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琰曾一怒之下把王濛逐出国家队,为何后来王濛跪地磕头感谢李琰

李琰曾一怒之下把王濛逐出国家队,为何后来王濛跪地磕头感谢李琰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三秋文史阁 访问量:4300 更新时间:2023/12/14 21:24:20

2006年,22岁的濛在都灵奥运会上夺得她人生第一枚奥运金牌。

也是在这一年,领导给王濛换了一个叫琰的新教练。然而,新教练上任不久,却把王濛给开除出了国家队。

按说,获得世界冠军的运动员,对于教练来说,是最有价值的运动员,也是教练出成绩的保障。因此,不少教练不仅会特别优待世界冠军,而且还会想方设法帮助他们再创新高。可是李琰为反其道而行,把王濛逐出了国家队呢?

有些人生来便是创造历史的,王濛就是这样一个为滑冰而生的人。

1984年,王濛出生于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她的父亲王春江是一位煤矿工人,母亲张晓霞在法院工作,家境还算优裕。

王濛从小活泼好动,善跑会跳,最喜欢的就是滑冰。读小学的时候,她就已经是学校里难得一见的滑冰好手了。

有一次,市业体校的短道速滑教练马庆忠到小学校挖掘运动苗子,相中了王濛。王濛的父母一直希望她能好好读书,将来考个好大学,因此对她的学习抓得很紧。可王濛生性好动,哪里能静下心来学习。所以,听说到体校去参加训练,她高兴极了,也顾不得和父母商量,就报了名。

女儿要到体校去,王春江可不干了。他找到马庆忠,说什么都要把王濛带回去,以免耽误了学习。可是个性倔强的王濛却坚持要留在体校,她对王春江说:“我喜欢滑冰,我求求你了,爸爸,让我练吧。”

王春江虽然同意了女儿的请求,可是马庆忠又犯了愁。

原来,王濛年纪太小,脚也小,市面上找不到适合她的冰刀鞋。马庆忠只得给全国生产冰刀鞋的厂家挨个打电话,好不容易才给她谋来一双合脚的冰刀鞋。

由于冰刀鞋来之不易,王濛欢喜地抱着冰刀鞋睡了一晚。从那以后,她视冰刀鞋如生命,别提多爱惜了。

体校的生活非常艰苦。每天早晨5点钟,王濛就得和其他队友开始训练。七台河没有专业的冰上赛道,马庆忠就把小河道当作训练场地,让大家在那里练习动作。七台河的冬天特别冷,气温一直保持在零下20度左右。和王濛一起入选的队员,由于实在吃不了苦,纷纷打了退堂鼓。不过王濛顽强地坚持了下来。

有一次,王濛的父母悄悄到体校去看她训练。当时王濛正在冰上一刻不停地练习滑冰。等到她训练完脱冰刀鞋的时候,她的汗水把冰刀鞋与脚都冻在了一起,脱半天也没办法脱下来。父母看她这么辛苦,劝她干脆回去吧,别练了。可王濛却很开心地说:“我滑得很过瘾啊,我觉得自己天生就是个滑冰的料。”

的确,王濛只训练了很短一段时间,她的成绩就已经排在全队首位,成为队里的佼佼者。

1998年,王濛被选入黑龙江省体校,正儿八经开始了她的运动员生涯。由于得到了更加专业的训练,王濛的成绩进步神速。两年后,她便在全国九运会的短道速滑1500米决赛中,与世界冠军大杨扬和小杨阳成为了竞争对手。

早在业余体校的时候,王濛的偶像就是大杨扬和小杨阳,她渴望有一天也能像她们一样为国家争金夺银,成为世界冠军。

所以,在和大杨扬与小杨阳的比赛中,尽管她没有丰富的比赛经验,在技术上也显得非常稚嫩,但是一争强好胜的王濛,在比赛中发挥得十分出色,获得了铜牌。

王濛的表现给国家队教练辛庆山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他断言王濛会成为最有潜力的天才运动员。几经努力,17岁的王濛被调进了国家队。

