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实力护夫还是坑夫没商量?张皇后被宦官囚禁的第三天,唐肃宗驾崩

实力护夫还是坑夫没商量?张皇后被宦官囚禁的第三天,唐肃宗驾崩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吴林利说历史 访问量:4539 更新时间:2024/1/30 1:15:28

唐肃宗和张皇后,两个本没有机会成为皇帝和皇后的人,在阴差阳错之下成为帝国的掌舵者,然而,这未必是大唐的幸事。唐肃宗的懦弱与倦政,张皇后的强悍与干政,最终在唐肃宗病重之际酿了一出惨剧:张皇后阴谋废太子被宦官李辅国囚禁,惊闻宫中政变,唐肃宗急火攻心,在两日后驾崩。

唐肃宗李亨能在唐玄宗时期成为太子还是拜武惠妃所赐。当时武惠妃是唐玄宗最宠爱的妃子,随着她的儿子李瑁的长大,武惠妃逐渐有了野心,想要让李瑁做太子。武惠妃和自己的女婿诬陷李瑛谋反,最终,李瑛、李瑶李琚都被唐玄宗废为庶人并赐死。但是武惠妃的一番辛苦也只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太子李瑛是死了,但是武惠妃也被自己吓死了,而她的儿子李瑁也并没有被立为太子,李瑁的王妃杨玉环也被唐玄宗抢去做了贵妃。当时唯一算是赢家的就是李亨,因为唐玄宗在737年封李亨为太子。

唐玄宗年轻的时候曾经历过数次政变,自然知道皇家的无情和人们对于权力的渴望,所以他对太子打压的力度是很大的。李亨这个太子是做的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稍有不慎就会陷入困境。连他的婚姻也接二连三的出现问题。

先是太子妃韦氏的娘家被扯出了案子,李亨急忙和韦氏离了婚,后来他宠爱的杜良娣的娘家也出现了问题,李亨又与杜良娣离了婚。可以说李亨仅仅自保就耗费了许多的心力。韦氏和杜良娣离开之后,李亨的专宠就成了张良娣,也就是未来的张皇后。

张良娣说起来还是李亨的表妹,其祖母窦氏是唐玄宗的姨母,当初唐玄宗还不到十岁的时候,他的母亲就被武则天秘密处死,之后,唐玄宗多依赖于姨母窦氏的抚养。唐玄宗继位之后,张家备受荣宠,而聪慧的张良娣也得到了李亨的宠爱。

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安禄山带着叛军势如破竹,很快就攻下了洛阳,然后在潼关大败哥舒翰,长安城危在旦夕。这个时候的唐玄宗无心收复失地,带着心爱的贵妃杨玉环以及太子李亨、张良娣等人就趁夜往杨国忠的老家四川逃跑。当他们行到马嵬驿的时候,士兵哗变,杀死了杨国忠,又逼着唐玄宗处死了杨贵妃。之后,老态龙钟的唐玄宗执意继续南下,并让太子李亨留下了安抚百姓。

张良娣和李亨的心腹太监都劝说李亨留下来收复失地。唐玄宗知道李亨的决定后,拨2000兵马跟随李亨,至此,父子俩走了截然相反的路。唐玄宗龟缩在四川,而李亨北上灵武,想依靠朔方军的力量收复失地。

当时很多地方已经被叛军攻陷,这一路来很是艰难,每当李亨停下来找地方吃饭或者住宿的时候,张良娣就跑到李亨的前面保护她,起初李亨很不解,毕竟抵御外敌并不是一个妇人该做的事,而且当时的张良娣已经怀有身孕,其实应该是被保护的那一个。但是张良娣却有自己的想法,她说:

“今大家跋履险难,兵卫非多,恐有仓卒,妾自当之,大家可由后而出,庶几无患。当时李亨的命是最重要的,只要他活着,就能聚集将士抵抗叛军、收复失地,换做是谁都没有这样大的影响力,所以李亨不能出事,她这个妻子有责任好保护自己的丈夫。从小娇柔惯了的张良娣在这一刻成了李亨的保护神。

他们到达灵武之后,张良娣很快就生下了李侗,三天之后,她就挣扎着起床帮将士们缝补衣服。李亨想让她好好养身体,但是她却认为现在是非常时期,国事重要,她自己会注意休息。不久,李亨在跟随者们的劝说下僭越称帝,张良娣获封淑妃。郭子仪和李光弼开始了收复两京的步伐。

可以说,在灵武的那段艰难岁月里,张良娣和唐肃宗是真正的同甘共苦的,他们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张良娣甚至愿意为了李亨牺牲自己的生命。只是人是最容易遗忘的,一年多以后,两京收复,李亨放弃继续攻打叛军的正确策略而选择回到长安,并将太上皇李隆基迎回长安。

