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宋朝末代皇太后,被忽必烈俘虏,受尽折磨出家为尼

宋朝末代皇太后,被忽必烈俘虏,受尽折磨出家为尼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谈生活手册记 访问量:3364 更新时间:2024/1/17 22:18:13

在每个朝濒临灭亡的时候,末代皇帝的命运固然不幸,但他们作为皇帝,有为江山社稷殉命的义务,一句话,你们自己家造的孽欠的帐,总得有人来还,谁让你不巧赶上呢!

最让人同情的,是王朝结束时,前朝的那些皇家的女人们。他们并不是每一个都能享受万丈荣光,并不是人人都能均沾雨露皇恩,但灾难来临的时候,她们却需要与皇帝一起承担不幸。

死是最简单的,一了百了,但如果因为种种原因死不了,就得成为胜利者的猎物,受尽凌辱折磨。

做宋王朝末代的女人,尤其不幸。靖康之变,徽钦二帝被金人俘虏,一群天姿国色的妃子,公主都落到了金国将领的手上,被辣手摧残,是中国历史上最不堪回首的一幕。

南宋的末代皇帝宋恭帝,3岁即位,5岁被元朝军队俘虏,小小年纪就被送到北方喝风。而宋恭帝的母亲,做了两年皇太后的全玖,是年只有二十多岁,也因为痛爱小儿子的缘故,不得不苟且偷生,与儿子一起北上,去陌生的元大都喝风。

元大都就是今天的北京,是个适合人类居住的好地方,但全太后是自小生在南方的富家大小姐,不服北京的水土,一到了北京就闹病。

宋恭帝赵享受了表面的特殊待遇,被元世祖忽必烈封为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大司徒、瀛国公。但这样的官爵,和当年的昏德公赵佶(宋徽宗),重昏候赵恒宋钦宗)其实没什么两样,小赵被关在北京一个大院子里,四面都是高高的围墙,只能看见被墙围起来的院子里四角的天空。

全太后与儿子相依为命,度过了人生中最不堪的一段岁月。

万幸的是,全太后和赵还遇到了生命中的一个贵人----察必皇后。察必皇后是忽必烈最信任的皇后,天资聪颖,在辅佐元世祖一统天下的过程中,居功至伟。

有一次,赵母子奉命朝见忽必烈,群臣在朝堂上公然戏弄这对苦命的母子,被察必皇后严厉制止。察必皇后对忽必烈说:我没听说过有哪个朝代能够千秋万代,希望咱们的子孙将来不要遭受这样的屈辱。忽必烈听了皇后的话,若有所思,觉得察必皇后所言有理。

忽必烈消灭南宋后,命人将大量战利品搬到朝堂之上,让察必皇后任意拿取。察必皇后看了一眼就走,对忽必烈说:宋朝皇帝积累了这么多财富,但子孙却守不住,如今我怎么忍心索取一物呢?

察必皇后非常同情全太后,曾经劝说忽必烈将多病的全太后放回江南,但忽必烈害怕全太后回去后,被南方反元的势力利用,不肯放人。

公元1281年,察必皇后去世,全太后母子失去了最后的保护人,处境更加恓惶。负责伺候全太后的宫女,都是南宋被俘虏的宫女,因为受不了被圈禁的折磨,很多都选择了自杀。元世祖忽必烈得知后,将未死的宫女杀掉几个,将宫女脑袋割下来挂在院墙上,吓的全太后母子蜷缩在屋子里很久,连院子里都不敢出去。

也是在1281年,有人忽必烈告密,说南宋遗老要谋害皇帝。忽必烈听从了谋士的建议,决定将全太后与10岁的末代皇帝赵母子强行分开,赵被千里迢迢,送到了遥远的西藏去当小喇嘛,而全太后也被强令送到元大都正智寺,削发为尼。

孤苦无依,体弱多病的全太后无法经受这样的打击,在贫病之中郁郁而终,连去世日期都无法确定。

标签: 忽必烈

更多文章

  • 忽必烈建立了元朝,成吉思汗其他子孙建立了哪些国家?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王德友标签:忽必烈

    成吉思汗一手创立了蒙古民族和蒙古帝国,在他死后,蒙古开始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继承人的问题。成吉思汗死后将自己的汗位传给了第三子窝阔台,不过蒙古贵族更支持第四子托雷,这就导致了蒙古国内三年没有大汗,最后在二哥察合台的支持下,窝阔台成为了大汗。窝阔台去世后汗位由他的儿子贵由继承了,不过贵

  • 为什么说忽必烈并非极力追求汉化,而是对汉化保持了高度警惕

    历史人物编辑:团团说历史标签:忽必烈

    在我们的印象中,忽必烈是蒙古宗王中汉化的急先锋。不过很多人可能不是太清楚,忽必烈并不是一个彻底的汉化主义者,他其实对汉化有着足够的警惕,甚至还有一些抵制。为什么这么说呢?忽必烈确实是蒙古帝国的宗王中,第一个实施汉化,并且走得比较远的宗王。而且正是因为忽必烈实施汉化的政策,才和蒙古草原上的绝大多数宗王

