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跨过鸭绿江:主动出击占领平壤,薛仁贵征辽,一场意义重大的战争

跨过鸭绿江:主动出击占领平壤,薛仁贵征辽,一场意义重大的战争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刘玲爱历史 访问量:1862 更新时间:2024/1/15 16:37:10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华夏文明以中原为最初发源地,经历夏商之后,周代进入了文明高度发达的时代,但很快东周时期陷入了四五百年的混战状态。

秦国完成了统一六国的大业,但这仅仅是开始,秦始皇的目标不仅仅是六国,而是天下,秦始皇做的更是为子孙万代谋福利的事情,于是秦始皇在灭了六国之后,就把全国主要兵力分为两部分,来解决南北的问题。

南面派遣五十万大军,远征百越地区,并且迁徙和大量的居民过去,最终在番禺地区,也就是今天的广州成了朝的一个郡守,当时连越南也是中国岭南三郡的一部分。

秦始皇平定百越,并且通过迁徙的方式,在当地生根发芽,这个举动为造福后世无数代,避免了华夏文明南北夹击的窘境。

如果秦始皇没有趁着秦国国力最强大,百越地区尚没有强大政权的情况下,彻底征服百越地区,那么此后千年华夏文明都将面临南北夹击的不利局面,从这个角度上讲,远征百越是一件功在千秋的事情。

向北就是让蒙恬率领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最终彻底将匈奴赶到了阴山以北,并通过连接和修建原来燕赵齐等各国的长城,最终构成了长城防线,同时在中国历史杀形成了物理防线和心里防线,从此华夏文明有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区域。

此后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无论是强还是弱,都是以秦始皇划定的这个为自己的目标,哪怕是最弱的宋朝,心里想的也是要夺回长城以北地区,这已经形成了心理上固有的观念,这才是秦始皇最牛的地方。

其中秦始皇之后做的很成功的主动出击保卫家国的战略,就是唐朝的主动征辽,这其中尤其是是以薛仁贵的表现尤其突出。

薛仁贵征辽,因为有小说的存在,所以薛仁贵的名声在民间特别大,小说尽管有很多虚构的成分,但历史的薛仁贵,完全当的起小说里的故事。

小说主要为了艺术性,而图书了薛仁贵和上级之间的各种矛盾,这些在正史里都没有记载或者也只是蛛丝马迹而已,小说为了冲突的效果更加明显一点,所以有了大量类似的情节,但对于薛仁贵的功劳方面,可以说真实的薛仁贵,跟历史上一样精彩,今天昭烈君就带大家一起看一看历史上真实的薛仁贵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无数的事实证明,男人娶个好老婆真的很重要,薛仁贵年轻的时候,非常落寞,尽管自己的祖上曾经也出过名将,但是到了薛仁贵这一代也就彻底败落了,年轻的薛仁贵靠着祖上留下来的一点阴德和积蓄总算是去了媳妇,但日子过得一直都不好。

中国有句俗话来形容一个人运气好,说你这是祖坟上冒青烟了吧,这说明中国人对于祖宗能保佑子孙后代这件事是非常重视的,尤其是祖先的坟茔,如果是风水不好的话,很容易让子孙后代不发达。

所以古人对自己的墓都很重视,希望能有个风水宝地来泽被后代,当然也有那种嫌自己祖先风水不好,通过迁坟来改变命运的。

这些不管真假,都是把自己的成功寄托在别人身上,自己渴望的成功不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得到,这种对成功的执着就叫妄念。

薛仁贵也有这种打算,幸好他的老婆阻止了他的行为,对他说男子汉大丈夫要想建功立业就必须要顺应时势,你折腾死人干什么呀。

现在太宗东征,正是报效祖国出人头地的好时候,于是薛仁贵放弃了这种不切实际的幻想,报名参加太宗的远征军去了,这是薛仁贵崛起的起点,同时也是他人生重大变化的起点,放弃幻想,通过努力加油干才是所有事情的正解。

薛仁贵第一次随太宗出征,表现就非常抢眼,有一次郎将刘君邛被高句丽军团团围困,无法脱身,危急时,薛仁贵单枪匹马、挺身而出,直取高句丽一将领人头,将其首级悬挂于马上,高丽军哪见过如此生猛的唐兵,于是人人胆寒而撤军,从此薛仁贵扬名军中。

