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白居易劝元稹喝酒,元稹写下一首撒娇诗,细思极恐,让人想歪千年

白居易劝元稹喝酒,元稹写下一首撒娇诗,细思极恐,让人想歪千年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醉风文史 访问量:3997 更新时间:2023/12/20 10:04:59

唐代宗大历七年,李白仙逝十年,杜甫也已去世两年,两位领袖的陨落是大唐诗坛的巨大损失,但就在这一年,一位能够填补领袖空缺的诗人出生了,他的名字叫做白居易。五年后,元稹随即加入大唐造星计划。此后几十年,二人联手制霸文坛高峰,并缔造了一个无与伦比的组合:青楼兄弟。

那时的元白既是同事又是朋友,还是有共同爱好的酷玩兄弟,持有长安各大烟花场所的至尊VIP,高堤垂柳、青楼紫陌、翰墨花月,凡是红飞翠舞之地,都能见到形影不离的元白的身影。有大批长安狗仔甚至怀疑,这二人早已跨越了友情的界限,步入了爱情的殿堂,今天我们就通过一首诗,来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元白感情深厚的基础是“同性相吸”。白居易曾有诗云:“昔我十年前,与君始相识。曾将秋竹竿,比君孤且直。”元稹有“孤且直”的性格,白居易也有,然而耿直且孤高,也容易被推倒。什么“花下鞍马游,雪中杯酒欢”,什么“春风日高睡,秋月夜深看”,简直就是陪你携手走尽这红尘世界。

其实,牵牵手就像旅游的事儿,对元白而言不过是小儿科,他们互相唱和三十载,暧昧的情节多了去了,接下来小解就为大家讲一讲白居易劝元稹喝酒的故事。那是一个浪漫的夜晚,元白二人相对而饮,其余再无他人,可元稹发现这今儿个的老白不太对劲,怎么一直试图灌醉我呢?不行,我得写首诗来试探试探他。

《酬乐天劝醉》元稹

神曲清浊酒,牡丹深浅花。少年欲相饮,此乐何可涯。沉机造神境,不必悟楞伽。酡颜返童貌,安用成丹砂。刘伶称酒德,所称良未多。愿君听此曲,我为尽称嗟。一杯颜色好,十盏胆气加。半酣得自恣,酩酊归太和。共醉真可乐,飞觥撩乱歌。独醉亦有趣,兀然无与他。美人醉灯下,左右流横波。王孙醉床上,颠倒眠绮罗。君今劝我醉,劝醉意如何。

这首诗比较长,但大家不必一一细读,只要将目光锁定在最后六句上即可。因为一般来说,重点都会置于末尾,且当前面铺垫的文字越多,就说明这最后的重点就越关键。那么,元稹这六句说的是什么?

元稹这六句的意思是:美人挑灯夜醉,两只眼睛流转出的魅惑令人心醉;王孙们将她劝醉的原因很简单,就是要与之颠龙倒凤,卧床同眠。那么老白啊,今天你把我劝醉,是想把我怎么样呢?两个男人喝酒,再正常不过,可元稹却发出这样的疑问,很显然他们之间的关系非比寻常,究竟有多不寻常,那就请各位看官自行定夺吧。

还有一件事情可以加以佐证。元白唱和后期,二人身体都大不如前,元稹还写下了“垂死病中惊坐起”之句,可他们之间的感情却愈加浓厚,虽然无法继续以“青楼兄弟”的身份活动,但仍然时常写诗相赠,回忆那些年的故事。

据传好长时间没收到信件的元稹,突然听闻老白终于来信,竟还没等信拆开,眼泪就已经流下来了。《得乐天书》:“远信入门先有泪,妻惊女哭问何如。寻常不省曾如此,应是江州司马书。”着实把老婆孩子吓一跳,还以为是病危通知书来了。元白的感情,竟引起了妻儿的嫉妒,真乃至交也。

这只是两个小小案例,实际上关于元白暧昧的诗歌有不少,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搜索阅读。或许有人会说他们只是兄弟情深罢了,但当你真正了解了“元白”的含义,可能就不会这么想了,那一句埋藏在心中多年的话就是:倘若有来生,我们做恋人。

标签: 元稹

更多文章

  • 白居易写诗安慰被贬的元稹,元稹写诗安慰被贬的白居易,高下立现

    历史人物编辑:潇湘历史坊标签:元稹

    文人相轻,古来有之;文人相交,大唐文坛莫过于元白者。白居易与元稹皆是大唐文笔妙手,他们的友谊不仅千年来为人称道,而且还很容易引起世人误会,似乎超越了兄弟之情的惺惺相惜,反而镀上了一层类似儿女情长的深情厚谊。他们一起赏读风花雪月,一起流连烟花巷里,一起抨击过先辈同行,一起打压过出头新人,堪称形影不离,

