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伯承去世后,聂荣臻写了一篇悼文,让人唏嘘不已

刘伯承去世后,聂荣臻写了一篇悼文,让人唏嘘不已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历史客栈 访问量:4147 更新时间:2023/12/12 5:46:43

1986年10月7日,刘伯承元帅逝世,享年94岁。聂荣臻听到这个噩耗后,顿时泪如雨下。

当时,聂荣臻的身体也不好,医生和护士担心他伤心过度,都极力劝他节哀。

聂荣臻哭了很长时间才平复了情绪,对医护人员说,他和刘帅相识将近60年,同是四川老乡,脾气秉性相投,刘帅的去世,让他就像失去了一半生命。

聂荣臻让人拿来纸和笔,给刘伯承元帅写了一篇悼文,其中有这样的话:“战争年代,我们数度联袂战斗,生死与共;和平时期,战友情谊,愈加笃厚。回忆昨日,历历在目。”

聂荣臻写的悼文中,说他们“数度联袂战斗,生死与共”,那么,两位元帅是什么时候“联袂战斗”的呢?

刘伯承和聂荣臻是在1927年相识的,这一年7月,刘伯承在泸顺起义失败后,到达了武汉,接待他的正是黄埔军校政治教官聂荣臻。

当时,聂荣臻刚刚随着北伐的队伍到达武汉,在组织的安排下,与刘伯承接头。

后来,两人又一起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刘伯承担任参谋团参谋长,聂荣臻则是第11军党代表,都是南昌起义的重要领导人。

再后来,起义军南下,刘伯承被组织派去苏联学习,聂荣臻则辗转来到上海中央特科工作。

1930年,刘伯承从苏联回国,也来到了上海,组织再次安排聂荣臻与他接头,并安排刘伯承的工作。

1931年底到1932年初,聂荣臻和刘伯承又先后去了中央苏区,一个是红一军团政委,一个是红军总参谋长。

两人真正在一起合作,还要到长征时期,1935年5月,中央成立了红军先遣队,刘伯承担任司令,聂荣臻担任政委,两人成为搭档,为红军北上开路。

熟悉这段历史的人都知道,红军先遣队经历了异常艰苦复杂的历程,他们遇到的第一个困难,就是如何通过彝族区。

这里是彝族居住的地区,也是红军必须要经过的地方,如果不能处理好民族关系,红军将会在这里遭遇重大的损失。

刘伯承和聂荣臻也深知这个任务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就制定了详细的方案,极力强调民族纪律,刘伯承和聂荣臻亲自与彝族首领交流,给彝族群众宣传红军的宗旨和作风。

在刘伯承和聂荣臻的努力下,红军赢得了彝族群众的理解,消除了他们的顾虑,刘伯承还与彝族首领小叶丹歃血为盟,确保中央红军顺利通过了这个地区。

在以往的历史资料中,都在强调刘伯承的功劳,其实,聂荣臻作为政委,做出的贡献也不在刘伯承之下。

不久后,红军先遣队再次遭遇重大考验,就是强渡大渡河。

大渡河水深流急,对岸就是国民党的伏兵,后面还有国民党的追兵,是一个易守难攻的战略绝地,蒋介石还叫嚣说,要让毛泽东成为第二个石达开,命丧大渡河!

刘伯承和聂荣臻亲自来到大渡河边,指挥18名勇士强渡大渡河,成功突破了敌军的防线,为红军北上打开了一条通道。

到这儿还没结束呢,早在红军达到大渡河前,国民党军就把沿岸的船只都破坏掉了,只剩下几只小船,因此,红军虽然夺取了大渡河,但要靠着几只小船过河,得一个月才能全部过去,而国民党军还在后面紧追不舍,是不可能给你一个月时间的!

刘伯承和聂荣臻经过调查,得知240里外有一座泸定桥,可以更快地过河,就立刻派红四团前去夺取泸定桥。

红四团团长是开湘,政委是杨成武,在两人的指挥下,全团将士开始了急行军,一天长途奔袭240里,到达了泸定桥。

泸定桥也有国民党军重兵把守,王开湘、杨成武就组织了22名勇士,冒着枪林弹雨,成功夺下了泸定桥,让红军大部队得以顺利过河!

所以,不管是强渡大渡河,还是飞夺泸定桥,都是在刘伯承和聂荣臻的指挥下完成的,也见证了两位元帅“联袂战斗,生死与共”的战斗经历。

这些经历,都是经过血与火的考验的,自然也让两位元帅终生难忘,因此,当得知刘伯承去世后,聂荣臻非常悲痛,提笔写下了那些感人肺腑的话。

(参考资料:《刘伯承传》《聂荣臻传》《十大元帅》《长征》)

标签: 刘伯

更多文章

  • 41岁刘伯勋突发心梗猝逝,家属悲痛发讣告,刘天佐王茜华发文悼念

    历史人物编辑:太阳系游戏标签:刘伯

    7月1日,娱乐圈又传来噩耗。沉阳军区政治部文工团青年演员刘伯勋突然离世。他才41岁,令人痛心!也许这个消息来得太突然了。死者的老朋友和无数粉丝闻讯后,不信不服。毕竟那是一段人生奋斗的岁月,可惜在这41年的尽头凉凉了。不久后,死者家属和刘伯勋的经纪公司发布讣告,证实了刘伯勋去世的消息,并宣布他死于心肌

