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张衡地动仪遭质疑,被移出历史教科书,真的不能预测地震吗?

张衡地动仪遭质疑,被移出历史教科书,真的不能预测地震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周志庆 访问量:4351 更新时间:2023/12/15 14:56:39

汶川地震时,举国悲痛。人们无一不希望能有台仪器准确预测地震发生,以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可惜现在的科技水平还达不到,电视台上所谓的地震预警是在地震发生过之后才预警的,但仅仅提前几秒几十秒已是大功一件,能挽回多少损失。

或许有人会想起教科书上让人以之为傲的张衡地动仪,它不能预测地震吗?为何汶川地震时不见其起功效呢?很遗憾,事实证明教科书上那个地动仪确实不能,甚至有中科院院士道:房梁下吊一块肉都比那个强。有关张衡地动仪的内容也被移除历史教科书了。

张衡地动仪or氏地动仪

张衡是我国东汉时期著名的发明家、天文学家、地理学家……他在很多领域都有着出色的表现和杰出的贡献,更被称作“南阳五圣之一”。不过,他最为人称道的是他发明的张衡地动仪。

张衡所处的东汉时代,地震很频繁,甚至三十多年间便发生二十六次大地震。房倒屋塌,山崩地摧,人民流离失所。当时天灾被视为不吉,动辄祸及一方官员,还有人趁机宣扬迷信,以迷惑受苦受难的大众。张衡对这个现象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对记录下来的地震现象进行了细心的考察和试验,而后发明了地动仪。

张衡地动仪材料为青铜,乍一看神似酒坛,四周铸八龙,龙张口含铜球。若哪里发生地震,龙口中的铜球就会掉落,落到下方蹲坐的蛤蟆口中。它可以准确地表明发生地震的方位。古代通讯基本靠快马加鞭,若哪里发生地震,朝廷还得过几天才能知道,这无疑是对救援和赈灾的延误。张衡地动仪发明后,准确地报告了金城、陇西一带的大地震,使得地动仪一时间被传为神异。

可惜其发明距今已有1800多年,此后汉代不存,张衡地动仪也因战乱消失了。有关于地动仪,只有史书中寥寥几言留存于世,也并没有什么结构图纸。中国幅员辽阔,地震向来没有脱离过人们的生活,因着张衡地动仪的神异,后世一直没放弃过对它的研究。

1934年,燕京大学历史专业的研究生王振铎产生了复原张衡地动仪的念头,经研究史书记载,两年后他画出了一套复原模型图稿。直到1951年,他才复原出一个地动仪模型。后来,王氏地动仪被摆入博物馆,成了世人熟知的历史教科书插图。

王氏地动仪掉不出来的铜球

2010年,有网友发帖称,博物馆里的地动仪是上世纪五十年代才造出来的模型,珠子也掉不出来。此言引起网友们热议。此后科普作家方舟子在媒体发言,表示各国复原的地动仪均不能真正监测地震,是艺术品。他还怀疑失传的张衡地动仪是否有监测地震的作用,质疑史书中张衡地动仪预测陇西地震这件事的真实性。

连中国地震学奠基人、中科院院士傅承义也在某次讲座中提及王氏地动仪时毫不客气地发言称:房梁下吊一块肉都比那个强!

在王氏地动仪发明出来后,中国发生过许多次地震,它确实没什么反应,里面的铜球也没有掉出来。这点事实不能否认。不过专家们回应道,方舟子对地震这个领域并不了解,而专业的历史地震学专家已经审核过史料,虽然年代久远,但是当年的陇西地震确有其事。

只是此事一出,对失传的张衡地动仪是否具有监测地震作用的怀疑还是发酵了。其实从上世纪开始,美、日等国地震界权威都开始质疑中国的张衡地动仪。奥地利人雷立伯甚至发文称:中国人对张衡是种崇拜和信仰,并不科学。古人智慧不会太领先,也创造不出能检测地震的地动仪。

