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封建王朝。在我国二十四史以及历代帝王庙中,一直都将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国,直到元顺帝逃离大都归入元朝的范畴。
也因此,在这样的归类中,元朝可以说有了从元太祖到元顺帝共计15位皇帝。其中,给蒙古带来辉煌时代的两个皇帝,分别是元太祖成吉思汗和元世祖忽必烈。
成吉思汗与忽必烈是爷孙关系。前者统一了草原,为元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后者将前者的事业发扬光大,并最终建立了元朝。
而元朝的国势,可以说是从元世祖忽必烈驾崩之后,就逐渐衰落下去的。不管是统治集团分裂,内部争斗不休,皇帝更换频繁,还是统治者穷兵黩武,政权动荡,抑或是民族气势导致民族矛盾激化等,都造成了元朝在历史上只是昙花一现的事实。
但实际上,在元世祖忽必烈之后,也有奋发图强、孜孜求治的君主。其中,元英宗孛儿只斤·硕德八剌便是典型代表。可惜的是,这个一个胸怀大志、志存高远的少年君主,因为触犯了封建贵族的利益,就在20岁的大好年华,于睡梦中被杀身亡了。
而参与这一集体弑君行动的16位贵族中,还有不少是皇家宗亲。
元英宗硕德八剌
硕德八剌出生于1303年,是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的嫡长子,蒙古汗国第九任大汗,同时也是元朝第五任皇帝。
事实上,硕德八剌的即位并不是名正言顺的。尽管他是元仁宗的嫡长子,但由于元仁宗与兄长元武宗有过“兄终弟及、叔侄相传”的约定,所以在元仁宗之后,应当是元仁宗的侄子、也就是元英宗的侄子继承皇位,而不应当是硕德八剌继承皇位。
但元仁宗在从兄长手中接过皇位之后,并没有打算信守这个约定。1316年,14岁的硕德八剌被元仁宗立为皇长子,并在其驾崩后,于1320年3月即位登基。
这位以18岁之龄接管庞大帝国的元英宗,在即位之初,并没能有大的作为。因为当时的朝政都被其祖母弘吉剌·答己和权相铁木迭儿所掌控,元英宗的施政处处都受到了掣肘。
受到以儒治国的父亲元仁宗的影响,元英宗在幼年时期就一直接受到并热爱上了汉文化,精通儒学经史。
他自知,如此庞大的帝国,凭借其一己之力是难以支持的。也因此,他从即位以来,就一直在努力寻找一个志同道合、德才兼备的大臣。而这个时候,名叫拜住的年轻大臣,就进入了元英宗的视线中。
拜住出生于蒙古贵族世家,比元英宗年长5岁。其祖木华黎曾辅佐元太祖成吉思汗,为统一蒙古诸部和建立蒙古帝国立下汗马功劳。其祖父安童也两度出任元世祖忽必烈的宰相,有极为突出的治国才能与政绩。
出生在这样的贵族世家中,即便早年丧父,拜住也受到了家族很好的教育,天资聪颖、有宏远端亮气度的他自17岁入朝为官后,就凭借其政治才能得到了步步高升,颇有其祖父的风采。
而早在即位之前,还是皇太子的元英宗就听说过拜住的贤能,只是受限于二者身份的特殊性,为避免元仁宗的猜疑,他始终没敢与拜住建立私交。
所以在即位之后,没有了顾虑的元英宗,就迫不及待地将拜住任命为中书左丞相,对他进行了重用,同时开始着手培植自己的人马,以积聚力量。
自此,朝中就形成了以太皇太后、权相铁木迭儿为代表的旧阵营,与以元英宗、拜住为代表的新阵营的对立之势。
直到两年后,如同猛虎般盘恒在路上,迫使元英宗、拜住只能巧妙周旋得太皇太后和铁木迭儿与相继病逝,这种新旧阵营的对立之势才被破除。而元英宗与拜住,才开始放开手脚,进行全面整顿。
大刀阔斧的改革
亲政之后,元英宗在名臣拜住的辅助下,为挽救元朝日渐衰微的国势,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
第一个大的改革体现在人事上。拜住主张召用致仕老臣,大规模启用汉族儒臣,元英宗接收了拜住举荐的全部人才,并嘱咐其搜访山林隐逸之士,鼓励各方举荐贤能,选拔人才。
除此之外,元英宗也针对人员冗杂、机构繁多的朝廷现状做了大的整改,开始罢汰冗员,精简机构,提高各部门运转速度。
第二个改革体现在民生上。由于元代农民劳役繁多,负担沉重,拜住提议采用助役法,使农民的徭役负担控制在3%以内。元英宗采纳了这一项惠民的提议,得到了广大农民的支持。
第三项改革体现在法制上。元英宗下令启动了法令编纂工作,革除了以往政令中罪同异罚的混乱现象,使元朝的法制建设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第四项改革体现在政治廉洁上。元英宗开始展开惩治腐败的行动,首当其冲的就是已经死去的铁木迭儿在朝中的党羽。不仅铁木迭儿的儿子被处死,全部家产被没收,其他参与到贪污案件中的官员也都陆续得到了处置,严重者均被斩首。
在这样的情况下,铁木迭儿一派中,仅有核心成员、也就是铁木迭儿的义子铁矢,因为与皇族保持世婚关系的缘故,逃过了元英宗的惩罚,得到了赦免。但同时,他才失去了元英宗和拜住的信任和重用。这也是为什么后来他会作为弑君案件的主要策划者的重要原因之一。
弑君行动
对铁木迭儿一派的肃清,使得铁木迭儿一派的残余势力对元英宗更加忌惮。同时,元英宗亲政以来推行的一系列政策,在取得不错效果的同时,也损害到了蒙古、色目贵族和官员在世袭政治、经济特权上的利益,使其逐渐产生不满。尤其是铁木迭儿集团残余势力铁矢等人,更是对新政充满了刻骨的仇恨。
除此之外,因为财政困难的缘故,元英宗还做过元朝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举动,那就是两次取消了诸王的岁赐。
同时,为了增加皇室的权威,元英宗在封王控制也更加严格。其不顾皇室宗亲享有的传统特权而采取限制诸王的措施,将这些本该维护皇室权益的诸王彻底推向了对立的一方,这也是后来参与弑君一案的16个贵族中,有5个是宗王的原因。
1323年,因为元英宗与拜住清除铁木迭儿同党进一步深入,察觉到危机来临的铁矢等人,开始参与到拯救自己的密谋之中。
八月,铁矢作为主要策划者,许以元英宗的堂叔,也就是晋王也孙铁木儿拥戴其上位的利益,联合了封建贵族开展了一场杀害元英宗,拜住的行动。并趁着同月五日,元英宗与拜住途径南坡店驻营的时机,以阿速卫军为外应,于当天晚上发动了政变。
在16位贵族的联合下,元英宗与拜住这对少年君王与丞相,就在睡眠中被刺杀身亡了。
小结:
元英宗与拜住推行的“至治新政”,使得元朝先前日渐衰微的国势有了大的起色,假以时日必定会中兴元朝。然而,因为改革动摇到元朝宗王及大部分世家贵族的利益,元英宗与拜住就在这些势力的联合下被谋害身亡了。
而元朝在失去元英宗与拜住之后,就在登上帝位的也孙铁木耳的带领下,继续陷入了无止休的混乱与动荡中。再没能有一位皇帝能够提出切实有效的改革政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