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元稹:曾经沧海难为水,最怕“渣男”写情诗,西厢记以他为蓝本

元稹:曾经沧海难为水,最怕“渣男”写情诗,西厢记以他为蓝本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子曰读历史 访问量:2960 更新时间:2024/1/1 2:49:02

古往今来,多少风流才子都与凄美动人的爱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因此创作出许多流传千古的吟咏爱情,表达忠贞不渝之志的诗句。

但“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我们也不能仅凭几句小诗就断定一个人的品质。

就像是这首诗——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单从诗句出发,我们可能会感动于诗人的深情和对爱情的忠贞不渝,但事实却截然相反,这首诗的创作者元稹竟然是个不折不扣的“渣男”,风流多情才是他的本质。

少有才名,无情弃青梅

古语有云:“仗义每多鼠狗辈,负心皆是读书人。”多情似乎一直是中国传统文人的不二标签,而元稹就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风流才子。

这种风流多情的品质并非是后期产生的,而是从元稹年少之时便有所显露了。文人大多以杰出的文采作为自傲的资本,他们也因此被世人知晓。元稹正是利用了自己的才华吸引来一众女子的爱慕。

了解元稹的人,大都会对他的作品《西厢记》有所耳闻。这部小说正是取材于元稹的亲身经历,而剧中的主人公正是曾被元稹抛弃的表妹崔莺莺

鲁迅先生曾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元稹以张生自寓,述其亲历之境。”但也许是自己也无颜面对现实,元稹在创作中站在张生的立场上替自己的凉薄进行了辩护。

崔莺莺是元稹的表妹,两人算得上是青梅竹马。崔莺莺才貌双全,家里条件也很不错,爱上表哥元稹是被他出色的文采所吸引。青年人的爱情总是像干柴遇上烈火,一旦燃起便会一发不可收拾。

在浓烈的爱情驱使下,两人很快就私定终身了。

本该是才子佳人的完美爱情,却因为元稹的变心而烟消云散。因为有青梅竹马的情感基础,两人的感情也算是一路顺风顺水,这样的安稳一直持续到元稹参加贡举。贞元十八年,元稹凭借着在贡举中的出色表现而被当时的京兆尹韦夏卿重视。

一心想要出人头地的元稹为了得到豪门贵族的助力,经过多方打听后,他得知韦夏卿家中上有一个女儿韦丛待嫁闺中,想要得到一个强大的岳父为自己助力的元稹,立即将自己的妻子崔莺莺“弃之如敝履”,转而用八抬大轿将韦丛迎娶回了家。

如此凉薄,着实令人震惊,但这仅仅展示出了元稹“渣男本性”的冰山一角。

元稹的厚颜无耻并未就此止步,为了洗白自己,他竟然在《西厢记》中将崔莺莺写成是一个祸国殃民的“妖孽”,因此张生驾驭不了,才无奈放弃与崔莺莺间的爱情。

妻子病故,不改风流本性

谈起韦丛,元稹待她也算是付出了真心,千古名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去巫山不是云”便是为她所作。也许是碍于岳父家强实力大的,对自己这个曾是豪门千金的妻子,元稹可谓是百依百顺。

韦丛也算是个贤良的妻子,下嫁到元家的她并没有丝毫抱怨,反而是处处包容,为元稹将家庭打理得井井有条,还在七年内给他生下了七个孩子。但正因为连续生产,韦丛元气大伤。

元和四年,韦丛因病去世,时年二十七岁。爱妻的突然病逝让元稹颇受打击,诗人的抒情往往是直白而露骨的,为了纪念亡妻,元稹先后写下离思五首、遣悲怀三首。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元稹的风流多情并没有随时间而消失,反而越演越烈。本来以为元稹至少要因为爱妻的病逝而陷入长时间的失落,但“渣男”就是“渣男”,妻子尸骨未寒,他就再次对其他女子动了心。