戏剧性的是,初到国家队的王濛,花了几万块钱宴请新队友。由于违反了国家队的纪律,又被开除出国家队,打发回了省队。

好在那时的王濛还是个默默无闻的角色,这件事根本没有什么人注意。

后来,王濛凭着实力,再次入选国家青年队。不久后,她就在世青赛中获得了女子500米冠军,而她也因此成为了中国首个世青赛冠军。

当时王濛的主教练是伊敏。伊敏对王濛的实力非常看好,认为她将来必定能和世界上最强的滑冰运动员抗衡。所以在平时的训练中,伊敏不仅给予了王濛很多鼓励,在训练和战术上,也给出了一些好的方法和策略。

正是在伊敏的帮助下,王濛的潜力得到了开发,让她在许多高手如云的国际赛事上,披荆斩棘,不断获得冠军,成为了国际短道速滑界璀璨的明珠

对于王濛来说,2006年是旗开得胜的一年,也是恨意难平的一年。

在都灵冬奥会上,王濛如愿以偿夺得了女子500米冠军,实现了她的奥运冠军梦。在面对记者的时候,王濛表示,她对自己的成绩不够满意,因为1000米和1500米的决赛中,她分别只获得了银牌和铜牌,她认为她完全有实力拿大满贯,所以她很期待下一届冬奥会时,她能成为三冠王。

也是在同一年,短道速滑队换了一个叫李琰的新教练。

李琰同样来自白山黑水。在做教练之前,她也曾是国家队里的当家花旦。早在王濛被马庆忠选入业余体校的前一年,她就已经在法国阿尔贝维尔冬奥会上,夺得了500米银牌,成为了中国在冬奥会第一个获得奖牌的运动员。

1999年,退役数年的李琰,出任斯洛伐克国家短道速滑队教练,并帮助斯洛伐克获得了盐湖城冬奥会参赛资格,从而让斯洛伐克终于在冬奥会上有了露脸的机会。

2003年,李琰又担任了美国国家短道速滑队教练。由于她训练得法,美国短道速滑队很快就有了不错的成绩,而她也因此被评为最有价值教练。

当时的中国短道速滑队,因为杨扬与李佳军等老队员的退役,进入了后继乏人的困境,同时在队伍管理和教练水平上都存在问题。因此,国家体育总局决定对短道速滑队进行一次全面的改革,这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换教练。

没有复杂背景,有先进的执教经验,和地方利益也没有瓜葛的李琰,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放弃了国外优厚的待遇,接手中国短道速滑队的。

但是,李琰的到来,却让王濛很不高兴。

一方面,曾经带过王濛的教练伊敏和辛庆山等人在李琰到来后,都被调回了省队。他们都是王濛的恩师,对王濛的成长,给予了很大的帮助,王濛一直对他们心存感恩,和他们的感情非常深厚。所以,当他们被调回省队后,年轻的王濛单纯地认为,这一切都和李琰有关系。

另一方面,李琰由于在国外生活得比较久,说话总不由自主往外蹦英语单词。王濛看不惯她的作风,也不愿意接受她的理念和训练方式。

在李琰之前,中国短道速滑队是个很讲“核心”的队伍。像王濛这样的奥运冠军,一直很被教练重视,在速滑队里也是主轴心成员。但李琰却更重视队伍技术的全面提高,用李琰的话来说:“没有谁是核心,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核心,只有集体进步了,你才能进步。”

李琰当时的想法是提高全队的技术实力,同时未雨绸缪训练新队员。因此她在运动员集训的时候,挑选了一些有潜力的年轻队员,并着重训练。

也正因如此,像王濛这样心高气傲的老队员,就没能受到足够的重视,这让王濛恨意难平,她说:“你带出过奥运会冠军,我也是奥运会冠军。我觉得自己是最好的,但我并没有得到最好的重视。”

有一次,王濛由于腰伤复发,训练尚未完成时,就疼痛难忍。她对李琰表示,她想要休息一会儿。可是李琰却只看了她一眼,就拒绝了她的请求。

这件事,让王濛非常生气。因为她知道自己平时上了训练场是那种停不下来的运动员,要不是腰疼得实在受不了,她怎么会提出这样的要求呢!

