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郭解-历史上乐善好施的大游侠救得了别人,但唯独救不了自己

郭解-历史上乐善好施的大游侠救得了别人,但唯独救不了自己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鸿讲古今史 访问量:4622 更新时间:2024/1/8 18:03:19

很多年轻人,经常为他报仇,却从来不肯让他知道

郭解,轵县人,字翁伯。他的外祖父许负,可了不得,曾经帮周亚夫看相,曾预言周亚夫将饿死,竟然神奇应验了,周亚夫果然绝食而死了。他的父亲由于行侠仗义却触犯法律,被汉文帝处死了。

小时候由于生性彪悍,个性比较凶残,只要有人惹他不高兴就要取人性命,而且还杀过不少人。幼年时可谓是无恶不作,像抢人钱财,挖人坟墓的事没少干。但是只要是遇到危难,他总能化险为夷,而且安然无恙。

小郭解长大了,变化很大。他经常约束自己,不像年少时候那样,经常救人性命,而从来不夸耀自己胡功劳。

处事讲义气

郭解姐姐的儿子由于自己在外面惹事,强迫人家灌多了,结果被人家打死,扔在马路上,结果郭解听说后,去查凶手,发现自己外甥有错在先,后来自己就默默让姐姐把外甥埋了,没有在这件事上追究,还把凶手放了,并说是自己外甥的错。大家听说这件事以后,纷纷称赞他,对他更加佩服。

调节镇上的纠纷,周全别人

郭解遇到一个乡里挡住自己的去路,他是一个服徭役的人,郭解非旦没有责怪他,反而还请人帮忙免去了他的徭役。这个无礼的人,反而因祸得福,年轻人知道这件事以后,更加的仰慕郭解的为人。

隔壁一个县城有两户人家是仇家,好多乡绅都调解过这件事,但没有效果,他就半夜出门,去帮忙这两户人家调理矛盾。经过他的努力,终于说服这两家人恢复正常的生活。但没有张扬,并让两家人把自己的话丢在一边,就当没有和好,如果之前所有人来调解过的人来了,就说是他们做的这件事。

他为人低调,从来不乘车去官府,别人拜托他办事,也是能办就办,不能办也尽量让所有人都满意,才敢接受别人的感谢。

大家都为他的为人所折服,他手下的门客也经常被一些贤人豪杰带回去供养。

树大招风,人怕出名

大臣向皇帝讷谏,让可能来煽动造反的人迁到茂陵,便于稳固自己的统治,上报上来的名单里有郭解。郭解家贫,够不上这个标准,于是卫青将军却为他请命,皇帝不悦,觉得自己的大将军怎么会为了一个贫民百姓求情,驳斥了他一番。

于是就这样,他被迫离开了自己的家乡进行迁徙。举报他的正是该县的县令,为此,郭解的侄子还杀了县令,从此,便结下了梁子。

朝廷布局杀了郭解

到了关内,很多不认识的贤也会与郭解来往。皇帝知道了他的所作所为以后,下令逮捕他。

郭解逃出关去,一路上,好多人都掩护他,而他的一个朋友得知朝廷知道自己是郭解的线索后,自杀身亡。经过很久后,郭解被抓。

朝廷派人去当地了解郭解的为人,并放言,郭解作奸犯科触犯国家法令,称不上为人。结果这个过来办事的人被割了舍头。

官吏拿这件事情来问郭解,是谁杀了前去办事的人,郭解摇头说自己不知道。

官吏拿这件事没有办法,只能判他无罪。

后来朝廷觉得此人实在是一个棘手的人物,一个平民百姓,竟然有人会为了他而取人性命,对朝廷统治是一个威胁,是对王权的亵渎,远比自己取人性命要后果严重,并以大逆不道处置了他。

后来,郭解的整个家族无一幸免,全部被杀。

标签: 郭解

更多文章

  • 郭解身材短小却胸襟宽广,一度引领少年追随,以平民之身入史记

    历史人物编辑:洪志强标签:郭解

    藉交唯有不赀恩,汉法归成弃市论。平日五陵多任侠,可能推刃报王孙。《史记》是我国最经典的历史典籍之一,也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的先河。人物方面,这部书主要记载了帝王本纪、诸侯世家和名臣列传,如果从阶级论起来,这里的绝大多数人都属于贵族阶级,而非平民阶级。不过出于对历史的尊重和个人感情,太史公在七十篇列传中,

  • 大侠和游侠到底有啥区别,金庸讲大侠,郭解直播游侠

    历史人物编辑:风云人物看历史标签:郭解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这是金庸先生在《射雕英雄传》中对侠者的定义。然而,文学作品总是来源于现实却又高于现实。真实历史上的侠者却很难配得上这句“为国为民”。韩非子说:“侠以武犯禁。”历代王朝对于游侠无一例外都是采取打击、抑制的措施。因为在一定历史时空内,游侠对国家的统治与社会的安定总是构成一定的威胁

