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16位贵族集体弑君,南坡之变中,20岁的元英宗睡梦中悲惨离世

16位贵族集体弑君,南坡之变中,20岁的元英宗睡梦中悲惨离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历史述 访问量:789 更新时间:2023/12/8 15:28:28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国历史也是,没有长久的历史历程就没有如今丰富精深的文化魅力。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毛主席曾经借用秦始皇汉武帝还有成吉思汗来表明自己的志向。

在毛爷爷的词中不是想贬低历史上的各位英雄圣君,而是想说过去的人是很好,但时代与时俱进,能够创造历史的就是我们,当代的年轻人。

那么能和汉武帝和一统天下的秦始皇等人相提并论的成吉思汗,大家都不陌生,他完成了一统草原的大业,统一了蒙古各部,为忽必烈建立元朝奠定了基础。

可以说没有成吉思汗就没有后面的元朝,在他之后也有一个发愤图强致力于民政的皇帝。

有着并不输于祖先的才华和谋略,却惨遭16位贵族联手杀害,死时年仅20岁,他就是元英宗

按顺序来说元朝一共经历了15位皇帝,从开国皇帝忽必烈到最后的元顺宗,公元1271年,蒙古国第五任大汗忽必烈建立元朝。

有着前辈成吉思汗打下的伟业做基础,忽必烈南征朝鲜、南宋,羸弱的南宋王朝纵然有岳飞这样的英雄猛将,也难逃弱肉强食的法则。

很快忽必烈就建立了元朝,此后不再是大汗而是真真切切的皇帝,实行的也是历史上由来已久的父死子承制度。

算到元英宗这一代,公元1320年元英宗即位,即位时只有18岁,是元朝第五代皇帝。

元英宗的皇位并不能细算,因为严格按伦理说继承皇位的并不应该是他,而是他的堂哥,因为他的父亲元仁宗的皇位是由元仁宗的哥哥元武宗传位得来的。

也许是自己的孩子年纪尚小,也许是觉得元仁宗更能把国家带往昌盛,总之元仁宗即位成为了元朝第四位皇帝。

按理来说这是兄弟禅让,等到元仁宗百年之后,还是应该把皇位传给哥哥的孩子,也就是自己的侄子,可元仁宗并没有。

这位信仰汉文化同时也推崇汉文化的蒙古皇帝,在位9年后把皇位传给了自己的亲儿子--孛儿只斤·硕德八剌,后来的元英宗。

元仁宗听谥号就可以得知一定是位实行仁政的君王,确实元仁宗和其他皇帝不一样,虽然是蒙古族,但他学习汉文化,吸取其中的长处。

譬如推行科举制度、学习诗文等等,在这样的宽容政策下元朝的政局一度十分稳定甚至有繁盛的趋势。

可惜只执政9年就撒手人寰,有着父亲的熏陶,元英宗自然也是汉文化的学习者和热爱者,想要大刀阔斧地改革一番。

可在当时的政局下,一个刚上位的年轻皇帝,想要站稳脚跟谈何容易,摆在他面前的大山就有他的祖母--答己。

虽然在读音上与历史上祸国殃民的苏妲己相似,可这位太皇太后却是不一般的人物,不仅位高权重而且还辅佐过元武宗和元仁宗。

在蒙古礼仪中没有中国文化如此恪守孝道,但对德高望重的祖母,元英宗还是没有办法忤逆。

于是在刚即位时,元英宗着实当了一段时间的傀儡皇帝,表面上是他在管理国家,其实更多的则要受答己的掣肘。

古有冯太后垂帘听政,也有武媚娘当女皇帝,在蒙古女人眼中,她们更加独立潇洒,想要干政也不是不可能。

在答己的要求下,元英宗换掉了当时的右丞相,改任答己的亲信铁木迭儿为右丞相。

