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同为匈奴人,为什么李陵和李广利之间的差距会这么大?

同为匈奴人,为什么李陵和李广利之间的差距会这么大?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小渝美食 访问量:2480 更新时间:2023/12/18 6:21:43

全文共1657字,阅读时间约3分钟

汉王朝继秦国后,终于一统天下,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黄金时期”,这就是汉王朝名字的由来。先进的文明,不但使一个民族的经济、文化日新月异,而且使一个民族的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蔡伦的造纸术、中国的四大发明、张衡的地震测量器,这些都是在两汉时期产生的。汉王朝统治时间长达400余年,在其巅峰时期,包括朝鲜、越南、蒙古等地。

这里面固然有先皇的睿智,但更多的却是汉武大将军的豪迈。

然而,

有勇猛之将,也有胆小之辈。说起内奸,李陵李广利这两个人,

肯定少不了。

特别是李陵,

更是让不少人刮目相看,

因为他的战斗方式,

实在是太特别了。

李陵的祖父,号称“飞将军”的李广,更是让匈奴人损失惨重,被称为“战神”。

而其父李当户,则是在官场上,一生为官,为人正直。李陵从小在这样的家庭长大,哪怕不能像他爷爷那样冲锋陷阵,

也可以像他一样,

在官场上平平淡淡,平平淡淡地过一辈子。

这分明就是要去打仗了。可以这样说,当年他一个人孤身一人深入匈奴二千里,

最后还能全身而退,

要说运气好我是不信的。

接着,

他又率领着自己的五千人马,对着八万的匈奴军展开了血腥的屠杀,先不提那些残暴的汉人的可怕,

仅仅是人数上的悬殊,

就让不少将领都退避三舍。

只是,

当他知道李陵的结局时,

这个“英雄”二字,

已经无法用在他身上。面对八万匈奴大军,李陵虽然没有任何的机会,但是他还是选择了硬拼,没有丝毫的退缩。

再加上,有传言说李陵曾经为匈奴练兵,惹得皇上震怒,

直接将李陵三家灭门。

他害死了家人,前程尽毁,再去见汉帝,只有一个结果,那就是死。

李陵无奈之下,只得归顺匈奴,以求活命,匈奴人见他有才,也就收留了他。

这一误会至今未解,

直至汉代派遣使者赴匈奴,才得以查明。

当时确实有汉人为匈奴练兵,但是李陵不是,而是后来投靠了匈奴的边关都尉李旭。虽然李陵沉了冤案,但结果却是注定的,

匈奴当然不会轻易放李陵回汉。

李陵一战败北,他谋反的消息传到了边关,让皇上勃然大怒。于是,他询问朝堂上的官员,李陵该如何处置。

所有人都给李陵扣上了罪名,

只有太史令司马迁替李陵说话。

司马迁认为李陵为人正直,与将士和睦,

作战勇敢,

不畏强敌,堪称一位杰出的将军。哪怕今天他败了,

但这次放他一马,

日后他必有厚报。

这话,

倒也没有让李陵为难,不降,粮草消耗殆尽,

撑不住太久,

降,则是叛徒。

绝路一,李陵受李绪连累,自然不可能就此罢手,于是便派人来暗杀李绪。

汉人单于对李陵的勇敢非常钦佩,曾把他的女儿许配给李陵,视他为左膀右臂。然而,汉皇在意识到自己误会了李陵后,

懊悔万分,

还让人安抚李陵一行

李广利就没有李陵那么好的待遇了,因为他这辈子的成绩,只能算是中规中矩,

并无多少建树。

李广利在与匈奴人的多次交战中,没有能够很好地发挥他的指挥才能。

这一战,

虽然结果不佳,

但是死伤惨重,

却足以令众人“坚持到底”。只要他能够安心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他就可以安心的度过余生了。

一次李广利奉命出征,在出征的途中,与时任丞相的刘屈牦秘密会面。如今,

卫国王世子刘据被下蛊,

举国皆惊。

如今无人继承皇位,便借着这个机会,

闹出点动静,

扶持昌邑王刘髆登上皇位。

这件事情,

他们两个早就有过约定,只是并不尽如人意。

刘屈牦被斩为两截,

李广利被斩为两截,一时不知所措。去找汉朝皇帝,可能是死路一条,而投降匈奴,则可能有活命的机会。

于是,李广利最后归顺了匈奴,

第二年就死了。

这两个人都是汉人的武将,被匈奴打败,被迫归顺,但是他们所受到的待遇,却是天差地别。

李陵既有谋略,

又有过人的才干,

更深得匈奴人的器重,自然会受到重用。至于李广利,就完全不同了,资质平平,

一心要掌控皇室,

野心勃勃,这样的人,会被人重用吗?

