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承乾和朱标两种相同的人生,不同的结果,我们要怎么看待两人

李承乾和朱标两种相同的人生,不同的结果,我们要怎么看待两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史飞卿 访问量:4907 更新时间:2024/1/18 16:51:10

同是身为太子,李承乾是步步危机,而朱标却能安稳度日,不用担心自己的地位问题?这其中有什么不为外人知道的秘密呢?

李承乾,是李世民的嫡长子,如果李世民没有发动玄武门之变的话,那么继承王位绝对是不成问题的,毕竟一个闲散王爷的权力和皇权相比,是有一定的差距的。

李世民突然的举动让他们本该平静度日的内心都出现了骚动,任谁对皇权没有奢望呢?生在帝王家,或许只有角逐权力,才是人生该有的姿态。

而李世民的发家史,注定了他的儿子也会效仿。人的模仿能力,是世界上任何生物都无法比拟的,这一点还是可以拿出来“炫耀”一番的。李承乾走了李世民的老路,不过没有成功,不是李承乾不成器,而是李世民太狡猾。

李世民很清楚自己做过什么,对于自己的儿子,李世民还是相当清楚他们的性情的,因此在教育与选择继位人的时候,李世民格外的小心,生怕他们其中一个真的走了自己的老路,那么最是无情帝王家的事情,就又可能再次发生了。

但是结果却是,李承乾似乎对于他的几个弟弟没有威慑力,更没有威严在,几个弟弟的才能和使用的手段,让李承乾这个太子招架不住,不得不铤而走险,不过不得不说,李承乾还是有点阳刚之气的,尽管最后失败了,但是做了就是做了,不管结果如何,都算是是他交出来的一份人生答卷吧。

朱标,朱元璋的嫡长子,这是一个乞丐的儿子。一个靠着一个破碗挣来天下的人,其能力不是谁都可以学习的,而朱标也不用去学他的前辈们造反得天下,朱元璋是一个只相信自己的嫡长子的人,这也让朱标的地位异常的稳固,朱标的弟弟们更是不敢轻易的对太子之位有什么非分之想。李承乾和朱标相比,只能是对自己失望,对父亲无奈吧!

再者朱标这个人的仁慈可谓是极尽所能,他的弟弟们对他是发自内心的恭敬,因为他们都知道,只要自己的哥哥朱标登基,他们不会有什么危险,就算是在父亲严厉的苛责下,甚至有生命危险的情况下,朱标这个哥哥都会挺身而出的为自己求情。

其实朱标也是在效仿他的父亲朱元璋,只是方式不同而已,严厉的对立面就是仁慈,朱标接受的教育是儒家的精深文化,这一点朱标领悟的最为透彻,父亲的严厉虽然也能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是仁慈对于以后执掌天下是好处多多的,此时不仅有威严,更有仁慈,那么治理江山不就游刃有余了吗?

同样是太子,两人之间的差距可不是一星半点。

从智力上看,能被立为太子,且都有可圈可点的地方,说明两个人都是可造之材,但是一个明显的不同,朱标虽然夜生活在高压之下,但是却全部来自于朱元璋,而李承乾,是来自李世民和自己的兄弟们,其程度是极不相同的。

李承乾作为嫡长子,在帮助处理一些政务上,做的或许不是太好,能力有限,也是无可厚非的,毕竟没有李世民的杀伐果断,但是真的做一个皇帝的时候,或许就没有那么多的禁忌了,生活在高压之下的李承乾也是这样想的吧!

朱标那就不一样了,在处理事情上,虽然总是被朱元璋不认可,但是他处理事情的方式方法,却是得到了众大臣的一致认同,这说明什么呢?朱标是一个能力不错的人,在做一国之君上,是绰绰有余的。

从威严上看,李承乾几乎没有什么威慑力,没有哪一个兄弟对他是毕恭毕敬的,或许他的兄弟都认为,李承乾的能力真的还不如自己,因此才对他不那么尊敬吧!而朱标则完全不同,除了在武力值上,朱标不如在外的几个藩王,但是论威望和治国能力,还没有几个人敢说自己比朱标强的,这就是差距吧!

生活在现代的我们,是不是也曾经认为现在的自己是高人一等的,认为自己的能力已经高得不行了,其实不然,那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还是很在理的。在工作和生活中,李承乾的那种敢于“造反”的精神还是值得肯定的,但是这仅仅局限在,不服输的工作中,用事实“造反”,而不是无理由的造反。

朱标这个人的大局观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学习的,毕竟这一点才是管理层人员最应该有的,如果每个人都是自私自利的,那么工作永远都不会做好的。用自身的实力与能力说话,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去努力的方向,不然在某些时候,淘汰的一定就是自己。

标签: 李承乾

更多文章

  • 迫不及待?本就该继承大统的太子李承乾,为何非要走上谋反之路

    历史人物编辑:房产新料标签:李承乾

    李承乾李承乾作为唐太宗的长子,更是唐太宗的发妻长孙皇后的儿子,从小就受到非常多的关注和宠爱。所以在唐太宗当上皇帝的时候就把李承乾册立为皇太子。这样一个优越的人,只要能熬过李世民就能够成为大唐之主,但李承乾最后却谋反,被唐太宗贬为庶人,这究竟因为什么样的原因呢?严苛的教育,让李承乾处处受到制约李承乾在

