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肃宗和张皇后,两个本没有机会成为皇帝和皇后的人,在阴差阳错之下成为帝国的掌舵者,然而,这未必是大唐的幸事。唐肃宗的懦弱与倦政,张皇后的强悍与干政,最终在唐肃宗病重之际酿了一出惨剧:张皇后阴谋废太子被宦官李辅国囚禁,惊闻宫中政变,唐肃宗急火攻心,在两日后驾崩。
唐肃宗李亨能在唐玄宗时期成为太子还是拜武惠妃所赐。当时武惠妃是唐玄宗最宠爱的妃子,随着她的儿子李瑁的长大,武惠妃逐渐有了野心,想要让李瑁做太子。武惠妃和自己的女婿诬陷李瑛谋反,最终,李瑛、李瑶、李琚都被唐玄宗废为庶人并赐死。但是武惠妃的一番辛苦也只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太子李瑛是死了,但是武惠妃也被自己吓死了,而她的儿子李瑁也并没有被立为太子,李瑁的王妃杨玉环也被唐玄宗抢去做了贵妃。当时唯一算是赢家的就是李亨,因为唐玄宗在737年封李亨为太子。
唐玄宗年轻的时候曾经历过数次政变,自然知道皇家的无情和人们对于权力的渴望,所以他对太子打压的力度是很大的。李亨这个太子是做的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稍有不慎就会陷入困境。连他的婚姻也接二连三的出现问题。
先是太子妃韦氏的娘家被扯出了案子,李亨急忙和韦氏离了婚,后来他宠爱的杜良娣的娘家也出现了问题,李亨又与杜良娣离了婚。可以说李亨仅仅自保就耗费了许多的心力。韦氏和杜良娣离开之后,李亨的专宠就成了张良娣,也就是未来的张皇后。
张良娣说起来还是李亨的表妹,其祖母窦氏是唐玄宗的姨母,当初唐玄宗还不到十岁的时候,他的母亲就被武则天秘密处死,之后,唐玄宗多依赖于姨母窦氏的抚养。唐玄宗继位之后,张家备受荣宠,而聪慧的张良娣也得到了李亨的宠爱。
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安禄山带着叛军势如破竹,很快就攻下了洛阳,然后在潼关大败哥舒翰,长安城危在旦夕。这个时候的唐玄宗无心收复失地,带着心爱的贵妃杨玉环以及太子李亨、张良娣等人就趁夜往杨国忠的老家四川逃跑。当他们行到马嵬驿的时候,士兵哗变,杀死了杨国忠,又逼着唐玄宗处死了杨贵妃。之后,老态龙钟的唐玄宗执意继续南下,并让太子李亨留下了安抚百姓。
张良娣和李亨的心腹太监都劝说李亨留下来收复失地。唐玄宗知道李亨的决定后,拨2000兵马跟随李亨,至此,父子俩走了截然相反的路。唐玄宗龟缩在四川,而李亨北上灵武,想依靠朔方军的力量收复失地。
当时很多地方已经被叛军攻陷,这一路来很是艰难,每当李亨停下来找地方吃饭或者住宿的时候,张良娣就跑到李亨的前面保护她,起初李亨很不解,毕竟抵御外敌并不是一个妇人该做的事,而且当时的张良娣已经怀有身孕,其实应该是被保护的那一个。但是张良娣却有自己的想法,她说:
“今大家跋履险难,兵卫非多,恐有仓卒,妾自当之,大家可由后而出,庶几无患。当时李亨的命是最重要的,只要他活着,就能聚集将士抵抗叛军、收复失地,换做是谁都没有这样大的影响力,所以李亨不能出事,她这个妻子有责任好保护自己的丈夫。从小娇柔惯了的张良娣在这一刻成了李亨的保护神。
他们到达灵武之后,张良娣很快就生下了李侗,三天之后,她就挣扎着起床帮将士们缝补衣服。李亨想让她好好养身体,但是她却认为现在是非常时期,国事重要,她自己会注意休息。不久,李亨在跟随者们的劝说下僭越称帝,张良娣获封淑妃。郭子仪和李光弼开始了收复两京的步伐。
