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世民和李建成在玄武门火并,李渊在后宫游湖?他为何不出面阻止

李世民和李建成在玄武门火并,李渊在后宫游湖?他为何不出面阻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寻觅历史的印迹 访问量:1756 更新时间:2024/2/5 3:16:21

李渊是李唐王朝的缔造者,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李渊的名声却远远比不上他的儿子李世民,这是为什么呢?

难道说开国皇帝真的会一事无成吗?其实我认为从李世民下定决心发动玄武门之变的时候,李渊已经身不由己了。

李渊选择沉默,或许是被逼的。

李世民是功高盖主的人物,他手里有很多人都渴望得到的文臣武将。这是他在打天下的时候,逐渐积攒下来的。

李建成在这方面就远不及李世民了,由此可见,李世民从一开始打天下的时候,就打算自己做皇帝,他是不可能辅佐自己的这个哥哥的。

可是李唐王朝建立初期,一直以来都是由李渊当家做主。包括发动起义以及对人才的分配,这些都需要李渊的默认才行。

所以李世民的功劳之中至少有一半,需要归功于李渊。可是当时的李渊手握重权,为什么没有阻止儿子们火并呢?

高祖与建成合阵于城东,太宗及柴绍阵于城南。老生麾兵疾进,先薄高祖,而建成坠马,老生乘之,高祖与建成军咸却。太宗自南原率二骑驰下峻坂,冲断其军,引兵奋击,贼众大败,各舍仗而走。---《旧唐书》

如果说李渊没有得知李世民和李建成的火并,这是不科学的。因为双方在玄武门都是埋伏了人马的。能够在皇宫大门口埋伏人马,这是小事情吗?

这种威胁到皇帝安危的事情,李渊绝对不可能不知情,唯一的可能就是,李渊被这两个儿子中的某一个控制住了。

李渊是支持太子李建成的,自始至终没有废掉太子,可见他的态度。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李世民在发动玄武门之变之前,就已经限制了李渊的人身自由。

只有这样李世民才有可能在发动玄武门之变时,不让李渊插手。一旦李渊出面帮助李建成的话,那李世民可就真的成了反贼了,这不是他想要的结果。

李渊被顺利夺权,也证明了这一点。

李渊和李世民之间的权力交接,几乎是伴随着玄武门之变一起发生的。可以说从玄武门之变发生的时候开始,李世民就已经成了李唐王朝的主宰了。

他一方面控制住了自己的父亲李渊,另一方面诛杀了自己的哥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从而彻底拿到了属于他的权力。

而这个时候的李渊,当然已经被架空了。如果没有被架空,李渊是绝对不会原谅自己的这个儿子,他宁可杀了李世民,也绝对不会把皇位传给这个儿子。

四日,太宗将左右九人至玄武门自卫。高祖已召裴寂萧瑀陈叔达、封伦、宇文士及、窦诞、颜师古等,欲令穷覆其事。建成、元吉行至临湖殿,觉变,即回马,将东归宫府。太宗随而呼之,元吉马上张弓,再三不彀。太宗乃射之,建成应弦而毙。---《旧唐书》

由此可见,李世民在斩杀李建成以后,并不是去通知李渊的。他进宫是去逼宫的,只有李渊通过禅让的手段,把皇位让给李世民,这样他们父子才能都好过。

李渊要想活下去,就必须彻底交出权力,否则李世民极有可能一不做二不休。而李世民为了不背负上杀父夺位的罪名,也只能让李渊继续活下去。

两个人的目的都达到了,这才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李渊最终选择退让,将皇位禅让给了李世民,从此躲在后宫生孩子去了。

所以说不是李渊不想管这件事,而是他已经无法去管理这件事了,他手里的权力已经完全被李世民给架空了。

李世民这位千古一帝,也是篡改历史的高手。

唐太宗李世民是千古明君的典范。因为他的努力,创造了巅峰时期的大唐,也创造了贞观之治。而且他礼贤下士,对待臣子非常优厚。

甚至连一个常常辱骂他的魏征,李世民都能够选择容忍。这对李世民来说,是非常不容易的,因为他毕竟是皇帝,能忍受这般辱骂,是难能可贵的。

不过李世民也有坏毛病,那就是篡改历史的毛病。他的得位不正,李渊压根就没打算把皇位传给他,是他杀了自己的哥哥李建成以后,才强行把皇位抢来的。

可是这件事在历史上可不能这么写。于是乎李渊这位开国皇帝成了个废人,所有功劳全都是李世民建立的。李世民成了大唐王朝的主宰者,他那个没用的老爹,就打算把皇位传给自己的二儿子李世民。

