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武则天让人挖开徐茂公的坟,见到陪葬衣物,为何骂徐茂公狡诈?

武则天让人挖开徐茂公的坟,见到陪葬衣物,为何骂徐茂公狡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史小策V 访问量:4235 更新时间:2024/2/20 12:41:57

徐茂公,本名徐世绩,唐朝开国功勋,深受李渊李世民的信任和器重。唐朝建立之后,高祖李渊赐徐茂公姓李,太宗李世民又将徐茂公列入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列。

唐太宗贞观年间,徐茂公先后参与了平定东突厥、灭薛延陀,以及远征高句丽等大战,屡立战功。李世民发现徐茂公为人非常重视恩义,就准备将徐茂公留给太子李治。太宗在晚年就将徐茂公暂时贬为叠州(甘肃迭部县)都督,嘱托李治等他去世后,再将徐茂公召回,授予仆射(相当于宰相)之职,则徐茂公必会对李治忠心耿耿。

高宗李治继位后,按照太宗遗命,召回了徐茂公,授予了尚书左仆射之职,同时加司空衔,可谓是位极人臣。

在武则天争夺皇后之位时,李治曾经征求徐茂公的意见:“朕欲立武昭仪为后,遂良固执以为不可。遂良既顾命大臣,事当且已乎?”意思就是,高宗想立武则天为皇后,可是褚遂良等人反对,这事要怎么做?徐茂公听后,答道:“此陛下家事,何必更问外人!”一句话,解决了李治的疑虑,自己的家事,自己做主就行了。

正是因为徐茂公没有反对李治立武则天为皇后,所以,武则天在之后也没有迫害他。倒是褚遂良、长孙无忌等坚决反对的人,被武则天逐一贬黜迫害。

高宗总章元年(668年),徐茂公与薛仁贵一起,再征高句丽,终于攻克平壤,凯旋而归,完成了当年李世民未能完成的心愿。第二年,徐茂公病逝,享年76岁。高宗为徐茂公辍朝7日,敕令陪葬唐太宗昭陵。

高宗病逝后,太子李显继位为唐中宗。李显刚继位,因为宠幸韦后,准备立韦后之父韦玄贞为侍中(相当于宰相)。身为皇太后的武则天自然不希望大权旁落,随即废唐中宗为庐陵王,立豫王李旦为帝,即唐睿宗。武则天也趁机临朝称制,完全掌控了朝政。

武则天的行为触怒了忠于李唐的徐茂公家族。徐茂公之孙徐敬业、徐敬猷兄弟以支持庐陵王为口号,在扬州举兵反武,十余天时间就聚集了十万余众。武则天得知消息后,立刻派三十万大军征讨,徐敬业兵败自杀。

武则天自然不肯善罢甘休,不但削去了徐敬业的爵位,诛杀了徐敬业的妻子、儿女(按两唐书记载,徐敬业有后人逃到了吐蕃),还迁怒于已经去世的徐茂公。武则天下令,将徐茂公的坟墓掘开,剖棺戮尸。

当武则天剖开了徐茂公的棺椁之后,发现徐茂公的遗体仅仅穿着常服,身旁陪葬着一套朝服。除此之外,仅有十个木人作为陪葬,别无他物。这跟徐茂公不爱钱财,“战胜所得金帛,皆散之于将士”,以及严于律己,不求奢华的传闻一般无二。

原本,徐茂公临死前就交代家人,在其去世后,“棺中敛以常服,惟加朝服一副……著十个木人,示依古礼刍灵之义,此外一物不用”。当时的很多人都以为徐茂公位极人臣,身为朝廷一品大员,之所以说这种话,也不过是作秀罢了,墓中肯定陪葬品众多。但是,当武则天掘开徐茂公之墓,剖开棺椁时,真相终于大白。

对于武则天而言,她认为徐茂公早就料到了有被剖棺戮尸的一天,所以,故意摆出一副清廉样。如果武则天坚持戮尸,那武则天就落下了屠戮大唐忠义廉洁之臣的恶名。所以,武则天脱口而出,骂徐茂公狡诈。

不过呢,武则天之所以能成为历史上唯一被承认的女皇帝,必然有其过人之处,所以,她毫不犹豫的还是将徐茂公给戮尸了。

一直到中宗李显在神龙政变复位之后,念及徐茂公的功勋,追复了徐茂公的官爵,并重新依礼改葬。

到了现代,考古工作者对徐茂公墓进行考古发掘时,发现改葬的徐茂公墓,早已被盗,而徐茂公的尸骨也早已荡然无存。推测,在武则天剖棺戮尸时,已经不存了。

值得庆幸的是,徐茂公墓中还是留存出土了一顶代表大唐至高荣耀、非常珍贵的“三梁进德冠”。根据同时出土的唐高宗御笔《李公碑》记载,这顶珍贵的冠为太宗李世民所赐。这也间接印证了两唐书中,徐茂公墓陪葬了一套官服的记载。

标签: 徐茂公

更多文章

  • 因斗鸡案而出府入蜀的王勃,三年后写下两首羁旅小诗,开盛唐诗象

    历史人物编辑:小思思爱视界标签:王勃

    王勃,初唐四杰之一,一位英年早逝的天才。在诗风华丽空洞的初唐,即便是随手写下的羁旅小诗,也弹奏出了不一样的音符,开诗歌中的盛唐气象。故事‍总章元年(公元668年),沛王府内热闹之极,原来,十几岁的沛王召来了王府中的侍从,他宣布,第二天和弟弟英王斗鸡。斗鸡是当时长安权贵们最喜欢的娱乐项目之一,年轻的沛

