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诗人元稹写给他已故妻子韦丛的,也有传是他写给他的情人崔莺莺的。崔莺莺是诗人元稹的小说《莺莺传》中的女主人公,一个悲剧人物,后来被王实甫改编成《西厢记》,形成了美好的结局。相传,小说中的人物崔莺莺就有一个原型。
元稹的老婆就是韦丛。20岁时她嫁给了元稹。婚后生活十分艰难,但他们却十分恩爱。不幸的是,韦丛在二十七岁时病逝。元稹对妻子念念不忘,写下了33首哀悼诗来纪念她,其中最著名的三首是《遣悲怀》。而这句“曾经海难为水”出自另一组诗《离思》。《离思》一共五首歌,这是第四首。
《离思》
看过最好的,剩下的就不值得看了。
带着华聪懒洋洋地回首,一半注定修道,一半注定为王。
如果一个人亲身体验过大海,见过它的壮丽,它的波澜壮阔,它的深蓝,那么其他江河湖海中的水,与之相比就相形见绌了,它就不再是水了。如果一个人在巫山见过美丽的云彩,他就很难在其他地方看到云彩。
孟子曾说,孔子登上东山,就成了小鲁,登上泰山,就成了小世界。故望海者难为水,游圣门者难为言。看来元稹是故意借用孟子的典故,把《沧海海》写得这么美。
宋玉的《高唐赋》说,妃子在巫山之阳,高山之阻。黎明时是晨云,黄昏时是雨。日日夜夜,阳台下。这“巫山云”既然是神女所化,必然是美丽的,是其他云彩无法比拟的。
诗人元稹思念他的妻子韦丛,说她美如“水海”、“巫山云”,意思是如果他一生中见过如此美丽的女人,其他女人也会自卑,看不起他。
于是诗人匆匆从美丽如云的花朵身边走过,也懒得回头看。为什么是这样?其原因有二,一是诗人看破红尘,立志修道求仙;一个是因为你韦丛,这个世界上除了你韦丛,再也没有女人爱她了。
这首诗用比喻的手法,将妻子形容为美丽的云朵、海水、鲜花,表达了诗人对妻子永恒的怀念。
曾经海难为水,唯独巫山不是云,抒发对爱情的忠贞不渝。这句话一直为人们所背诵,成为千古描写爱情的名句。当然,它也可以扩展和延伸到其他领域,也就是说一个人的阅历越丰富,追求的目标就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