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的南坡之变,16位贵族集体弑君,20岁的元英宗酣睡中被杀

历史上的南坡之变,16位贵族集体弑君,20岁的元英宗酣睡中被杀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研经讲史 访问量:3231 更新时间:2023/12/8 15:29:10

封建时代,改革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往往都伴随着鲜血与牺牲。就算是统治者想改革,在推行过程中都可能会受到重重阻碍,进展缓慢。毕竟“蛋糕不是那么好动的”,如果你要动既得利益者的核心权益,如果没有与之相对应的利益交换,只一味强硬地推进,可能还会迎来杀生之祸。

改革向来适合徐徐图之,如果步子迈得太大,或许会激起既得利益者强烈的反扑,到时候场面将无可控制。有时候进退有度方为正解,适当地让出一些利益也未尝不可。

有一个人名叫元英宗,他是元朝第五位皇帝,怀有雄心壮志,曾经大力推进改革。可是这样一位励精图治的皇帝,在睡觉时却被十六位贵族杀害,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他传奇的人生。

一、争夺实权

元英宗,按辈分排他是元世祖忽必烈的玄孙。他的皇位是他父亲元仁宗传给他的,而元仁宗本不是皇帝的人选,是元仁宗的哥哥元武宗传位给他的。本来这对兄弟有个约定,元武宗传位给元仁宗,但当元仁宗大限将至,这皇位就会还给元武宗的儿子,也就是元仁宗的侄子,可惜“权势迷人眼”,元仁宗最后还是背弃了诺言,将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嫡子元英宗。

这也是为什么元英宗的皇位在皇室宗族内部会受到质疑的原因,许多宗亲都觉得元仁宗做得不厚道,这个皇位本不该由元英宗继承,或许这也为十六位贵族敢弑君埋下了导火线。

年仅十七岁的元英宗就这样在宗室的质疑声中登上了皇位,随即面临了一个问题,也就是他没有实权。表面上他已经是元朝的“老大”了,可实际上所有的权利都牢牢把握在他的祖母答己手里。

这位太皇太后可是一个厉害角色,她曾经辅佐过元武宗、元仁宗,取得过不少的威望。她这个人野心很大,并不甘于安居后宫,而是要操控朝堂,此时元英宗势单力弱,只能听从答己的安排。

他被迫将答己的亲信铁木迭儿安排到了右丞相的位置,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铁木迭儿到处排除异己,手段残暴。他强忍下自己的不满,因为他知道自己初登皇位,并没有与答己及她的势力一拼的能力。

此时的元英宗极度渴求人才来辅佐自己,就是这么巧,拜住在这个时候出现了。此人出身世家,他的祖父就曾是元世祖忽必烈在位时的宰相,另外他自身能力也很出众,能文善武。

元英宗迅速地将拜住提拔为左丞相,旨在跟右丞相铁木迭儿抗衡。拜住也没有辜负他的期望,他在朝中拉拢官员,将元英宗的势力进一步扩大,此外他还帮着元英宗推行了儒学。

慢慢地,朝堂上无形中形成了三派官员,一派是支持拜住的,一派是支持铁木迭儿的,剩下一派站中立。随着元英宗的羽翼渐丰,他直接就在明面上打压铁木迭儿那派官员。

等到他的祖母答己病逝,他暗地里授意御史们状告铁木迭儿贪污枉法。在成功解决这一心腹大患后,元英宗又将其党羽一网打尽,将其全部家产充入国库。

至此元英宗成功地将实权握在了自己的手里,他深知元朝如果要再现辉煌必须要改革,于是他决心重用汉族儒臣,减轻百姓赋税,整治腐败现象,将律法严格执行下去。

没想到他的这个想法在朝堂上一经提出,就遭到了大多数官员的反对,毕竟这个改革内容已经波及到他们的利益了,他们又怎么会同意呢?可是元英宗并没有顾虑他们,反而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了。

二、小人铁矢

此时雄心壮志的他根本想不到,有个小人正在暗地里策划一场针对他的阴谋。此人名为铁矢,他和元英宗的关系还很亲近,因为他的妹妹就是皇后。照理说作为皇帝的大舅哥又怎么会想着推翻皇帝呢?