这次元稹的心动对象是当时名噪一时的女诗人薛涛,她才貌过人,聪敏机智,元稹正是被她的才华吸引,志趣的相投也让薛涛也对元稹十分满意。

但是元稹的凉薄本性并未因为对象是薛涛而有所改变,即使对佳人许下了相守一生的誓言,也没有丝毫要兑现的意思,这只因为元稹是个现实的男人。

在他知道出身乐籍且比自己年长十一岁的薛涛,对自己的仕途没有丝毫益处,甚至还可能成为自己加官进爵路上的绊脚石,于是他又一次发挥了“渣男”特质,将薛涛抛弃。

就像是《氓》中所写“士之耽兮,尤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元稹是挥一挥衣袖,毫不留情的走了,可薛涛却被这情网牢牢困住,满怀幽怨的她,脱下红裙换道袍,从此青灯古佛常伴身侧。

不得不说,元稹的多情真是害人不浅。

出轨有夫之妇,最终无情抛弃

与薛涛分手之后,元稹并没有就此退出多情的江湖,他的下一个恋爱对象更加令人震惊,她就是当时红极一时的参军戏女主角刘采春。这个女主角在认识元稹时,已经身为人妇,但尽管如此元稹还是没有放过她。

当时身为绍兴城最高长官的元稹被刘采春的美貌深深吸引,虽然她的才学比不上薛涛,但是她足够漂亮啊。一个贪色一个恋权,元稹和刘惜春一拍即合,开始了一段长达三年的违背伦理道德的恋爱。

在他们漫长的恋爱过程中,元稹发挥了自己诗人的特长,给刘采春写了不少的情诗。其中也不乏流传后世的名作,比如《赠刘采春》。然而这场轰轰烈烈的元刘之恋并没有开花结果,同样无疾而终。

原因依旧是刘采春低贱的出身会给元稹的仕途带来负作用,在功名利禄面前,即使是长达七年的爱情长跑,元稹这个负心汉也能够说断就断,他的薄情真不是浪得虚名的。

身为诗人,元稹的创作确实是才华横溢,为我国的文学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但是从其为人处世来看,实在是难以令人恭维,他的滥情和薄凉伤透了不少女人的心,无论是对自己的青梅竹马的表妹崔莺莺,还是女诗人薛涛,抑或是女主角刘采春,只要是对他的仕途有不好的影响,元稹都会毫不留情的分手,这样的做法实在是令人感慨。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图片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号作者联系,如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责任文章。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标签: 元稹

更多文章

  • 唐朝第一大渣男元稹,诗中痴情专一,诗外始乱终弃

    历史人物编辑:契机电视君标签:元稹

    原为唐朝最伤心的人元稹,在诗中痴情专一。可细看元稹身边的女人,他虚度了薛涛的性命,辜负了莹莹的痴情,始终抛弃身边的女人。他是无情的男人还是情人?对此,我只能说,男人都是大猪蹄子,说的永远比做的好。说起元稹,他是唐代中期的一位大诗人。他与白居易并称为“元白”,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他的文学成就自然

  • 元稹最经典的一首诗,道尽了爱情里的悲欢离合!

    历史人物编辑:小时悟史标签:元稹

    《离思·曾经沧海难为水》是唐代诗人元稹的一首经典诗作,也是描写爱情的古诗词中,最为脍炙人口的佳作之一。元稹用对爱情一往情深的笔触,表达出了自己真挚热烈的情怀,抒发了自己对心爱女子的爱恋,以及对美好爱情的怀念。可以说是感人至深,极易引起读者的共鸣。元稹的这首诗,不同于王维在《相思》中,以红豆这一鲜明的

  • 元稹的这首《行宫》,白发宫女们为什么议论唐玄宗?