隐太子李建成之诛也,其余党冯立、谢叔方率兵犯玄武门,君弘挺身出战。其所亲止之曰:“事未可知,当且观变,待兵集,成列而战,未晚也。”君弘不从,乃与中郎将吕世衡大呼而进,并遇害。---《旧唐书》

这个时候遭到了太子李建成的嫉妒,李建成当然不会束手就擒,于是便主动挑衅李世民。并且埋伏了杀手要杀李世民。

李世民是在这万般无奈之下,才会选择杀了李建成。至于他老爸李渊为什么退位,那是因为他觉得自己没有李世民做皇帝合适,是主动让位给李世民的。

这历史改得有些恶心,似乎李唐王朝的开国之君不是李渊,而是李世民。他的兄弟们全都是没什么出息的人,他这才在无奈之下成为了皇帝。

不过我们从中可以看得出,李世民是非常注重名声的。为什么他后期如此有肚量?其实很多资料记载,李世民多次要杀了魏征,却总在第二天又对他笑呵呵的,这就是李世民的魅力所在。

他已经得到了权力,相当于得到了当时的所有一切,所以他现在希望得到的,是死后的名声。他希望天可汗完美的形象能够永远流传下去,所以他选择篡改历史。

总结:李渊两手一摊,除了游湖他似乎别无选择。

很多人认为李渊之所以在当天游湖,那是因为他心里烦。首先李建成和李元吉要想办法收拾自己的二儿子李世民,而李世民前一天又举报李建成和李元吉,说他们淫乱后宫。

这一些的破事儿,全都发生在了李渊家里。这或许是皇帝最烦恼的事情,所以不少人认为李渊当时正在散心。

其实这是不对的,就算李渊在散心,在得知有人埋伏在玄武门或者得知玄武门发生了战争的时候,就应该立刻布置接下来的防范工作。

可是李渊什么都没有做,这说明什么?这说明他此刻已经失去了人身自由。泛舟湖上,那是李世民一手安排的。

李世民对自己集团的军事能力相当有信心,所以他相信自己能够把李建成和李元吉都给宰了。但是宰了他们俩是爽快了,一定是没办法躲过李渊的责罚的。

所以最好的办法,那就是连李渊一起拿下,只有把这件事办到位了,李渊的皇位才能乖乖送到李世民手里。

参考资料:

《旧唐书》

标签: 李建成

更多文章

  • 李建成一手操纵的“杨文干造反案”为何最终不了了之?

    历史人物编辑:家兴说史标签:李建成

    武德七年六月,李渊带着李世民和李元吉在仁智宫避暑。仁智宫位于离长安城三十多公里的玉华山凤凰谷中,武德七年五月开建,六月完工。一个月就能建成的离宫肯定不会多么奢华,但是李渊却郑重其事的带着李世民和李元吉两位军界大拿前去视察,可见此宫的用处并不单纯是避暑,而是备战。当时突厥猖獗,不知何时就会忽然兵临长安

  • 李建成墓志寒酸简陋,仅五十五个字,李世民还将其中一字多次修改

    历史人物编辑:浅谈百科标签:李建成

    武德九年六月四日,李世民决定先下手为强,发动了“玄武门之变”,杀死了长兄皇太子李建成和四弟齐王李元吉。李建成被杀后,安葬在如今西安市长安区郭杜镇,墓地早年被盗,文物早已被洗劫一空。2013年,在有关方面的努力下,李建成的墓志被追回,目前收藏于陕西西安博物馆。可能有读者看过李建成墓志的照片,这是一块非

  • 西安出土李建成墓,墓志仅55字,却揭开李世民对待兄弟的真实心态

    历史人物编辑:家兴说史标签:李建成

    公元626年,秦王李世民在玄武门附近发动政变,他亲手射死了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于两个月后登基为帝,开启了23年的“贞观之治”。虽然夺得了大唐的政权,又开创了盛世,但李世民却对曾经的骨肉相残耿耿于怀,毕竟弑兄夺位这样的名声实在是难听。更别说在李建成死后,李世民只将其草草安葬,连追封都暗藏着贬低的意