由于一直缺少必要的沟通,王濛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很迷茫。她甚至在自己的微博里坦露心迹,表示她在李琰带的队伍中,看不到希望,也不知道自己在国家队的意义。

3个月后,带着憋屈和郁闷的情绪,王濛参加了第6届亚运会。在女子1500米决赛中,王濛意外失金,引得全场哗然。

当记者们纷纷要求她对自己的成绩谈一谈感想时,她直言不讳地指责教练从来没有给她制定过任何战术,只问过她一句话“你知道怎么比吧”。同时,她还表示会自己申请回地方队,国家队的训练不适合她。

性格强势的李琰在王濛的“炮轰”事件后,由于受到了舆论的质疑,一气之下,把王濛开除出了国家队,并且还禁止王濛参加2007年短道速滑世锦赛和世锦赛团体赛。

显然,这是一个两败俱伤的决定。身为运动员的王濛,如果不能参加国际赛事,那么她就失去了训练的意义。另一方面,由于王濛的离去,短道速滑队的士气非常低迷,在世锦赛上只获得了2银2铜的成绩。

其实,事情发生到这一步,这也是李琰不愿意看到的结果。毕竟对于运动员来说,每一场比赛都是不可多得的锻炼机会。冷静下来的李琰,开始反思自己在工作上的不足,同时她也不得不承认,短道速滑队确实不能没有王濛。

随后,两人进行了一次长谈,经过沟通,王濛也理解了李琰的良苦用心,于是两人冰释前嫌,再次走到了一起。

在接下来的训练中,王濛开始感受到了李琰的变化。

比如,李琰注意到王濛与常人不同的滑冰姿势,会让她的腰肌劳损,久而成伤。有一次,李琰就当着全队的面,对王濛说:“你这种爆发力好的选手,不用一直这样磨,什么时候你觉得训练强度够了,你可以不滑。”

王濛当时感觉自己受到了特别照顾,心里美滋滋的。本来想要休息的她,反倒训练得更加起劲了。

除此外,李琰还注意分层教学。她为了帮助王濛寻求技术上的突破,常常把王濛单独留下来,给出一些独到的训练建议,甚至还要求王濛单独加练。

在王濛看来,这是教练给她开小灶。再加上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她在体能测试中,发现不光速度上有了一定的提高,全队的成绩也整体有了质的飞跃,这让她对李琰不由得刮目相看,从此,她对李琰的要求言听计从,再也没有唱过反调了。

2010年的温哥华冬奥会赛场上,王濛兑现了自己的承诺,她先后获得了500米、1000米和3000米接力赛的金牌,成为了中国短道速滑史上第一个“三冠王”。

其实,在王濛回归国家队不久后,王濛的实力就得到很大提高。她先是在十一届冬运会上,一个人独揽7块金牌,成为了中国冬运会历史中获得金牌最多的运动员。不久,她又成为了世界短道女子500米第一人。由此她开了一个无人能及的“濛时代”。她很清楚,她能实现梦想,离不开李琰的帮助。

所以在万人瞩目下,王濛在获得冬奥会冠军后,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动作,冲到李琰面前,跪地叩头。以中国最传统的礼仪,向教练表达了她的感激之情。

随后,二人满眼泪水,紧紧相拥抱在了一起。自此,曾经的过往恩怨随风而去,成就了一段体育史上的师徒佳话。

标签: 李琰

更多文章

  • 李琰尝试改变我们滑冰培训体系,发布“体教融合·植根计划”

    历史人物编辑:科技知识收集人标签:李琰

    昨天,我们滑冰协会领导、原我们地方短道速滑队主教练李琰来到景山学校远洋分校,为落户石景山区的“体教融合·植根计划”首个实验基地授牌,并现场发布了计划内容。活动中,李琰每每以“老师”自称,她说:“我更喜欢‘老师’这个称呼,因为能帮助别人解决问题,特别是当面对一群孩子和一个专业的时候,‘老师’的本质和能

  • 有妻如此夫复何求 《三体》小人物之李瑶

    历史人物编辑:小丹爱游戏标签:李瑶

    李瑶半夜突然听到汪淼发出一声低沉的惊叫,惶恐的惊醒过来,问老公发生了什么,老官方慰她说没什么,又躺下了闭上了眼睛。李瑶看着床边一脸愁容休息的老公,结婚这么多年来,她从来没见过男子这个样,今天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李瑶辗转难眠,想起了大学毕业前发生的事。细想起来,李瑶也忘了到底是谁追的谁,汪淼是大学里的

