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武宗用数百童子炼药却依然没能保住小命

唐武宗用数百童子炼药却依然没能保住小命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玉洁都生活记 访问量:1227 更新时间:2024/1/31 21:24:02

唐武宗李炎,本名李瀍[chán],后改为李炎,唐穆宗第五子,唐文宗之弟。初封颍王,任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吏部尚书。

开成五年(公元840年)正月,唐文宗病重期间,宦官仇士良等人矫诏废掉皇太子,以李瀍为皇太弟。不久,唐文宗驾崩,李瀍即位,史称唐武宗。

唐武宗在位期间,以李德裕为宰相,对当时的弊政进行了改革。

会昌五年(845年),崇信道教的李瀍认为佛教势力泛滥,影响到了国库的税收,于是在宰相李德裕和道士赵归真的极力怂恿之下,下令拆毁佛寺,数月之间,全国四万多所官建、私建寺院被毁,二十六万余僧尼被强迫还俗。

佛寺土地被收归国有,国库增加了税收,这一事件被称作“武宗灭佛”、“会昌法难”。李瀍本人迷信道教,在位期间大肆兴建望仙观、望仙台、降真台等道教建筑。

李瀍经常“斋戒沐浴,亲临祝祷”,希冀真的会有神仙降临赐福给他。期间,派遣道士赵归真等人,在道观内烧炼丹药,多次催促,赵归真只好忽悠李瀍,说有一种仙药只有到吐蕃才能搞到。

总而言之,赵归真给唐武宗李瀍开列的药单,永远无法配齐。李瀍下诏,举全国民力物力,搜集赵归真所谓的烧制仙丹的材料。

李瀍吃下那些仙丹妙药,实际上含有硫化物、铅、汞等重金属,时间久了,人就会被药物折磨得不成人形,面容憔悴不堪,性情乖张暴躁。

赵归真继续忽悠皇帝,说这种现象属于正常,正在脱胎换骨呢。李瀍深信不疑,痴迷其中,不可自拔。

会昌四年(公元844年),残暴的唐武宗李瀍颁诏:“令诸道进年十五岁童男童女心。”用来炼制长生不老的丹药。

唐朝时期,“道”是一种行政区,相当于现在的省。唐朝境内有四十多个道,每个道进献一男一女,每年至少就要有八十个少男少女死于非命。

好在老天有眼,这道残酷的诏书颁布的第三个年头,皇帝就驾崩了。

会昌六年(846年)正月,在新年朝会上,道士们继续欺骗皇帝说,他的名字“瀍”从“水”,和唐朝崇尚土德相克。

土可胜水,“瀍”为土德克制,因此对皇帝不利,应改名为从火的“炎”字,恰好与土德相合,这样才能消灾解难,逢凶化吉。

改名并没有给武宗李炎带来好运,而且病情越来越重,十天后连话都不能说了,宰相李德裕等大臣求见皇帝,被宦官拒绝了。

御医的诊断是——唐武宗李炎死于“恶痢”,看来吃了童男童女心脏炼制的丹药,并没有让他羽化成仙,反而消化不良,死于恶性痢疾。

标签: 唐武宗

更多文章

  • 我们该感谢唐武宗,没了他,中国也许是个大几万倍的梵蒂冈

    历史人物编辑:新移说娱乐标签:唐武宗

    提到梵蒂冈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这就是著名的罗马教廷圣地,但是为什么说是没唐武宗中国就是个大几万倍的梵蒂冈呢?其实更为准确地来说,如果没有他中国就成为佛教的产地之一了吧!唐武宗做的这件事情那就是“灭佛”。在中国历史上历经了几次灭佛的事件,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就是唐武宗灭佛。千年之后的我们再来看一下当年唐武

  • 唐武宗战胜了所有对手却败给了时间,大唐复兴为何这么难?

    历史人物编辑:张龙龙标签:唐武宗

    前言唐朝不仅凭着两百八十九年的历史成为我国位居前列的王朝,更是我国历史上最为强盛的时期。汉唐之际是盛况,直到如今仍被我们所追忆。但唐朝的盛世,却是一个限定词,仅限于安史之乱以前。安史之乱后的唐朝,在一百多年的时间之中,似乎都未曾翻出太多水花。事实上,唐中后期仍有一部分皇帝有作为或者想要有所作为,如唐

  • 一千多年前,佛教在中国异常兴盛,为何唐武宗却要下令灭佛?