  • 李建成真的远不如李世民吗?看看唐朝史官第一手记录就会明白

    历史人物编辑:寻觅历史的印迹标签:李建成

    唐高祖李渊一生有22个儿子,但这22人的年龄差距很大,唐朝开国战争期间,活跃在朝局舞台上的成年皇子,不过是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三人,李建成和李世民是一对最有力的储君竞争者。他们之间矛盾产生的源头,正在于老爸李渊。李渊在对儿子们的态度上,非常耐人寻味。他一方面谨遵“立嫡以长”的古训,把太子之位赐予长

  • 李世民不仅割下李建成的头颅,还干了件大事,唐朝史书根本不敢写

    历史人物编辑:一度历史观标签:李建成

    唐朝,一个光辉灿烂的时代,人们谈及唐朝,总是会想到那位雄才伟略的皇帝——李世民。李世民的一生充满着传奇色彩,尤其是在他年少时,就展现出了卓越的才华和非凡的勇气。那时,隋炀帝杨广被突厥堵在了雁门关,形势岌岌可危,形势岌岌可危。当时,年仅16岁的李世民接到了抵御突厥的紧急命令,他毫不犹豫地率领手下的士兵

  • 天策上将李世民对打天下的贡献有多大?李建成真那么无能?

    历史人物编辑:阿槐方言配音标签:李建成

    在中国历史上,相似的朝代往往有着相同的命运。秦隋无不强横,横扫四围,开古开今。汉秦、唐隋开创盛世,史书赞颂万千,地位远超金、明、宋、元、明、清。不同的是,刘邦带着兄弟朋友打天下,而李渊带着儿子打天下。而且,唐高祖李渊的两个儿子都不是好惹的灯,哪一个得了太平盛世或者乱世建国,都是不输秦皇汉武的皇帝.出

  • 李建成下毒,李世民吐血数升,为啥这么大的吐血量还没死?

    历史人物编辑:钰说时光标签:李建成

    李唐初创,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的夺嫡之争从武德七年开始显山露水,到武德九年进入白热化,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兄弟俩肯定得死一个。支持李建成的是关陇集团,基本盘在长安;支持李世民的是山东豪杰,基本盘在洛阳。朝臣大多是支持李建成的,李世民可谓势单力孤。为了摆脱牢笼困境,李世民向李渊提出,为了避免兄弟相残,

  • 李渊心里的继承人一直是李建成,为何还让李世民手握重兵?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上的皇宫标签:李建成

    李渊是唐朝的开国皇帝,他的儿子李世民光环太大,很多人都忽略了李渊的存在。而李渊心里的继承人一直是李建成,毕竟要尊崇嫡长子继承制。但他却一直让李世民掌握兵权,后面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抢班夺权。李渊被软禁,李建成被杀,李世民成为了唐朝第二个皇帝,后世称为唐太宗。那么李渊为何让李世民掌兵权呢?我们来分析一

  • 李世民喝下李建成给的毒酒本该丧命,为何没有被毒死呢

    历史人物编辑:唯物历史观标签:李建成

    这个事确实有记录,大哥李建成与兄弟李世民一起畅饮,兄弟二人喝酒过程中,李世民吐血了,估计有几升,这个危机的时刻,皇叔送他回到了天策府。《旧唐书》记录如下,建成与元吉谋行鸩毒,引太宗入宫夜宴,太宗吐血数升,淮安王神通狼狈扶还西宫。那个时候一升相当于现在的800毫升,所以一升也不少了,别说是更多了,所以

  • 西安出土李建成陵墓,墓碑上刻有55字,才知道李世民的为人

    历史人物编辑:一度历史观标签:李建成

    唐朝是一段辉煌的历史时期,但是这段光辉的历史背后隐藏着种种阴谋和政治斗争。在这个权力场中,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猎物或者猎人,忠良奸佞都可以利用自己的智慧和手段来谋求成功。而在皇子争夺皇位的时候,政治斗争更是到了白热化的程度。唐朝的贞观之治、武周之治和开元盛世都是历史上令人瞩目的辉煌时期。李世民的丰功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