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蒙哥战死后,旭烈兀立刻回撤争夺汗位,为什么走到一半就停了

蒙哥战死后,旭烈兀立刻回撤争夺汗位,为什么走到一半就停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胡月芳 访问量:4453 更新时间:2024/1/23 3:40:34

先说旭烈兀为什么要回撤?因为蒙哥死得非常突然。蒙哥死后,蒙古留下了巨大的权力真空。

蒙哥在位九年的时间,干了两件事儿:一是清理了那些反对他上位的窝阔台家族的后人。二是发动了西征和南征。第二件事情还没干得完,他根本还来不及考虑汗位继承的事情,就突然死掉了。所以蒙哥死后,汗位由谁来继承,肯定是包括旭烈兀在内的,所有蒙古皇室成员,共同关心的一个问题。

在旭烈兀看来,他获得汗位的可能性,应该是最大的。为什么呢?

蒙古的汗位继承方式很复杂。有祖宗传下来的幼子守灶制,有成吉思汗开始的上任大汗指定制。但不管是哪一种制度,都必须经过一个重要的程序,就是召开忽里台会议,由皇室成员、贵族、藩属国的国王共同讨论推举。就算是老大汗指定的,如果在忽里台会议上没有得到大家的认可,也不行。比如成吉思汗指定他的第三子窝阔台为大汗,但是成吉思汗死后,忽里台会议就没有通过,结果只能是拖雷监国,拖雷监国两年以后,再召开忽里台会议,大家同意了,这时候窝阔台才上位。

而忽里台会议,大家推选的标准,基本上就是一个:战功。除此以外,祖宗传下来的幼子守灶,也会得到一部分贵族的支持。

若论战功来说,忽必烈阿里不哥、旭烈兀、蒙哥的儿子玉龙答失等,战功最大的肯定是旭烈兀。忽必烈负责攻打南宋,出兵比较晚,只打了两年,也没拿下什么地盘。阿里不哥没有战功,不过他是幼子。玉龙答失虽然是蒙哥的儿子,但是他既没有战功,又不是幼子,而且年纪还小。而旭烈兀打下了西亚那么庞大的一片地盘。由此可见,这几个人,若是按照对汗位继承的可能性做一个排位的话,肯定是旭烈兀排第一,阿里不哥排第二,忽必烈排第三,玉龙答失排第四。

所以,旭烈兀听到蒙哥去世的消息后,立刻停止了打得顺风顺水的战争,回撤。他想的是,只要他回到国内,召开忽里台会议,他的胜算应该是最大的。

可是遗憾的是,旭烈兀隔得太远了,他得到的消息最晚,回去的路途又最遥远。所以走到一半的时候,他突然听到了忽必烈已经和阿里不哥打起来的消息。而玉龙答失因为势力太弱,是支持阿里不哥的。

也就是说,这时候,隔得近的那几个人,已经破坏了游戏规则,不再按照开会推荐这样一种方式来出牌,这样,旭烈兀想凭战功最高获得推荐,成为继承人这样一个目的,已经无法实现了。唯一的方式,也就跟其他人一样:打。

但是他不能马上就打,他打谁呢?他最好的选择,就是等到忽必烈和阿里不哥两败俱伤的时候,然后再出马。

所以他停下了脚步,等待着。

但是这一场战争,迅速就朝着忽必烈胜利的方向迅跑,阿里不哥尽管获得国内大部分贵族的支持,但是不会打仗的他,基本上不堪一击。那么这时候他要打,只能和忽必烈打。

而恰恰在这时候,忽必烈给他写了一封信。忽必烈在信中基本上表达一个意思:你只要支持我,我打赢以后,咱们干脆分家!就是说,忽必烈管他蒙古本土的地盘,旭烈兀可以自己建立一个国家。

忽必烈的这封信,对旭烈兀来说,是足以让他动心的。如果硬碰硬地和忽必烈打,他未必打得过忽必烈。如果打败了,那他将会一无所有,性命不保。而分家的话,他会获得西亚那一大片庞大的地盘。做这片庞大地盘的大汗,何乐而不为呢?

而这时候,他即将做大汗的那些地盘上,也出现了问题。一是他的部队和拔都的兄弟别儿哥的部队发生了摩擦,他要是真和忽必烈打起来,肯定就是腹背受敌。二是他的大将怯的不花,又在攻打埃及的时候失败了。一旦他和忽必烈打起来,埃及人也可能会在背后插一刀,所以他绝不会冒这个险。因此干脆同意了和忽必烈的联合。

最后的结果大家都知道,忽必烈建立了大元,旭烈兀建立了伊尔汗国,两人实现了双赢。不过虽然如此,整个蒙古帝国也因为这两人的这个小算盘,分裂了。

(参考资料:《多桑蒙古史》)

标签: 蒙哥

更多文章

  • 中国古代最有血性的城市,蒙古攻打36年不成,大汗蒙哥死在城下

    历史人物编辑:岩岩说史V标签:蒙哥

    在古代,蒙古可以说是整个欧亚非的噩梦,无人不在其铁骑下颤抖。成吉思汗甚至被欧洲人敬畏地称之为“上帝之鞭”,认为这是上天降下的灾祸和鞭挞。但是,在历史中,有一座城池,战无不胜的蒙古攻打了36年之久,就连蒙古的大汗蒙哥都死在城下,这就是钓鱼城。蒙古兴起的地方颇有历史渊源,龙城,汉代匈奴的王庭。历史上的草

  • 忽必烈暗中招募汉人,私设小金库;被蒙哥汗发现后他该如何自救?

