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唐宋出现很多诗词大家,耳熟能详的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唐宋八大家等等,哪个不是如雷贯耳,他们给后世留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诗词。
而其中有一位唐朝诗人尤其擅长写悼亡诗和艳诗,他的《离思五首》(其四)里一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更是成为古往今来歌颂爱情忠贞的美好诗句之一。
我们也很容易把诗词投射到诗人身上。会认为这首诗的作者元稹对他的结发妻子韦丛一定非常的深情专一。
如果你对元稹的生平稍微有点了解,你一定会哑然失笑,你会非常失望的,这是一个情感丰富、情史复杂的“渣男”诗人。
元稹八岁时,父亲元宽早逝,家境贫寒,由母亲郑氏抚养成人。他年少时就很有才气,在贞元十九年(803年),与白居易(772年-846年)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世称“元白”。
元稹诗里描绘的是对妻子的一往情深,他将沧海和巫山隐喻为自己的妻子,他认为自己的妻子就像沧海和巫山一样,让诗人见了之后便深情款款,不再会留恋和心动其他的女子。他对自己妻子的爱是无与伦比,除了自己的妻子之外,再也没有其他女子让自己动心了。
而事实上他就是一个凤凰男,借着妻子攀上高枝,而且很不专一,一生有三次婚姻,多次恋情。
他一生为官,曾经四次遭贬,可以说,他贬到哪里,哪里就有他的恋情。而且每次都是情深义重,为恋人都会写诗,深情款款。可是一个转身,就迅速投入另一段感情。
我们就来回顾他的感情史,感受这个渣男诗人的多情吧。
20岁时,元稹偶遇自己的远房表妹崔双文,两人一见倾心,互生情愫。
元稹亲笔为表妹崔双文写下有名的《春词》:
深院无人草树光,娇莺不语趁阴藏。等闲弄水流花片,流出门前赚阮郎。
元稹写的传奇《莺莺传》,就是以自己经历为素材所写的。
次年,21岁的元稹回京复考,被太子少保京兆尹韦夏卿看中,把年方二十的小女儿韦丛许配给元稹。攀高枝的元稹求官心切,当即抛弃了表妹崔双文,与韦丛相恋结婚。这是元稹的第一次婚姻。
韦丛端庄贤惠、温柔体贴。她嫁给元稹时,元稹的生活那时并不怎么好。但韦丛不慕虚荣,甘守清贫,与元稹感情很好,夫妻二人也恩爱有加,生育五个孩子。
遗憾的是,这样的幸福时光太短暂。31岁的元稹在左迁监察御史的任上,韦丛病世,年仅27岁。为此,元稹写下情词痛切的祭文,并作《离思》五首和《遣悲怀》三首,其中《离思》其四中的"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成为千古名句,流传至今。
可是妻子尸骨未寒,元稹在蜀地任职期间就与蜀中女诗人薛涛谈起了恋爱,这段感情持续了三个多月,后来元稹被权贵打压调离蜀地,贬到洛阳。
这段感情里薛涛应该是陷入更深,为更好地与元稹书信往来,独创了"薛涛笺"。元稹也是多情种,为薛涛写下动情的《寄赠薛涛》:
纷纷辞客多停笔,个个公卿欲梦刀。别后相思隔烟水,菖蒲花发五云高。
不过,元稹与薛涛的"异地恋"并没有维持几个月,后来两人疏远,不久就没了联系。
而薛涛为了元稹终身未嫁,换上一袭灰色道袍,从此隐居成都浣花溪畔。
33岁时,元稹又从洛阳被贬任江陵府(今湖北荆州)士曹参军后,开始了他的第二段婚姻。
好友李景俭引荐表妹安仙嫔与元稹相识。元稹一见倾心,于是放弃与薛涛的"异地恋",开始与安仙嫔交往,不久结为夫妻。这段婚姻只有3年,安仙嫔育下孩子元荆后,病逝。哀痛不已的元稹为第二任妻子写下《葬安氏志》。
安仙嫔过逝不久,36岁的元稹再次被贬任通州司马,在上司山南西道节度使权德舆为他组织的欢迎宴会上,元稹遇见刺史裴郧的女儿裴淑,两人一见钟情。在权德舆促合下,元稹续娶了大家闺秀裴淑,这是元稹的第三次婚姻,育下孩子元樊。
正所谓“情场得意,官场失意”,元稹的仕途生涯几经沉浮,元稹44岁时调任越州时,元稹又为妻子写诗,来表达自己对妻子的依依不舍。
可是到越州后,转身就忘了自己说的话。在婚姻期间他认识了25岁的女诗人,甜歌歌手刘采春。由于撩妹经验丰富,刘采春甘愿为他当"小三",两人在越州一起生活了七年。
然而与"无情"的元稹生活七年后,他奉召回京时,与刘采春不告而别,独自离去。据传,伤心的刘采春为此写下绝命诗后投河自尽。
51岁时元稹再次被贬到武昌任武昌军节度使。这时,妻子裴淑一路相伴,元稹为之动情地写下《赠柔之》。
53岁时,元稹死于任上。
回顾元稹的一生,有过三段婚姻,伤害了三位对他痴迷的女性。他对每一位女性好像都很深情,都会为她们写深情的诗词。回头再来看看,他为了悼念妻子而成的这首千古名句,感觉是不是有点讽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