  • 从诸葛亮到李承乾,一个人能走多远,可以看这三点

    历史人物编辑:亚男杨士标签:李承乾

    文:疯癫史鉴(读史专栏作者)知人善任,可以说是大多数领导者都需要的一种本事。把适合的人放在适合的位置,才能以尽可能小的成本创造更大的价值。然而事实却是,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难知心。三国时期诸葛亮曾说过,有温良而伪作者,有外恭而内欺者,有外勇而内怯者,有尽力而不尽忠者,很多人往往表里不一。诸葛亮在

  • 李承乾作为唐太宗的嫡长子,却荒唐无比,让唐太宗不得不废除他

    历史人物编辑:孙建安标签:李承乾

    在揭开这个答案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李承乾! 李承乾是唐太宗的嫡长子,出生于公元619年,母亲是文德皇后长孙氏! 因为李承乾出生于承乾殿,因此取名李承乾,不过还有一种说法是李承乾的名字是李渊给起的!有承继皇业,总领乾坤”之意! 李承乾8岁时,便被李世民立为太子,而且在这期间李世民为了培养他,先是请了

  • 李承乾既是嫡长子,又早就被封为太子,为何偏偏要谋反得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小康标签:李承乾

    李承乾既是嫡长子,又在李世民登基不久就被立为太子,李世民还对他百般疼爱,就算他做了一些错事,李世民依然说:“我的儿子虽患脚疾,可依然是嫡长子,我怎能舍弃嫡子而立庶子呢?”既然如此,只要熬到李世民去世,李承乾就是当然的皇位继承人。可是,为什么他却要通过谋反的方式夺天下呢?李承乾从被立为太子那天起,李世

  • 一手王炸的牌打的稀碎,李世民长子李承乾是如何“自废武功”的

    历史人物编辑:玉兔侃史标签:李承乾

    公元619年,大唐王朝建立的第二年。在秦王李世民的府里,出生了一个男婴。因为他出生在太极宫承乾殿,所以李渊赐名“李承乾”。当时的太子是李建成,因此,谁也不会想到这个男婴将来会成为太子。李渊一语成谶,李承乾真的“承继皇业,总领乾坤”,成了大唐第二个太子。李承乾无疑是一个幸运儿,他的身份之高贵,之显赫,

  • 历史迷踪:李承乾为何要谋反?因为太宗皇帝触碰到了他的底线!

    历史人物编辑:茶煮历史标签:李承乾

    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女人的社会地位一直很低,而那些侍女婢从就更不用说了,因此,整个历史上,除了清朝的传奇侍女苏麻喇姑得到礼遇外,很少有侍女能被写进史册。当历史上的车轮来到唐朝时,开放的社会特性给很多女性提供了演绎舞台,在涌现出武则天、太平公主、上官婉儿等强腕政治人物的同时,也有无数个极具悲剧色彩的

  • 人称二世祖的李承乾为何要反李世民?这个原因让人难以想象

    历史人物编辑:孙金星标签:李承乾

    李承乾,李世民的儿子。从小就被寄予厚望,然而小时候的李承乾也没有让人失望,德才皆备、智勇双全、品行端正。在李世民和一众大臣来看此子将来必定不凡。所以李世民对李承乾的期望很高,对他是万分宠爱。更是让有名的大臣成为李承乾的侍读,教他知识。到后来让陆德明与孔颖达他们教导李承乾儒学经典,李承乾天资聪慧而且学

  • 从行刺张玄素开始,太子李承乾就与皇位愈行愈远!

    历史人物编辑:追寻英雄足迹标签:李承乾

    公元642年的一个早上,张玄素像往常一样早早起床赶赴皇宫早朝。古代大臣上早朝时天都未亮,大家也都习以为常了。可是,当张玄素走到东宫太子门口时,却迎面走来一个人影,从穿着上看,既不像官员、又不像太监。张玄素思考之际,来人却将一把铁鞭砸向张玄素。张玄素急忙躲闪,铁鞭虽然没有正中脑袋上,却砸在了脑袋的侧面

  • 李承乾是李世民最宠幸的太子,他为何造反?荒唐背后是父亲的痛心

    历史人物编辑:崔雷标签:李承乾

    论文治武功,唐太宗是我国历史上最杰出的皇帝之一。在他晚年立李治为太子时,专门做《帝范》一书,来严格要求李治的言行举止。究竟是什么,令唐太宗如此重视接班人的教育工作呢?这个问题的答案便与唐太宗的长子,已经被废除的太子李承乾有关了。说起李承乾这个人,他很独特:少敏惠,太宗甚爱之。8岁便被立为太子,12岁

  • 为何建成元吉十一个儿子都是承字辈,世民却只有一个李承乾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食堂标签:李承乾

    李建成有六个儿子,分别为长子太原王李承宗,次子安陆王李承道,三子河东王李承德,四子武安王李承训,五子汝南王李承明,六子钜鹿王李承义。李元吉有五个儿子,分别为长子梁郡王李承业,次子渔阳王李承鸾,三子普安王李承奖,四子江夏王李承裕,五子义阳王李承度。李世民有十四个儿子,分别为长子李承乾,楚王李宽,吴王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