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一手王炸的牌打的稀碎,李世民长子李承乾是如何“自废武功”的

一手王炸的牌打的稀碎,李世民长子李承乾是如何“自废武功”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玉兔侃史 访问量:3454 更新时间:2024/1/7 23:15:15

公元619年,大唐王朝建立的第二年。

在秦王李世民的府里,出生了一个男婴。因为他出生在太极宫承乾殿,所以李渊赐名“李承乾”。

当时的太子是李建成,因此,谁也不会想到这个男婴将来会成为太子。李渊一语成谶,李承乾真的“承继皇业,总领乾坤”,成了大唐第二个太子。

李承乾无疑是一个幸运儿,他的身份之高贵,之显赫,我都找不到形容词来形容。

他是李世民的嫡长子,母亲是李世民的发妻长孙皇后,舅舅是当朝宰相长孙无忌,爷爷是大唐开国皇帝李渊。是真正含着“钻石钥匙”出生的人。

说他是“官二代”、“富二代”那都有点贬低了,人家是真正的权贵之家,根红苗正的大唐王朝接班人。

李承乾1岁就被封为恒山王,5岁再次被封为中山王,8岁被立为太子。

为了培养太子,李世民给他挑选了一个豪华的教师团队,不但有当时的鸿儒李纲、杜正伦,还有李世民的创业元老,当朝宰相魏征。

李承乾也没有辜负李世民的厚望,虚心学习,尊敬师长,举止有礼,12岁就开始代替李世民处理朝政,父慈子孝,一片祥和。

如果不出意外,李承乾就是李世民的接班人,成为大唐第三任皇帝。

可惜,历史在李承乾17岁那年,拐了一个急转弯,把李承乾从“大唐列车”上,重重地摔了下来。

17岁的花季,是叛逆的年纪

17岁之前的李承乾,可以说就是一个“太子标准模板”,聪明,好学,谦逊。为了培养他的执政能力,12岁的时候,李世民就开始让他处理朝政。

“自今以后,诉人惟尚书省有不服者,於东宫上,令承乾断决。”--李世民

一个孩子,如果过于优秀,承担了他这个年龄所不该承担的责任,那么也许就是一个悲剧的开始。李承乾就应验了这个魔咒,走出了一个大大的“高开低走”的人生。

从17岁开始,李承乾的性格大变。

原本,他非常尊敬他的老师们,李纲担任他的老师的时候,已经是一个70多岁的老人,腿脚不方便,每次都是坐着轿子去上课,李承乾会亲自扶着他下轿,扶着他进教室。

但是现在,他对于老师们的管教是越来越不耐烦。当时李承乾有一个老师叫张玄素,是一个直肠子,看见太子有任何不好的行为,都是当场指出,随时批评,毫不客气,李承乾居然找人要杀掉张玄素。

不但看不惯自己的老师,他对自己的亲弟弟李泰也是越来越看不顺眼。

李泰是李世民的嫡次子,也是长孙皇后所生,是李承乾同父同母的亲弟弟。也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年轻人,主持编写了《括地志》。

这本书,是唐朝时期非常重要的一本地理书,全书以“州”为单位,对大唐的山川,建筑,古迹,名山等进行了详细的整理,还备注了各种相关的传说。

对于李泰,李世民同样是喜欢的不得了,不但把这本书收藏到了皇家藏书阁,还给予了李泰大量的赏赐,赏赐的数量和规格甚至超过了太子,隐隐有压太子一头的趋势。

李承乾接受不了这样的现实:“我才是大唐太子,我才是父皇最喜欢的人”。

强烈的嫉妒心,让他动了杀念,他派出杀手,准备刺杀李泰,不过最终以失败告终。

李承乾非常崇拜突厥人,他经常带着手下穿上突厥的战服,骑着战马在东宫玩“突厥战大唐”的游戏,他扮演突厥可汗,让手下人扮演大唐战士,还假装自己战死,让手下人围在旁边痛哭不止。

