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身为太子,李承乾是步步危机,而朱标却能安稳度日,不用担心自己的地位问题?这其中有什么不为外人知道的秘密呢?
李承乾,是李世民的嫡长子,如果李世民没有发动玄武门之变的话,那么继承王位绝对是不成问题的,毕竟一个闲散王爷的权力和皇权相比,是有一定的差距的。
李世民突然的举动让他们本该平静度日的内心都出现了骚动,任谁对皇权没有奢望呢?生在帝王家,或许只有角逐权力,才是人生该有的姿态。
而李世民的发家史,注定了他的儿子也会效仿。人的模仿能力,是世界上任何生物都无法比拟的,这一点还是可以拿出来“炫耀”一番的。李承乾走了李世民的老路,不过没有成功,不是李承乾不成器,而是李世民太狡猾。
李世民很清楚自己做过什么,对于自己的儿子,李世民还是相当清楚他们的性情的,因此在教育与选择继位人的时候,李世民格外的小心,生怕他们其中一个真的走了自己的老路,那么最是无情帝王家的事情,就又可能再次发生了。
但是结果却是,李承乾似乎对于他的几个弟弟没有威慑力,更没有威严在,几个弟弟的才能和使用的手段,让李承乾这个太子招架不住,不得不铤而走险,不过不得不说,李承乾还是有点阳刚之气的,尽管最后失败了,但是做了就是做了,不管结果如何,都算是是他交出来的一份人生答卷吧。
朱标,朱元璋的嫡长子,这是一个乞丐的儿子。一个靠着一个破碗挣来天下的人,其能力不是谁都可以学习的,而朱标也不用去学他的前辈们造反得天下,朱元璋是一个只相信自己的嫡长子的人,这也让朱标的地位异常的稳固,朱标的弟弟们更是不敢轻易的对太子之位有什么非分之想。李承乾和朱标相比,只能是对自己失望,对父亲无奈吧!
再者朱标这个人的仁慈可谓是极尽所能,他的弟弟们对他是发自内心的恭敬,因为他们都知道,只要自己的哥哥朱标登基,他们不会有什么危险,就算是在父亲严厉的苛责下,甚至有生命危险的情况下,朱标这个哥哥都会挺身而出的为自己求情。
其实朱标也是在效仿他的父亲朱元璋,只是方式不同而已,严厉的对立面就是仁慈,朱标接受的教育是儒家的精深文化,这一点朱标领悟的最为透彻,父亲的严厉虽然也能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是仁慈对于以后执掌天下是好处多多的,此时不仅有威严,更有仁慈,那么治理江山不就游刃有余了吗?
同样是太子,两人之间的差距可不是一星半点。
从智力上看,能被立为太子,且都有可圈可点的地方,说明两个人都是可造之材,但是一个明显的不同,朱标虽然夜生活在高压之下,但是却全部来自于朱元璋,而李承乾,是来自李世民和自己的兄弟们,其程度是极不相同的。
李承乾作为嫡长子,在帮助处理一些政务上,做的或许不是太好,能力有限,也是无可厚非的,毕竟没有李世民的杀伐果断,但是真的做一个皇帝的时候,或许就没有那么多的禁忌了,生活在高压之下的李承乾也是这样想的吧!
朱标那就不一样了,在处理事情上,虽然总是被朱元璋不认可,但是他处理事情的方式方法,却是得到了众大臣的一致认同,这说明什么呢?朱标是一个能力不错的人,在做一国之君上,是绰绰有余的。
从威严上看,李承乾几乎没有什么威慑力,没有哪一个兄弟对他是毕恭毕敬的,或许他的兄弟都认为,李承乾的能力真的还不如自己,因此才对他不那么尊敬吧!而朱标则完全不同,除了在武力值上,朱标不如在外的几个藩王,但是论威望和治国能力,还没有几个人敢说自己比朱标强的,这就是差距吧!
生活在现代的我们,是不是也曾经认为现在的自己是高人一等的,认为自己的能力已经高得不行了,其实不然,那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还是很在理的。在工作和生活中,李承乾的那种敢于“造反”的精神还是值得肯定的,但是这仅仅局限在,不服输的工作中,用事实“造反”,而不是无理由的造反。
朱标这个人的大局观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学习的,毕竟这一点才是管理层人员最应该有的,如果每个人都是自私自利的,那么工作永远都不会做好的。用自身的实力与能力说话,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去努力的方向,不然在某些时候,淘汰的一定就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