在攻克安市城的战役中,高丽军派出了25万人马,依山驻防抵抗唐军,在最后的诸将冲锋时刻,薛仁贵身着白衣,手持戟枪,腰挎双弓,大呼冲阵,所向无敌,高句丽军望之披靡,斩首两万余级。

此战后,太宗亲自对薛仁贵说,朕的将领们都老了,将来大唐的江山还的靠你们这些优秀的年轻将领呀,这是太宗皇帝对薛仁贵的认可,更是把国家未来的希望,交到了新一代将领的头上,回朝后提拔薛仁贵为右领军中郎将,镇守宫城玄武门。

高丽是朝鲜半岛的一个国家,首都在现在的平壤,可以说从隋朝开始就一直不老实,动不动就侵扰我中原领土,但凡事作为一个大国,这种事情都不能忍。

隋炀帝就曾发兵征高丽,但一不小心兵败,被自己的表弟夺了天下,顺道还落了个昏庸无道的骂名,黑隋朝是唐的必然,但是在征高丽这件事上,两个朝代倒是出奇的一直,因为只有主动打击边患,才能换来自己领土的安全,这一点是无数代人用血换来的教训。

唐太宗时期,收复了辽东地区,但高丽还是经常闹事,到了李治时代,大唐王朝决定彻底解决掉高丽这个跳梁小丑,于是派遣薛仁贵率领大军出发,务必解决多年的顽疾。

总章元年(公元668年),经过薛仁贵勇猛作战锲而不舍的打击,唐军终于占领了高丽的首都平壤,自此一直烦扰中原王朝的高句丽彻底亡国。

经此一战,唐朝共获五部、一百七十六座城、六十九万七千户口,于是将其划分九个都督府、四十二州、一百县,设安东都护府统管整个高句丽旧地,有唐一代,辽东即鸭绿江南北的高句丽故地其主体部分仍然属于中原王朝,新罗的疆域仍然在大同江及平壤以南。

大家可以想想这是何等的战绩,天可汗的李世民不是白叫的,盛唐也不是随便给的,主动出击维护了国家的安全,直接统治高句丽旧地,避免了再生事端,这样的唐朝真是大爱。

你再看看此后宋朝的苦恼,那对唐朝的功业真是羡慕不已,你都不要说治理平壤了,连整个山西你都拿不全,最后还被崛起辽东的女真给灭了,真是人比人气死人。

说这没有故意贬低宋朝的意思,但很多事只有通过对比,才能显示出这件事的伟大,远征高丽就是很明显的例子,没有隋唐两代远征高丽,打服他们,说明定在唐代没等到安史之乱,辽东地区崛起的政权就够唐朝喝一壶了。

历史事实证明,跨过鸭绿江,对保卫华夏的领土安全,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自古以来莫不如此。

标签: 薛仁贵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真实的薛仁贵,比小说中还牛一百倍,大唐数一数二的战神

    历史人物编辑:川妹美食标签:薛仁贵

    他是大唐的第二代战神,正史上的他比小说里形容的还牛一百倍,白袍征辽东,三箭震天山,脱帽退万敌,这都是关于他的典故,也有人说他是恶魔,不但坑杀10万降卒,胁迫异族美女为妾,这其中有何隐情,今天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下历史上真实的薛仁贵到底是什么样的人?薛仁贵生于隋末,他本名薛礼。其父为隋朝小吏。由于隋末大

  • 此人乃吐蕃猛将,击败薛仁贵,全歼十万唐军,威名震慑唐朝30年

    历史人物编辑:张文治标签:薛仁贵

    尽管古代离我们已经是很遥远了,但提起古代的名将,我们每个人都会眉飞色舞,意气风发,好像我们亲眼见到了战场上的刀光剑影,硝烟滚滚。千金易得,一将难求,对军队而言,好的将领无疑是至关重要的,重要性甚至还在军队人数之上。毕竟历史上有太多虽然兵力占优势,但因为主将统帅不当最终导致失败的例子。兵不在多,关键是

  • 唐朝兵力强悍,还有薛仁贵带兵,为何还是在大非川之战中大败

    历史人物编辑:墨文历史标签:薛仁贵

    前言:公元670年,唐朝为了与吐蕃争夺土地,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大非川之战。在此战之前,唐朝凭借着精锐的部队,四处征战,无一失败,先是一统汉地,后又平定边患,四海之内无人不服,然而,这样的光辉战绩却被一个小小吐蕃终结了。此时的唐朝正值强盛时期,兵力充沛,而且此战还有名将薛仁贵压阵,怎么看都没有失败的可能

