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淮海战役后,为何刘伯承永久不能释怀?

淮海战役后,为何刘伯承永久不能释怀?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搞笑小香 访问量:3650 更新时间:2024/2/13 14:29:49

淮海战役,被奉为经典战役,它是解放战争中三大战役我方牺牲人数最多,但同时也是歼敌数量最多、战争形式最为复杂的一场经典战役。淮海战役后,人民解放军上百万战士饮马长江指日可待。

它是决定中国格局的最关键战役,此番战役以后,蒋介石在淮海大败,就像当时拿破仑兵败滑铁卢一样,从此一蹶不,随后南京政权土崩瓦解。因此淮海战役是解放中国最关键的战争。

然而,老话说的好,一将成名万骨枯,身为淮海战役总监委之一的刘伯承将军,提及此番战役本应该自豪的,可是他战后却从来没有提及这场经典的中原逐鹿战争。

曾经有人问他为什么,他说了这样一番话:“我已不记得自己当年的指挥有多高明了。我只记得,战争结束后,我每天都梦到白发苍苍的老人们,拉着我的手,跟我要孩子;孤苦伶仃的寡妇们,带着他们的孩子,跟我要丈夫。我今天能当元帅,有多少人在底下!战争结束后,我几乎没有睡过一个好觉。”

有战争就会有牺牲,这是不可避免的。刘伯承一生征战沙场,心态非好。他在年轻的时候有这样一个口头禅,叫“路死路埋,沟死沟埋”,简单来说,就是在路上死了就直接埋在路上,在沟里死了就直接埋在沟里。可以看出他对生死是十分坦然的。但是他对手下千千万万的士兵的牺牲,却是永久不能释怀。

这就是伟人的境界,看到自己的战士牺牲,身为指挥人的刘伯承将军的那种心境是我们常人所不能体会的,痛苦只能自己咽下去,能把幸福带给人民。这就是刘伯承,人民永远敬仰的刘将军。

标签: 刘伯

更多文章

  • 邓小平一生唯一悼文写给刘伯承:珠联璧合 相得益彰

    历史人物编辑:宠物小星球标签:刘伯

    “刘邓之间难以放进一个顿号”,这是刘邓麾下的战地记者用形象语言概括的两人亲密关系,道白了刘邓难以分开的特殊历史现象。在《邓小平文选》(全三卷)收录的222篇文章中,只有两篇是纪念个人的,而且都是写给刘伯承的,这就是1942年写的《庆祝伯承同志五十寿辰》,1986年写的《悼伯承》,就像《悼伯承》中写的

  • 用孙子兵法解读七亘村之战:刘伯承得其精髓,倭寇只知皮毛,没开打鬼子就输了

    历史人物编辑:半壶老酒半支烟标签:刘伯

    时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政治部宣传部部长的刘志坚(后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东进纵队政治委员、冀南军区政治部主任,1955年授衔中将)在《巧妙设伏 出奇制胜——忆七亘村大捷》一文中回忆说:“七亘村连续两次伏击战,共歼灭日军400余人,打死和缴获骡、马和骆驼400多匹(峰)及大批枪支、弹药、粮食和衣物。我伤亡3

  • 刘伯温那么牛!为什么朱元璋只封他为:诚意伯?

    历史人物编辑:记录幸福生活标签:刘伯

    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这是中国民间,对刘伯温的评价,将他与诸葛亮相提并论,可以看出:中国民间,对刘伯温的评价,还是相当高的。甚至,在民间,刘伯温,还是一位“神”一样的人物。我之前在大别山,接触到一位算命先生,他说:我们江相派这行的祖师爷,正是刘伯温刘老先生。

  • 彭总终于在开玩笑时让陈赓吃了亏:你和刘伯承站在一起,正好是一句成语

    历史人物编辑:半壶老酒半支烟标签:刘伯

    彭德怀元帅和陈赓大将不但是好战友,而且还是好搭档,他们在抗日战争期间一个是八路军副总司令,一个是一二九师三八六旅旅长,中间隔着师一级,到了抗美援朝时期,他们就成了正副手:1951年8月,陈赓被任命为志愿军副司令员,仍兼第三兵团司令员;1952年4月,彭总奉调回国,陈赓接手主持志愿军司令部工作。我们细

  • 刘伯承曾邀请他来讲课,他是国军王牌,一句话点明了国军为什么败

    历史人物编辑:心研墨香标签:刘伯

    今天我们要讲的这一位,是一名国军将领,他是国军的王牌军长,日军的王牌军队被他所歼灭,他就是廖耀湘。刘伯承曾经邀请他来讲课,他是国军王牌,一句话点明了国军为什么败他在1906年出生于湖南,他中学刚毕业那年想要考入黄埔学习,可是由于路费不足,他错过了这一期的招生,到了第二年,他才考入了黄埔军校。在黄埔毕

  • 八路军129师刘伯承麾下战将4主力团团长、参谋长开国授什么军衔?

    历史人物编辑:史说话春秋标签:刘伯

    一二九师作为中国八路军的3个主力师之一,在长达八年的抗日战争中,一二九师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解放县城109座,歼灭日伪军达42万余人,部队由建制时的一个师发展到近30万人的大兵团。八路军将领一二九师人才辈出,猛将如云,开国将帅中,有295名少将、48名中将、18名上将、3位大将、2位元帅

  • 1986年刘伯承元帅离世,聂荣臻强忍悲痛写下悼文:生死与共,战友情深

    历史人物编辑:烛下青史标签:刘伯

    前言 在十大元帅中,刘伯承与聂荣臻极为特殊,两人虽然是同乡,有着同样的生活经历,一个是“儒将”,一个则是“福将”。在数百次的战斗中,刘伯承是元帅中受伤次数最多的,而聂荣臻则一点皮都没有破过,在十年浩荡中,刘伯承被撤职批判,而聂荣臻却并没有受到冲击,就是这样两位有着不同人生经历的人却是至交好友。198

  • 毛主席在老一辈革命家心中的地位有多高?刘伯承:愿做主席的小学生

    历史人物编辑:烛下青史标签:刘伯

    1982年,叶剑英元帅85岁寿辰上,面对众人对他一生丰功伟绩的赞扬,他由衷的表示,如果没有毛主席,自己一生将十分平庸,不知做什么。而没有毛主席,中国还在黑暗中探索。毛主席是伟大的,我们都仰仗他。到底是什么样的情怀,让开国将帅对毛主席如此之高评价,毛主席在开国将帅及老一辈革命家心中的地位究竟有多高?毛

  • 刘伯承给学生们讲恋爱的三个秘诀,刚一开口,大家都被逗笑了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茶馆2020标签:刘伯

    有一次,刘伯承到红军大学,他喜欢讲笑话,学生们请他讲讲自己的恋爱史。刘伯承拥有过人的智慧和超强的应变能力,他又把皮球踢给了大家,一开口,把大家逗得哈哈大笑。 这是什么情况呢? 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成立了红军大学,由林彪担任校长,刘伯承后来被任命为副校长。无论是林彪,还是刘伯承,都是红军的高级将

  • 刘伯承最后心愿:让邓小平为我主持追悼会,否则把尸体扔荒郊野外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风云标签:刘伯

    1986年10月,94岁的刘伯承元帅已经走到了人生的最后时刻。华国锋代表中央赶来探望他,刘伯承撑着虚弱的身体,对华国锋交代了自己最后的心愿: “我死后只提一个要求,就是要邓小平主持追悼会,否则决不进八宝山,让我的儿子把我的尸体扔进荒郊野外去算了。” 最佳搭档 中央满足了刘伯承的愿望,由邓小平来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