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真实的薛仁贵,比小说中还牛一百倍,大唐数一数二的战神

历史上真实的薛仁贵,比小说中还牛一百倍,大唐数一数二的战神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川妹美食 访问量:2135 更新时间:2023/12/5 1:17:51

他是大唐的第二代战神,正史上的他比小说里形容的还牛一百倍,白袍征辽东,三箭震天山,脱帽退万敌,这都是关于他的典故,也有人说他是恶魔,不但坑杀10万降卒,胁迫异族美女为妾,这其中有何隐情,今天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下历史上真实的薛仁贵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薛仁贵生于隋末,他本名

薛礼

。其父为隋朝小吏。

由于隋末大乱,父亲早逝,家境贫困,只能务农。

薛仁贵为人孝顺,时常为父亲不能安葬在故乡而惋惜。

薛仁贵的妻子柳氏见识深远,为抑郁的丈夫指了一条光明的道路。

她认为,薛仁贵应该抓住机会。现任天子要出征高句丽,需要得力的将领。

为什么丈夫不去战场求取功名呢?

待衣锦还乡,再迁坟也不迟。

薛仁贵听了贤内助的话,弃耕从军,带着兵器马匹进了张士贵的帐中,受到这个伯乐的赏识,赶赴辽东前线。

公元645年

李世民亲赴高句丽战场。辽东战线如火如荼,薛仁贵在战火中崭露头角。

一日,张世贵的部队在安地与高句丽军队相遇,唐军郎将刘君邛被敌军围困。情况危急,无人敢救。

千钧一发之际,唯有新兵薛仁贵单枪匹马赶到,大喝一声,纵身一跃,将高句丽将军斩杀在马下,并将其脑袋绑在马鞍上。

薛仁贵的表现不止于此。他不仅有真才实学,而且懂得包装自己。

一块金子必须学会自己发光。古语有云“

将军不敢骑白马

,怕容易被认出来。”

这就是说,武将不能过于标新立异,过于高调,否则在行军打仗的时候,就会被对方盯上。

可是薛仁贵特意在战场上穿了一件白色战袍,可谓是极其危险。在随后的安市城围攻战中,面对高句丽从平壤派出的数十万大军,身穿白袍的薛仁贵果然成功吸引了包括李世民在内的双方的目光。

此战,薛仁贵身先士卒,手持长戟,腰佩双弓,左右奔袭,犹如天神下凡。薛仁贵所到之处,高句丽兵无人可挡。

唐军见敌军撤退,紧跟在薛仁贵后面,将高句丽军撕裂了一条缝。据史书记载,

“大军乘之,大败高丽兵,斩首两万余人”。

李世民身经百战,可是看到这一幕,他也是一惊,连忙向众将问道“白衣先锋是谁?”

将士报信此人是薛仁贵。 战事一结束,李世民立即召见赏赐薛仁贵,并提拔他为将军,并说道,朕不喜得辽东,喜得卿也。

俗话说,

三军易得,一将难求

。跟随李世民征战天下的老将们都老了,所以感叹辽东不如薛仁贵!薛仁贵在辽东名声大噪,并为后来结束隋朝以来辽东的战乱贡献很大。

公元661年,天山下,寒风凛冽,旗帜遮天蔽日。天空之中,薛仁贵站在阵前,双目如炬,手中长戟寒光闪烁。

战功赫赫的薛仁贵在参加了对西突厥、契丹、奚人的战争后,率领唐朝大军杀入天山,讨伐九姓铁勒。

两军在天山脚下相遇。九姓铁勒的围观人数超过十万。

他自信满满,想要凭借地理优势与唐军一较高下。薛仁贵二话不说,拿起弓箭,连射三箭,弓箭如雷。

瞬间,三名铁勒小将应声倒下。刚才还欢呼雀跃的铁勒大军,此刻仿佛被命运扼住了喉咙,只剩下死一般的寂静。

说完,他们就下马投降了。

因为铁勒反复无常,薛仁贵怕有后患,于是下令坑杀10万降卒。

自此,九姓铁勒实力减弱,不再是边境的麻烦。

这就是“三箭定天山”的典故。

薛仁贵的难得之处,不仅在于勇猛善战,更在于他清楚自己的定位。

一个武将追求的是战功和荣耀,就像当初参军只是为了满载而归。

征讨铁勒战事结束后,薛仁贵接受部下贡献的财物,还纳铁勒的美女为妃,只因为他可以直面自己的欲望,不沽名钓誉,或许也是怕功高震主的一种保护方式。从神到人,这样的薛仁贵是真实的,是睿智的。

公元666年,高句丽爆发内乱,唐高宗再次出兵,意图一举灭掉高句丽。

当初被李世民钦点的薛仁贵,如今已经成长为一名独当一面的猛将。

薛仁贵身先士卒,率军攻克南苏、木底、苍岩、扶余等城,或“

斩五万余级,拔出三城”。

两年后,薛仁贵与李勣在平壤成功会师,高句丽灭亡。几代皇帝平定辽东的梦想,终于在高宗统治下实现了。

唐朝在当地设置郡县,在平壤设立安东都护府。

第一任都护是薛仁贵。

他在任期间,政绩卓著,可谓文武双全。唐高宗李治曾问大臣,谁是辽东最好的将军?

