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一:有一种美丽叫执着(序言)

李一:有一种美丽叫执着(序言)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河南文学 访问量:1526 更新时间:2023/12/30 11:20:30

作者一(左)、作家郭朝军(左右)和史长兴先生(中)合影。

朋友相交、相知,并不在于时间的长短——只要心灵碰撞出火花,偶然邂逅的两个陌生人,无关年龄、地位,心绪骤然靠拢,相互欣赏,便是心灵相通。

我私下认为,我和史长兴先生的交往亦如斯。

所以,当那天张正义老师约我为这本即将出版的教育文集作序时,我没有片刻的犹豫,一口应承下来。在此之前,我曾婉拒了多个此类邀约,还为此得罪了朋友——此举并非我自恃清高或不近人情,主要是从未为人作序,况且,多年忙于编辑事务,疏于写作,自身的写作素养已无力举起如椽大笔。

当我数十个深夜面对电脑,一遍遍拜读张正义老师发过来的十多万字的书稿时,对史长兴先生和他的长兴教育(集团)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关于史长兴先生和他的长兴教育(集团),书中已经有了详尽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言,我只想就我对史长兴先生的认知谈一些个人感受,权当为序。

我和史长兴先生的结识纯属意外。

2021年春节后的一个周末,登封作家郭朝军老师打来电话,说要写一篇关于沁阳民办教育家史长兴的报告文学,邀我一起去沁阳采访。沁阳这个位于沁水之南的小城,是一块历史厚重的土地,我的本家——唐朝著名诗人李商隐就出生在那里, 另一位本家一一一沁阳市作家协会主席李建国老师,曾多次邀约前去采风, 因事务繁杂都未能成行。 刚好恰逢周末,我便愉快地答应了郭老师。

本文作者李一(左四)、作家郭朝军(左三)在史长兴先生(左二)陪同下参观平阻击战纪念馆。

周六上午, 我们一行三人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路程,十一点,在长兴教育(集团)宽大的董事长办公室,见到了史长兴先生。军人出身的他个子不高,虽已年过古稀,却精神矍铄,让人看不出他的实际年龄,冥冥之中,我感觉我们似曾相识。

史先生一身普通的着装, 最引人注目的是他戴在头上的那顶七八十年代流行的蓝色帽子。如不是有人介绍,我怎么也无法把他和这个闻名焦作的民办教育集团董事长联系起来。

在对沁阳市政协原副主席李元庭、沁阳市作家协会主席李建国、长兴教育(集团)党支部书记张正义及其他长兴教育(集团)教职员工进行采访后,史先生在我脑海中的轮廓逐渐丰满起来:学生——农民 ——民办教师——军人——农民——公办教师——公办学校校长——民办教育(集团)董事长。除了当兵,史先生的人生履历中从未离开过生他养他的这片热土以及他热爱的教育事业。

初次见面,史先生给我的印象迅速转换,从一个其貌不扬的邻家大哥,高耸为一名性格内敛,做事果敢,不事张扬、执着于事业的平民教育家。

史长兴先生似乎就是为教育而生的,他的到来,就是为了 和那些在黑暗里举着火把寻找他的人相遇。

本文作者李一(左侧中)与作家郭朝军(左侧左一)在长兴教育(集团)采访。

以后的日子里,我和史先生的交往日渐趋多,从陌生到熟稔,一起谈人生、谈文学、谈教育……从不饮酒的他,竟然也偶尔举起酒杯,同我把酒言欢……

不知怎地,每次见到或想起到史先生,我就会联想到清代平民教育家、慈善家武训。两人虽然都是教育家,境遇却极不相同,然而,他们的身影却无数次在我的脑海里重合……抑或是他们共同有着对教育事业的执着吧?!这种共有的执着, 都绽放成为美丽的教育之花。 我为史先生庆幸,他赶上了一个伟大的时代。他的教育之花盛开得更加美丽、芬芳!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习近平总书记如是说。

“办老百姓上得起的学校。”史长兴则提出了这样的办学理念。

在历史的长河里,教育一直肩负着时代的使命,民族复兴,教育先行;国家崛起,人才是关键。 教育是一项用心灵塑造心灵,用智慧迪智慧,用人格影响人格的事业。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

在陶行知教育思想理论体系中,关于校长的直接论述不是很多,但就是这些为数不多的论述, 表达了特定时代背景下陶行知先生对校长角色的独特理解与殷切期待,为我们勾画出了理想中的现代校长生动的人格形象。

本文作者李一(右四)、作家郭朝军(左五)史长兴先生(右二)等在长兴教育(集团)创新学校合影。

校长是教育的传播者、实践者和领导者,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和关键,是学校的“灵魂”,是学校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命脉”,其工作的成败直接关系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兴衰 。

校长高尚的品德和人格魅力,让人敬仰的同时,也成了一 面旗帜、一个标杆,让师生自觉不自觉地以此为参照评判自我与他人,修正思想,规范行为,提高修养。

史长兴先生经常说:“没有差的学校和差的学生,学校只要有一个好校长,班级只要有一个好班主任,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这不正是对陶行知先生“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这个独特理解与殷切期待的最好诠释吗?

