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爆发了震惊中外的安禄山、史思明叛乱,史称“安史之乱”。朝廷以朔方节度使、兵马副元帅李光弼征讨史思明。
乾元二年(759年)的某一天,镇守河阳的李光弼率领几个卫士,出了南城门,到黄河岸边观察敌情。
连日来,唐军士兵夜间议论纷纷,说对岸的史思明有无数膘肥体壮的战马,叛军士兵每天都会在黄河浅滩给战马洗澡。
李光弼等人来到黄河边,发现对岸果真有士兵在给彪悍的战马洗澡,有的士兵牵来一匹又一匹健壮的战马,洗洗刷刷,有的士兵在空地上遛马,也有的士兵牵着战马,啃食沙洲上上的青草,一幅热闹无比的场景。
李光弼久经沙场,他非常清楚敌人的险恶用心,史思明企图用这种方法瓦解大唐将士的军心。
李光弼思索了一会,对身边人说,得想一个办法,把对方的战马弄过来。
此刻,有一个卫士想出了一条妙计,于是对将军耳语了一番。李光弼连连点头,觉得主意不错。经过一番精心部署,巧夺敌人马匹的方案出炉了。
次日,李光弼下令,让士兵征集到五百匹正在给小马驹喂奶的母马,然后把母马全部赶到黄河岸边,小马驹一律拴在城内,不得与母马随行。
小马驹思念母亲,正处在母乳期的母马也非常惦念小马驹,就开始嘶鸣起来,一匹叫起来,其他的马被感染一样,也咴儿咴儿鸣叫起来。
对岸史思明叛军的战马多为公马,听到母马嘶鸣,顿时春情勃动,任凭士兵如何呼喊、拉拽,毫不管用。
有的公马回应嘶鸣,有胆大的公马索性跳入黄河,向着对岸义无反顾地泅渡。
有了带头的,其他公马呼啦啦你追我赶跳入水中,一千匹公马嘶鸣不已,终于游到了对岸。
唐军众将士哈哈大笑,李光弼令士兵把战马全部赶回城内,叛军的一千多匹战马不费一箭一卒,就成了唐军的战利品,唐军宣布——美马计奏效,夺马大功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