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承乾既是嫡长子,又早就被封为太子,为何偏偏要谋反得天下

李承乾既是嫡长子,又早就被封为太子,为何偏偏要谋反得天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文史小康 访问量:996 更新时间:2023/12/27 9:03:49

李承乾既是嫡长子,又在李世民登基不久就被立为太子,李世民还对他百般疼爱,就算他做了一些错事,李世民依然说:“我的儿子虽患脚疾,可依然是嫡长子,我怎能舍弃嫡子而立庶子呢?”

既然如此,只要熬到李世民去世,李承乾就是当然的皇位继承人。可是,为什么他却要通过谋反的方式夺天下呢?

李承乾从被立为太子那天起,李世民就给他配备了超强超豪华的教师队伍。这个教师队伍包括陆德明、孔颖达这样的儒学大师,还包括了房玄龄、魏征这样的朝中重臣。

不仅如此,李承乾的家庭也是很优秀的,父亲李世民,历史上公认的开疆拓土、勤政爱民的千古一帝。母亲长孙皇后,也是历史上有名的贤惠皇后之一,不仅仅能在后宫起到榜样模范作用,对李世民的帮助也是非常大,总能在李世民懈怠的时候劝慰他,而李世民对她也非常尊敬。

可以说,李承乾的成长环境是非常好的。

事实上,李承乾在小的时候也是比较优秀的。

李承乾14岁的时候,有一次,李世民让他写一篇治国的策略。他写了三页纸,李世民认为很有价值,还得意地给侍臣们炫耀,说他的文章“深得经邦之要也。”

李承乾16岁的时候,李世民就让他参与处理国政,参与研究军国大事。而且李世民认为他干得很好,评价他“颇识大体”“颇能听断”。当李世民出去巡游的时候,都是让李承乾监国。

不过,随着李承乾的母亲长孙皇后去世,慢慢地,一切都变了。

李承乾为什么会变?史料上说,主要有这几个原因。

一是李承乾的老师们对他太过严厉。比如他盖一个房子,他的老师、宰相于志宁就上书批评他;他和宦官玩儿,于志宁又批评他是秦二世。另一个老师孔颖达批评得更严厉。连李承乾的乳母都看不下去了,说李承乾都长大了,劝孔颖达不要那样批评,孔颖达却大义凛然说:“死无所恨!”就是说,就算让我死,我也要这样做。

李承乾的老师们这样做,大概是从李世民那里获得的经验。因为李世民是一个度量比较大,善于纳谏的人。就算大臣们对他说话再严厉,他也能承受。所以他们也用这种办法对待李承乾。没想到人与人不同,适得其反。

二是李承乾爱好男宠。李承乾喜欢上一个“美姿容,善歌舞”的乐工,并把他叫做“称心”。李世民知道后,勃然大怒,把这男宠杀掉。李承乾非常伤心,悄悄给他修墓,数次凭吊流泪。

李承乾爱好男宠,虽说性取向有问题,却也是因为母亲去世后,老师和父亲太过严厉,他缺爱的原因。缺爱而造成逆反,所以才会这样。

三是李承乾的亲弟弟李泰和李承乾争宠。这是造成李承乾变化的最根本原因。李世民不仅深爱李承乾,也深爱李泰。其实,作为一个当父亲的人来说,这原本无可厚非。但是,在李承乾的眼里,情况就不一样,他把李世民对他的严厉,对李泰的嘉奖,看着是李世民想废黜他太子之位,重新传位给李泰的表现。同时,李泰也野心勃勃想上位,不断谗害李承乾。

因为这样,让惶惶不可终日的李承乾铤而走险,试图暗杀李泰。当这件事失败以后,李承乾更近一步,勾结汉王李元昌、城阳公主的驸马都尉杜荷,大将侯君集等人谋反,想把李世民拿下,自己当皇帝。

当然了,毫无政治经验的李承乾,最后以失败的方式告终。

最后我还得再说一句,李承乾为什么在感到他太子之位受到威胁的时候,会选择铤而走险谋反呢?我觉得在那时候,他一定想到了他爹李世民发动的玄武门政变。

可以说,他的情况与他爹李世民当年的情况,何其相像。当年,作为秦王的李世民为了摆脱李建成的迫害,发动玄武门政变,一举拿掉李建成,并逼迫李渊当太上皇。

李承乾勾结镇守玄武门的侯君集,可以说,那简直就是一种刻意模仿。

所以,李承乾最后造反,不只是李世民的教育出了问题,也与李世民的“榜样示范”作用,不无关系啊。

(参考资料:《旧唐书》)

标签: 李承乾

更多文章

  • 一手王炸的牌打的稀碎,李世民长子李承乾是如何“自废武功”的

    历史人物编辑:玉兔侃史标签:李承乾

    公元619年,大唐王朝建立的第二年。在秦王李世民的府里,出生了一个男婴。因为他出生在太极宫承乾殿,所以李渊赐名“李承乾”。当时的太子是李建成,因此,谁也不会想到这个男婴将来会成为太子。李渊一语成谶,李承乾真的“承继皇业,总领乾坤”,成了大唐第二个太子。李承乾无疑是一个幸运儿,他的身份之高贵,之显赫,

  • 历史迷踪:李承乾为何要谋反?因为太宗皇帝触碰到了他的底线!