没有谁的幸运,是凭空而来,只有当你足够努力,你才会足够幸运。这世界不会辜负每一份努力和坚持,时光不会怠慢执着而勇敢的每一个人。

本文作者李一在《痴心教育书华章》首发式暨研讨会上发言。

经过十多年的不懈努力与辛勤付出, 史长兴的长兴教育(集团)如今在沁阳民办学校中位列二甲。历年来统考成绩平均分数、中考升学率在沁阳市名列前茅,重点高中入学率占全校毕业生的 83.5%以上,曾经接近100%。 特别是2020年度, 沁阳一中录取的前 100 名尖子班新生中,就有30名来自于长兴学校。 为此,沁阳一中专门为长兴教育(集团)颁发了“优质生源基地”的牌匾。

而今的长兴教育(集团),已经成为沁阳市民办教育的一张靓丽名片, 更是莘莘学子和学生家长们的希冀所在。

2017年,长兴教育(集团)被河南省教育厅、海军招收飞行学员工作办公室及空军招飞局济南选拔中心命名为“优质生源基地”并评为先进单位。 2020年,再次被海军招收飞行学员工作办公室、河南省教育厅评为“2019 年度河南省海军青少年航校建设先进单位”。

2021年6月,由郭朝军、 张正义、贾倩共同撰写的报告文学《一位名校长的胜者思维——来自沁阳长兴教育(集团)的报告》在我主编的《河南文学》杂志刊登后,在全国各地读者中引发了强烈反响, 同时也接到了许多全国民办教育界人士的来电和邮件,希望通过我们联系到史长兴先生,到长兴教育(集团)学习、取经……

2021年12月31日,《痴情教育书华章》首发式暨研讨会与会人员合影。

俄国著名作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美的事物在人们心中所唤起的感觉, 是类似我们当着亲爱的人面时洋溢于我们心中的那种愉悦。”

我没有理由不祝贺长兴教育(集团),更没有理由不分享史长兴先生带给我的喜悦。

意外地邂逅了史先生,意外地成为了朋友,意外地有了心灵相通的关系。 如果没有这些意外,我和史先生,一个做媒体的,一个搞教育的,我们在各自的生命河流中行走,永远不可能相交。然而,正是这些意外,我在史先生身上看到了那些足以照亮自己的光芒,这耀眼的光芒来自他人格的魅力,以及他数十年如一日对教育事业的执着。

在 2021这个多灾多难的年份、这个注定在史书中浓墨重彩的年份, 这些意外构成了属于我生活中的惊喜,以及对史先生这位民办教育家步步深入地关注,直至仰慕。

“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 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有了这种仰慕,我和史先生这两条看似不可能交汇的河流在一个合适的卡点交汇在了一起,并成为了同行者。我也成了他这位对事业有执着精神、笃定态度的教育大咖的“铁粉”,并无时不在镜像。

行文至此,脑海中突然冒出一个想法:等退休之后,到长兴教育(集团)当一名作文老师,每天和一群可爱的孩子生活在一起,还能发挥余热,肯定是件很惬意的事!

2021 年10月18日夜于郑州

标签: 李一

更多文章

  • 为什么说永王李璘起兵被杀是唐玄宗与唐肃宗权力之争的结果?

    历史人物编辑:黑历史与冷知识标签:李璘

    永王李璘(720年-757年2月20日),唐朝宗室,唐玄宗李隆基第十六子。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后,被玄宗委以镇守一方的重任。其在玄宗的授权下,招兵买马,设置官署,扩充实力,率兵不断沿江东下,有控制江南半壁与远在灵武的肃宗争雄之势。至德元年(公元756年),唐肃宗以阴谋叛乱、割据江东名义派兵围剿李璘,

  • 永王李璘未造反,他是李隆基和李亨争权的牺牲品

    历史人物编辑:妍妍旅行记标签:李璘

    在唐朝陷入安史之乱的同时,也有一场内乱在南方爆发,这便是永王李璘叛乱。这场内乱持续的时间非常短暂,在历史上名气也不大,却留下了不少争议性的话题。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大名鼎鼎的诗仙李白被卷入了这场叛乱之中,叛乱平息后被判处流放夜郎。对于这场叛乱的由来,大多数人知之不详,只是因为史书上简单的记载,便看作是