  • 大侠郭解死亡之谜:汉武帝与卫青联手,除掉国家大患

    历史人物编辑:史说流年标签:郭解

    在春秋时期,有着许多快意恩仇的侠士,就连开国皇帝刘邦年少的时候都想做一个侠客,开国以后刘邦也没有禁绝侠客,所以到了武帝时期,侠客文化大兴其中最为有名的是一个叫郭解的人。郭解出身普通,身材也颇为矮小,但是为人却爱恨分明爱好结交亡命之徒,偶有与人冲突便会杀人泄愤在当地是凶名赫赫,再加上郭解身边围着一群亡

  • 郭解:历史上最后一位真正意义上的游侠,为什么汉武帝一定要他死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风云会标签:郭解

    他的外祖母给薄太后和周亚夫算过命,他和司马谈、司马迁父子相识,他能让卫青在汉武帝面前为他说话,他的“粉丝”为他付出过生命!他就是古代超级游侠——郭解。01黑料明星郭解这个人长得不帅,个子不高,为人阴森狠辣,如果你不小心和他结了梁子,那就要小心了,他极有可能在你不注意的时候杀了你报仇。为了生活,郭解干

  • 河南历史名人 一百一十四 郭解

    历史人物编辑:眼镜说数码标签:郭解

    郭解(jiě),字翁伯,河内郡轵县(今河南省济源市轵城镇)人,西汉汉武帝时期游侠,女相士许负的外孙。网络图片,侵权联删郭解为人个子矮小,精明强悍,不喝酒。小时候残忍狠毒,心中不快时,亲手杀的人很多。不惜牺牲生命去替朋友报仇,藏匿亡命徒去犯法抢劫,停下来就私铸钱币,盗挖坟墓,他的不法活动数也数不清。但

  • 平定七国之乱的韩安国,游刃于战场和朝堂之上,最终却郁郁而终

    历史人物编辑:笑话历史标签:韩安国

    韩安国是平定吴楚七国之乱中又一位重要将领。与周亚夫不同的是,韩安国无论是在战争中还是在朝堂之上,都表现出一种稳重的姿态。无论是追随梁王刘武,还是面对朝中的窦太后、丞相田蚡,乃至后来的汉武帝,都显得游刃有余。因而他得以在朝中平步青云,由梁国内史升任御史大夫。但即使如此谨慎,他还是因为与武帝在伐匈奴问题

  • 死灰复燃在今天是个贬义词,它却记录了汉初名臣韩安国转折的人生

    历史人物编辑:薇颜浅史标签:韩安国

    汉景帝时期有一位名臣叫做韩安国,字长孺。他最初在汉景帝的弟弟梁孝王刘武手下当差,深得梁孝王的信任。后来有一次,韩安国犯了法了,被判了罪,关押到了蒙县的监狱里。原来的韩安国在梁孝王面前,可以说红得发紫,但是现在成为了阶下之囚,地位变了就容易被人欺负。蒙县监狱里有个狱吏叫田甲,就经常的侮辱韩安国:“別看

  • 御史大夫韩安国:如果哭有用,男人哭哭又何妨

    历史人物编辑:小鱼儿说情感标签:韩安国

    《汉武大帝》中的韩安国01《史记·韩长孺列传》对西汉一个人物有过很高的评价:安国为人多大略,智足以当世取合,而出于忠厚焉。贪嗜于财。所推举皆廉士,贤于己者也。于梁举壶遂﹑臧固﹑郅他,皆天下名士,士亦以此称慕之,唯天子以为国器。大意是,安国(韩安国,字长孺)这个人有大韬略,他的聪明才智,足以让他在这个

  • 死灰复燃的韩安国,为何错失丞相之位?韩安国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李天侃娱乐标签:韩安国

    韩安国无缘丞相的位置,其实真正的原因是,汉武帝出于对韩安国人品的质疑和与自己不同的政治见解,所以放弃立韩安国为丞相的想法。相信大家都听过死灰复燃这个成语,而这个成语就是源自韩安国。大致故事是这样的:韩安国曾经因为犯罪被囚禁在蒙县的监狱中,因为没有钱贿赂狱卒,遭到一个叫做田甲的人的羞辱,韩安国愤愤不平

  • 西汉杰出人物-韩安国

    历史人物编辑:甲一方文史标签:韩安国

    西汉杰出人物——韩安国韩安国是梁国人,担任梁王的中大夫,吴楚七国之乱,韩安国和张羽两人作为梁国将领,坚守城池,为赢得胜利立下汗马功劳。梁王因此日益傲慢,出行比拟天子,汉景帝不高兴,窦太后也不愿意见到梁国来的使者,责备使者。韩安国作为梁国使者审时度势,先去找了大长公主,说了一番道理,大长公主传话给窦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