玩得过瘾了,李承乾就在草地上支起大锅,让手下去偷老百姓的牛马,放到大锅里煮,煮熟了分给手下,一起大快朵颐。

李承乾还曾经放言,如果自己当了皇帝,他就去投奔突厥人。

这李承乾是要闹哪样,谁不知道,突厥和大唐是世仇,当年李世民刚刚继位,突厥就杀将过来,逼得李世民单枪匹马的去突厥帐下和谈,和谈的内容不可而知,但李世民一定是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如今李承乾公开跪舔突厥人,是不是啪啪的打李世民的脸。

李承乾一身巨大的压力无处释放,他就纵情于声色。他的叔叔李元昌给他送来了一个小乐童,年仅10岁,李承乾搂着这个小乐童同吃同睡,关键这个小乐童,还是个男孩。

没错,李承乾有了“恋童癖”。在魏晋南北朝时代,曾经一度是上流社会的游戏,唐初虽然还有,但是已经不是社会的主流。

为此,李世民狠狠的教训了李承乾一顿,并把这个小乐童给杀了。

可以说,李承乾已经在“作死”的路上狂奔不已,越跑越远。

可是,即便如此,李世民仍然没有更换太子的意思。从玄武门杀出来的李世民知道,太子的权威是绝对不允许挑战的,他不想看到自己的儿孙重蹈当年的覆辙。

李世民给了李承乾最大的包容,却没有换来李承乾的一丝丝悔改。很快,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来了。

李承乾居然谋反了。

真的很难让人理解,堂堂当朝太子,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合理合法的等着接班不好吗?可能是玄武门的故事听多了,觉得老子英雄儿好汉,自己也能梭哈一把。

李承乾纠集了自己的叔叔李元昌,阳城公主的驸马杜荷,开国大将侯君集,打算逼宫李世民。可惜,还没等他们动手,李世民就受到了消息,像捏死一只蚂蚁一样,把他们的计划掐死在了腹中。

李世民想不通,自己的太子怎么就从一朵娇滴滴的玫瑰变成了狗尾巴草?怎么就从一块金砖变成了一堆烂泥?

谋反,自古就是死罪,按律当诛没有任何异议。但是,李世民还是心软了,他把李承乾贬为庶民,发配到了黔州,算是给儿子留了一命。

两年后,李承乾在黔州去世,年仅26岁。

作为皇帝,李世民是成功的,作为父亲,李世民却是失败的。他寄予太子李承乾太高的希望,这种希望在李承乾身上就是巨大的压力,而李世民,却忽视了儿子叛逆期的心理变化。

李承乾被贬之后,李世民面临着再次立太子的难题。

如果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去挑选,那么李泰无疑是最佳人选,但是,李世民没有选择他,因为他知道,一旦强势的李泰继位,他必定会对李承乾痛下杀手。

这种兄弟相杀,骨肉相残的悲痛,李世民是再也承受不起了。

于是,他选择了平庸的老三李治。也因为李治的平庸,成就了武则天的霸业。

到底是谁,扭曲了李承乾的性格

为什么,李承乾在17岁那年,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到底是谁,扭曲了他的性格?

青春期叛逆?多少会有那么一点,但是绝对不是主要原因。

第一,唐朝初年的政治环境压力。

我们现在来看唐朝的历史,那都是上帝视角,我们知道,唐朝在李世民的带领下,开创了“贞观之治”,是当时全球实力最强的国家。

但是,在当时,李承乾等人可没有预测未来的本领。

他们看到的是从东晋以来,几百年的国家动荡,王朝更替,唐朝能玩多少年,谁也不知道,有可能二世而亡,有可能三世而亡,在当时来说,一点都不奇怪。

因此,李承乾多少还是有点着急,担心皇位轮不到自己,大唐就玩完了。小的时候可能不懂事,长大了以后就有紧迫感了。

第二,二弟李泰过于优秀的压力。

李承乾因为先出生,所以首先获得了李世民的宠爱,这一点,他有着先天的优势。

但是,随着弟弟李泰的长大,他的这种优势在逐渐的消退,同样是李世民的嫡子,同样学习优异,才气侧漏,李泰的气场一点也不输太子李承乾。

小的时候,他是一骑绝尘,没有任何的竞争对手,长大后,他才发现,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他的优势,无非就是早几年出生而已。长大后,大家就又站到了同样的起跑线上。