  • 为什么隋朝和唐朝两朝攻打高丽那么惨,最后还是薛仁贵灭了高丽

    历史人物编辑:张龙龙标签:薛仁贵

    隋文帝时期曾出动三十万人东征高丽失败了,隋炀帝更是动用举国之力,百万大军三征高丽,不但没有打下高丽,反而耗尽了隋朝国力,导致隋朝灭亡。唐朝李世民攻打高丽,多次攻打高丽,直到薛仁贵彻底灭亡了高丽,我们看看是如何打的仗。隋朝第一次是隋文帝攻打高丽,当时因为没有选好时间,在雨季出征。结果道路泥泞,粮草供应

  • 大唐名将薛仁贵:68岁高龄挂帅出征,刚报出名号,敌军:我输了

    历史人物编辑:宋赞标签:薛仁贵

    现在的人提起唐朝,总是念起唐朝昌盛的文化、繁荣的经济、提起长安的先进、世界性的包容等等。但是这一切的繁荣所存在的基础,是唐朝无与伦比的武德。唐军之强大,即使千年过去,依然跃然纸上。在长安城西北,有一座城门叫做安远门,安远门外,曾经立着大书法家虞世南手写的碑文,上面提及“西去安西九千九百里。”这句话的

  • 唐朝大将军薛仁贵:经大非川之败,从战神沦为常败将军?

    历史人物编辑:旧城闲谈标签:薛仁贵

    历史上打了胜仗而加官进爵的将军不计其数,人人都说将军是个鲁莽、神经大条的职位,殊不知他们熟读兵法,在战场上排兵布阵,通过一些细微之处才能打赢战争。他们保家卫国,不让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们心里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的小心思,只会在战场上英勇杀敌。一个好的朝代要想繁荣昌盛,就要有一个好的将军镇守一方,

  • 盘点历史上用戟猛将,薛仁贵屈居第三,第一横扫千军,吊打项羽

    历史人物编辑:郑玉佼标签:薛仁贵

    戟是古代兵器兵器之一,实际上戟是戈和矛的合成体,它既有直刃又有横刃,呈“十”字或“卜”字形,因此戟具有钩、啄、刺、割等多种用途,其杀伤能力胜过戈和矛。戟是刺击劈砍组合兵器,相对较为沉重,所以古代能用戟者多为猛将。可以说戟是古代战场上令人闻风丧胆的霸气兵器,接下来我们就看看史上用戟的猛将都有哪些?五、

  • 曾三箭定天山的薛仁贵,5万大军出征吐蕃,却遭受前所未有的惨败

    历史人物编辑:猫史天下标签:薛仁贵

    薛仁贵,武艺高强,有勇有谋,乃是将门之后,其曾祖父薛荣、祖父薛衍、父亲薛轨,相继在北魏、北周、隋朝任官;但是后来家道中落,及至薛仁贵的时,已是家境贫寒、地位卑微,以种田为业。后来薛仁贵应征入伍加入唐朝军队,先是在出征高句丽的时候,于大军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单枪匹马直取高句丽一将领人头,因此大军得以解围

  • 要看薛仁贵,还是保剑锋版的过瘾,新版《隋唐演义》还是差点意思

    历史人物编辑:岸花游戏标签:薛仁贵

    近期,小编看了一下新版的《隋唐演义》,觉得里面的薛仁贵还是差了点意思,还是保剑锋版的看起来更过瘾点。薛仁贵,出生于公元614年,为唐朝初期大将,河东道绛州龙门县修村人。电视剧为了艺术效果,往往都会将人物神化,塑造得完美无缺。但在保剑锋版的薛仁贵中,还是比较客观地向人们讲述了薛仁贵荡气回肠的一生,领略

  • 神将薛仁贵的一个猪队友,害他打了一生中唯一的败仗

    历史人物编辑:花花史界标签:薛仁贵

    唐太宗、唐高宗时期军事家、政治家薛仁贵的大名,说是地球人都知道,一点也不夸张。这位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神,身经百战,战功赫赫,创造了“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辽东”、“脱帽退万敌”等诸多军事奇迹。薛仁贵随唐太宗征讨高句丽时,为救援被敌军团团围困的唐朝将领刘君邛,他单枪匹马挺身而出,直取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