后来又有一件事引起国内舆论——张衡候风地动仪的内容被移除了初中历史教科书。张衡地动仪就这么因王氏地动仪被殃及了。

张衡地动仪之我看

首先,张衡地动仪代表的是古代的科学研究精神,且对古代的应急赈灾有着重要意义,对而今人们与地震这种天灾的抗争也有着很大的发性和激励作用,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张衡地动仪并无结构原理图留存,王氏地动仪只是现代人根据史书上寥寥几言而复原出来的,是一种基于约束下的再创造。它没有监测地震的作用,其图像确实应该从历史教科书上移除。但是张衡地动仪与之不是一码事,历史教科书不配图不行吗?

不过教育界曾回应过,这只是一种在教材编排上的调整,张衡地动仪会出现在小学五年级课本上,还专门设置了课文介绍古代为科技做出过巨大贡献的人们。这对人们姑且也算一种安抚吧。

其次,由于历史变迁,中国古代有很多科技并未留存下来,后人只能从史书中考证其存在过,对其产生向往。张衡地动仪虽然遗憾地不复存在,可史书记录却是板上钉钉的。

若说仅有史书不可作证,那作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的巴比伦空中花园是否存在呢?世人未曾见过其真实面目,却对它深信不疑,很大程度上不也是源于史书吗?外国人可以嘴皮一碰便否认张衡地动仪,但是中国人最好不要轻易如此。正如没人见过龙行九天,却不愿轻易否认我们是龙的传人一般。

最后,古人的智慧现代人不一定全都懂,所谓古人智慧不会太领先的话,先弄明白金字塔的一系列谜团才有资格发言。现代人复原出的模型监测不了地震,不代表古代的张衡地动仪便监测不了。

质疑模型确实应该,但若质疑张衡地动仪,请苦心孤诣地研究其漏洞,拿出更多的科学结论再发言。最好直接创造一个能预测地震发生的仪器,相信张衡急人民之所急,九泉之下,也会老怀欣慰。

总之,张衡地动仪意义重大,其功绩不可磨灭,也必将被人们永远铭记。哪怕它被移除历史教科书,也不会从中华文明的传承中消失。而院士的发言是针对表现不佳的模型的,作为中国地震学权威,他一直苦心孤诣地研究地震,也有资格说出这样的话,即使稍显过激。

而作为龙的传人的我们,从前不曾对地震妥协过,今后也不会,真心期待可预测地震的仪器问世!

标签: 张衡

更多文章

  • 张衡发明的地动仪如今不在教科书?专家:还不如房梁吊肉管用

    历史人物编辑:云听历史标签:张衡

    古代奇迹地动仪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中,古人用智慧与汗水,创造了无数经典传世的作品及伟大的发明,它们的存在影响了中国历史,改变了世界格局,更令后人自叹弗如。说起其中代表的发明,有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及指南针等。而由东汉时期张衡所制作的地动仪,更是其中最了不得的发明之一。在古代这样一个科学匮乏的时代里,仅

  • 张衡设计的地动仪,真有神奇的能力,能测出地震?结果让你失望!

    历史人物编辑:汉江忆史标签:张衡

    很多人都知道在我国东汉,曾有一位著名的科学家张衡曾设计出了一款地动仪,张衡之所以会想到要设计出地动仪,是因为他所处的东汉时代地震比较频繁,因此张衡对地震有不少亲身体验,为了更好更快地掌握全国地震的动态,张衡经过长年研究,终于在阳嘉元年发明了候风地动仪,这也是世界上的第一架地动仪。而这些内容,因出现在

  • 张衡发明的地动仪,为何被历史课本删除了?这才是真正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迟传龙标签:张衡

    张衡发明的地动仪,为何被历史课本删除了?这才是真正的原因。我们国家的历史十分悠久,在古代的时候,中国就属于世界的前列。因为地域开阔、经济富足,技术先进等各种原因引来了世界上很多国家的崇拜。根据记载我们历史上有很多实用的发明,我们现在最熟悉也是最常被提到的就是火药、指南针,造纸和印刷术这几样东西了。由

  • 张衡的地动仪,真能预测地震吗,它为何被移出了教科书?