可以说,在灵武的那段艰难岁月里,张良娣和唐肃宗是真正的同甘共苦的,他们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张良娣甚至愿意为了李亨牺牲自己的生命。只是人是最容易遗忘的,一年多以后,两京收复,李亨放弃继续攻打叛军的正确策略而选择回到长安,并将太上皇李隆基迎回长安。
离开了艰苦创业的地方,连带着艰苦奋斗的精神也丢了,人们开始勾心斗角。唐肃宗谨慎小心惯了,做了皇帝之后也依旧懦弱,很是依赖宦官李辅国,还有张淑妃。而这两个人偏偏为了共同的利益勾结在一起,排除异己,打击忠臣,建宁王李倓就是被两人设计害死的。在李辅国的帮助下,张淑妃顺利做了皇后。
张皇后的野心要比唐肃宗多得多,对权力很是执着,不断干涉朝政,可以说,当时的朝臣都被李辅国和张皇后联手阻挡于唐肃宗之外,但,共同的利益能让两个人走到一起,不同的利益也能让两个人分道扬镳。后来随着李辅国的权力越来越大,他和张皇后之间也开始争权夺势,唐肃宗对此只能是看在眼中,却毫无作为。
当时的太子是唐肃宗的长子李豫,张皇后想废掉太子而让自己的儿子做太子,但是她的第一个儿子出生于753年,已经在760年去世,而另一个儿子李侗出生于756年,太过年幼,唐肃宗并不愿意易储,这件事一直就这么拖着。
762年,李亨的病情加重,太子李豫开始监国,而这一年,李侗也夭折了。张皇后想让自己儿子做太子的如意算盘就这样落空了。但是她并没有屈服于命运,她又想到了立唐肃宗的第三子李系为太子。
为了在唐肃宗生前达到她的目的,张皇后设计想让太子李豫和李辅国斗起来,她来捡个便宜,于是她召见太子说:
“李辅国久典禁兵,制敕皆从之出,擅逼迁圣皇,其罪甚大,所忌者吾与太子。今主上弥留,辅国阴与程元振谋作乱,不可不诛。”
但是李豫也不是吃素的,他哪里不知道张皇后是在利用他,他才不上套呢,便对张皇后表示李辅国和程元振都是帝国的大功臣,贸然杀死了他们,陛下一旦知道气火攻心怎么办?他可是孝顺的儿子,可不能做这样的事。这样的理由,张皇后自然不能再说什么,只能打发李豫回去,然后再想别的办法。
之后张皇后就与李系、朱辉光、马英俊、啖廷瑶、陈仙甫等人谋划先废了太子再说,到时候李系做了太子,再慢慢对付李辅国。
四月十六日,张皇后矫诏让太子进宫侍疾,然后在宫中埋伏了二百多人想一举擒获太子。但是,很不幸的,计划泄露了,程元振知道了这件事,然后通知了李辅国。李辅国命人在凌霄门等值太子,等李豫一进宫,他们就截下了太子,告以实情。李豫对于李辅国也并没有好感,自然并不相信,但是李辅国直接劫持李豫到了飞龙厮,让武士守着李豫。
之后李辅国带兵杀进了三殿,将李系、朱辉光等人全部抓捕,又把张皇后囚禁到了别殿。宫中一片鸡飞狗跳,自然也惊动了病中的唐肃宗,不过此时的唐肃宗已经病得下不了床了,只能在床上气的连声说:“我还没死呢。”只可惜谁也没有搭理他。只过了两天,唐肃宗就气的一命呜呼了。
唐肃宗驾崩,李辅国扶立李豫继位,即唐代宗,张皇后等人也都被赐死。
张皇后的野心最终害死了她,其实,如果她不动,不论谁是未来的皇帝,她都是名正言顺的皇太后。但是,张皇后不仅想做皇太后,还想做把持朝政的皇太后。
不得不说,唐朝自武则天之后,很多女人都有一个权力梦,即便不是做皇帝,也是想着把持朝政,但是她们多数有武则天的野心,却没有武则天的能力,甚至没有武则天命好,比如韦后、张皇后,他们不仅仅输在没有能力上,还输在没有儿子上。能力可以后天培养,没有正统的皇位继承人就真的只能说是倒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