    历史人物编辑:青年史观标签:唐武宗

    作为现如今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教的影响力和地位毋庸置疑。但是,正所谓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从数千年前的草创,到现在拥有如此之大的影响力,佛教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历程。而在中国,这一过程则体现得淋漓尽致。诚然,佛教在中国曾经有过无比辉煌的时刻,但相对应的,它也在某些时期陷入了相当低谷的阶段,成为

  • 唐武宗王贵妃:神秘莫测,史书记载矛盾,与君歌两女主的结合体

    历史人物编辑:雨宸历史标签:唐武宗

    煌煌大唐自安史之乱后,就陷入藩镇、宦官和朋党的混乱之中,从中唐以后,史料散佚严重,别说后妃事迹多阙,就连帝皇事迹也极为简洁。在这种情况下,不免出现后妃事迹被张冠李戴、后妃人物被史家遗漏等诸多现象。比如,身为唐武宗宠妃的王氏,即热播剧《与君歌》中两个女主程若鱼和仇烟织合体的原型人物,在《旧唐书后妃传》

  • 唐武宗灭佛,为唐朝续命的全力一击

    历史人物编辑:李晋霞标签:唐武宗

    唐朝皇帝姓李,便将自己祖先追溯到老子李耳这里,所以唐朝的国教是道教。但是,唐高祖李渊下诏,称“三教虽异, 善归一揆”,儒教、道教和佛教取得了相同的地位。正所谓“天无二日,民无二王”,国教更不该出现三个。这种宗教政策带来了严重的问题,武则天利用佛教搞了一出“弥勒降世”,建立武周皇朝,将李唐皇朝在鼎盛时

  • 为什么唐武宗要会昌“灭佛”?佛教和国家,有啥不可调节的矛盾?

    历史人物编辑:孟玲标签:唐武宗

    在公元845年的时候,唐朝一改以往崇奉佛教的政策,爆发了史上规模最大的毁佛运动。在李德裕以及道士赵归真、刘玄清的建议下,唐武宗李炎开始实行灭佛政策,拆除庙宇,逼迫僧人还俗,收回被占据的良田。灭佛原因会昌年间唐武宗李炎灭佛的原因有很多种说法,最核心的有两点:一是“经济矛盾”,佛教大兴土木的建设寺庙佛像

  • 唐武宗为何灭佛?一个原因是道士蛊惑,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鲜为人知

    历史人物编辑:史学无涯标签:唐武宗

    在我国古代封建王权统治时期,只有当国家危亡或者正值时局动荡时,文化思想才会因为不安的时局而大变。周室衰微,诸侯国之间兼并征战导致礼崩乐坏;司马夺魏,政权倾覆导致政局紧张、清谈玄学盛行。而随着我国封建王朝的统治手段愈发成熟之后,大的文化思想变动难以频繁发生,可就在唐武宗时期,处于国家局势稳定、中央集权

  • 唐武宗的皇位靠一个“假小子”诓骗来的?司马光:欧阳修胡说八道

    历史人物编辑:寻根拜祖标签:唐武宗

    唐文宗临终前,郑重其事地将太子李成美托付给了宰相李珏。不料,当大臣们灵前跪拜新君时,被惊得目瞪口呆,端坐在龙椅上的竟然不是李成美,而是唐文宗的弟弟、颍王李炎。大臣们左顾右盼,全都一脸懵逼,而一旁的神策军中尉仇士良等人则面无表情。大殿里安静得可怕,禁军将士们的刀尖透着森冷的寒光,刺得所有人都心惊肉跳。

  • 唐宣宗李忱:装傻忍辱36年,被丢进粪坑差点呛死,登基后一雪前耻

    历史人物编辑:陈帅说历史标签:唐宣宗

    大唐盛世,万国来朝,提起唐朝,人们会想到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之治,会想到唐玄宗的开元盛世,会想到中国古代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唐朝的20多位皇帝中,除了个别几位,其余的大多声名不显,没有多大名气。但是其中有一位可谓是古代皇帝中最能“装”的一位了。大将军韩信能忍“胯下之辱”,够不够能忍?比起常人来说已

  • 唐宣宗装了36年傻子,被太监扔进粪坑险些淹死,登基后成千古明君

    历史人物编辑:篮球一会标签:唐宣宗

    为了活命,他装傻三十六年,还曾被太监扔进粪坑,差点淹死,晚唐最后一个明君唐宣宗究竟是怎样逆袭称帝的?如果说人生如戏,全靠演技,那唐宣宗李忱的演技足以秒杀一众小鲜肉,直接拿下影帝的头衔。李忱出生时,大唐已经在走下坡路了,身为皇子的他也避免不了陷入到夺储的争斗当中去,但是其他的兄弟压根就没把他放在眼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