强大的竞争压力,强烈的嫉妒心,让李承乾不能再淡定了。

第三,自己身体残疾的压力。

12岁的时候,李承乾生了一场大病,这场病给他带来了一个后遗症,足疾。

他不再是玉树临风的少年,不再是风流倜傥的公子,他成了走路一瘸一拐的残疾人。虽说这并不影响他继承皇位,但是,李承乾却产生了自卑的心理。

皇帝,应该有足够的威严,走路一瘸一拐,总归是影响形象的。虽然李世民并没有更换太子的打算,但是李承乾却总是担心。

这也是为什么他后来纵情声色,就是用这种方式来掩饰自己内心的自卑。

第四,李世民给他的压力。

李世民太想把李承乾培养成第二个自己,因此,他对李承乾的要求极高。

这种被寄予很高希望的感觉,相信学霸们都体验过。你被众星捧月,所有人都觉得你是最优秀的人,因此,你不能有任何的失误,你必须优秀。

在李世民眼里,李承乾就是他的希望,在李承乾眼里,李世民就是他的压力,而且是笼罩在他身上,压的他喘不过来气。

他和老师们的冲突,就源于此。

小的时候,他体会不到这种压力,长大后,他开始明白自己的责任,他就希望自己能够成为最优秀的人,偏偏,他的老师们都是刚正不阿的主,经常批评他,他觉得自己不够完美,就是老师的错,才让他一步步走向不归路。

第五,宿命论的压力。

自古以来,太子就是一个高危职业,是兄弟们的活靶子,他大伯李建成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不仅仅是大唐,往上推,隋朝太子杨勇,是隋朝开国皇帝杨坚的太子,但是后来被贬为庶人,杨坚死后就被杨广给搞死了。

这些,都是李承乾可以看见的,触手可及的例子,所以,他这个太子当的是战战兢兢。小孩子才想当太子,成年人都想离他远远的。

李承乾的人生绝对是幸运的,一出生就拿了一副王炸的牌,但却愣是被他打的稀碎,最后输得连裤衩都不剩了。

李承乾的人生也是不幸的,他从一出生就注定了他的命运是坎坷的,帝王家的太子,那不是香饽饽,那是带刺的玫瑰,弄不好就会把自己扎流血。

说到底,无论是养太子,还是养儿子,都不能在温室里面养,太顺畅的人生反而不是一件好事情,只有经历过摔打,才能成为一块“好钢”。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历史百小生

标签: 李承乾

更多文章

  • 历史迷踪:李承乾为何要谋反?因为太宗皇帝触碰到了他的底线!

    历史人物编辑:茶煮历史标签:李承乾

    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女人的社会地位一直很低,而那些侍女婢从就更不用说了,因此,整个历史上,除了清朝的传奇侍女苏麻喇姑得到礼遇外,很少有侍女能被写进史册。当历史上的车轮来到唐朝时,开放的社会特性给很多女性提供了演绎舞台,在涌现出武则天、太平公主、上官婉儿等强腕政治人物的同时,也有无数个极具悲剧色彩的

  • 人称二世祖的李承乾为何要反李世民?这个原因让人难以想象

    历史人物编辑:孙金星标签:李承乾

    李承乾,李世民的儿子。从小就被寄予厚望,然而小时候的李承乾也没有让人失望,德才皆备、智勇双全、品行端正。在李世民和一众大臣来看此子将来必定不凡。所以李世民对李承乾的期望很高,对他是万分宠爱。更是让有名的大臣成为李承乾的侍读,教他知识。到后来让陆德明与孔颖达他们教导李承乾儒学经典,李承乾天资聪慧而且学

  • 从行刺张玄素开始,太子李承乾就与皇位愈行愈远!

