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个王朝濒临灭亡的时候,末代皇帝的命运固然不幸,但他们作为皇帝,有为江山社稷殉命的义务,一句话,你们自己家造的孽欠的帐,总得有人来还,谁让你不巧赶上呢!
最让人同情的,是王朝结束时,前朝的那些皇家的女人们。他们并不是每一个都能享受万丈荣光,并不是人人都能均沾雨露皇恩,但灾难来临的时候,她们却需要与皇帝一起承担不幸。
死是最简单的,一了百了,但如果因为种种原因死不了,就得成为胜利者的猎物,受尽凌辱折磨。
做宋王朝末代的女人,尤其不幸。靖康之变,徽钦二帝被金人俘虏,一群天姿国色的妃子,公主都落到了金国将领的手上,被辣手摧残,是中国历史上最不堪回首的一幕。
南宋的末代皇帝宋恭帝,3岁即位,5岁被元朝军队俘虏,小小年纪就被送到北方喝风。而宋恭帝的母亲,做了两年皇太后的全玖,是年只有二十多岁,也因为痛爱小儿子的缘故,不得不苟且偷生,与儿子一起北上,去陌生的元大都喝风。
元大都就是今天的北京,是个适合人类居住的好地方,但全太后是自小生在南方的富家大小姐,不服北京的水土,一到了北京就闹病。
宋恭帝赵享受了表面的特殊待遇,被元世祖忽必烈封为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大司徒、瀛国公。但这样的官爵,和当年的昏德公赵佶(宋徽宗),重昏候赵恒(宋钦宗)其实没什么两样,小赵被关在北京一个大院子里,四面都是高高的围墙,只能看见被墙围起来的院子里四角的天空。
全太后与儿子相依为命,度过了人生中最不堪的一段岁月。
万幸的是,全太后和赵还遇到了生命中的一个贵人----察必皇后。察必皇后是忽必烈最信任的皇后,天资聪颖,在辅佐元世祖一统天下的过程中,居功至伟。
有一次,赵母子奉命朝见忽必烈,群臣在朝堂上公然戏弄这对苦命的母子,被察必皇后严厉制止。察必皇后对忽必烈说:我没听说过有哪个朝代能够千秋万代,希望咱们的子孙将来不要遭受这样的屈辱。忽必烈听了皇后的话,若有所思,觉得察必皇后所言有理。
忽必烈消灭南宋后,命人将大量战利品搬到朝堂之上,让察必皇后任意拿取。察必皇后看了一眼就走,对忽必烈说:宋朝皇帝积累了这么多财富,但子孙却守不住,如今我怎么忍心索取一物呢?
察必皇后非常同情全太后,曾经劝说忽必烈将多病的全太后放回江南,但忽必烈害怕全太后回去后,被南方反元的势力利用,不肯放人。
公元1281年,察必皇后去世,全太后母子失去了最后的保护人,处境更加恓惶。负责伺候全太后的宫女,都是南宋被俘虏的宫女,因为受不了被圈禁的折磨,很多都选择了自杀。元世祖忽必烈得知后,将未死的宫女杀掉几个,将宫女脑袋割下来挂在院墙上,吓的全太后母子蜷缩在屋子里很久,连院子里都不敢出去。
也是在1281年,有人向忽必烈告密,说南宋遗老要谋害皇帝。忽必烈听从了谋士的建议,决定将全太后与10岁的末代皇帝赵母子强行分开,赵被千里迢迢,送到了遥远的西藏去当小喇嘛,而全太后也被强令送到元大都正智寺,削发为尼。
孤苦无依,体弱多病的全太后无法经受这样的打击,在贫病之中郁郁而终,连去世日期都无法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