  • 《好声音》冠军李琦近况!身形圆润模样变化大,转战直播显落魄

    历史人物编辑:裕丰娱间说标签:李琦

    网友的一句话总结了《中国好声音》学员的所有近况,几乎出道就失业!虽说这不是绝对的总结(吉克隽逸、周深、张碧晨、吴莫愁等除外),但却适用于大部分人,就连冠军人物都不能幸免。3月15号,有网友发现,第二季好声音冠军李琦再度更新视频账号,而且次数越来越多,由此引发网友热议。他除了宣传自己在19年创作的新歌

  • 李贺在秋天写下的一首“鬼”诗,恐怖如斯,却石破天惊,惊艳千古

    历史人物编辑:甲一方文史标签:李贺

    李贺,字长吉,并开创了个人专属的长吉体诗歌,由于其诗作想象极为丰富、诡谲、浪漫、奇特,作品中经常使用神话鬼怪传说来托古喻今,所以被称为“鬼才”,诗家有“诗鬼”之称,诗文被誉为“鬼仙之辞”,历史上更留下了“太白仙才,长吉鬼才”的传说。总之,李贺与“鬼”之间难解难分,缘分极深。

  • 李贺最出人意料的诗,全篇繁花似锦,结局却是凄惨无比

    历史人物编辑:史海无涯标签:李贺

    关于唐诗的收集整理,做得最全的自然是《全唐诗》,一共收录了二千二百余人的四万八千九百余首诗。但是,《全唐诗》中最大的问题是良莠不齐,所以普通人欣赏、学习唐诗,还是用《唐诗三百首》居多。不过,蘅塘退士的《唐诗三百首》也有问题,那就是竟然没将天才诗人,有“诗鬼”之称的李贺诗歌选编进来。李贺虽然只活了27

  • 李双江与大儿子合照曝光!李双江精神抖擞,李贺沉稳谦逊远胜弟弟

    历史人物编辑:影影爱旅行标签:李贺

    男士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面对时尚的看法和态度会截然不同,尤其是上了年纪之后,就会更看重成熟稳重的效果。男人在年轻时,或许会更追求时尚个的感觉,但是到了70、80岁的之后,随着外形上的变化,气质也会发生改变,而这个时候,就更应该强调内在的重要,才能让你看上去更有魅力。说到,很多人都已经不陌生了,而且大多

  • 唐代诗人李贺为什么被称为“诗鬼”?

    历史人物编辑:小徐视角标签:李贺

    李贺(790年~816年),字长吉,世称“李长吉”、“鬼才”、“诗鬼”等,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祖籍陇西,自称“陇西长吉”。生于福昌县昌谷(今河南洛阳宜阳县),后世因称他为“李昌谷”。一生愁苦多病。唐宗室后裔,因为父名晋肃不得应进士第,仅做过3年从九品微官奉礼郎,因病27岁卒。李贺是中

  • 李贺写下“天若有情天亦老”,整个盛唐无人对上,宋朝才对出下句

    历史人物编辑:澜风说标签:李贺

    唐朝是一个国力空前盛大,影响力极其深远,文学艺术极为广博的时代。每当提起盛唐时期,我们就会想到浪漫、多情、繁荣等字眼。而唐诗,更是人类文学史上的一项宝库,诞生了不少璀璨的作品,大小李杜、诗魔、诗神、诗狂、诗佛……每一位诗人的作品我们都能信手拈来。即便是诗鬼李贺,他的一句“天若有情天亦老”一出,一度成

  • 李白和李贺都写过《将进酒》,李白纵饮狂歌,李贺却多了一丝慨叹

    历史人物编辑:刘倩爱历史标签:李贺

    李白说,诗酒不可分家;苏轼说,诗酒要趁年华。中国古代诗词盛坛就像一个偌大的湖泊,沉淀了千年烟霞,融汇了百家之长,数不清的文人墨客蹚水而过,翩若惊鸿,留下了绝美的句子。当然也可以称之为酒坛,饮酒仿佛是文人创作的一种前奏,不进几滴醉液,就好像难以挤下辞藻。 尤其是李白,他不光嗜

  • 李贺写下“天若有情天亦老”,整个盛唐无人能续,宋朝才对出下句

    历史人物编辑:静心读史标签:李贺

    李贺短短27年的时光,写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说起他最有名,最为人熟知的诗句就是那句“天若有情天亦老”。李贺郁郁而终。神童的身份并没有给他带来荣耀,反而引起小人的嫉妒。一个人最大的痛苦,莫过于这一生都没办法施展自己的才华和抱负。他的内心究竟积攒了多少的酸楚,才能写出“天若有情天亦老”这样的诗句。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