大臣评价诸将的战功,说“薛仁贵勇夺三军,威名远扬。”

在当时的人眼里,薛仁贵就是一个字,非常猛。唐高宗在位期间,大唐军队横扫四方,平辽东,克突厥,灭铁勒,战吐蕃。

对于薛仁贵来说,那是最好的时代。

薛仁贵一生中最大的失败是政治上的失败。唐高宗在位时,唐朝与吐蕃的关系微妙。

公元670年

,吐蕃大举进攻,攻陷西域十八州。唐高宗决定出兵营救吐谷浑。

以薛仁贵为逻娑道行军大总管,率领十万大军征讨吐蕃。

然而,朝廷给薛仁贵塞了一个猪队友,副将郭待封。郭待封之前一直担任李勣的副将,又是开国名将郭孝恪之子,没什么才能。

他看不起家道中落的薛仁贵,甚至自我感觉良好,认为自己应该是这场战役的总指挥。

唐军一开始进展顺利。大非川分兵后,以薛仁贵为首的先锋部队一路狂奔,沿路杀掠,获得牛羊万余只。

不过,薛仁贵知道,唐军在高原环境下作战,已经疲惫不堪。他原本的计划是,由郭待封率领的补给部队架起围栏坚守,他冲在最前面,互相照应。

郭待封看不起薛仁贵,想要带着人马和行李继续行军。结果吐蕃大军二十万来袭。

结果吐蕃二十万大军来袭,唐军被打得措手不及大败,粮草军械损失殆尽,薛仁贵无奈退军,屯驻于大非川。

吐蕃又继续派出40万大军进攻,唐军大败。薛仁贵只好与吐蕃名将论钦陵讲和,才得以撤退,但吐谷浑自此沦陷。

大非川之战是薛仁贵一生最惨痛的失败

。甚至一度沦为平民,后流放到象州。

待到再次用,他已是花甲之年,公元681年,唐高宗派薛仁贵镇守边疆。薛仁贵奉命镇守瓜州,踏上了人生最后的征程。

公元682年,突厥犯境,入薛仁贵管辖。

突厥人向唐军吼道“唐将军是谁?

为首的将军冷冷的说道,

“薛仁贵。

”这个名字,三十年来,踏足万里疆界,威震天下,令无数人闻风丧胆。

这个名字,足以代表万千大唐人马。

突厥人也疑惑的问道“听说薛将军死在象州,怎么又复活了?

薛仁贵摘下头盔,露出一张饱经沧桑的脸,往日的豪气丝毫没有减退,突厥人见了,大吃一惊,有的下马跪下,有的落荒而逃,唐军乘势发起进攻,这一战,唐军大获全胜,斩杀军衔一万余人,夺得骆驼、马匹、牛羊三万余头。

公元683年

,70岁的薛仁贵病死在大唐边塞。这位纯粹的军人以最纯粹的方式在军中与世长辞。

薛仁贵的一生可谓是波澜壮阔,作为大唐的第二代战神,他完成了向四方宣扬大唐雄风的使命。

标签: 薛仁贵

更多文章

  • 此人乃吐蕃猛将,击败薛仁贵,全歼十万唐军,威名震慑唐朝30年

    历史人物编辑:张文治标签:薛仁贵

    尽管古代离我们已经是很遥远了,但提起古代的名将,我们每个人都会眉飞色舞,意气风发,好像我们亲眼见到了战场上的刀光剑影,硝烟滚滚。千金易得,一将难求,对军队而言,好的将领无疑是至关重要的,重要性甚至还在军队人数之上。毕竟历史上有太多虽然兵力占优势,但因为主将统帅不当最终导致失败的例子。兵不在多,关键是

  • 唐朝兵力强悍,还有薛仁贵带兵,为何还是在大非川之战中大败

    历史人物编辑:墨文历史标签:薛仁贵

    前言:公元670年,唐朝为了与吐蕃争夺土地,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大非川之战。在此战之前,唐朝凭借着精锐的部队,四处征战,无一失败,先是一统汉地,后又平定边患,四海之内无人不服,然而,这样的光辉战绩却被一个小小吐蕃终结了。此时的唐朝正值强盛时期,兵力充沛,而且此战还有名将薛仁贵压阵,怎么看都没有失败的可能

