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陵和李广利同是投降匈奴后,为何一个当驸马一个被杀

李陵和李广利同是投降匈奴后,为何一个当驸马一个被杀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沈烈康 访问量:450 更新时间:2024/1/15 17:25:28

用最简单的话说就是李陵是以“胜利者”身份投降的,真有才,真有本事。投降是被迫的,而李广利无论地位,职务都高于李陵,但李广利的实在失败的情况下投降的,投降是主动的,在匈奴眼里是无能之辈。因妒被杀,应该是挺冤枉的。对比李陵真的差的不仅仅是运气。

真的,汉武帝也许真的老李家犯冲,先后两个降匈奴的武帝高级将领都姓李,如果说,李陵的职务还算不高的话,李广利可不一样,同样也是外戚,同样是三军总司令,应该说,汉武帝是把李广利当卫青和霍去病培养。可惜,李广利既没有卫霍的能力,更没有卫霍的运气。李广利投降匈奴既有汉武帝逼迫,也有李广利自己原因,

在征和三年,李广利在领兵征战匈奴的时候,与与丞相刘屈氂商议(二人儿女亲家)。由于太子刘据自杀,李广利便想乘机让他妹妹李夫人所生的儿子昌邑王刘髆立为太子。在这个问题上,二人利益完全一致,刘屈氂自然满口答应,但此事败露。汉武帝大怒,诛杀刘屈氂与李广利满门,此时在前线李广利又作战失败,七万汉军全军覆没。此时李广利要想活命只有投降匈奴,李广利兵败后投降匈奴,狐鹿姑单于知道李广利地位很高,便将女儿嫁给他。这单于真有意思,凡是投降过过来的汉军高级将领一律招驸马。

李广有三个儿子,长子李当户,次子李舒,三子李敢。李陵就是李当户的儿子,是李广的长孙。当李陵未出世的时候李当户就去世了。汉武帝天汉2年,李陵带领5千步卒按照武帝要求,一路进兵最终到达浚稽山。李陵很幸运一路没有遇见匈奴人马,按时到达目的地,武帝闻之大喜加封李陵为郎官,李陵此时应该迅速退兵,因为李陵现在毕竟是孤军深入。但此事没有引起李陵的重视,而当李陵准备回军的时候,却已经晚了。匈奴的主力军队已经逼近李陵了。匈奴的探马打探到一支汉军步卒深入匈奴腹地。匈奴且鞮侯单于知道大喜,立即带领本部3万骑兵日夜兼程。全力赶赴浚稽山,把李陵围困在浚稽山区上附近。一场步兵与骑兵的对决开始了。(实际上是翁婿对决)。

几番厮杀之后,李陵与大汉军营只差100多里,但这一百多里对李陵来说,却是比登天还难。李陵说到这里是泪流满面。可以说,李陵的眼泪是真的,既有失败的痛苦,也有自己前途的悲伤。更有面对死亡的惧怕。李陵最终投降了。李陵5千步卒,最终逃回军营的只有400余人。

以上是李广利和李陵投降匈奴的原因,但为何李陵最终“安详富贵”而李广利却落得一个身首异处。

李陵平安在于低调,几乎不干预匈奴事务,且鞋侯单于爱惜李陵,将自己的女儿嫁给李陵,加封李陵为右校王。痛哭而难以忘怀的李陵郁郁而终。李陵的一生是灰暗,没有任何光彩,李陵绝非名将,即便这次战斗得胜,也说明不了什么。但从其他方面来看,李陵缺乏一个名将应有的素质和水平。李陵投降匈奴首先是惜命,再就是怕丢人,在武帝面前夸下海口,实际全军覆没,回到长安面子上受辱到罢了,关键是前途肯定是完了。对于一个以复兴家族为己任的李陵来说,这无疑是致命的。汉武帝性格暴虐,回到长安凶多吉少李陵不愿意回去也是可以理解的。可以说李家三代都很不幸,李广被逼自杀,李敢被霍去病诛杀,李陵流落匈奴。三代将门最终族灭,让人遗憾和惋惜。

至于说李广利,为人平庸。无能。各个方面并不出众。但李广利被杀应该是比较委屈的,这里不得不提一个人,卫律。卫律也是投降匈奴的汉臣,卫律被匈奴为丁灵王,颇受匈奴尊崇而重用。李广利投降匈奴以后,地位在卫律之上,卫律对此十分忌妒,男人的嫉妒更甚于女人,卫律就想借刀杀人。有一次,单于的母亲病了,卫律命令匈奴的巫者,让她说已故单于发怒了,对其说:“我们过去祭兵,经常说抓住贰师将军要把他杀了祭祀宗庙,现在抓到了,为什么不用他祭庙?”因此单于便收捕了贰师将军,杀了李广利祭庙。也就是说,卫律唆使匈奴的胡巫杀李广利以祭神。李广利临死之前大骂道:“我死了一定要让匈奴毁灭!”。你你还别说,李广利这嘴真灵,正巧匈奴连着下了几个月的大雪,牲畜都冻死了,人们也因瘟疫得病,庄稼不能成熟,匈奴人迷信,以为李广利显灵,出于畏惧,给李广利建立了祭祀的庙祠。

李陵活命在于低调。李广利死于他人嫉妒。李陵心死了,无欲无求。这才在匈奴平安一生,如果李广利低调一点话,也许可以活命。可惜李广利没有这个头脑。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标签: 李广利

更多文章

  • 同为匈奴人,为什么李陵和李广利之间的差距会这么大?