  • 白居易和元稹交情深厚,白居易在一篇奏章中,痛骂元稹是大奸臣

    历史人物编辑:桑成阳标签:元稹

    诗歌之中,有一种是应和之作,就是两人或者多人就同一题材,互相作诗相赠。唐诗的应和唱酬作品中,白居易与元稹的最多。这是因为白居易和元稹在年轻时相遇,一同参加科举考试,一同进士及第,又是一同在朝为官,在文学主张、生活情趣以及政治态度上长期保持一致,一以贯之数十年。哪怕是聚少离多,分别贬谪在各地为官,他们

  • 诗人元稹悲叹贫贱夫妻百事哀,为何又高歌由来不羡瓦松高

    历史人物编辑:云裳小历史标签:元稹

    一个人从呱呱坠地到安享晚年,不知道要经历多少坎坷,有些人只看见你雍容的气度,华丽的外表,不凡的谈吐,却不知道你内心曾经承受过别人无法理解的苦楚,又独自咽下多少不为人知的眼泪。人生的旅程,就像季节的更迭,潇风柔雨,花开花谢,勇敢地面对着;缘深缘浅,缘聚缘散,无奈地经历着。爱一个人也许只是一刹那的感觉,

  • 元稹催人泪下的一首诗,短短28字,让人看一遍哭一遍

    历史人物编辑:家兴说史标签:元稹

    前言在大唐盛世,诗歌文化的繁荣已经达到历史顶峰。在那个群英荟萃的时代中留下了无数精彩的诗篇和背后令人感慨的故事,有李白酒后写的两篇《清平乐》,有杜甫万景凄凉写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也有元稹为白居易遭贬谪写的《闻乐天授江州司马》。而元稹与白居易的友情也在这首诗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好友相逢大唐盛世在“李

  • 人不可貌相,诗中坚贞不渝的元稹,实际是情场高手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丰碑标签:元稹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而诗歌文化更是源远流长,因为诗歌最含蓄最抒情最精练。诗歌文化,要以唐代为盛。唐代是太平盛世,国家富强,人民安乐,大家都会写诗作乐,所以诗歌在唐代发展到了巅峰时代。在诗歌文化当中,悼亡诗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之前的悼亡诗都是悼念丈夫的,自从潘安以后就开始悼念亡妻了。小编不知道大家对元稹

  • 元稹的民生情怀

    历史人物编辑:洪春标签:元稹

    公元779年的春天,元稹出生于洛阳城南。追溯元稹的家世,在历史上也曾赫赫有名。元稹的父亲元宽,母亲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拓跋什翼犍的十四世孙。拓跋什翼犍,鲜卑族人,平文帝拓跋郁律次子,烈帝拓跋翳槐的弟弟,十六国时期代国君主。由此看见,元稹是鲜卑人的后裔,身上流淌着的是奔放不羁、张扬热烈

  • 她是唐时的一代名伶,全能型的女艺人,曾经还得元稹作诗一首

    历史人物编辑:贤谈文史标签:元稹

    唐朝时期有很多的女性因为文采出众而被后世所熟知,其中属四大才女最为出名,她们就是李冶、薛涛、鱼幼薇和刘采春了,而其中的刘采春不仅会作诗,还会唱歌写曲,是一位全能型的才女。她是江苏人,但是在历史上对她的出生地区还是有一些歧义的,认为她应该是浙江人才对。因为自己的家庭十分贫寒,所以她立志要在诗赋上面有一

  • 为什么哥舒翰要率领唐军以弱击强?756年7月14日唐玄宗撤离长安

    历史人物编辑:刘申伟标签:哥舒翰

    萨沙历史上的今天。作者:萨沙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为什么哥舒翰要率领唐军以弱击强?756年7月14日:受到安禄山所率领的部队不断推进的影响,中国唐朝皇帝唐玄宗立刻撤离当时的首都长安。安史之乱中,有一个非常关键的战役,就是潼关之战。在安禄山军事实力占优,军队锐气最强盛的时候,10多万唐军却

  • 安禄山为何能横扫大唐?你看手握20万雄兵的哥舒翰,是怎么被俘的

    历史人物编辑:惊鸿似人间标签:哥舒翰

    一、安禄山为何敢起兵?安史之乱,是大唐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不过是否考虑过,李隆基时期是大唐的巅峰一刻,国力之雄厚无出其右,为何却被安禄山这一撞,直接就半身不遂了呢?原因虽很复杂,但其实通过剖析手握20万雄兵的大唐名将哥舒翰之败,就能明白,为啥安禄山能横扫大唐了。不过这一切,都要从范阳这个地名说起了。因

  • 被哥舒翰诬陷致死的安思顺,若其当年愿与堂弟安禄山一起反会怎样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历史标签:哥舒翰

    755年深受唐玄宗赏识的三镇节度使安禄山发动反唐叛乱时,他的无血缘堂兄安思顺此时正在担任朔方节度使(安禄山母亲在安禄山小时候,再嫁给了安思顺的伯父安延偃)。作为安禄山的堂兄,安思顺并未参与安禄山的叛乱活动,不仅不参与他还很早上书向朝廷指出要防范安禄山。就是这样一个忠臣,安思顺不仅在安禄山叛乱后,不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