就好比清朝时期的鳌拜一样,本意是用来给幼年的皇帝辅佐,但不知不觉就变成了他的半壁天下。

铁木迭儿和答己一样,是元朝的老臣,颇有威望,如果按辈分算元英宗应该算是他的孙辈了。

有着太皇太后的支持,铁木迭儿这位右相愈发猖狂,在朝堂上不断地铲除异己拉拢同盟,一时间整个朝廷陷入了腥风血雨之中。

彼时的元英宗势力尚弱,面对嚣张跋扈的铁木也只能韬光养晦,暗地里培养自己的部队和亲信,只等着有一天把他一举铲除。

元英宗在一众人才里发现了拜住,并把他培养成自己的心腹,任命他为左丞相,和右丞相的铁木迭儿形成平衡之势。

拜住果然没有辜负元英宗的信任,在上位后一边钳制铁木一边维护壮大元英宗派的势力,一时间新派和旧派呈对峙形势。

随着两年后,太皇太后的病逝,元英宗等人终于找到了机会,开始对铁木迭儿的疯狂反击,最终铁木迭儿被扳倒,一众势力也树倒猢狲散。

在铁木倒台后,元英宗颁布了一系列新政,包括尊重人才重用汉臣,减轻赋税依法治国,严惩官员勾结等等。

在武力至上的蒙古历史中,元英宗的政策可以说是非常符合时局,如果得以长期实行一定可以开创另一个盛世。

可惜没有如果,在后来的南坡之变中,元英宗被铁木迭儿余党和其他15位贵族谋杀,英年早逝。

当时的元英宗在回国的路上于南坡扎营休息,旅途疲惫的他以为这只是一次简单的旅途修整,没想到葬送了性命。

归根究底元英宗被谋杀的原因,还是触及了那些贵族官员的根本利益,俗话说得好: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这话不只是适用于国家之间,也同样适用于官场,也许他们之前本来是水火不相容,但元英宗颁布的新政触及了他们的核心。

在这样的情况下,私下的纷争都不再重要了,他们选择联合起来解决掉眼前的障碍,甚至不惜弑君。

可惜的是有才华有能力的元英宗,年仅20岁就在睡梦中逝世,在位也不过短短3年时间,新政都没有得以落实。

在元英宗死后,他的堂叔父也孙铁木儿即位,一切都是有预谋的,可惜元朝依旧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衰落。

除了与汉人不可避免的民族纠纷和矛盾外,还有元朝大肆征兵穷兵黩武,以及内部动乱所致。

元朝的皇位争斗一向激烈,皇帝的更替也是相当频繁,这就导致许多政策还没有获取成效就已经撤销了。

标签: 元英宗

更多文章

  • 南坡之变:16位贵族联手弑君,20岁元英宗在睡梦中被杀,结局惨烈

    历史人物编辑:浅谈百科标签:元英宗

    元朝和后来的清朝一样,是一个由少数民族组成的朝代。在建立了政权之后,为了维护蒙古贵族的统治地位,元朝实行民族歧视政策,把国人按照民族分为四等:一等蒙古人,二等色目人,三等汉人,四等南人。这一指导观念激化了各民族间的矛盾,天下民怨四起,为元朝后来的衰落埋下了伏笔。元英宗看出了这一点,他在位期间力图改革

  • 泰定帝也孙铁木儿是怎样的皇帝?他怎么就位的?治理的国家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俊慧文史书院标签:泰定帝

    泰定帝也孙铁木儿(公元1293~公元1328年)在位时间:公元1323~公元1328年曾用年号:泰定、致和谥号:无庙号:泰定帝安葬地:起辇谷公元1323年,元朝御史大夫铁失发动南坡之变,与也先铁木儿等人冲入元英宗行官,将英宗杀死,拥立晋王也孙铁木儿为帝。铁失一伙之所以选中也孙铁木儿,是因为他是蒙古诸

  • 幼子守灶vs嫡长继承制,聊聊元武宗和泰定帝谁更正统?

