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12年。平阳公主邀请弟弟汉武帝到府上举行了一场大型派对。在宴会上,乐师李延年低声吟唱:北国有佳人,遗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再难得。
汉武帝一听,马上就被勾起了兴致。居然有这样的佳人,是谁呀?
李延年马上回答说:是我妹妹。
汉武帝:你妹妹?
话音刚落,经过精心打扮的李夫人如仙女下凡,翩翩起舞。那是凌波微步,罗袜生尘。舞姿婀娜,乱人心神啊!
年迈的汉武帝一看,这眼珠子再也没办法从她身上挪开。当晚就得把她带回了宫里,敕封为夫人。自此之后,李氏家族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李夫人的弟弟李广利被汉武帝寄予厚望,希望他能够成为汉朝的第二个卫青、霍去病,并且把全国的精锐军队都交给他去练手。
可是,李广利却辜负了这一份期望,公元前88年。李广利投降匈奴,反叛汉朝,李氏家族满门抄斩。李广利荣幸地成为大汉历史上身份最高的汉奸。
那么,到底是什么让一个前途无量的大将军沦落到这个地步了?
后继无人
北伐匈奴是贯穿了汉武帝一生的大事业。自从公元前119年漠北决战胜利之后,匈奴人被彻底赶出了肥沃的内蒙古草原,跑到了今天卖蒙古的戈壁沙漠去喝西北风。
国内很多人都觉得大功告成,应该收手与民休息,恢复国力。
但是汉武帝知道,没有这么简单。我们能休息,难道匈奴人就不能休息吗?要是让他们也把元气恢复过来,那么之前几十年不是白打了吗?
而与此同时,大汉帝国却后继乏力,霍去病在漠北决战之后不久就英年早逝,卫青此时也垂垂老矣。六年后,卫青就去世了。北伐匈奴这项大事业,需要有新一代的将领过来扛起担子,汉武帝所能依靠的只有外戚势力。
因为北伐匈奴要出动全国军队,这种事情如果不交给自己人那是不放心的。万一某个居心叵测的将领走到半路上,来个黄袍加身,陈桥兵变,那可咋办?
汉武帝女人不少,按理说可以用的外戚势力应该很多。但是很可惜啊,都是些酒囊饭袋,不是哪个阿猫阿狗都能够担任外戚大将军的。光有关系不够,还得有实力才行。
李广利算是这些人里头算是矮子里头挑将军,勉强还可一用。所以汉武帝对他寄予厚望。
无能之将
公元前99年,李广利第一次北伐匈奴。结果闹出了个大新闻,因为他贪生怕死,见死不救。导致原来用来吸引匈奴主力的李广的孙子李陵的5000丹阳兵孤立无援,以至于他们在绝望之下,不得不投降了匈奴。这种事情要是放在其他人的身上,早就拉出去千刀万剐了。
可是,汉武帝却将错就错,把这口黑锅扣到李陵的头上。甚至连为李陵求情的司马迁都被他给阉了,可见他对这个小舅子是百般的维护啊。
可李广利实在是烂泥扶不上墙。后来汉武帝一看,刚上来就匈奴,难度也许太高一点,那我就给你换个难度低点的副本吧。自从张骞打通的丝绸之路之后,汉朝就开始对西域的小国进行经营。
当时西域的格局,是两个强国加上一大堆破碎的小国家。这两个强国分别是位于今天伊犁河谷的乌孙国。一个是位于今天乌兹别克斯坦费尔干纳盆地的大宛国。
这个大宛国有样神器,叫汗血宝马。这东西好啊,日行千里,来去如风。如果汉朝军队装备上这种东西,那匈奴基本上是没有活路了。
但是大宛国就是死活不给。他们之所以敢对汉朝嘴硬,就是因为他们离汉朝天高皇帝远,汉朝要是打他们,漫长的补给线是承受不住的。
可如果装备上的汗血宝马,随时都可能对他们发动远征。
于是志在必得的汉武帝就派着李广利带7万军队去征服大宛国。七万人去了,回来了两万人。汉武帝一看他这个战果,勃然大怒。
我大汉朝何曾吃过这样的败仗?于是下令不准李广利的军队进入玉门关,并且征发18万囚徒,再次组织一支军团去征服大宛国。并且,汉武帝又给李广利加官晋爵,你李广利不是在大宛国的貮师城踟蹰不前吗?那好,就封你做貮师将军吧。
这明显就是个带有侮辱性的称号啊。
汉朝再次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后大宛国不得不屈服,送了几匹汗血宝马过来,但这匹汗血宝马刚到这里就水土不服死了。经过这次事件之后,李广利彻底明白了,他不是卫青、霍去病那块料,想要往上爬,那就要走别的路子。
图谋神器,犯了忌讳
公元前91年,汉朝发生了巫蛊之祸。在汉武帝的运作之下,太子刘据轰然倒台。而当时剿杀太子最为卖力的,就是李广利的政治盟友丞相刘屈牦。甚至两人还私下约定,等汉武帝百年之后,就扶持李夫人生的儿子昌邑王上位,这件事情可就犯了汉武帝的逆鳞。
汉武帝是重用外戚不假,但是同时也极度防备外戚。想当年汉武帝上台之初,可是被外戚势力整得死去活来的。先是被窦太后压制了六年,后来差点被废掉。
好不容易熬死了窦太后 ,以为可以翻身做主人,没想到自己的母亲王太后又跳了出来。把朝廷大权都收拢到他的舅舅丞相田蚡的手里。
所以,汉武帝比谁都明白外戚势力太过强大会有什么后果。
正因如此,卫青在世的时候,一直都是谨慎小心,这才能够跟汉武帝善始善终。可这个李广利明显就没有卫青的觉悟,反而上赶着往汉武帝的枪口上去撞。
于是汉武帝也没有跟他客气,就在他北伐匈奴的时候,在后面杀了他全家。难道汉武帝就不怕他造反吗?其实真不怕。
当时汉朝军队的粮草都掌握在汉武帝手里,而且在军队里头还有监军。汉武帝这次明显就是有预谋的行动。只是没有想到,汉武帝这个监军所托非人。
当他想要扳倒李广利的时候,却跟李广利的心腹手下共谋大事。结果才导致了不可控的后果。李广利走投无路之下想要取代匈奴,结果没打得过人家,反而投降了匈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