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经秦末汉初三个时代,叔孙通凭什么越混越好?靠鬼谷子捭阖之道

历经秦末汉初三个时代,叔孙通凭什么越混越好?靠鬼谷子捭阖之道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陈春红 访问量:610 更新时间:2024/1/10 19:12:21

鬼谷子·捭阖篇》中有一段很经典的话——“捭阖之道,以阴阳试之,故与阳言者,依崇高;与阴言者,依卑小。以下求小,以高求大。由此言之,无所不出,无所不入,无所不可。”

鬼谷子告诉我们,单纯的好人是无法纵横捭阖,肆意驰骋的,单纯的坏人也一样。想成事,想成大事,你得有两张皮,得懂得权变,得学会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这话是理想主义者的悲鸣呐喊。

纵观历史,许多时候并非是小人得志,君子悲惨,而是能人曲折而行,大成其就。在大成其就的能人眼中,只要立意高远,无所谓好与坏,卑鄙与高尚,它们只是一张通行证的两个面,该亮正面亮正面,该用反面用反面,只有这样,现实下才能行得通,做得成。

所以,要深刻理解鬼谷子的纵横捭阖之道,首先得明白一点,欲成事必须超越狭隘的道德观,卑鄙未必是真卑鄙,高尚未必是真高尚,它们不过是上下求索的手段,衡量有为有成之人的从来不是好与坏,而是成与败。

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经典片段——

叔孙通是秦时的待诏博士,博古通今,儒生的楷模。

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后,秦二世将三十几个博士召来询问他们的看法。众博士皆说,陈胜吴广是叛乱,应当立即发兵讨伐。唯有叔孙通在殿下忽悠秦二世,他说,如今明主在上,天下一家,百姓安居乐业,四夷年年来朝,哪里有人敢叛乱!陈胜吴广之流无非是一群盗贼,只要郡守下令定可捕得,何劳陛下挂齿。

秦二世乃昏庸之君,听完这两种说法,说实话的博士一律送交狱吏治罪,说鬼话的叔孙通得到了帛二十匹、衣一袭的赏赐。

此事传开后,众儒生纷纷责骂叔孙通,阿谀主上,卑鄙可耻。但叔孙通却不以为然地说,这时候说真话就是不智,我若不如此说,如何能逃出虎口?

就这样,说真话的博士们在历史中灰飞烟灭了,而叔孙通却逃离秦宫,先投项梁,后事项羽

待到刘邦率诸侯五十万大军攻伐彭城时,善识时务的叔孙通再次转向,带着一百多个儒生弟子降了汉。

此举又召来有节操之人的谩骂,骂他背主求荣,不知廉耻。

然而,谩骂声中的叔孙通不仅不知耻,反而更加的丑陋,因为知道刘邦向来厌恶儒生,降汉之后,他毫不纠结地脱掉了儒服,换上了楚地的短衣。此外,他还干了一件让众儒生弟子很不满的事,他向刘邦推荐了许多人,尽是鸡鸣狗盗之徒,自己那些饱读经书的弟子一个都没有推荐。

弟子们质问他。叔孙通说,如今汉王正冒着刀剑戈戟争天下,他需要的是能豁出性命斩将拔旗的人,你们是这块料吗?不是这块料,就要有耐心,放心,我不会忘了你们的。

前半句,话说得很猛,后半句,话说得很虚。

此后的叔孙通一直在耐心地等待,等待属于自己的机会。

大汉立国后,高帝刘邦很快遭遇了一个烦恼,那帮草莽出身的开国功臣们还像从前那样,视朝堂为儿戏,该喝喝,该嚷嚷,醉酒后甚至有人拔剑砍殿上的柱子。

察觉到刘邦的帝王心思后,叔孙通开始说话了,儒家虽不能争夺天下,却善于守成。臣愿意召集鲁国儒生和一众弟子,为陛下制定朝廷适用礼仪。

刘邦眼前一亮,当即答应。

不料叔孙通到了鲁国后,再次遭到了儒生的羞辱谩骂——古代圣贤明君都是先积德百年,再制礼作乐。如今天下初定,多少死者尚未安葬,你叔孙通是个什么东西,不过是屡次背主、阿谀奉承的无耻之徒,要我们同你一起献媚,这是玷污我们的名声,快滚吧!

叔孙通回击他们,陋儒!真正的儒者,应该通权达变,进退有度。

带着一些开明儒生回来后,叔孙通立即为刘邦排演大汉礼仪。高帝七年正旦,朝仪大典,刘邦在大典后说了一句很有名的话:“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

叔孙通由此位列大汉九卿之一,这时候,只一句话,他那些儒生弟子便统统地当了郎官。

众弟子感慨赞叹,叔孙先生才是懂得捭阖大道、当世事务的圣人啊!