    历史人物编辑:朱玉飞标签:泰定帝

    大元天历元年九月十三,元文宗图帖睦尔在大都大明殿即位,他不但在即位诏书上攻击堂叔泰定帝也孙铁木儿勾结铁失杀害元英宗硕德八剌,还把泰定帝的父亲元显宗甘麻剌,从太庙中撤出来,取消他们的皇帝称号。他为什么这样做呢?当然是为了否定泰定帝一系的合法性,只要别人是非法的,就显得自己是合法的嘛!那么,元文宗即位合

  • 元天顺帝是泰定帝的合法继承人,为何在位仅一个月就被元文宗推翻

    历史人物编辑:康康侃历史标签:元文宗

    大家好,我是尼摩船长,欢迎乘坐鹦鹉螺号,尼摩船长带你遨游知识的海洋。致和元年(1328年),元朝泰定帝去世,其子天顺帝即位,然而天顺帝在位仅一个月就败给了堂兄元文宗而兵败身死。为何天顺帝会迅速失败呢,船长为你细细道来。一,出身宗室延祐七年(1320年),阿剌吉八出生于元朝岭北行省的晋王府,为晋王也孙

  • 元朝的夺门之变一元明宗暴死与文宗复位

    历史人物编辑:付寒寒标签:元明宗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异族王朝,从忽必烈定国号大元开始,历时经十五帝立国九十八年。 在大一统王朝中仅仅高于西晋(秦隋)。而元朝之所以立国不足百年,最关键一点就在于没有汉化,在政治,思想,文化上没有彻底地汉化。虽然如此,但在争夺帝王之位这件事上,和其他封建王朝没有什么去区别。在元明宗和元文宗之间帝位争

  • 继位184天,与弟弟畅饮一番后病逝:元明宗

    历史人物编辑:沐雨说史标签:元明宗

    1329年,地点张北,元明宗与弟弟图帖睦尔相遇,兄弟俩设宴畅饮,庆祝来之不易的胜利。三天后,元明宗病逝,弟弟图帖睦尔继位。好不容易继位称帝,前后在位才184天,元明宗的一生着实悲情。和世?,元朝第九位皇帝,父亲是元武宗海山。1271年,忽必烈将蒙古汗国改为“大元”,到1368年徐达、常遇春率25万明

  • 徐达俘获上千元顺帝妃子,朱元璋提一特殊要求,徐达先震惊后佩服

    历史人物编辑:浅谈百科标签:元顺帝

    元朝历时仅98年,这和其不喜修内政有关,元朝前期多次发动对日本和东南亚各国的战争,中后期则政变频繁,政治黑暗、朝廷腐化严重。元朝的皇帝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特别喜欢高丽女子,每年元朝都会向高丽索要年轻女子,高丽朝廷虽有怨言,但也只得照做。元顺帝时更甚,宫中高丽女子多达上千。 元朝末年,农民起义频繁,朱元

  • 徐达故意放元顺帝逃走,常遇春勃然大怒,朱元璋却暗暗点头

    历史人物编辑:十一史话标签:元顺帝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虽然这是一句描写自然环境的诗句,但是很多人也都将这个道理放在人际交往上面。据史书记载,隐公六年时候,郑国被卫国和陈国攻打,郑庄公私下联系陈桓公讲和,不过陈桓公没有答应,然而两年后郑国就强大起来了,于是派兵将陈国打败了,此时陈国的邻居卫国却没有伸出援手。于是很多人便私下议论

  • 元顺帝的出逃,为气数已尽的北元争取了200余年?其逃跑方式亮了

    历史人物编辑:书中文史屋标签:元顺帝

    秦时,秦二世胡亥亲小人,远贤臣。他听信谗言,将朝堂中的治世能臣丞相李斯,将军蒙恬等人全部处死,从而导致朝堂混乱,天下民不聊生,百姓纷纷揭竿起义。后项羽火烧阿房宫,将秦朝十余载荣光付诸一场大火。这天下终是沦落到帝王死于赵高之手,秦朝二世而亡的下场,最终留得一句流传千年的“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警世

  • 深谙权术阴谋的元顺帝是怎样把自己玩死的?背后有哪些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张祥说历史标签:元顺帝

    不管野史怎么说,妥欢贴睦尔在他十三岁这年,以“明宗长子”的身份登上了元王朝皇帝的宝座。而终其一生,他和他的家族都以元室正嫡自居,从来也没有把宋室当一回事。元顺帝的生父之谜,就像后来的野史非要说乾隆是陈阁老之子那样,既然元顺帝只认元明宗这一个爹,只维护元王朝的利益、乾隆只认雍正一个爹,只维护清王朝的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