离开了艰苦创业的地方,连带着艰苦奋斗的精神也丢了,人们开始勾心斗角。唐肃宗谨慎小心惯了,做了皇帝之后也依旧懦弱,很是依赖宦官李辅国,还有张淑妃。而这两个人偏偏为了共同的利益勾结在一起,排除异己,打击忠臣,建宁王李倓就是被两人设计害死的。在李辅国的帮助下,张淑妃顺利做了皇后。

张皇后的野心要比唐肃宗多得多,对权力很是执着,不断干涉朝政,可以说,当时的朝臣都被李辅国和张皇后联手阻挡于唐肃宗之外,但,共同的利益能让两个人走到一起,不同的利益也能让两个人分道扬镳。后来随着李辅国的权力越来越大,他和张皇后之间也开始争权夺势,唐肃宗对此只能是看在眼中,却毫无作为。

当时的太子是唐肃宗的长子李豫,张皇后想废掉太子而让自己的儿子做太子,但是她的第一个儿子出生于753年,已经在760年去世,而另一个儿子李侗出生于756年,太过年幼,唐肃宗并不愿意易储,这件事一直就这么拖着。

762年,李亨的病情加重,太子李豫开始监国,而这一年,李侗也夭折了。张皇后想让自己儿子做太子的如意算盘就这样落空了。但是她并没有屈服于命运,她又想到了立唐肃宗的第三子李系为太子。

为了在唐肃宗生前达到她的目的,张皇后设计想让太子李豫和李辅国斗起来,她来捡个便宜,于是她召见太子说:

“李辅国久典禁兵,制敕皆从之出,擅逼迁圣皇,其罪甚大,所忌者吾与太子。今主上弥留,辅国阴与程元振谋作乱,不可不诛。”

但是李豫也不是吃素的,他哪里不知道张皇后是在利用他,他才不上套呢,便对张皇后表示李辅国和程元振都是帝国的大功臣,贸然杀死了他们,陛下一旦知道气火攻心怎么办?他可是孝顺的儿子,可不能做这样的事。这样的理由,张皇后自然不能再说什么,只能打发李豫回去,然后再想别的办法。

之后张皇后就与李系、朱辉光、马英俊、啖廷瑶、陈仙甫等人谋划先废了太子再说,到时候李系做了太子,再慢慢对付李辅国。

四月十六日,张皇后矫诏让太子进宫侍疾,然后在宫中埋伏了二百多人想一举擒获太子。但是,很不幸的,计划泄露了,程元振知道了这件事,然后通知了李辅国。李辅国命人在凌霄门等值太子,等李豫一进宫,他们就截下了太子,告以实情。李豫对于李辅国也并没有好感,自然并不相信,但是李辅国直接劫持李豫到了飞龙厮,让武士守着李豫。

之后李辅国带兵杀进了三殿,将李系、朱辉光等人全部抓捕,又把张皇后囚禁到了别殿。宫中一片鸡飞狗跳,自然也惊动了病中的唐肃宗,不过此时的唐肃宗已经病得下不了床了,只能在床上气的连声说:“我还没死呢。”只可惜谁也没有搭理他。只过了两天,唐肃宗就气的一命呜呼了。

唐肃宗驾崩,李辅国扶立李豫继位,即唐代宗,张皇后等人也都被赐死。

张皇后的野心最终害死了她,其实,如果她不动,不论谁是未来的皇帝,她都是名正言顺的皇太后。但是,张皇后不仅想做皇太后,还想做把持朝政的皇太后。

不得不说,唐朝自武则天之后,很多女人都有一个权力梦,即便不是做皇帝,也是想着把持朝政,但是她们多数有武则天的野心,却没有武则天的能力,甚至没有武则天命好,比如韦后、张皇后,他们不仅仅输在没有能力上,还输在没有儿子上。能力可以后天培养,没有正统的皇位继承人就真的只能说是倒霉了。

标签: 唐肃宗

更多文章

  • 我命由我不由天,唐肃宗是如何在逆境中“开挂”,逆天超神的?

    历史人物编辑:王梓浩标签:唐肃宗

    在政变中出生,也在政变中离世?李亨夺了李隆基的皇位,留恋皇位连杀数人的李隆基,为何没有出兵讨伐?为何李隆基还在世,李亨就迫不及待更改年号?李亨在灵武登基险些胎死腹中唐肃宗李亨,是唐玄宗李隆基30个儿子里面的其中一个。李亨还在母亲肚子里时,就差点被自己的父亲扼杀。本该父慈子孝,为何却要狠心杀人?李隆基

  • 如果没有发生马嵬坡兵变,唐肃宗还有没有机会做皇帝呢?

