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为什么说永王李璘起兵被杀是唐玄宗与唐肃宗权力之争的结果?

为什么说永王李璘起兵被杀是唐玄宗与唐肃宗权力之争的结果?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历史与冷知识 访问量:1755 更新时间:2024/1/3 18:15:43

永王李璘(720年-757年2月20日),唐朝宗室,唐玄宗李隆基第十六子。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后,被玄宗委以镇守一方的重任。其在玄宗的授权下,招兵买马,设置官署,扩充实力,率兵不断沿江东下,有控制江南半壁与远在灵武的肃宗争雄之势。

至德元年(公元756年),唐肃宗以阴谋叛乱、割据江东名义派兵围剿李璘,,璘兵败后南逃岭外。至德二年,李璘为江西采访使皇甫侁所擒杀。大诗人李白也因为曾入李璘幕府,璘兵败后获罪流放夜郎,后得到赦免放还。

为什么说永王李璘起兵被杀是唐玄宗与唐肃宗权力之争的结果?

唐朝天宝十五年(756年)七月,唐玄宗与唐肃宗在马嵬坡分道扬镳后不久,七月十二日甲子,玄宗一行到达普安郡。十五日丁卯,在普安郡(今四川剑阁)玄宗发布了一道具有抑制太子李亨(唐肃宗)意味的《幸普安郡制》。此制又称《命三王制》,即在任命“李亨为天下兵马元帅,仍都统朔方、河东、河北、平卢等节度采访都大使”,赋予“其与诸路及诸副大使等计会,南收长安、洛阳”重任的同时,又任命“永王璘宜充山南东路及黔中、江南西路等节度支度采访都大使,江陵大都督如故;盛王琦宜充广陵郡大都督,仍领江南东路及淮南、河南等路节度采访都大使;丰王珙宜充武威郡大都督,仍领河西、陇右、安西、北庭等路节度支度采访都大使”。由于盛、丰二王并未出阁,其实真正赴任的只有永王璘一人。

天宝十五年八月二十日癸巳灵武使者至蜀,唐玄宗这才得知太子李亨已经即位。但是不甘心退出大唐权力中心的玄宗,为了重掌最高统治权,其想到了唯有发展自身力量,控制一支具有相当实力的武装,方可与得到朔方军拥戴的肃宗朝廷相抗衡。而永王李璘正是担负着这一使命出镇的,他的活动也正是为了将玄宗意识付诸实施。

为了增强李璘对抗肃宗的底气,玄宗还把盛王琦的势力范围划归永王李璘管辖,使得长江中下游地区名义上为永王、盛王共管,变成永王总揽。

永王李璘已持有玄宗的两道明令,又得到玄宗纵容,于是更有恃无恐地放手扩展力量,“九月(天宝十五年,756年)至江陵,召募士将数万人,恣情补署,江淮租赋,山积于江陵,破用巨亿。以薛镠、李台卿、蔡垧为谋主”。”李璘在南方大力发展势力,令远在西北灵武的肃宗大为不安,“闻之,诏令归觐于蜀,璘不从命”。

肃宗并未消极坐视事态的发展,也积极向这一地区安插亲信、策动和利用地方势力对抗李璘:

上(肃宗)召高适与之谋,适陈江东利害,且言璘必败之状。十二月,置淮南节度使,领广陵等十二郡,以适为之;置淮南西道节度使,领汝南等五郡,以来瑱为之;使与江东节度使韦陟共图璘。

在李璘到达江淮地区时,肃宗已完成了关键性的人事安排,这一地区的地方实力人物,也已做好了联合对付的准备,“(韦陟)与淮南节度使高适、淮西节度使来瑱等同至安州,……陟推瑱为地主,乃为载书,登坛誓众……”。“吴郡采访使李希言乃平谍璘,大署其名”。

这是代表肃宗利益的地方势力向代表玄宗的李璘的正式挑战。李璘本无多少军事才能。手下将领又临阵背离,这场较量立见分晓。

李璘兵败后于南逃途中被杀,玄宗得知李璘兵败,迫不得已下诰废李璘为庶人。这场军事对抗实际上是玄宗和肃宗间的最后摊牌。李璘的失败,使玄宗在同肃宗的权力斗争中失去了最有份量的筹码。至此,胜负已成定局,因此不难理解,何以李璘死后,“上皇伤悼久之”。

参考资料《唐永王李璘起兵事发微》、《唐永王璘事件考辨》

标签: 李璘

更多文章

  • 永王李璘未造反,他是李隆基和李亨争权的牺牲品

    历史人物编辑:妍妍旅行记标签:李璘

    在唐朝陷入安史之乱的同时,也有一场内乱在南方爆发,这便是永王李璘叛乱。这场内乱持续的时间非常短暂,在历史上名气也不大,却留下了不少争议性的话题。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大名鼎鼎的诗仙李白被卷入了这场叛乱之中,叛乱平息后被判处流放夜郎。对于这场叛乱的由来,大多数人知之不详,只是因为史书上简单的记载,便看作是

