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大汉最牛游侠郭解:汉武帝嫉妒他的威望,不顾卫青阻挠,灭他全族

大汉最牛游侠郭解:汉武帝嫉妒他的威望,不顾卫青阻挠,灭他全族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白丁寻史 访问量:4349 更新时间:2023/12/23 12:11:01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鸿篇巨制,很多人都因为它记载了较早时期的历史而知道这本书。但是实际上,《史记》还记载了不少有名的人物。

他们不一定是侯将相,有的人只是侠肝义胆的人,为了朋友和百姓两肋插刀,最终成就了一代侠客之名。

今天要讲的郭解,就是被《史记》记载的一位有名的侠客。他可以称得上是中国古代的“最牛侠客”,连汉武帝都一心要召他入京,甚至不顾自己身边得力大将卫青的阻挠。

那么郭解究竟是做过什么事情,才能让汉武帝这样着急地让他入京呢?郭解之后的命运又将如何呢?

一、郭解经历了波折的一生

在《史记》当中,记载了一个大汉最牛的游侠郭解的故事,据故事中所描述的,他的威望让汉武帝忌惮,让卫青敬佩。最终汉武帝不顾卫青阻挠,骗他入京。

郭解年少时非常嚣张,每当他觉得有人得罪了自己,就会毫不留情地痛下杀手。等到年龄渐长之后,郭解开始反思自己过去的行为方式,并觉得自己年少之时做的事情有些实在是偏激。

于是他便开始行侠仗义,为身边的人解决问题,由此吸引了很多少年,非常仰慕郭解的为人。如果郭解有得罪过的人,很多少年便会主动去帮他报仇。

但是后来有一次郭解杀了杨季主,他在当地很有威望,官府不敢得罪,于是下令通缉郭解,郭解无奈,只能逃亡。

汉武帝听到这个消息,就向地方各级官府下令,要捉拿郭解。卫青很敬重郭解的为人,心里并不想因为郭解杀了一个人就被带到皇帝面前,于是在汉武帝耳边百般劝说,连忙阻挠。

可是汉武帝早已听说郭解的种种事迹,内心对他颇为忌惮。最终因为郭解实在是过于招人忌惮,最终郭氏全族被灭。

二、郭解的威望从何而来

郭解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威望呢?那是因为他年轻时虽然经常杀人,但是十分讲义气,处理事情也很公正,这使得仰慕郭解的人越来越多,郭解门下也就聚集了很多门客。

后来郭解年龄大了,相比年轻时更能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于是处理事情也变得更加成熟稳重,但是那种侠义之风和为朋友两列插刀的精神还是没变,于是很多年轻人也因此仰慕郭解的为人,都愿意拜在他的门下。

虽然广交朋友、招揽门客是好事,但是过于的突出张扬,反而成为了郭解的负担,甚至这也招来了朝廷的忌惮。郭解的自身魅力已经使朝廷非常忌惮,难以再容忍下去了。

朝廷不管如何爱惜将才,最终最在意的还是自己对于国家的统治权。他们怕侠客成为一把失控的剑,威胁到现有的社会秩序。

汉武帝不顾卫青阻挠,最终还是将郭解召入了京城,这使得郭解最终难逃厄运。而郭解的死,也成为了“游侠”群体衰弱的一个标志。

三、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所谓“侠”,就是“夹缝里的人”。侠客锄强扶弱、快意恩仇,他们是中国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也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群体。但也正是这样的特性让他们始终游离在社会边缘,并且逐渐走向了没落。

在古代,侠客们尚且可以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可是在实现了法治社会的今日,社会治安达到了前无古人的良好状态,没有了侠客们施展的空间,自然也就没有侠客的存在了。

但是侠客的精神,依旧值得我们现代人铭记,他们内心都有一腔报国热情,同时也是匡扶正义、惩奸除恶精神的寄托之地。因此我们也许做不成实际的侠,但是可以在内心深处保留侠客的伟大精神,并且不断实现自我追求。

标签: 郭解

更多文章

  • 郭解-历史上乐善好施的大游侠救得了别人,但唯独救不了自己

    历史人物编辑:鸿讲古今史标签:郭解

    很多年轻人,经常为他报仇,却从来不肯让他知道郭解,轵县人,字翁伯。他的外祖父许负,可了不得,曾经帮周亚夫看相,曾预言周亚夫将饿死,竟然神奇应验了,周亚夫果然绝食而死了。他的父亲由于行侠仗义却触犯法律,被汉文帝处死了。小时候由于生性彪悍,个性比较凶残,只要有人惹他不高兴就要取人性命,而且还杀过不少人。

  • 郭解身材短小却胸襟宽广,一度引领少年追随,以平民之身入史记

    历史人物编辑:洪志强标签:郭解

    藉交唯有不赀恩,汉法归成弃市论。平日五陵多任侠,可能推刃报王孙。《史记》是我国最经典的历史典籍之一,也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的先河。人物方面,这部书主要记载了帝王本纪、诸侯世家和名臣列传,如果从阶级论起来,这里的绝大多数人都属于贵族阶级,而非平民阶级。不过出于对历史的尊重和个人感情,太史公在七十篇列传中,