    历史人物编辑:小金达人部落标签:张衡

    综述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人们在公共空间的讨论也逐渐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所谓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一件事只要受到大家的质疑,就免不了会被拿出来讨论,真相在这个过程中很快就会被大家找到。在众多的话题当中,教科书的更新换代是热度居高不下的一个,毕竟都是自己曾经用过的教材,在人们的讨论之后,一些不那么恰

  • 张衡地动仪有如此大的科学贡献?有一种装置现在还在用

    历史人物编辑:陈浩爱历史标签:张衡

    缘于古代文化和哲学观念的特殊性,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对地震进行观察和研究的国家,也是惟一的拥有连续两千多年详细地震史料的国家。远古的中国,日蚀和地震被人们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有什么能比“天塌地陷”更危及人们生存的家园呢。特别是地震的成因长期被阴阳五行和天人感应解释,把上天惩诫和帝王责任联系在一起,于是朝廷

  • 安张衡快速铁路途径三省一市,将给沿线城市带来那些变化?

    历史人物编辑:蔡小萍标签:张衡

    铁路对于我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有铁路经过的城市能给这个城市带来很多好处。铁路的出现可以优化这个城市的交通体系,提高这个城市的物流运能和客运能力。虽然现在国家在大力规划建设高等级的铁路客运专线,但是重要的客货共线的快速铁路也是国家重点建设的对象。下面一起跟笔者去看看这条重要的快速铁路大动脉–安张衡铁路

  • 张衡地动仪遭质疑,被移出历史教科书,后来专家重新作出复原模型

    历史人物编辑:蒲昱冲标签:张衡

    精仪揭天地,科圣著千秋。——严济慈中国历史悠久,在这5000多年漫长的岁月中,古人用他们的智慧,为后人留下了许多宝藏。这些宝藏中目前仅留下了众多诗词作品还有很多科学发明,很多人都应了解中国有四大发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以及活字印刷术,在上中学时很多人对其都有相应的了解。然而在当时的教科书中还讲述了一

  • 《四愁诗》:深深的忧虑,执着的追求,尽显巨匠张衡的爱国理想

    历史人物编辑:周文清说历史标签:张衡

    张衡是我国汉朝时期著名的科学家,他最为人熟悉的成就是发明了地动仪和浑天仪,其制造技艺和科技水平远超同时期世界其他文明。此外张衡还擅长数学和天文学,编撰有多部理论著作,使得他的名字不仅在国内妇孺皆知,在世界科学史上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国际天文学会为了纪念张衡在天文学方面的贡献,曾经将太空中新发现的

  • 张衡地动仪被移出教科书,专家:房梁吊一块肉都比地动仪强

    历史人物编辑:荣耀历史标签:张衡

    提起我国古代的科学家,大家肯定首先想到张衡、祖冲之等。而张衡的地动仪更是为人熟知。地动仪是个测量地震的设备,这是老祖宗聪明智慧的结晶。我们在历史教材里都曾见过地动仪的照片,就我们普通人来看,看着的确是非常有科技含量,但是有专家曾说了一句毫不客气的话:“房梁下吊块肉都比那个模型强!”他的意思是,地动仪

  • 张衡的地动仪是假的吗?为什么被删出教科书?!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的小前沿标签:张衡

    华夏五千年文明,历史悠久,炎黄子孙人才辈出,涌现出无数的科学家、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等风云人物。在漫长的古代社会,由于历史文化等原因,科学家相对少,古人认为那是雕虫小技,大多数人不屑于做科学研究。张衡是个例外,他兴趣广泛,自学《五经》,贯通了六艺的道理,而且还喜欢研究算学、天文、地理和机械制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