  • 为什么隋朝和唐朝两朝攻打高丽那么惨,最后还是薛仁贵灭了高丽

    历史人物编辑:张龙龙标签:薛仁贵

    隋文帝时期曾出动三十万人东征高丽失败了,隋炀帝更是动用举国之力,百万大军三征高丽,不但没有打下高丽,反而耗尽了隋朝国力,导致隋朝灭亡。唐朝李世民攻打高丽,多次攻打高丽,直到薛仁贵彻底灭亡了高丽,我们看看是如何打的仗。隋朝第一次是隋文帝攻打高丽,当时因为没有选好时间,在雨季出征。结果道路泥泞,粮草供应

  • 大唐名将薛仁贵:68岁高龄挂帅出征,刚报出名号,敌军:我输了

    历史人物编辑:宋赞标签:薛仁贵

    现在的人提起唐朝,总是念起唐朝昌盛的文化、繁荣的经济、提起长安的先进、世界性的包容等等。但是这一切的繁荣所存在的基础,是唐朝无与伦比的武德。唐军之强大,即使千年过去,依然跃然纸上。在长安城西北,有一座城门叫做安远门,安远门外,曾经立着大书法家虞世南手写的碑文,上面提及“西去安西九千九百里。”这句话的

  • 唐朝大将军薛仁贵:经大非川之败,从战神沦为常败将军?

    历史人物编辑:旧城闲谈标签:薛仁贵

    历史上打了胜仗而加官进爵的将军不计其数,人人都说将军是个鲁莽、神经大条的职位,殊不知他们熟读兵法,在战场上排兵布阵,通过一些细微之处才能打赢战争。他们保家卫国,不让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们心里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的小心思,只会在战场上英勇杀敌。一个好的朝代要想繁荣昌盛,就要有一个好的将军镇守一方,

  • 盘点历史上用戟猛将,薛仁贵屈居第三,第一横扫千军,吊打项羽

    历史人物编辑:郑玉佼标签:薛仁贵

    戟是古代兵器兵器之一,实际上戟是戈和矛的合成体,它既有直刃又有横刃,呈“十”字或“卜”字形,因此戟具有钩、啄、刺、割等多种用途,其杀伤能力胜过戈和矛。戟是刺击劈砍组合兵器,相对较为沉重,所以古代能用戟者多为猛将。可以说戟是古代战场上令人闻风丧胆的霸气兵器,接下来我们就看看史上用戟的猛将都有哪些?五、

  • 曾三箭定天山的薛仁贵,5万大军出征吐蕃,却遭受前所未有的惨败

    历史人物编辑:猫史天下标签:薛仁贵

    薛仁贵,武艺高强,有勇有谋,乃是将门之后,其曾祖父薛荣、祖父薛衍、父亲薛轨,相继在北魏、北周、隋朝任官;但是后来家道中落,及至薛仁贵的时,已是家境贫寒、地位卑微,以种田为业。后来薛仁贵应征入伍加入唐朝军队,先是在出征高句丽的时候,于大军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单枪匹马直取高句丽一将领人头,因此大军得以解围

  • 要看薛仁贵,还是保剑锋版的过瘾,新版《隋唐演义》还是差点意思

    历史人物编辑:岸花游戏标签:薛仁贵

    近期,小编看了一下新版的《隋唐演义》,觉得里面的薛仁贵还是差了点意思,还是保剑锋版的看起来更过瘾点。薛仁贵,出生于公元614年,为唐朝初期大将,河东道绛州龙门县修村人。电视剧为了艺术效果,往往都会将人物神化,塑造得完美无缺。但在保剑锋版的薛仁贵中,还是比较客观地向人们讲述了薛仁贵荡气回肠的一生,领略

  • 神将薛仁贵的一个猪队友,害他打了一生中唯一的败仗

    历史人物编辑:花花史界标签:薛仁贵

    唐太宗、唐高宗时期军事家、政治家薛仁贵的大名,说是地球人都知道,一点也不夸张。这位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神,身经百战,战功赫赫,创造了“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辽东”、“脱帽退万敌”等诸多军事奇迹。薛仁贵随唐太宗征讨高句丽时,为救援被敌军团团围困的唐朝将领刘君邛,他单枪匹马挺身而出,直取高

  • 唐朝薛仁贵是个忠臣,为什么他的孙子却要反唐?原因很简单

    历史人物编辑:嘟嘟说电影标签:薛仁贵

    在历史上,薛仁贵确实是个真人。他一生当兵,征战沙场,立下了赫赫战功。他的事迹广受赞誉。薛仁贵有个孙子叫薛刚,后来薛刚反唐,这是为什么呢?可能有小伙伴会说薛仁贵是英雄,但谁能保证他的子孙后代都是伟大的呢?就像封建社会一样,历代开疆辟疆的君王如龙似凤,后代却没有继承他的优良基因,一代不如一代,导致改朝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