    历史人物编辑:小渝美食标签:李广利

    全文共1657字,阅读时间约3分钟汉王朝继秦国后,终于一统天下,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黄金时期”,这就是汉王朝名字的由来。先进的文明,不但使一个民族的经济、文化日新月异,而且使一个民族的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蔡伦的造纸术、中国的四大发明、张衡的地震测量器,这些都是在两汉时期产生的。汉王朝统治时间长

  • 汉武帝晚年时把贰师将军李广利灭族,到底是为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枕残夢标签:李广利

    真真正正让汉武帝决定灭李家族的是司马迁起的作用,不要以为汉武帝晚年真的昏庸,汉武帝的帝王权衡术是用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李陵战败投降匈奴是不争的事实,不管他是真降还是诈降,他始终是投降了的,这让我大汉帝国的威严何存?一帮迂腐文人还一个劲的替李陵求情,就连司马迁都卖力替他求情,一个武将战败投降了文人求情

  • 李广利出兵西域并非为大宛马,而是瓦解匈奴盟友

    历史人物编辑:趣趣大盘点标签:李广利

    从汉武帝时代开始,中华文明通过各种形式加强了与西域的联系,并且建立了历史悠久的丝绸之路,成为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典范。在这些交往的过程中,除了商贸和文化传播以外,战争永远是其中的主角。在汉武帝刘彻执政的中晚期,便派贰师将军李广利出兵西域,攻打西域强国大宛,并西域纳入了西汉朝廷的统治范围内。这一战的故事在

  • 同为汉将投降匈奴,为何李陵能够终老匈奴,李广利却最终被杀

    历史人物编辑:记史惜今标签:李广利

    李陵和李广利的投降有所不同,李陵乃是在兵少将寡的情况下遭遇匈奴主力,一番血战之后力竭儿降;李广利却是因为参与立储之事导致妻儿被抓,立功心切之下遭遇大败后投降。在投降匈奴之后,事实上两人都做了驸马,唯一不同之处在于李陵似乎有些心灰意冷,因而不是很受重用;而李广利则是备受尊崇,但这却遭到了另一个“汉奸”

  • 历史上的战争:李广利征伐西域,是得不偿失吗?

    历史人物编辑:史海书虫标签:李广利

    公元前117年,大司马骠骑将军冠军侯霍去病去世,年仅二十三岁。汉武帝万分痛惜,为之缀朝三日,发玄甲武士万余人,从长安列阵送其灵柩至茂陵陪葬,“为冢像祁连山”,谥号景桓侯。公元前106年,大司马大将军卫青去世,年寿四十八岁,同样陪葬茂陵,“为冢像阴山”,谥号烈侯。两位股肱之将的去世,打乱了汉武帝经营西

  • 未来15天,喜事上门,不会贪功急利几大生肖

    历史人物编辑:春阳说星座标签:利几

    生肖鸡鸡年出生的人,财运亨通,财运亨通。千万的横财从天而降,立马致富。天上好运多多,不时会有惊喜。家里有生肖鸡的人,财运也是无限的。他们可以买到日常生活中想要的任何东西。如果他有很多钱,他不能花光所有的钱。龙生肖龙年出生的人天生吉祥如意,财运亨通。他从小就得到了父母的更多关注,在生活上也有很多朋友帮

  • 张良和郦食其,都是刘邦的鼎级谋士,两个人谁更高一筹

    历史人物编辑:潘阿利标签:郦食其

    郦食其就是靠着一张舌头,拿下了齐国70多座城池的那个大神,只不过后来被韩信给害死了。那么郦食其和张良,作为刘邦的鼎级谋士,谁更高一筹呢?我们通过一件事来看一下。郦食其和刘邦说了如下一番话。臣听说,商朝的商汤伐无道的夏桀后,夏朝的子孙都被分封了官员。等到周武王伐昏庸的商纣王后,也把商纣王的后代分封了官

  • 韩信为什么要不顾郦食其的死活,突然攻齐?堂堂兵仙也有嫉妒心

    历史人物编辑:周志庆标签:郦食其

    兵仙韩信的名号在历史上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的军事才华实在是太突出了,刘邦问鼎江山超过三分之二的地盘都是他打下来的。而且这个人身上话题性很强,关于他流传下来的成语就有34个之多,一直为人所津津乐道。但是,每一个人物其实都是多面性的,一个人在某一个领域或者方面的优秀并不代表他在其他方面也是无可厚

  • 郦食其靠口才为刘邦拿下70座城池,结果被煮成肉汤!是韩信害的?

    历史人物编辑:巨昕宇标签:郦食其

    李白曾以刘邦谋士郦食其(lìyìjī)为主人公作过一首诗:“君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长揖山东隆准公。入门不拜逞雄辩,两女辍洗来趋风。东下齐城七十二,指挥楚汉如旋蓬。”在李白的诗中,郦食其的形象性格很鲜明,高阳酒徒,性情孤傲,初见刘邦便是一通雄辩,此后更是凭借三寸不烂之舌为刘邦拿下了齐国七十二座城池,着

  • 郦食其被烹,是自己的原因,还是韩信的错,刘邦怎么看这个事情的

    历史人物编辑:韩振华标签:郦食其

    按照现在的角度来看,郦食其就是一个死间(高级间谍),但郦食其原本可以不死,但他死于韩信的功名利禄之手,有句话说。出来混,迟早要还的。韩信必须为郦食其的死全权负责,这也是韩信一生最大的污点,刘邦对此肯定也是心怀芥蒂的。郦食其(公元前268年~公元前203年),字食其。楚汉相争的时候,刘邦麾下的谋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