李陵这一生,

可谓是一波三折,一战成名,最后却是被一个无耻之徒,给背负上了一个不光彩的名声,这才有了后来三大家族被灭的一幕。不得已,只好背负罪责,逃往匈奴,并在那儿开枝散叶,李陵也因此受到重用。

李陵的投降,

他并不觉得有多难堪,

可李广利就不一样了,

这完全是他自己找死。而司马迁所说的李陵,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参考文献:《史记》

标签: 李广利

更多文章

  • 汉武帝晚年时把贰师将军李广利灭族,到底是为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枕残夢标签:李广利

    真真正正让汉武帝决定灭李家族的是司马迁起的作用,不要以为汉武帝晚年真的昏庸,汉武帝的帝王权衡术是用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李陵战败投降匈奴是不争的事实,不管他是真降还是诈降,他始终是投降了的,这让我大汉帝国的威严何存?一帮迂腐文人还一个劲的替李陵求情,就连司马迁都卖力替他求情,一个武将战败投降了文人求情

  • 李广利出兵西域并非为大宛马,而是瓦解匈奴盟友

    历史人物编辑:趣趣大盘点标签:李广利

    从汉武帝时代开始,中华文明通过各种形式加强了与西域的联系,并且建立了历史悠久的丝绸之路,成为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典范。在这些交往的过程中,除了商贸和文化传播以外,战争永远是其中的主角。在汉武帝刘彻执政的中晚期,便派贰师将军李广利出兵西域,攻打西域强国大宛,并西域纳入了西汉朝廷的统治范围内。这一战的故事在

  • 同为汉将投降匈奴,为何李陵能够终老匈奴,李广利却最终被杀

    历史人物编辑:记史惜今标签:李广利

    李陵和李广利的投降有所不同,李陵乃是在兵少将寡的情况下遭遇匈奴主力,一番血战之后力竭儿降;李广利却是因为参与立储之事导致妻儿被抓,立功心切之下遭遇大败后投降。在投降匈奴之后,事实上两人都做了驸马,唯一不同之处在于李陵似乎有些心灰意冷,因而不是很受重用;而李广利则是备受尊崇,但这却遭到了另一个“汉奸”

  • 历史上的战争:李广利征伐西域,是得不偿失吗?

    历史人物编辑:史海书虫标签:李广利

    公元前117年,大司马骠骑将军冠军侯霍去病去世,年仅二十三岁。汉武帝万分痛惜,为之缀朝三日,发玄甲武士万余人,从长安列阵送其灵柩至茂陵陪葬,“为冢像祁连山”,谥号景桓侯。公元前106年,大司马大将军卫青去世,年寿四十八岁,同样陪葬茂陵,“为冢像阴山”,谥号烈侯。两位股肱之将的去世,打乱了汉武帝经营西

  • 未来15天,喜事上门,不会贪功急利几大生肖

    历史人物编辑:春阳说星座标签:利几

    生肖鸡鸡年出生的人,财运亨通,财运亨通。千万的横财从天而降,立马致富。天上好运多多,不时会有惊喜。家里有生肖鸡的人,财运也是无限的。他们可以买到日常生活中想要的任何东西。如果他有很多钱,他不能花光所有的钱。龙生肖龙年出生的人天生吉祥如意,财运亨通。他从小就得到了父母的更多关注,在生活上也有很多朋友帮

  • 张良和郦食其,都是刘邦的鼎级谋士,两个人谁更高一筹

    历史人物编辑:潘阿利标签:郦食其

    郦食其就是靠着一张舌头,拿下了齐国70多座城池的那个大神,只不过后来被韩信给害死了。那么郦食其和张良,作为刘邦的鼎级谋士,谁更高一筹呢?我们通过一件事来看一下。郦食其和刘邦说了如下一番话。臣听说,商朝的商汤伐无道的夏桀后,夏朝的子孙都被分封了官员。等到周武王伐昏庸的商纣王后,也把商纣王的后代分封了官

  • 韩信为什么要不顾郦食其的死活,突然攻齐?堂堂兵仙也有嫉妒心

    历史人物编辑:周志庆标签:郦食其

    兵仙韩信的名号在历史上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的军事才华实在是太突出了,刘邦问鼎江山超过三分之二的地盘都是他打下来的。而且这个人身上话题性很强,关于他流传下来的成语就有34个之多,一直为人所津津乐道。但是,每一个人物其实都是多面性的,一个人在某一个领域或者方面的优秀并不代表他在其他方面也是无可厚

  • 郦食其靠口才为刘邦拿下70座城池,结果被煮成肉汤!是韩信害的?

    历史人物编辑:巨昕宇标签:郦食其

    李白曾以刘邦谋士郦食其(lìyìjī)为主人公作过一首诗:“君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长揖山东隆准公。入门不拜逞雄辩,两女辍洗来趋风。东下齐城七十二,指挥楚汉如旋蓬。”在李白的诗中,郦食其的形象性格很鲜明,高阳酒徒,性情孤傲,初见刘邦便是一通雄辩,此后更是凭借三寸不烂之舌为刘邦拿下了齐国七十二座城池,着

  • 郦食其被烹,是自己的原因,还是韩信的错,刘邦怎么看这个事情的

    历史人物编辑:韩振华标签:郦食其

    按照现在的角度来看,郦食其就是一个死间(高级间谍),但郦食其原本可以不死,但他死于韩信的功名利禄之手,有句话说。出来混,迟早要还的。韩信必须为郦食其的死全权负责,这也是韩信一生最大的污点,刘邦对此肯定也是心怀芥蒂的。郦食其(公元前268年~公元前203年),字食其。楚汉相争的时候,刘邦麾下的谋士,中

  • 郦食其为何选择为最不尊重文人的刘邦效力?良禽择木是一门学问

    历史人物编辑:惊鸿似人间标签:郦食其

    郦食其这个人算得上历史长河之中的一颗遗珠了,他若不是被队友韩信坑了一把,死在齐国,大概率大汉开朝以后,引领功劳榜的就不是“汉初三杰”了,而是“汉初四杰”了。很多对郦食其不熟悉的朋友,或者偏爱军事、管理、策划的朋友,可能会觉得把郦食其放到和他们心中的偶像韩信、萧何、张良同一个高度,心理上很难接受。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