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五千年悠久的文化历史长河中,出现过许许多多名垂青史的优秀军事将领。例如谦虚内敛的军事鼻祖孙武、以及拥有儒家风范的名将周瑜、睿智多谋的兵家奇才诸葛亮等等。但是古往今来这些军事名家们都各有特点,但是无一例外的是他们都同时拥有过人的胆识和谋略、非比常人的智慧和远见。例如接下来我们即将描述的一位将军一样,凭借标新立异的军事才能屡破强敌,保家卫国最终赢得青史留名!
他就是被历史上称之为“与郭子仪齐名的”中唐名将李光弼,是平定安禄山“安史之乱”的主要战将之一。史书记载李光弼此人内敛、谨慎颇具大将之风,在《新唐书·李光弼传》中记载,李光弼此人虽然名气稍逊与同时代的郭子仪,但是军事才能远在郭子仪之上。李光弼此人领兵征战多出奇计,以少胜多,尤其是他著名的“河阳之战”更是被美国的著名的西点军校奉为中国极少数“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之一。
公元759年,唐肃宗由于个别原因罢免了功高震主的郭子仪兵权,委任李光弼为朔方节度使并总督天下兵马副元帅之职。临危受命的的李光弼立刻率军感到洛阳,经过一番实地考察深思熟虑之后,李光弼却命令大家撤出无险可守的洛阳,移师河阳凭借天然的山川地势阻击史思明的数十万大军。
由于史思明率领的军队多为北方游牧民族,胡人骑兵彪悍的作战风格让李光弼甚为头疼,如何能够想出一条奇思妙计挫败敌人的骑兵的。一日闲来无事的李光弼和众将领来到黄河边巡视战地工事,无意中看到河对岸敌军有众多的战马饮水,李光弼顿时心生妙计,于是李光弼吩咐麾下诸将,立刻从军中挑选风姿优美的母马500匹,并将它们的小马驹留在营中。第二日等到史思明士兵在将战马放到黄河南岸饮水的时候,将自己提前准备好的五百母马放出,母马思驹心切不断的仰天嘶鸣并朝自己的军营跑,这样一来,史思明的公战马均纷纷随着母马跑到了李光弼的军营,就这样李光弼兵不血刃的夺得了上千西凉战马。
李光弼的军事才能还表现在他能够准确分析敌将,料敌先知防患未然。敌将史思明得知战马被偷之后恼羞成怒,立刻下令攻打河阳城,不料却被早有防备的李光弼以火攻打败,史思明盲目出战损失了数百战船和上万士兵。最后接受了手下谋士建议袭取李光弼的粮道,让李光弼带领的唐军困守河阳孤城。然而此时的李光弼早已识破史思明诡计,于是安排一支奇兵埋伏在野水渡,并交代守将雍希颢说,今夜必有敌将来降,你只需将他们带回城中见我即可,雍希颢犹如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一般,自言自语道:有敌将来降,将军莫非是喝多了吧!但奈何军命难为,也只好遵命从事了。
酒过三巡、夜已过半,没成想敌军将领李日越果然带领500骑兵前来相投,担心敌军诈降的雍希颢将军正要起兵抗击,忽然想起了李光弼和他说过有敌将来投便可引荐的话,于是便将李日越带到了李光弼面前。从李日越哪里得知,他本是受史思明军令前来擒拿李光弼,只是临行前史思明告诉他如果抓不到李光弼就要杀他全家,自知不是李光弼对手的李日越权衡利弊之后只好投降,至此雍希颢不得不佩服李光弼的料敌先知之能。
赔了夫人又折兵的史思明感到离奇的愤怒,他没有想到李光弼会如此一而再再而三的羞辱自己,于是恼羞成怒的史思明决定率领自己的主力同李光弼决战,大举进攻河阳城。面对史思明数十万大军近乎疯狂的攻城,属下将军都劝李光弼弃城突围。然而此时的,李光弼却不慌不忙的将一把尺寸的短刀放入自己的靴内,众将不解问是何意?李光弼整了整衣袖之后说道:“战,危事。吾位三公,不可辱于贼。万有不捷,当自刎以谢天子。”意思就是我宁愿壮烈战死,也绝不受辱于敌酋。麾下诸将及三军将士闻言无不痛哭流涕备受鼓舞,犹如打了鸡血一般,疯狂的杀向敌人。战争结果居然打败史思明,李光弼率领的部队斩敌数万,俘虏上千的辉煌战绩,不但保存了河阳这个战略要地,而且为以后的大唐中兴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李光弼临危不乱、处变不惊深受后代兵家学者的大力追捧,当然在李光弼的一生之中堪称经典的战例还有很多。例如我们抗战时期著名的地道战,早在一千多年前就被李光弼在平定“安史之乱”中用过了。李光弼被公认为是中唐时期最出列拔萃的军事统帅,被后世史学家誉为:名副其实的唐代中流砥柱、力挽狂澜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