  • 出道7年,曾为李现做配角,新戏合作李一桐,评分却只有5.1

    历史人物编辑:加德爱生活标签:李一

    随着电影院的复工复产,电影行业又逐渐恢复了往日生龙活虎的样子。李鸿其的“电影脸”也为其增加了很强的辨识度,观众看过之后能立刻印在心上。而在电影中的李鸿其,就将那种无与伦比的沧桑感和少年感融合得恰到好处,成了电影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曾为李现做配角,《亲爱的,热爱的》“小米”一角深入人心爆剧往往具有强烈

  • “闭气神功”道长李一:弟子3万人开课学费30万元,后逃美国难混

    历史人物编辑:阿庆文史阁标签:李一

    “李一道长以两小时二十二分钟,创造了‘水下生存’最高纪录。”重庆缙云山上的绍龙观的官方介绍中这样写道。其中,所提的“李一道长”是重庆市缙云山绍龙观住持,曾任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还有“绝技大师”、“养生大师”、“国学大师”等多项美誉加身。除水下闭气两个小时的神功外,他宣称自己能够以人体通电的方式为人治

  • 李小冉张萌万茜李一桐红毯争艳!众多美女魅力不可小觑

    历史人物编辑:释凡影视标签:李一

    3月30日,2023电视剧品质盛典举办,红毯现场星光熠熠, 靳东、胡歌、雷佳音、杨洋、林更新、张新成、冯绍峰、海清、童瑶、李小冉、李一桐、杨超越等出席,众多帅哥美女的魅力不可小觑。万茜身穿黑色吊带连衣裙,她身边是穿着红色抹胸连衣裙的张萌,后者大秀香肩和事业线,显得更为性感火辣!李小冉身穿黑色吊带连衣

  • 李一:有一种美丽叫执着(序言)

    历史人物编辑:河南文学标签:李一

    本文作者李一(左)、作家郭朝军(左右)和史长兴先生(中)合影。 朋友相交、相知,并不在于时间的长短——只要心灵碰撞出火花,偶然邂逅的两个陌生人,无关年龄、地位,心绪骤然靠拢,相互欣赏,便是心灵相通。 我私下认为,我和史长兴先生的交往亦如斯。 所以,当那天张正义老师约我为这本即将出版的教育文集作序时,

  • 为什么说永王李璘起兵被杀是唐玄宗与唐肃宗权力之争的结果?

    历史人物编辑:黑历史与冷知识标签:李璘

    永王李璘(720年-757年2月20日),唐朝宗室,唐玄宗李隆基第十六子。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后,被玄宗委以镇守一方的重任。其在玄宗的授权下,招兵买马,设置官署,扩充实力,率兵不断沿江东下,有控制江南半壁与远在灵武的肃宗争雄之势。至德元年(公元756年),唐肃宗以阴谋叛乱、割据江东名义派兵围剿李璘,

  • 永王李璘未造反,他是李隆基和李亨争权的牺牲品

    历史人物编辑:妍妍旅行记标签:李璘

    在唐朝陷入安史之乱的同时,也有一场内乱在南方爆发,这便是永王李璘叛乱。这场内乱持续的时间非常短暂,在历史上名气也不大,却留下了不少争议性的话题。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大名鼎鼎的诗仙李白被卷入了这场叛乱之中,叛乱平息后被判处流放夜郎。对于这场叛乱的由来,大多数人知之不详,只是因为史书上简单的记载,便看作是

  • 《好声音》冠军李琦近况!身形圆润模样变化大,转战直播显落魄

    历史人物编辑:裕丰娱间说标签:李琦

    网友的一句话总结了《中国好声音》学员的所有近况,几乎出道就失业!虽说这不是绝对的总结(吉克隽逸、周深、张碧晨、吴莫愁等除外),但却适用于大部分人,就连冠军人物都不能幸免。3月15号,有网友发现,第二季好声音冠军李琦再度更新视频账号,而且次数越来越多,由此引发网友热议。他除了宣传自己在19年创作的新歌

  • 李贺在秋天写下的一首“鬼”诗,恐怖如斯,却石破天惊,惊艳千古

    历史人物编辑:甲一方文史标签:李贺

    李贺,字长吉,并开创了个人专属的长吉体诗歌,由于其诗作想象极为丰富、诡谲、浪漫、奇特,作品中经常使用神话鬼怪传说来托古喻今,所以被称为“鬼才”,诗家有“诗鬼”之称,诗文被誉为“鬼仙之辞”,历史上更留下了“太白仙才,长吉鬼才”的传说。总之,李贺与“鬼”之间难解难分,缘分极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