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时代,改革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往往都伴随着鲜血与牺牲。就算是统治者想改革,在推行过程中都可能会受到重重阻碍,进展缓慢。毕竟“蛋糕不是那么好动的”,如果你要动既得利益者的核心权益,如果没有与之相对应的利益交换,只一味强硬地推进,可能还会迎来杀生之祸。
改革向来适合徐徐图之,如果步子迈得太大,或许会激起既得利益者强烈的反扑,到时候场面将无可控制。有时候进退有度方为正解,适当地让出一些利益也未尝不可。
有一个人名叫元英宗,他是元朝第五位皇帝,怀有雄心壮志,曾经大力推进改革。可是这样一位励精图治的皇帝,在睡觉时却被十六位贵族杀害,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他传奇的人生。
一、争夺实权
元英宗,按辈分排他是元世祖忽必烈的玄孙。他的皇位是他父亲元仁宗传给他的,而元仁宗本不是皇帝的人选,是元仁宗的哥哥元武宗传位给他的。本来这对兄弟有个约定,元武宗传位给元仁宗,但当元仁宗大限将至,这皇位就会还给元武宗的儿子,也就是元仁宗的侄子,可惜“权势迷人眼”,元仁宗最后还是背弃了诺言,将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嫡子元英宗。
这也是为什么元英宗的皇位在皇室宗族内部会受到质疑的原因,许多宗亲都觉得元仁宗做得不厚道,这个皇位本不该由元英宗继承,或许这也为十六位贵族敢弑君埋下了导火线。
年仅十七岁的元英宗就这样在宗室的质疑声中登上了皇位,随即面临了一个问题,也就是他没有实权。表面上他已经是元朝的“老大”了,可实际上所有的权利都牢牢把握在他的祖母答己手里。
这位太皇太后可是一个厉害角色,她曾经辅佐过元武宗、元仁宗,取得过不少的威望。她这个人野心很大,并不甘于安居后宫,而是要操控朝堂,此时元英宗势单力弱,只能听从答己的安排。
他被迫将答己的亲信铁木迭儿安排到了右丞相的位置,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铁木迭儿到处排除异己,手段残暴。他强忍下自己的不满,因为他知道自己初登皇位,并没有与答己及她的势力一拼的能力。
此时的元英宗极度渴求人才来辅佐自己,就是这么巧,拜住在这个时候出现了。此人出身世家,他的祖父就曾是元世祖忽必烈在位时的宰相,另外他自身能力也很出众,能文善武。
元英宗迅速地将拜住提拔为左丞相,旨在跟右丞相铁木迭儿抗衡。拜住也没有辜负他的期望,他在朝中拉拢官员,将元英宗的势力进一步扩大,此外他还帮着元英宗推行了儒学。
慢慢地,朝堂上无形中形成了三派官员,一派是支持拜住的,一派是支持铁木迭儿的,剩下一派站中立。随着元英宗的羽翼渐丰,他直接就在明面上打压铁木迭儿那派官员。
等到他的祖母答己病逝,他暗地里授意御史们状告铁木迭儿贪污枉法。在成功解决这一心腹大患后,元英宗又将其党羽一网打尽,将其全部家产充入国库。
至此元英宗成功地将实权握在了自己的手里,他深知元朝如果要再现辉煌必须要改革,于是他决心重用汉族儒臣,减轻百姓赋税,整治腐败现象,将律法严格执行下去。
没想到他的这个想法在朝堂上一经提出,就遭到了大多数官员的反对,毕竟这个改革内容已经波及到他们的利益了,他们又怎么会同意呢?可是元英宗并没有顾虑他们,反而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了。
二、小人铁矢
此时雄心壮志的他根本想不到,有个小人正在暗地里策划一场针对他的阴谋。此人名为铁矢,他和元英宗的关系还很亲近,因为他的妹妹就是皇后。照理说作为皇帝的大舅哥又怎么会想着推翻皇帝呢?
可是他的确这样做了,原因是为了自保。要知道,铁矢不光是皇帝的大舅哥,他同时也是铁木迭儿那派的核心人物,之前他没有参与扳倒铁木迭儿的行动,这已经让元英宗很不喜了。
随着铁木迭儿那派的官员死得死、贬得贬,铁矢的内心也一直七上八下的。在他看来,虽说现在元英宗不会来清算他,可帝心难测,说不定哪天元英宗会找他事后算账。也正因为这样,他决定推翻元英宗。
说干就干,他找到了一些有野心的皇族人员,与他们密谋如何发动政变,改立新的皇帝。而他们双方约定事成之后,改立元英宗的堂叔父也孙铁木儿做皇帝。
三、南坡之变
一张阴谋大网正在向元英宗收紧,可当事人浑然不知,这可能就是命运的神奇之处吧。那时候正好是八月初五,元英宗带领拜住等大臣从上都返回大都,可因为两地之间距离太远,他们走到一半天都快黑了。天黑不好行路,于是元英宗决定在一个名为南坡的地方暂时过夜,晚上赶了太多路的元英宗早已疲惫不堪,早早地进蒙古包睡着了,可他怎么也不会想到这里居然是他的丧命之所。
原来铁矢等16位贵族一直在等一个时期发动政变,而此刻地处偏远,元英宗带的守卫又不多,正是杀掉他的绝妙时机,他们趁着夜深人倦,迅速控制了中军大帐,直接杀掉了拜住。此时元英宗仍在酣睡中,他就被十六位贵族集体刺杀了。这位有雄心的皇帝还没有充分施展开他的“蓝图”,就遗憾离世了,年仅20岁,而历史上将此次事件称为“南坡之变”。
四、总结
其实元英宗本该不至于落到如此悲惨的下场,他主要是犯了个致命错误,他太急于推进改革,触犯了贵族的利益。年纪还轻的他并不圆滑,没有给自己和贵族们留出缓和的空间,只是一味强制推进改革。
两方矛盾愈演愈烈,最后才会出现贵族们联合起来刺杀元英宗的事件。可见当你触碰到大多数人的利益时,一定要徐徐图之。倘若“南坡之变”未发生,或许元英宗会带领元朝走向一个新辉煌也说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