  • 揭秘元世祖忽必烈,宫斗不是女子特权,男人之间同样充满斗争

    历史人物编辑:吴林利说历史标签:忽必烈

    许多外国人来到中国,学习中国的古代史总会觉得中国的历史很难读懂,那种尔虞我诈,计较在言辞之上,武力之中的明争暗斗若是拿来写书会是一个很好的材料背景。举个很简单的例子,要是让一个外国人,哪怕是中文学的已经十分出色的留学生来看甄嬛传,他能不懂得那些女人用着最婉转好听的词句,其中深意却让人骨寒。中国历史上

  • 忽必烈为镇压南宋皇气,居然把宋理宗的首级,做成了酒杯!

    历史人物编辑:宠物小星球标签:忽必烈

    蒙古人驰骋欧亚大陆,灭掉的国家几十上百,杀掉的人数以亿计,唯独在灭南宋时花费了将近半个世纪,甚至还在攻打四川的钓鱼城时,搭进去大汗蒙哥的性命。巨大的损失,让忽必烈对汉人的民族抵抗意志十分忌惮,即便在攻入临安俘获宋恭帝后,仍然千方百计想着怎么消弭南宋军民的反抗意志。蒙古人原本信奉草原长生天,但宽容的宗

  • 国王塔察儿:少年袭位的东道主,忽必烈称汗的第一功臣

    历史人物编辑:十一史话标签:忽必烈

    忽必烈和阿里不哥的内战中,很多人都认为忽必烈能够胜利,全靠汉人世侯的支持才打败阿里不哥的,功劳都是汉人世侯的,却把真正的功臣忽视。其实,忽必烈能够抢先召开忽里勒台登上汗位台,全靠一个人首倡拥戴、全力支持,这个第一功臣,就是忽必烈同曾祖的堂兄弟、东道诸王之长——国王塔察儿。01,左翼诸王之长国王塔察儿

  • 忽必烈下葬想怪招:古树掏空做棺材,千军万马踏平川,至今未解

    历史人物编辑:张杰谈历史标签:忽必烈

    十几年前,妻子的离开,让他饱受相思之苦;又过五年,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剧有出现在他的身上,悲剧的不期而至,让他深受刺激,于是,他开始酗酒,开始无节制的暴饮暴食,他的体重急速增加,肥胖带来的不良反应加上酗酒引发的疾病折磨,令他的晚年痛苦不堪。即便他是南征北战,所向披靡,平定四方的忽必烈,这一次,他也要在

  • 探析:蒙古为何推崇成吉思汗,对建立元朝的忽必烈却讳莫如深?

    历史人物编辑:古藤枯树小桥标签:忽必烈

    蒙古在13世纪的崛起,既是奇迹,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北方游牧部落建立的辽金王朝一直向往中原,不断向南发展,在北方留下了缺口,这也给了蒙古部落的发展空间。因此,蒙古部落的崛起,不仅得益于成吉思汗,更得益于辽金的松散管理。在历史上,除了成吉思汗之外,忽必烈在历史上也占有一席之地。在蒙古人眼中,无论是成吉

  • 四川人为何这么能打?忽必烈穷尽36年也无法征服

    历史人物编辑:秋原侃历史标签:忽必烈

    说起四川,相信绝大部分人第一反应,想到的都是火锅或美女,因为四川人爱吃辣是全国都知道的,而且四川的美女皮肤白皙,性格开朗大方也是十分有名的。其实,四川值得说的远不止是这两点。四川人能打是众所周知的,蒙古铁骑征服欧亚大陆,但耗时36年也拿不下重庆,到南宋灭亡,对傲视群雄的忽必烈来说,仍然显得心有余力而

  • 忽必烈改制,早期蒙元政权对于汉文化的学习借鉴

    历史人物编辑:史醉今迷标签:忽必烈

    提及蒙元,不可避免的便会想起其“四等人制度”,是为了维护统治者本族利益的民族分治。这与其统治力量有关,不过北方民族入主中原“必行汉法,可以长久”,这可以从南北朝时期的政权国家中得到启发,如北魏孝文帝“改行汉制”便是为了缓和矛盾以更好的维护统治。事实上,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较野蛮的征服者往往不得不适应于统

  • 元世祖忽必烈:中国史上杀人和指挥下令屠城最多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小爽的生活记录标签:忽必烈

    中国元世祖忽必烈是蒙古大汗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孙子:中国史上杀人和屠城最多的人蒙古人最崇拜的英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蒙古帝国的大汗,他的孙子忽必烈杀了多少人常说一将功成万骨枯,有战争就免不了死伤,有仁爱的将领宁愿花更多的精力来换取双方更少的伤亡,但在历史上更多的是以杀立威,敢于屠城和杀人最多的军事首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