    历史人物编辑:追寻英雄足迹标签:李承乾

    公元642年的一个早上,张玄素像往常一样早早起床赶赴皇宫早朝。古代大臣上早朝时天都未亮,大家也都习以为常了。可是,当张玄素走到东宫太子门口时,却迎面走来一个人影,从穿着上看,既不像官员、又不像太监。张玄素思考之际,来人却将一把铁鞭砸向张玄素。张玄素急忙躲闪,铁鞭虽然没有正中脑袋上,却砸在了脑袋的侧面

  • 李承乾是李世民最宠幸的太子,他为何造反?荒唐背后是父亲的痛心

    历史人物编辑:崔雷标签:李承乾

    论文治武功,唐太宗是我国历史上最杰出的皇帝之一。在他晚年立李治为太子时,专门做《帝范》一书,来严格要求李治的言行举止。究竟是什么,令唐太宗如此重视接班人的教育工作呢?这个问题的答案便与唐太宗的长子,已经被废除的太子李承乾有关了。说起李承乾这个人,他很独特:少敏惠,太宗甚爱之。8岁便被立为太子,12岁

  • 为何建成元吉十一个儿子都是承字辈,世民却只有一个李承乾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食堂标签:李承乾

    李建成有六个儿子,分别为长子太原王李承宗,次子安陆王李承道,三子河东王李承德,四子武安王李承训,五子汝南王李承明,六子钜鹿王李承义。李元吉有五个儿子,分别为长子梁郡王李承业,次子渔阳王李承鸾,三子普安王李承奖,四子江夏王李承裕,五子义阳王李承度。李世民有十四个儿子,分别为长子李承乾,楚王李宽,吴王李

  • 太子李承乾要造反,唐太宗得知后想自杀,原来是为这事?

    历史人物编辑:洪莉标签:李承乾

    太子李承乾造反,李世民确实是想自杀来着,但是,他自杀的时候是守着文武大臣的面,说白了也仅仅是做做要自杀的样子而已。你说你李世民若是想真自杀的话,自己一个人在家里的时候,想要怎么死,就能怎么死,你怎么不去死呢?所以说他自杀仅仅是在大臣面前表演一番而已,他明白臣子们会拉住他,会劝他让他想开点的。那么李世

  • 荒唐太子李承乾:李世民的帝王父爱也没能救他,最终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东南史官标签:李承乾

    人人想做富二代,而李承乾却是皇三代,自然与常人不同。李承乾做下很多荒唐事,但背后有很多值得思考的地方,这也许就是历史带给后人的思考吧。李承乾的父亲是唐太宗李世民,母亲就是日后大唐的长孙皇后,这点对于李承乾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首先,由于李承乾是唐太宗的嫡长子,按照封建宗法制度,李承乾将来是要登基称帝的

  • 李承乾明明是板上钉钉的皇位接班人,为何还要造反?

    历史人物编辑:书中文史屋标签:李承乾

    唐朝将隋朝打败之后,建立了历史上的大唐王朝,不可否认的是,在历史上,唐朝是非常强大的。自古以来就有强汉盛唐之说,唐朝时期出现了很多厉害的皇帝,后人熟悉的有唐太宗李世民和一代女皇武则天。两人都是非常优秀的。武则天是一代女皇,但是她建立的是武周,不过也是在唐朝的基础上。那么在唐朝时期,李世民的皇位来路不

  • 作为唐太宗李世民的长子,李承乾究竟荒唐成什么样了?

    历史人物编辑:崔雷标签:李承乾

    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个杀伐决断的人,为皇位杀兄弑弟,屠戮侄儿,逼迫李渊禅让,就连弟妹都宠幸!但他又是一个仁爱的父亲,为此不惜赌上唐朝的国运,差点让李氏覆灭。即使如此他仍然是一个失败的父亲,因为在他的教育下出了个叛逆的太子—李承乾!李承乾从小就聪慧,尊师重孝,颇有治国才能,为何会踏出起兵逼宫如此荒唐的一步

  • 从父亲角度看:李世民不理解太子诉求,李承乾埋怨父亲偏心

    历史人物编辑:衣赐履读通鉴标签:李承乾

    李世民晚年,为李承乾之事苦恼不已。李世民想缓和父子关系,李承乾却无动于衷;李承乾埋怨父亲偏心,李世民不理解儿子的诉求,父子之缘到了尽头。619年,李承乾诞生,母亲是长孙皇后。李渊给这位孙子取名“承乾”,寓意“承继皇业,总领乾坤”,颇有将其作为继承人的意思。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继位称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