    历史人物编辑:茶煮历史标签:李承乾

    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女人的社会地位一直很低,而那些侍女婢从就更不用说了,因此,整个历史上,除了清朝的传奇侍女苏麻喇姑得到礼遇外,很少有侍女能被写进史册。当历史上的车轮来到唐朝时,开放的社会特性给很多女性提供了演绎舞台,在涌现出武则天、太平公主、上官婉儿等强腕政治人物的同时,也有无数个极具悲剧色彩的

  • 人称二世祖的李承乾为何要反李世民?这个原因让人难以想象

    历史人物编辑:孙金星标签:李承乾

    李承乾,李世民的儿子。从小就被寄予厚望,然而小时候的李承乾也没有让人失望,德才皆备、智勇双全、品行端正。在李世民和一众大臣来看此子将来必定不凡。所以李世民对李承乾的期望很高,对他是万分宠爱。更是让有名的大臣成为李承乾的侍读,教他知识。到后来让陆德明与孔颖达他们教导李承乾儒学经典,李承乾天资聪慧而且学

  • 从行刺张玄素开始,太子李承乾就与皇位愈行愈远!

    历史人物编辑:追寻英雄足迹标签:李承乾

    公元642年的一个早上,张玄素像往常一样早早起床赶赴皇宫早朝。古代大臣上早朝时天都未亮,大家也都习以为常了。可是,当张玄素走到东宫太子门口时,却迎面走来一个人影,从穿着上看,既不像官员、又不像太监。张玄素思考之际,来人却将一把铁鞭砸向张玄素。张玄素急忙躲闪,铁鞭虽然没有正中脑袋上,却砸在了脑袋的侧面

  • 李承乾是李世民最宠幸的太子,他为何造反?荒唐背后是父亲的痛心

    历史人物编辑:崔雷标签:李承乾

    论文治武功,唐太宗是我国历史上最杰出的皇帝之一。在他晚年立李治为太子时,专门做《帝范》一书,来严格要求李治的言行举止。究竟是什么,令唐太宗如此重视接班人的教育工作呢?这个问题的答案便与唐太宗的长子,已经被废除的太子李承乾有关了。说起李承乾这个人,他很独特:少敏惠,太宗甚爱之。8岁便被立为太子,12岁

  • 为何建成元吉十一个儿子都是承字辈,世民却只有一个李承乾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食堂标签:李承乾

    李建成有六个儿子,分别为长子太原王李承宗,次子安陆王李承道,三子河东王李承德,四子武安王李承训,五子汝南王李承明,六子钜鹿王李承义。李元吉有五个儿子,分别为长子梁郡王李承业,次子渔阳王李承鸾,三子普安王李承奖,四子江夏王李承裕,五子义阳王李承度。李世民有十四个儿子,分别为长子李承乾,楚王李宽,吴王李

  • 太子李承乾要造反,唐太宗得知后想自杀,原来是为这事?

    历史人物编辑:洪莉标签:李承乾

    太子李承乾造反,李世民确实是想自杀来着,但是,他自杀的时候是守着文武大臣的面,说白了也仅仅是做做要自杀的样子而已。你说你李世民若是想真自杀的话,自己一个人在家里的时候,想要怎么死,就能怎么死,你怎么不去死呢?所以说他自杀仅仅是在大臣面前表演一番而已,他明白臣子们会拉住他,会劝他让他想开点的。那么李世

  • 荒唐太子李承乾:李世民的帝王父爱也没能救他,最终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东南史官标签:李承乾

    人人想做富二代,而李承乾却是皇三代,自然与常人不同。李承乾做下很多荒唐事,但背后有很多值得思考的地方,这也许就是历史带给后人的思考吧。李承乾的父亲是唐太宗李世民,母亲就是日后大唐的长孙皇后,这点对于李承乾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首先,由于李承乾是唐太宗的嫡长子,按照封建宗法制度,李承乾将来是要登基称帝的

  • 李承乾明明是板上钉钉的皇位接班人,为何还要造反?

    历史人物编辑:书中文史屋标签:李承乾

    唐朝将隋朝打败之后,建立了历史上的大唐王朝,不可否认的是,在历史上,唐朝是非常强大的。自古以来就有强汉盛唐之说,唐朝时期出现了很多厉害的皇帝,后人熟悉的有唐太宗李世民和一代女皇武则天。两人都是非常优秀的。武则天是一代女皇,但是她建立的是武周,不过也是在唐朝的基础上。那么在唐朝时期,李世民的皇位来路不

  • 作为唐太宗李世民的长子,李承乾究竟荒唐成什么样了?

    历史人物编辑:崔雷标签:李承乾

    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个杀伐决断的人,为皇位杀兄弑弟,屠戮侄儿,逼迫李渊禅让,就连弟妹都宠幸!但他又是一个仁爱的父亲,为此不惜赌上唐朝的国运,差点让李氏覆灭。即使如此他仍然是一个失败的父亲,因为在他的教育下出了个叛逆的太子—李承乾!李承乾从小就聪慧,尊师重孝,颇有治国才能,为何会踏出起兵逼宫如此荒唐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