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大家在阅读前,先点击上面的“关注”,感谢各位的支持,希望能给大家带来良好的阅读体验,并与您分享阅读的快乐!本人后续将会为大家带来更多的精彩故事!
1947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经过长达63个小时的作战,最终取得莱芜战役的胜利,此次战役上,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共计歼敌6万人左右,解放了13座县城,粉碎了蒋介石集团南北夹击的作战计划。
而在此莱芜战役上,却上演了一段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国民党第七十三军少将副军长李琰被俘后,为了掩盖其身份,多次变换身份,谎称自己的职务,但是他这些浮夸的表演,最终被我解放军指战员揭穿,他也最终承认了自己的身份,交代了一些问题。
那么这位国军将领是如何掩盖身份,又是如何被我解放军指战员揭穿的那,接下来,笔者就结合历史资料,来阐述国民党第七十三军少将副军长李琰被俘背后的故事。
国民党第七十三军少将副军长李琰被俘后,多次变换身份,谎称自己的职务,令解放军战士啼笑皆非
1947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在陈毅、粟裕的指挥下,在山东解放区进行了一次大规模运动歼灭战。
而国民党守军面对我解放军迅猛的攻势,则是节节败退,国民党集团李仙洲部遭到重创,损兵折将,而我解放军部队则趁势解放了博山、淄川等13座县城,取得了战役的最终胜利。
当莱芜战役的枪声逐渐稀疏后,华东野战军的战士们在大捉国军俘虏的时候,一名身穿国军校级军官服的国军军官被当场俘获,解放军战士厉声喝令让他从躲藏的壕沟里走了出来,这名身穿国军校级军官服的国军军官举着双手,恭顺地爬到了地面上。
解放军的指战员走到了这名国军军官的面前,瞅了几眼这名国军军官,觉得这名国军军官很是特别,就将其编入到了官佐队里,准备要将其带回到华东野战军的联络部。
而这位国军军官一看到要将他编入到了官佐队里,顿时说道:长官,我是国军部队的文书员,我字写得很好。
而解放军的指战员根本就不信他的话语,而是让解放军战士对他进行了搜身,从他身上没有收到任何武器,而是从他身上搜到了三份重要文件,这三份重要的文件都证明了他是国民党第七十三军的少将副军长李琰。
但是这位国军军官却咬死不承认,始终都说自己只是国民党军队的文书员,而解放军指战员觉得他谎言连篇,并没有听他的狡辩,而是将他带回到了华东解放军的联络部。
来到了华东解放军的联络部之后,我解放军的指战员要求国军军官陈述自己的姓名,部队番号和职务,这位国军军官则是紧张地说道:鄙人是一九三师五七九团少校李永成。
解放军指战员听完国军军官的话语之后,微笑着说道:李团副,你身上怎么带着国军七十三军副军长李琰部下王绍之要求转业的电稿呢?
国军军官听后,犹豫了片刻,然后回道:长官,鄙人是与王绍之相识的,我们两人有点交情,李副军长将这个电稿给我,是为了让我看看这个人能不能重用。
解放军指战员听完国军军官的话语之后,又继续发问道:李团副,你身上的作战计划和作战方案的文件是怎么一回事呢?你能给我说一下吗。
国军军官听后,显得比较紧张,他没有直接回答解放军指战员的问话,而是思索了片刻,然后说道:长官,这是我们团的作战计划和作战方案,这是要准备上呈给我们李副军长的。
而解放军指战员看着国军军官不断地哆嗦着手和脚,就知道他为了掩盖身份,一直在瞎编,而解放军指战员并没有拆穿国军军官骗人的把戏,而是让国军军官回到住所的时候,好好想想。
回到住所后,国军军官意识到解放军指战员的话里是话中有话,于是乎再下一次问话的时候,国军军官变更了自己的身份和职务,他告诉解放军指战员自己是第二绥靖区第七十三军中将军长韩浚的秘书。
这个话语刚一说出来,在场的解放军指战员和解放军战士们都哈哈大笑了起来,有的解放军战士苦笑着,还摇了摇头,这让国军军官非常的不好意思。
笑完之后,在场的解放军指战员和解放军战士都不在言语,都注视着这名国军军官,使得这名国军军官根本不敢抬头和他们对视。
而这个时候,屋外有人正在说话,谈论的是国军被俘将领的事情,国军军官从这些话语中,听出国军被俘的将领和士兵都受到了优待,这使得国军军官思想上发生了改变,他思索了片刻之后,抬起了头,队解放军指战员说道:各位长官,鄙人就是国民党第七十三军少将副军长李琰。
李琰承认自己的身份之后,感觉如释重负,很快就向解放军指导员交代了一些重要的情况和事情,使得自己能够坦然的以自己真实的身份去与解放军指战员进行对话。
死后魂归大悟,落叶归根。
李琰坦诚了自己的身份之后,受到了我解放军联络部的优待,并且随后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司令员陈毅同志对其进行了接见。
在这次接见会上,陈毅对李琰进行了勉励,勉励李琰不断提高思想认识,以便以后能对国家民族多做贡献。
而此次见面会,使得李琰在思想和认知上有所改观,对于李琰人生的后半辈子起了关键性的“引领”作用。
后续,李琰被送到了山东军区军官团进行改造和学习,在改造和学习的期间,李琰积极配合管教和解放军指战员的工作,积极参加军官团的各项活动,还主动撰写墙报稿,赋诗作词,成为了山东军区军官团的积极改造分子,因此提早了释放的机会。
获得自由之后的李琰,有感党和人民政府的感召,想要为国家做出一点自己的余力和贡献,因此他光荣地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来到了武汉高级步兵学校,担任主任教官,为新中国培养现代化的军事素养人才做出了自己必要的贡献。
1953年,年仅50岁的李琰复原回到地方,来到北京居住,北京市人民政府为此为李琰安排了合适的工作,到了1982年的时候,79岁的李琰被北京市人民政府任命为人民政府参事,为新中国的统一战线工作,添砖加瓦。
1984年,已到耄耋之年的李琰病逝于北京,享年81岁,李琰弥留之际,曾留下遗言:死后魂归大悟,落叶归根!从这遗言中,我们可以听出这位前国军将领对于祖国的热爱,对于故乡的赤诚之心。
我们回顾李琰的一生,他经历过北伐战争,中原大战,以及抗日战争,以及后续的解放战争,他用他的青春岁月见证了时代的变革和变迁,在先前的北伐战争等战争上,他为军阀势力和蒋介石集团而战,在解放战争时期兵败被俘,受到了解放军指战员的优待和帮助,最终认清形势,彻底与蒋介石集团划清界限,站在了人民的这一边。
并且后续释放之后,为新中国的军事发展以及统一战线工作,作出了必要的贡献和余力,成为了一名优秀的解放军战士,而这个时候的他,才是找到了人生的归宿和方向,也完成了自己对于自己人生的一场“救赎之旅”,而对于这位知错改错的前国军将领,笔者愿意用“浪子回头,金不换”这句成语来概述李琰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