仪这东西大家应该都不陌生,曾经在教科书上写的有。张衡地动仪、祖冲之圆周率、四大发明,这都是耳熟能详的古代智慧结晶。其他几种都比较常见,或者都用过,唯独这地动仪比较陌生而又神秘。中国近些年发生过不少地震,却从没听过地动仪有什么新闻,让不少人对地动仪的真实性产生质疑。现存的地动仪确实是假的,唐山大地

  • 张衡地动仪被移出语文课本,老教授:房梁吊一块肉都比那个强

    历史人物编辑:郭飞龙标签:张衡

    人才最本质的特点在于创造,公元132年,张衡制造出世界上最早的“地震仪”,这场在当时超越1800年的世界科技,在现在却被贬低的“一文不值”,不由得令人唏嘘。这篇帖子甚至直言张衡的地动仪根本来讲就是伪科学,不可能记录地震。2018年更有媒体报道,早在2017年引入的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统编本的教材中,有

  • 被骗了这么多年!原来我们语文课本里面的“张衡地动仪”是假的!

    历史人物编辑:甲一方文史标签:张衡

    还记得我们中学语文课本里面的张衡地动仪吗?说的是“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乃知震之所在。”下面还配了一张图,底下有几个蟾蜍张着嘴,上面有牙机握着铜丸,中间是一个长长的都柱,当有地震发生时,长长的都柱会向侧方倾倒,触碰牙机,铜丸坠落到蟾蜍口中。显然这采用的是“直立杆原理”,但真相

  • 张衡地动仪遭质疑,被移出历史教科书,真的不能预测地震吗?

    历史人物编辑:周志庆标签:张衡

    汶川地震时,举国悲痛。人们无一不希望能有台仪器准确预测地震发生,以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可惜现在的科技水平还达不到,电视台上所谓的地震预警是在地震发生过之后才预警的,但仅仅提前几秒几十秒已是大功一件,能挽回多少损失。或许有人会想起教科书上让人以之为傲的张衡地动仪,它不能预测地震吗?为何汶川地

  • 张衡发明的地动仪如今不在教科书?专家:还不如房梁吊肉管用

    历史人物编辑:云听历史标签:张衡

    古代奇迹地动仪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中,古人用智慧与汗水,创造了无数经典传世的作品及伟大的发明,它们的存在影响了中国历史,改变了世界格局,更令后人自叹弗如。说起其中代表的发明,有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及指南针等。而由东汉时期张衡所制作的地动仪,更是其中最了不得的发明之一。在古代这样一个科学匮乏的时代里,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