黑哥读叔孙通也有一个感慨,很多时候,捭阖之道其实要的是一股子韧劲,九败一胜,九辱一荣是常态。

标签: 叔孙通

更多文章

  • 如何评价“不倒翁”叔孙通?秦之亡和他有多大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美食定格标签:叔孙通

    清代经学家洪亮吉评价秦汉之际的名儒——叔孙通,说过一句惊世骇俗的话:“秦之亡,亡于赵高?实亡于叔孙通一言。”——秦朝灭亡,是亡于赵高之手吗?实际上亡于叔孙通的一番言论。叔孙通,名何,字通,薛县(今属山东滕州)人,初为秦朝的待诏博士。陈胜、吴广起义爆发后,有使者通报给秦二世,秦二世急忙找到博士、诸儒生

  • 被遗忘的圣人叔孙通,儒学扎根大汉朝堂的决定性人物

    历史人物编辑:澄丹彤标签:叔孙通

    【导言】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通过读史,我们能明白一个事情的兴与亡;通过品读历史中人,我们可以清楚一个人的成与败。历史其实是一部人性的回忆录,让我们通过读史来尽大可能地纠正我们的缺点,充分发挥我们的优点。阿谀秦二世,逃离秦朝参加反秦军队秦末爆发了陈胜吴广起义,声势浩大,秦朝使者

  • 审时度势,儒者不腐,跟着叔孙通学做官

    历史人物编辑:科技达人不凡标签:叔孙通

    叔孙通原本是秦朝的待诏博士,陈胜、项梁起义,秦二世召见博士和儒生,问大家怎么看待这件事,其他人都认为这是臣子反叛,应该判处死罪,秦二世大怒。这时叔孙通说,如今天下一统,君主圣明,法治完善,四方归顺,怎么会有反叛呢,不过就是一些偷鸡摸狗的盗贼罢了,不足挂齿,于是秦二世听了很高兴,还赏赐了他。叔孙通出来

  • 嘉宾雅集交流 张冠群向资深媒体人苏文选赠送书法作品

    历史人物编辑:藏品艺术网标签:苏文

    北京市监狱管理局原副局长、将士丰采书画院会员书法家张冠群(左)向资深媒体人苏文选(右)赠送书法作品。北京市监狱管理局原副局长、将士丰采书画院会员书法家张冠群(左)向资深媒体人苏文选(右)赠送书法作品。 4月26日,藏品艺术网总编辑、将士丰采书画院执行院长王景轩,与北京市监狱管理局原副局长、将士丰采书

  • 苏文:从全班倒数到北大研究生,二本学院的普通学生如何逆袭?

    历史人物编辑:客多文史标签:苏文

    从古至今,中国人对于神童一直推崇备至,无数家长对于子女的最高追求,大概是成为神童中的一员。但是很遗憾,神童毕竟是极少数,想要成为学霸中的学霸,更是难上加难。中国古代著名神童——砸缸救人的司马光出生于遂昌的苏文就是无数普通学生的一员,虽然苏文的学习成绩并不算差,高中时他甚至考入了浙江省重点中学之一的杭

  • 白乔和苏文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街边美食标签:苏文

    在电视剧《而你刚好发光》中,白乔和苏文并没有关系。苏文面临着名誉扫地,白乔更是连学校都回不去,一场网络暴力甚至烧到了现实,白乔回学校被排挤、被欺负,就连身为苏文儿子的方岩,也都抬不起头来。最终,还是陆七一以身犯险,从王海那里拿到了证据,苏文和白乔是清白的,但是,一场蓄谋已久的陷害,差点就断送了两个无

  • 《瞄准》:池铁城对苏文谦才是“真爱”,成也苏文谦,败也苏文谦

    历史人物编辑:定犹闻生活标签:苏文

    池铁城因为太过于“执迷”于苏文谦,他摊上大事了,松江站保密局惨到全军覆灭,方站长当场以身殉职,水母暗杀组除了单棱与李北筏之外,其他的组员也都下线了。原本池铁城以为自己是可以逃脱的,无奈李北筏当场叛变,直接用枪指向了池铁城,因为单棱舍身挡枪,池铁城才逃过了一劫,更惨的是,一心只有自己的单棱在逃跑的过程

  • 田千秋: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成功地阻止汉武帝走向毁灭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砖家标签:田千秋

    文|格瓦拉同志征和二年(前91年)初,汉武帝在位的第51个年头,汉朝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政治清洗运动爆发,史称“巫蛊之祸”。这场几乎导致汉朝覆亡的运动,其“导火索”无疑是阳陵大侠朱安世对丞相公孙贺家族的控告。朱安世是阳陵县的帮派头目,生性粗暴强悍,经常以力欺人,身上背着不少的命案,是朝廷重点缉捕对象,但

  • 王贺兵口碑反转!浙江女排进步,京豫两队一胜难求,主帅被喊下课

    历史人物编辑:搞笑笑话大汇标签:王贺

    王贺兵名誉逆转!浙江女排正在进步。北京队和河南队难求一胜。教练被叫下课。一。北京女排在A组四场比赛中未尝一胜,2-3不敌福建,被天津、辽宁和江苏阻击;河南女排输给了浙江、上海和山东。从本周的事件来看,北京女排和河南女排都遇到了同样的问题,那就是主帅的执行力不够。论纸面实力,虽然王云雨举起了国家队,三

  • 辽宁女排终于赢1场!赵勇比王贺兵强点!后者误人子弟第八败

    历史人物编辑:奔跑的小鱼标签:王贺

    12月10日,中国女排超级联赛A组的争夺持续进行中,刚刚,天津队3:0四川,接下来还有两场比较受关注的比赛…~辽宁队vs浙江队,目前,辽宁10战4胜6负积14分,八强出线受到挑战,一是胡铭媛、丁霞的缺阵,二是主帅赵勇"脾气大!能耐……"!浙江女排9战2胜7负积10分,八强出线基本没大希望,不过,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