  • 大侠和游侠到底有啥区别,金庸讲大侠,郭解直播游侠

    历史人物编辑:风云人物看历史标签:郭解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这是金庸先生在《射雕英雄传》中对侠者的定义。然而,文学作品总是来源于现实却又高于现实。真实历史上的侠者却很难配得上这句“为国为民”。韩非子说:“侠以武犯禁。”历代王朝对于游侠无一例外都是采取打击、抑制的措施。因为在一定历史时空内,游侠对国家的统治与社会的安定总是构成一定的威胁

  • 大侠郭解死亡之谜:汉武帝与卫青联手,除掉国家大患

    历史人物编辑:史说流年标签:郭解

    在春秋时期,有着许多快意恩仇的侠士,就连开国皇帝刘邦年少的时候都想做一个侠客,开国以后刘邦也没有禁绝侠客,所以到了武帝时期,侠客文化大兴其中最为有名的是一个叫郭解的人。郭解出身普通,身材也颇为矮小,但是为人却爱恨分明爱好结交亡命之徒,偶有与人冲突便会杀人泄愤在当地是凶名赫赫,再加上郭解身边围着一群亡

  • 郭解:历史上最后一位真正意义上的游侠,为什么汉武帝一定要他死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风云会标签:郭解

    他的外祖母给薄太后和周亚夫算过命,他和司马谈、司马迁父子相识,他能让卫青在汉武帝面前为他说话,他的“粉丝”为他付出过生命!他就是古代超级游侠——郭解。01黑料明星郭解这个人长得不帅,个子不高,为人阴森狠辣,如果你不小心和他结了梁子,那就要小心了,他极有可能在你不注意的时候杀了你报仇。为了生活,郭解干

  • 河南历史名人 一百一十四 郭解

    历史人物编辑:眼镜说数码标签:郭解

    郭解(jiě),字翁伯,河内郡轵县(今河南省济源市轵城镇)人,西汉汉武帝时期游侠,女相士许负的外孙。网络图片,侵权联删郭解为人个子矮小,精明强悍,不喝酒。小时候残忍狠毒,心中不快时,亲手杀的人很多。不惜牺牲生命去替朋友报仇,藏匿亡命徒去犯法抢劫,停下来就私铸钱币,盗挖坟墓,他的不法活动数也数不清。但

  • 平定七国之乱的韩安国,游刃于战场和朝堂之上,最终却郁郁而终

    历史人物编辑:笑话历史标签:韩安国

    韩安国是平定吴楚七国之乱中又一位重要将领。与周亚夫不同的是,韩安国无论是在战争中还是在朝堂之上,都表现出一种稳重的姿态。无论是追随梁王刘武,还是面对朝中的窦太后、丞相田蚡,乃至后来的汉武帝,都显得游刃有余。因而他得以在朝中平步青云,由梁国内史升任御史大夫。但即使如此谨慎,他还是因为与武帝在伐匈奴问题

  • 死灰复燃在今天是个贬义词,它却记录了汉初名臣韩安国转折的人生

    历史人物编辑:薇颜浅史标签:韩安国

    汉景帝时期有一位名臣叫做韩安国,字长孺。他最初在汉景帝的弟弟梁孝王刘武手下当差,深得梁孝王的信任。后来有一次,韩安国犯了法了,被判了罪,关押到了蒙县的监狱里。原来的韩安国在梁孝王面前,可以说红得发紫,但是现在成为了阶下之囚,地位变了就容易被人欺负。蒙县监狱里有个狱吏叫田甲,就经常的侮辱韩安国:“別看

  • 御史大夫韩安国:如果哭有用,男人哭哭又何妨

    历史人物编辑:小鱼儿说情感标签:韩安国

    《汉武大帝》中的韩安国01《史记·韩长孺列传》对西汉一个人物有过很高的评价:安国为人多大略,智足以当世取合,而出于忠厚焉。贪嗜于财。所推举皆廉士,贤于己者也。于梁举壶遂﹑臧固﹑郅他,皆天下名士,士亦以此称慕之,唯天子以为国器。大意是,安国(韩安国,字长孺)这个人有大韬略,他的聪明才智,足以让他在这个

  • 死灰复燃的韩安国,为何错失丞相之位?韩安国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李天侃娱乐标签:韩安国

    韩安国无缘丞相的位置,其实真正的原因是,汉武帝出于对韩安国人品的质疑和与自己不同的政治见解,所以放弃立韩安国为丞相的想法。相信大家都听过死灰复燃这个成语,而这个成语就是源自韩安国。大致故事是这样的:韩安国曾经因为犯罪被囚禁在蒙县的监狱中,因为没有钱贿赂狱卒,遭到一个叫做田甲的人的羞辱,韩安国愤愤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