    历史人物编辑:王朝说文史标签:唐肃宗

    红军长征过程中有一个转折点遵义会议,它在万分紧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安史之乱之中也有一个转折点,那就是马嵬坡兵变,它在大唐崩溃之时挽救了大唐。马嵬坡兵变发生在安史之乱中,潼关失守,长安即将失陷,唐玄宗惶惶如丧家之犬,要逃亡四川。如果皇帝太子都去了四川,当了逃兵,那天下就没人坐镇,那些忠于大唐的将

  • 唐肃宗为何如此信任郭子仪,只因他俩有一个相同点,比军功更重要

    历史人物编辑:老伊先生标签:唐肃宗

    唐肃宗李亨经历过大唐开元盛世的繁华,见识过玄宗晚年的奢靡生活,顺着这个思路推测下去,大概都会认为唐肃宗李亨会是一个骄奢淫逸之人,但偏偏李亨的品行反其道而行。李亨其实一点都不懂享受,安史之乱前大唐还处在盛世华章中,某天身为太子的李亨陪玄宗用膳,玄宗想吃桌上的烤羊腿,让李亨割一小块下来。李亨用手从羊腿上

  • 他献计平定安史之乱,为的是睡唐肃宗的一条大腿…

    历史人物编辑:独特的动漫造型标签:唐肃宗

    唐肃宗李亨在灵武即位当上皇帝以后。有一天,他跟身边的一位大臣聊天,说到将来平定叛乱,收复失地之后,要怎样给大臣们封赏。这位大臣说:“那有何难?不就是封给他们一处小地方,以及几百口人就搞定了嘛!”唐肃宗又问:“那你呢?”“我的要求就有点特别了。”唐肃宗:“说来听听。”“官位和土地我都不想要,我只想要枕

  • 唐肃宗急于收复两京并缓解回纥对唐朝的压力故向回纥借兵

    历史人物编辑:老瓜摄友标签:唐肃宗

    第一,唐有征调周边民族军队作战之先例,首先,唐前期国力强盛,为周边民族所拥戴,经常征调周边民族军队。再者,安史之乱中,唐军连年激战,军马损失巨大。仅相州一战,“战马万匹,惟存三千,甲仗十万,遗弃殆尽,而吐蕃尽陷河陇,陇右牧马又沦于敌手,军中骑兵必然不足。回纥自唐初即与唐室关系密切,加之回纥骑兵骁勇善

  • 权宦李辅国杀皇后,扶太子登基,唐肃宗一声叹息,自己惹的祸

    历史人物编辑:汪锦标签:唐肃宗

    唐玄宗即位后,励精图治,带领着大唐进入了新的篇章,盛唐时代开启。就这样歌舞升平,四海咸平,人们都快淡忘了几十年前密集的政变阴谋,可是安史之乱爆发后,在唐肃宗一朝又出现了,而且后果很严重。当时肃宗已经病入膏肓,自顾不暇,就在这时候,宫廷里又发生了一场兵变,是他最宠信的宦官李辅国做的。等他咽气之后,李辅

  • 唐玄宗那么长寿,如果没有马嵬坡兵变,唐肃宗根本没有机会做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旭旭聊历史标签:唐肃宗

    安史之乱发生在唐玄宗时期,也正是因为安史之乱,杨贵妃才死在马嵬坡,马嵬兵变由此而来。在此次事件很多人都忽略了一个重要节点——唐肃宗成功登基,唐玄宗被迫成为太上皇。如果没有马嵬兵变,唐肃宗登基为帝的可能性几乎为零,这种说法并不是没有依据,因为在真实历史上,唐肃宗比唐玄宗仅仅晚死半个月。唐玄宗的高寿对于

  • 唐玄宗76岁时,唐肃宗送其一百名美女,两年之后衰竭而亡

    历史人物编辑:王小妹说历史标签:唐肃宗

    自古帝王之家对于亲情是最淡漠的,南北朝时期曾经有一个小皇帝在临死之前这样感慨道:“来生不生帝王家。”这句话也道出了帝王之家的残酷,也正是因此在帝王之家中,为了权力可以无所不用其极,杨广弑父杀兄,李世民弑兄夺位,在帝王之家,亲情显得是如此淡漠。也正是因为李世民的例子在前,导致在这之后的帝王对于亲情非常

  • 没有这位高人的帮助,唐肃宗很难消灭安禄山,郭子仪也不会太顺利

    历史人物编辑:惊鸿历史苑标签:唐肃宗

    说起安史之乱,大家满脑子想的都是杨贵妃,忽略很多历史上著名而且重要的人物。比如说这件事的引发之人安禄山,作为叛军的老大,他早就有了想要做皇帝的想法,趁着唐玄宗比较信任他,他索性就成了唐玄宗和杨贵妃的干儿子。既然是自己的儿子,那做皇帝似乎就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了,所以安禄山就起兵造反了。而这个时候的唐玄

  • 唐肃宗、代宗在位的时期,为何会成为中晚唐衰败历史的开端?

    历史人物编辑:风趣的历史天空标签:唐肃宗

    如果细数唐朝二百八十九年历史的话,便能发现,唐朝历史上并不缺少有能力的皇帝,而唐肃宗、唐代宗就是其中较为有能力的皇帝。不同于此前盛唐时期的皇帝,能够以文治武功,开太平盛世。唐肃宗、代宗两位皇帝在位的时期,则是唐王朝最为艰难的时期。这是因为,两位皇帝的在位时期,唐帝国历史上最严重的叛乱——“安史之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