可是他的确这样做了,原因是为了自保。要知道,铁矢不光是皇帝的大舅哥,他同时也是铁木迭儿那派的核心人物,之前他没有参与扳倒铁木迭儿的行动,这已经让元英宗很不喜了。

随着铁木迭儿那派的官员死得死、贬得贬,铁矢的内心也一直七上八下的。在他看来,虽说现在元英宗不会来清算他,可帝心难测,说不定哪天元英宗会找他事后算账。也正因为这样,他决定推翻元英宗。

说干就干,他找到了一些有野心的皇族人员,与他们密谋如何发动政变,改立新的皇帝。而他们双方约定事成之后,改立元英宗的堂叔父也孙铁木儿做皇帝。

三、南坡之变

一张阴谋大网正在向元英宗收紧,可当事人浑然不知,这可能就是命运的神奇之处吧。那时候正好是八月初五,元英宗带领拜住等大臣从上都返回大都,可因为两地之间距离太远,他们走到一半天都快黑了。天黑不好行路,于是元英宗决定在一个名为南坡的地方暂时过夜,晚上赶了太多路的元英宗早已疲惫不堪,早早地进蒙古包睡着了,可他怎么也不会想到这里居然是他的丧命之所。

原来铁矢等16位贵族一直在等一个时期发动政变,而此刻地处偏远,元英宗带的守卫又不多,正是杀掉他的绝妙时机,他们趁着夜深人倦,迅速控制了中军大帐,直接杀掉了拜住。此时元英宗仍在酣睡中,他就被十六位贵族集体刺杀了。这位有雄心的皇帝还没有充分施展开他的“蓝图”,就遗憾离世了,年仅20岁,而历史上将此次事件称为“南坡之变”。

四、总结

其实元英宗本该不至于落到如此悲惨的下场,他主要是犯了个致命错误,他太急于推进改革,触犯了贵族的利益。年纪还轻的他并不圆滑,没有给自己和贵族们留出缓和的空间,只是一味强制推进改革。

两方矛盾愈演愈烈,最后才会出现贵族们联合起来刺杀元英宗的事件。可见当你触碰到大多数人的利益时,一定要徐徐图之。倘若“南坡之变”未发生,或许元英宗会带领元朝走向一个新辉煌也说不定。

标签: 元英宗

更多文章

  • 明英宗过得憋屈,元英宗也好不到哪去,结局更悲惨

    历史人物编辑:曹娜说历史标签:元英宗

    在明朝,皇帝似乎个个奇葩,经历也让人大跌眼镜。其中,明英宗并不是亡国之君,却做了敌国的阶下囚。在中国历史上,这也是绝无仅有的。更奇葩的是,明英宗在鞑靼餐风露宿,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后来竟然奇迹般地返回明朝,还推翻了弟弟景泰帝的统治,再次复辟成功。这段经历并不励志,只能说是逆境之中的求生本能,明英宗也

  • 16位贵族集体弑君,南坡之变中,20岁的元英宗睡梦中悲惨离世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述标签:元英宗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国历史也是,没有长久的历史历程就没有如今丰富精深的文化魅力。“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毛主席曾经借用秦始皇汉武帝还有成吉思汗来表明自己的志向。在毛爷爷的词中不是想贬低历史上的各位英雄圣君,而是想说过去的人是很好,但时代与时俱进,能够创造历史的就是我们,当代的年轻人。那

  • 南坡之变:16位贵族联手弑君,20岁元英宗在睡梦中被杀,结局惨烈

    历史人物编辑:浅谈百科标签:元英宗

    元朝和后来的清朝一样,是一个由少数民族组成的朝代。在建立了政权之后,为了维护蒙古贵族的统治地位,元朝实行民族歧视政策,把国人按照民族分为四等:一等蒙古人,二等色目人,三等汉人,四等南人。这一指导观念激化了各民族间的矛盾,天下民怨四起,为元朝后来的衰落埋下了伏笔。元英宗看出了这一点,他在位期间力图改革