    历史人物编辑:张文治标签:蒙哥

    1257年,是忽必烈最低谷的时期,因为他的哥哥蒙哥大汗对他产生了猜忌,并派左丞相阿蓝答儿审查他。这一次审查后,忽必烈暗中发展的汉人势力土崩瓦解,他自己也成了个闲散王爷。忽必烈落到这步田地,是因为他私自任用汉人、建“小金库”,也不怪蒙哥打压他。蒙哥继位蒙古大汗的时候,不仅得到了拔都的帮助,弟弟忽必烈、

  • 蒙哥大汗的愤怒:出征波斯与叙利亚,给木剌夷国画上句点

    历史人物编辑:李天侃娱乐标签:蒙哥

    蒙哥大汗于1251年7月即位,在这之前成吉思汗曾经派出哲别和速不台以及窝阔台派出的绰儿马征服过。但当时波斯境内还有木剌夷国和阿巴斯哈里发王朝还没有被蒙古人统治,于是蒙古大汗派自己的三弟征战这两个地方。木剌夷国是一个由伊斯兰教什叶派中的亦思马因教派建立的宗教国家,该教派把教徒训练成为刺客,专门进行刺杀

  • 宋将王坚率军民死守钓鱼城,使蒙古军重创,蒙哥战死于军中

    历史人物编辑:浩论古今标签:蒙哥

    宋理宗赵昀亲政之初,尚希望有所作为,任用一批被史弥远排斥的知名之士,企图利用金朝灭亡之机,占据黄河以南地区。端平元年(1234),赵葵、全子才等率军进驻原北宋三京,即东京开封府、西京河南府和南京应天府(见北宋四京与南宋行在),三城已被蒙古兵掳掠一空,宋军乏食。蒙古兵反攻洛阳,宋军溃败。蒙古遂对南宋发

  • 大家推荐拔都当大汗,为何他却推荐蒙哥?拔都实现了利益最大化

    历史人物编辑:姜腾标签:蒙哥

    窝阔台的后人在互掐的时候,蒙古帝国的宗王们,都在一边默默地看着,并且心里起了各种各样的心思。要说对窝阔台后人的情况盯得最紧的,大约就是术赤的儿子们和拖雷的儿子们了。在成吉思汗的孙子中,最没有野心的,大约也就是察合台的儿子了。也不是他们不想获得大汗之位,实在是因为他们兀鲁思的权力,一直被窝阔台家族干预

  • 他为南宋王朝续命20年,打死蒙哥,阻击蒙古十万铁骑

    历史人物编辑:周志庆标签:蒙哥

    《宋朝名将系列之十八》南宋的孱弱好像是全世界都知道的事实,屡战屡败,貌似谁也打不过的样子。然而,就是这样一个风雨飘摇的政权,却偏居一地逍遥多时,“暖风熏得游人醉”,其原因,自然是离不开岳飞等一众将领的功劳。今天这里要讲的王坚,虽说功绩、名声都远不及岳飞,但他凭借一颗赤胆忠心,硬生生把濒死的南宋王朝救

  • 从蒙哥撰写蒙古秘史入手,解析黄金家族分裂内讧的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骆春琴标签:蒙哥

    成吉思汗皇帝在指定第三子窝阔台为继承人的时候,曾经明确而毫不隐晦的命令道:只要窝阔台还有一个吃奶的后代存在,他在继承祖先的皇位、国家的旗帜和军队的统帅权方面,就优先与其他各支的儿孙。但是,这个指令仅仅执行了两代,就被长支和幼支联手变天,蒙古帝国合罕的位置就落入拖雷系手中。1,蒙哥皇帝的大清洗公元12

  • 蒙哥剥夺了忽必烈的统帅资格,直接坚定了后者的夺位之心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食堂标签:蒙哥

    蒙哥登上大汗宝座后,忽必烈一直暗自经营着自己的地盘,培植了一大批以汉学精英为主的部下,这些人不断为了忽必烈出谋划策,妄图将其推上大汗宝座,也为自己谋一个好前程。忽必烈在汉地实行屯田制,改变了蒙古原有靠掠夺物质过活的模式,还在各州县设立专职官员监督朝廷派来的官员,最后导致汉地上的税收,大部分进了忽必烈

  • 蒙哥汗之死说法多达5种,张钰才是当之无愧的功臣

    历史人物编辑:张杰谈历史标签:蒙哥

    北宋和南宋是中国古代封建历史上外族侵略非常严重的时期,自从宋朝成立初期,宋朝就受到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党项族、女真族和蒙古族一直在入侵宋朝的领土,基本上,这种侵略从未停止过,最多有一个相对和平的时期。然而,北方的游牧民族并没有减少他们在中原觊觎的地位。无论哪个国家成为北方草原的主人,他们都会把弓箭瞄

  • 蒙哥大汗在欧洲,在四川其它地方都所向无敌,为啥死在钓鱼城

    历史人物编辑:崔博文标签:蒙哥

    南宋能够在钓鱼城打死蒙哥,要算功劳的话,首功要给那时候已经去世多年的四川制置使余玠。虽然实际指挥作战的是王坚。在余玠从两淮战场的副帅,调到四川任主帅前,四川是南宋抗蒙三条战线(另两条是中原战场和两淮战场)中最弱的一个战场。蒙古人可以骑着他们的骏马,在成都平原上随意奔跑抄掠,整个天府之国,被搞成赤地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