  • 《好声音》冠军李琦近况!身形圆润模样变化大,转战直播显落魄

    历史人物编辑:裕丰娱间说标签:李琦

    网友的一句话总结了《中国好声音》学员的所有近况,几乎出道就失业!虽说这不是绝对的总结(吉克隽逸、周深、张碧晨、吴莫愁等除外),但却适用于大部分人,就连冠军人物都不能幸免。3月15号,有网友发现,第二季好声音冠军李琦再度更新视频账号,而且次数越来越多,由此引发网友热议。他除了宣传自己在19年创作的新歌

  • 李贺在秋天写下的一首“鬼”诗,恐怖如斯,却石破天惊,惊艳千古

    历史人物编辑:甲一方文史标签:李贺

    李贺,字长吉,并开创了个人专属的长吉体诗歌,由于其诗作想象极为丰富、诡谲、浪漫、奇特,作品中经常使用神话鬼怪传说来托古喻今,所以被称为“鬼才”,诗家有“诗鬼”之称,诗文被誉为“鬼仙之辞”,历史上更留下了“太白仙才,长吉鬼才”的传说。总之,李贺与“鬼”之间难解难分,缘分极深。

  • 李贺最出人意料的诗,全篇繁花似锦,结局却是凄惨无比

    历史人物编辑:史海无涯标签:李贺

    关于唐诗的收集整理,做得最全的自然是《全唐诗》,一共收录了二千二百余人的四万八千九百余首诗。但是,《全唐诗》中最大的问题是良莠不齐,所以普通人欣赏、学习唐诗,还是用《唐诗三百首》居多。不过,蘅塘退士的《唐诗三百首》也有问题,那就是竟然没将天才诗人,有“诗鬼”之称的李贺诗歌选编进来。李贺虽然只活了27

  • 李双江与大儿子合照曝光!李双江精神抖擞,李贺沉稳谦逊远胜弟弟

    历史人物编辑:影影爱旅行标签:李贺

    男士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面对时尚的看法和态度会截然不同,尤其是上了年纪之后,就会更看重成熟稳重的效果。男人在年轻时,或许会更追求时尚个的感觉,但是到了70、80岁的之后,随着外形上的变化,气质也会发生改变,而这个时候,就更应该强调内在的重要,才能让你看上去更有魅力。说到,很多人都已经不陌生了,而且大多

  • 唐代诗人李贺为什么被称为“诗鬼”?

    历史人物编辑:小徐视角标签:李贺

    李贺(790年~816年),字长吉,世称“李长吉”、“鬼才”、“诗鬼”等,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祖籍陇西,自称“陇西长吉”。生于福昌县昌谷(今河南洛阳宜阳县),后世因称他为“李昌谷”。一生愁苦多病。唐宗室后裔,因为父名晋肃不得应进士第,仅做过3年从九品微官奉礼郎,因病27岁卒。李贺是中

  • 李贺写下“天若有情天亦老”,整个盛唐无人对上,宋朝才对出下句

    历史人物编辑:澜风说标签:李贺

    唐朝是一个国力空前盛大,影响力极其深远,文学艺术极为广博的时代。每当提起盛唐时期,我们就会想到浪漫、多情、繁荣等字眼。而唐诗,更是人类文学史上的一项宝库,诞生了不少璀璨的作品,大小李杜、诗魔、诗神、诗狂、诗佛……每一位诗人的作品我们都能信手拈来。即便是诗鬼李贺,他的一句“天若有情天亦老”一出,一度成

  • 李白和李贺都写过《将进酒》,李白纵饮狂歌,李贺却多了一丝慨叹

    历史人物编辑:刘倩爱历史标签:李贺

    李白说,诗酒不可分家;苏轼说,诗酒要趁年华。中国古代诗词盛坛就像一个偌大的湖泊,沉淀了千年烟霞,融汇了百家之长,数不清的文人墨客蹚水而过,翩若惊鸿,留下了绝美的句子。当然也可以称之为酒坛,饮酒仿佛是文人创作的一种前奏,不进几滴醉液,就好像难以挤下辞藻。 尤其是李白,他不光嗜

  • 李贺写下“天若有情天亦老”,整个盛唐无人能续,宋朝才对出下句

    历史人物编辑:静心读史标签:李贺

    李贺短短27年的时光,写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说起他最有名,最为人熟知的诗句就是那句“天若有情天亦老”。李贺郁郁而终。神童的身份并没有给他带来荣耀,反而引起小人的嫉妒。一个人最大的痛苦,莫过于这一生都没办法施展自己的才华和抱负。他的内心究竟积攒了多少的酸楚,才能写出“天若有情天亦老”这样的诗句。此

  • 李贺老师,我的电话

    历史人物编辑:情感经历小王子标签:李贺

    李贺老师已经60多岁了吧,却把自己打扮成20多岁的样子,娶了10多岁的漂亮初中生。他们俩坐在飞碟式的挎斗摩托车里在山沟的土路上跑,李贺老师高兴得好像一幅漫画,冲我微笑着也对他遇见的所有事物微笑。我和胡杖子村的同学们从山沟往外走,打听李贺老师的事,他们却告诉我胡香兰的事,胡香兰是我的初中同学,她其实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