  • 王勃:因文章写得太好,先是被唐高宗贬出长安,渡海时又被海收了

    历史人物编辑:一丫文史阁标签:王勃

    装逼被人当场打死的,并不稀罕;可是装的太优秀,连老天爷都看不下去的,大概只此一人了。此牛人是谁呢?请看诗圣杜甫是如何称赞他的:“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排在第一位的“王”,是千古第一骈文《滕王阁序》的作者,名字叫王勃。公元668年,王勃“火”了,而且是在大唐

  • 王勃:蹭了别人一顿饭,用一首诗和一篇文章,让一座城火了千年

    历史人物编辑:刘申伟标签:王勃

    网络上曾流传着这样一个这样一个段子:不曾读过书的人,在面对海天落日之时,只会感叹一句“哇,好美。”而读过书的人,面对眼前美景则会脱口而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后人对于写出此番诗句的作者,却往往知之甚少。只是当我们在对着“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等诗句朗朗上口时,才偶尔会想起这位唐代

  • 王勃最失意的一首诗,通篇没写一个秋字,却满是秋愁,人见犹怜!

    历史人物编辑:魏士明标签:王勃

    王勃最失意的一首诗,通篇没写一个秋字,却满是秋愁,人见犹怜!明说诗歌文化6一、盛唐时代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黄金时代。在别的时代,文化名人都是一个一个的出现,但是在盛唐,诗人几乎是成群出现的。李白、杜甫、白居易,一个个星光璀璨。文豪遍地走,这是读者的幸运。我们能够读到,“飞流直下三千尺”的豪情,“朱门酒肉

  • 王勃:蹭了别人一顿饭,用一首诗和一篇文章,让一座楼火了上千年

    历史人物编辑:陈建标签:王勃

    于坚曾经说过:”小说它总是要去顺从大众,诗歌好像不一样,诗歌是语言最高智慧的体现,诗人不要求当大众的代言人,诗人更愿意做的是他自己内心世界的一个发言者,它不像小说那样要求广泛的读者。”相比起小说冗杂的描述,短小轻快的诗歌总是被读者们赋予了一层更为深厚的浪漫气息。中国诗歌的创作由来已久,其中发展最为鼎

  • 李世民最荒暴弟弟留三大遗产,因杜甫王勃名传1300年,成山东遗憾

    历史人物编辑:米雅历史阁标签:王勃

    在李渊和李世民父子之间,有一个比较搞笑的事情:贞观之变李世民继位的时候,他28岁李渊60岁,4年后,已经是太上皇的李渊又给李世民添了一个最小的弟弟,这就是本文的主角,以致于李世民成为了皇帝,还一手抱着自己“可爱”的小弟弟。几年后,当李渊去世的时候,这位小弟弟仅仅有6岁,这就是李元婴。生在李渊李世民的

  • 王勃最经典的一首诗,堪称送别诗中的阳春白雪 千百年来无人可及

    历史人物编辑:大康生活标签:王勃

    王勃,字子安,唐代著名诗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世称“初唐四杰”。王勃一生经历坎坷,离家为宦为生,其著作多怀乡送别诗,这首《九日登高》便是其中的代表作。咸亨元年(670年)重阳节,客居西蜀的王勃与友人一起登玄武山遥望故乡。时逢重阳佳节,而故友离散时,这番场景勾起了诗人浓郁的乡愁,于是便有了这

  • 王勃:初唐最命短的天才,杀过人坐过牢,还曾被唐高宗点赞

    历史人物编辑:孙建安标签:王勃

    “道超中古,功推下济。惟帝惟天,惟天惟帝。”一炷香燃尽,唐高宗终于打破沉默,惊叹道:“奇才,奇才!真是我大唐奇才!”麟德二年(公元665年),朝廷最年轻的命官——16岁的“朝散郎”王勃,趁着乾元殿建成之际写了这篇《乾元殿颂》,成功拍了唐高宗夫妇的马屁。很快,王勃就等到了升迁的机会,他被分到了沛王府当

  • 越南第一大省,跟中国有很深的缘分,唐朝大文豪王勃就埋在此处

    历史人物编辑:石庆松标签:王勃

    越南这个国家面积不大,但是却分成了63个一级行政区划,有58个省(tỉnh)及5个直辖市,那这其中最大的一个是哪里呢?这个省和中国还真有一定渊源,这个省就是乂安省。乂安省,属中北沿海地区,北与清化省相邻,南接河静省,西临老挝,东临北部湾。面积16,493.7平方千米,人口300万乂安省位置示意图这个

  • 冠绝古今的文人骚客——王勃:因一只鸡断送前程,却留下千古绝唱

    历史人物编辑:灰尘埃及记标签:王勃

    “光昌流丽之外,还有牢愁满腹一方”,一轮明月透过窗帘,伴随着微风,照在了墨迹未干的批语之上。这是教员少有长篇大论地点评一个青年,从生平事迹,到文章风格,再到人格人品,虽不乏辛辣锐评,但也无处不透露着教员对这个“青年”的肯定。抬眼望向窗外的大好河山,再细细品味“青年”诗文中不断喷涌的无垠生气,教员和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