  • 泰定帝也孙铁木儿是怎样的皇帝?他怎么就位的?治理的国家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俊慧文史书院标签:泰定帝

    泰定帝也孙铁木儿(公元1293~公元1328年)在位时间:公元1323~公元1328年曾用年号:泰定、致和谥号:无庙号:泰定帝安葬地:起辇谷公元1323年,元朝御史大夫铁失发动南坡之变,与也先铁木儿等人冲入元英宗行官,将英宗杀死,拥立晋王也孙铁木儿为帝。铁失一伙之所以选中也孙铁木儿,是因为他是蒙古诸

  • 幼子守灶vs嫡长继承制,聊聊元武宗和泰定帝谁更正统?

    历史人物编辑:朱玉飞标签:泰定帝

    大元天历元年九月十三,元文宗图帖睦尔在大都大明殿即位,他不但在即位诏书上攻击堂叔泰定帝也孙铁木儿勾结铁失杀害元英宗硕德八剌,还把泰定帝的父亲元显宗甘麻剌,从太庙中撤出来,取消他们的皇帝称号。他为什么这样做呢?当然是为了否定泰定帝一系的合法性,只要别人是非法的,就显得自己是合法的嘛!那么,元文宗即位合

  • 元天顺帝是泰定帝的合法继承人,为何在位仅一个月就被元文宗推翻

    历史人物编辑:康康侃历史标签:元文宗

    大家好,我是尼摩船长,欢迎乘坐鹦鹉螺号,尼摩船长带你遨游知识的海洋。致和元年(1328年),元朝泰定帝去世,其子天顺帝即位,然而天顺帝在位仅一个月就败给了堂兄元文宗而兵败身死。为何天顺帝会迅速失败呢,船长为你细细道来。一,出身宗室延祐七年(1320年),阿剌吉八出生于元朝岭北行省的晋王府,为晋王也孙

  • 元朝的夺门之变一元明宗暴死与文宗复位

    历史人物编辑:付寒寒标签:元明宗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异族王朝,从忽必烈定国号大元开始,历时经十五帝立国九十八年。 在大一统王朝中仅仅高于西晋(秦隋)。而元朝之所以立国不足百年,最关键一点就在于没有汉化,在政治,思想,文化上没有彻底地汉化。虽然如此,但在争夺帝王之位这件事上,和其他封建王朝没有什么去区别。在元明宗和元文宗之间帝位争

  • 继位184天,与弟弟畅饮一番后病逝:元明宗

    历史人物编辑:沐雨说史标签:元明宗

    1329年,地点张北,元明宗与弟弟图帖睦尔相遇,兄弟俩设宴畅饮,庆祝来之不易的胜利。三天后,元明宗病逝,弟弟图帖睦尔继位。好不容易继位称帝,前后在位才184天,元明宗的一生着实悲情。和世?,元朝第九位皇帝,父亲是元武宗海山。1271年,忽必烈将蒙古汗国改为“大元”,到1368年徐达、常遇春率25万明

  • 徐达俘获上千元顺帝妃子,朱元璋提一特殊要求,徐达先震惊后佩服

    历史人物编辑:浅谈百科标签:元顺帝

    元朝历时仅98年,这和其不喜修内政有关,元朝前期多次发动对日本和东南亚各国的战争,中后期则政变频繁,政治黑暗、朝廷腐化严重。元朝的皇帝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特别喜欢高丽女子,每年元朝都会向高丽索要年轻女子,高丽朝廷虽有怨言,但也只得照做。元顺帝时更甚,宫中高丽女子多达上千。 元朝末年,农民起义频繁,朱元

  • 徐达故意放元顺帝逃走,常遇春勃然大怒,朱元璋却暗暗点头

    历史人物编辑:十一史话标签:元顺帝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虽然这是一句描写自然环境的诗句,但是很多人也都将这个道理放在人际交往上面。据史书记载,隐公六年时候,郑国被卫国和陈国攻打,郑庄公私下联系陈桓公讲和,不过陈桓公没有答应,然而两年后郑国就强大起来了,于是派兵将陈国打败了,此时陈国的邻居卫国却没有伸出援手。于是很多人便私下议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