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成有六个儿子,分别为长子太原王李承宗,次子安陆王李承道,三子河东王李承德,四子武安王李承训,五子汝南王李承明,六子钜鹿王李承义。李元吉有五个儿子,分别为长子梁郡王李承业,次子渔阳王李承鸾,三子普安王李承奖,四子江夏王李承裕,五子义阳王李承度。李世民有十四个儿子,分别为长子李承乾,楚王李宽,吴王李恪,魏王李泰,齐王李佑,蜀王李愔,蒋王李恽,越王李贞,高宗李治,纪王李慎,江殇王李嚣,代王李简,赵王李福,曹王李明。由上可以看出,李建成和李元吉十一个儿子全是承字辈,而李世民却只有李承乾是承字辈,剩下十三人全都不是承字辈。在相当讲究排资论辈的当时,这种情况的发生很显然非常不正常。那么为啥李世民的儿子只有李承乾是承字辈呢?
李承乾生于武德二年,也就是李渊入长安第二年,由于他生于太极宫承乾殿,因此李世民以此殿为名,给他取名李承乾,字高明。有人认为承乾二字虽为宫室之名,用作人名却有无比深意,乾为乾坤,承乾即承继皇业总领乾坤之意。此名当为唐高祖李渊为这个皇孙亲赐。其实这种说法之荒谬性根本不值一驳。要知道李世民并非嫡长子,嫡长子是李建成,按照嫡长子继承制,李建成的长子才应该是正常情况下未来李唐皇位的继承人,现在李渊却给李世民的儿子起个继承皇位的名字,这不是赤裸裸的搞内讧吗?李渊的脑子又没进水,怎么会起这么一个扰乱纲常的名字。可见此名不是李渊起的,只能是李世民起的。
我们再看看李建成的长子叫什么,李承宗。李元吉的长子叫李承业。这两个名字就非常靠谱,一个要继承祖宗的遗志,一个要继承父亲的大业,都没有对皇权造成挑战。相反李承乾这个名字就有点太过嚣张了。所以李承乾这个名只能是李世民给儿子起的,而不是李渊。武德二年的李世民和李渊已经有了隔阂,李渊把李世民的重要谋士刘文静杀了以儆效尤,所以李世民给儿子以承乾殿起名字很显然犯了李渊的忌讳,因此李渊应该给了李世民很大压力,让他再生儿子不能随承字辈,所以李世民后来的儿子们全没有走承字辈。武德三年李世民生了二儿子,就叫了李宽,没有承字了。但是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儿子们由于没有犯李渊忌讳,所以都叫了承字辈。
有人说,后来李世民成为胜利者,他想给儿子起啥名不行啊,为啥后来生的儿子也没有承字呢。原因也很简单,因为他把十一个侄儿全杀了,可见承字并不是一个吉利的名字,所以李世民后来的儿子也再没有走承字。再说了,承字是李渊起的字,李世民为了消除李渊的影响,更不希望看到这个字,所以也就没有让儿子们再随这个字。而李承乾的名字是自己亲自起的,霸气刚毅,所以就没改。只可惜后来的事实证明承字的确不吉利,李承乾最后也没有继承李唐的乾坤皇业,造反不成被废,早早死掉了。可见起名不得不谨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