    历史人物编辑:夜话人文标签:元稹

    行宫 元稹·唐代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译文:曾经富丽堂皇的古行宫已是一片荒凉冷落,宫中艳丽的花儿在寂寞寥落中开放。幸存的几个满头白发的宫女,闲坐无事只能谈论着玄宗轶事。元稹的这首五言绝句,是一首抒发盛衰之感的诗。当时正值唐朝经历过安史之乱不久,国力走下坡路

  • 曾经海难成水,元稹写妻诗成千古名句

    历史人物编辑:狗子的日常标签:元稹

    这首诗是诗人元稹写给他已故妻子韦丛的,也有传是他写给他的情人崔莺莺的。崔莺莺是诗人元稹的小说《莺莺传》中的女主人公,一个悲剧人物,后来被王实甫改编成《西厢记》,形成了美好的结局。相传,小说中的人物崔莺莺就有一个原型。元稹的老婆就是韦丛。20岁时她嫁给了元稹。婚后生活十分艰难,但他们却十分恩爱。不幸的

  • 商玲珑:元稹、白居易这对好友之间唯一的嫌隙?

    历史人物编辑:琳琳佳严严标签:元稹

    贞元19年(803年),元稹与白居易第一次相见。两人同登科第成为同事,一起被授为秘书省校书郎的官职。白居易比元稹年长7岁,两人不仅成长经历相似,幼时丧父由母亲抚养长大,在趣味上有许多相通之处。两人一见如故,开启了一段神仙友谊。随后两人一同提倡“新乐府运动”被后人并称“元白”。两人仕途同样起起伏伏,各

  • 曾经沧海难为水,元稹怀念妻子的诗,却成了描写爱情的千古名句

    历史人物编辑:宠物新乐园标签:元稹

    前些时候有一个谈恋爱的小女子问我,“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那句话是什么意思?她说朋友在微信里引用了它,当时不是很了解,怕弄错了成为笑话,所以没有贸然回复。于是我告诉她这是唐代诗人元稹的一句诗,自己可以上网查一查。这句诗是诗人元稹写给亡妻韦丛的,也有说是他写给恋人崔莺莺的。崔莺莺是诗人元稹

  • 元稹有多在乎白居易?一首28字小诗道尽友情,让元稹“妻惊女哭”

    历史人物编辑:刘倩爱历史标签:元稹

    说起唐代诗人元稹,真的是一个争议颇多之人,读他的诗总会让人感觉他是一个痴情之人,那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是真切感人。但实际上了解过元稹的生平,我们会发现他的感情实在是太过繁杂,和薛涛、刘采春等人都曾有过感情,但最后这些人都被他抛弃了。似乎在元稹的世界里对于一个人的“痴情”都是有时限的,

  • 白居易劝元稹喝酒,元稹写下一首撒娇诗,细思极恐,让人想歪千年

    历史人物编辑:醉风文史标签:元稹

    唐代宗大历七年,李白仙逝十年,杜甫也已去世两年,两位领袖的陨落是大唐诗坛的巨大损失,但就在这一年,一位能够填补领袖空缺的诗人出生了,他的名字叫做白居易。五年后,元稹随即加入大唐造星计划。此后几十年,二人联手制霸文坛高峰,并缔造了一个无与伦比的组合:青楼兄弟。那时的元白既是同事又是朋友,还是有共同爱好

  • 白居易写诗安慰被贬的元稹,元稹写诗安慰被贬的白居易,高下立现

    历史人物编辑:潇湘历史坊标签:元稹

    文人相轻,古来有之;文人相交,大唐文坛莫过于元白者。白居易与元稹皆是大唐文笔妙手,他们的友谊不仅千年来为人称道,而且还很容易引起世人误会,似乎超越了兄弟之情的惺惺相惜,反而镀上了一层类似儿女情长的深情厚谊。他们一起赏读风花雪月,一起流连烟花巷里,一起抨击过先辈同行,一起打压过出头新人,堪称形影不离,

  • 白居易和元稹交情深厚,白居易在一篇奏章中,痛骂元稹是大奸臣

    历史人物编辑:桑成阳标签:元稹

    诗歌之中,有一种是应和之作,就是两人或者多人就同一题材,互相作诗相赠。唐诗的应和唱酬作品中,白居易与元稹的最多。这是因为白居易和元稹在年轻时相遇,一同参加科举考试,一同进士及第,又是一同在朝为官,在文学主张、生活情趣以及政治态度上长期保持一致,一以贯之数十年。哪怕是聚少离多,分别贬谪在各地为官,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