  • 1945年刘伯承6岁女儿刘华北遇害,死前曾对凶手说:叔叔我认识你

    历史人物编辑:黄绣库标签:刘伯

    1945年8月19日,延安洛杉矶托儿所的保育员,去叫刘伯承的二女儿刘华北起床。却发现刘华北浑身是血躺在被窝中,腹部被人剜去了一块,身体早已经僵硬!刘伯承和汪荣华夫妇得知以后,伤心不已!立马赶往托儿所查看情况,他们的二女儿才年仅6岁啊!是谁如此丧心病狂地对孩子下毒手?之后,保安部门对此事高度重视,立刻

  • 西游记中,刘伯钦为什么这么厉害?答案很简单啊

    历史人物编辑:刘正标签:刘伯

    孙悟空大闹天宫,被捉之后,由于早就吃仙丹,成了金刚不坏之身,所以斧砍雷劈都伤他不得。后来被如来佛翻手之间,压在五指山,五六百年,动弹不得。在五指山“服刑”期间,没有一个老朋友来看他。后来观音菩萨去寻找取经人,路过五指山时,孙悟空还跟他诉苦“我在此度日如年,更无一个相知的来看我一看”。尽管没有相知的去

  • 卿曾三分天下,吾亦一统江山-诚意伯,刘伯温

    历史人物编辑:民间故事会标签:刘伯

    明朝开国,猛将无数,徐达,常遇春,汤和,蓝玉,能够从铁骑强横的元朝手中夺得天下,正说明了大明军队的战斗力,一支强悍的边军部队,才是立国的根本。然而,除了猛将,还需要谋士,审时度势,观察入微,最终一点点的胜利堆积成一座王朝的强横。而在大明开国,能称的上这样的人,少之又少,李善长固然智谋超群,却倾向于治

  • 为何到了两界山,刘伯钦就不再送唐僧了?

    历史人物编辑:笑读古今书标签:刘伯

    唐太宗李世民从地府还阳后,继续做皇帝。但是,他要找一人为他取经,去超度地府中那些被他杀死的冤魂。正好,唐僧受了李世民的恩,主动请缨,愿意去西天取经。就这样,唐僧骑着白马,带着随从、通关文牒、紫金钵盂等,离开长安,去往西天求取真经了。然而,才到巩州地界,唐僧就遇到了三个妖怪,分别是老虎精、野牛精和熊精

  • 淮海战役后,为何刘伯承永久不能释怀?

    历史人物编辑:搞笑小香标签:刘伯

    淮海战役,被奉为经典战役,它是解放战争中三大战役我方牺牲人数最多,但同时也是歼敌数量最多、战争形式最为复杂的一场经典战役。淮海战役后,人民解放军上百万战士饮马长江指日可待。它是决定中国格局的最关键战役,此番战役以后,蒋介石在淮海大败,就像当时拿破仑兵败滑铁卢一样,从此一蹶不振,随后南京政权土崩瓦解。

  • 邓小平一生唯一悼文写给刘伯承:珠联璧合 相得益彰

    历史人物编辑:宠物小星球标签:刘伯

    “刘邓之间难以放进一个顿号”,这是刘邓麾下的战地记者用形象语言概括的两人亲密关系,道白了刘邓难以分开的特殊历史现象。在《邓小平文选》(全三卷)收录的222篇文章中,只有两篇是纪念个人的,而且都是写给刘伯承的,这就是1942年写的《庆祝伯承同志五十寿辰》,1986年写的《悼伯承》,就像《悼伯承》中写的

  • 用孙子兵法解读七亘村之战:刘伯承得其精髓,倭寇只知皮毛,没开打鬼子就输了

    历史人物编辑:半壶老酒半支烟标签:刘伯

    时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政治部宣传部部长的刘志坚(后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东进纵队政治委员、冀南军区政治部主任,1955年授衔中将)在《巧妙设伏 出奇制胜——忆七亘村大捷》一文中回忆说:“七亘村连续两次伏击战,共歼灭日军400余人,打死和缴获骡、马和骆驼400多匹(峰)及大批枪支、弹药、粮食和衣物。我伤亡3

  • 刘伯温那么牛!为什么朱元璋只封他为:诚意伯?

    历史人物编辑:记录幸福生活标签:刘伯

    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这是中国民间,对刘伯温的评价,将他与诸葛亮相提并论,可以看出:中国民间,对刘伯温的评价,还是相当高的。甚至,在民间,刘伯温,还是一位“神”一样的人物。我之前在大别山,接触到一位算命先生,他说:我们江相派这行的祖师爷,正是刘伯温刘老先生。

  • 彭总终于在开玩笑时让陈赓吃了亏:你和刘伯承站在一起,正好是一句成语

    历史人物编辑:半壶老酒半支烟标签:刘伯

    彭德怀元帅和陈赓大将不但是好战友,而且还是好搭档,他们在抗日战争期间一个是八路军副总司令,一个是一二九师三八六旅旅长,中间隔着师一级,到了抗美援朝时期,他们就成了正副手:1951年8月,陈赓被任命为志愿军副司令员,仍兼第三兵团司令员;1952年4月,彭总奉调回国,陈赓接手主持志愿军司令部工作。我们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