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长孙皇后:唐朝最完美的皇后,李世民的贤内助,惜乎红颜薄命

长孙皇后:唐朝最完美的皇后,李世民的贤内助,惜乎红颜薄命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罗炜 访问量:2742 更新时间:2024/2/20 1:39:49

皇帝君临天下,九五之尊。

皇后母仪天下,总领后宫。

自古以来,皇帝皇后,一主外一主内,被视为阴阳调和,天下太平之吉兆。

然而事实上,古往今来,封建王朝几多,可真正做到内外和谐,阴阳调和的例子,却很少,因为好的皇帝虽然多,但是好的皇后却很少。

古往今来漫长三千年历史中,厉害的皇后有许多,比如唐高宗李治的皇后武则天,最后当了女皇帝,又比如宋高祖朱元璋的妻子马皇后,出身较差,但嫁得很好。

但这些皇后都不完美,“完美”是个好听但很难做到的评价,古往今来,完美的皇帝是一个都没有,那完美的皇后呢?

却是有的,被古今视为最完美的皇后,其实只有一人,那就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后,文德皇后长孙氏。

文德皇后长孙氏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女人?她有着什么样的故事和品性,才能当得起完美这样一个定格评价?历史对于她,又是如何看待的呢?

少年夫妻

文德皇后长孙氏,其全名长孙无垢,乃是名门之后,可谓家世深厚。

长孙无垢之父为前代隋朝的右骁卫大将长孙晟,其母族也是来历非凡,乃是前代隋朝扬州刺史高敬德之女。

不过,由于长孙无垢的父母早亡,她与哥哥,也是后来的唐初名臣长孙无忌,是一直由其舅父高士廉抚养。

高士廉是一个纯纯的文官,大本事没有,但是相面的本事倒是不错。

他看出来唐国公李渊的次子李世民是个面相饱满,有大福气大出息的人,于是便将自己抚养长大的侄女长孙无垢嫁给了李世民为妻。

李世民和长孙无垢,算得上是少年夫妻,公元613年两人成亲的时候,李世民15岁,长孙无垢才13岁。

成亲前的李世民,虽然早已被断定为有“天人之姿”,但也只是一个出色的少年,知书达理,身手是不错,不过没人知道,高士廉到底哪里看出来李世民有大出息。

然而,仅仅两年以后,李世民便出息了。

原来,615年隋炀帝出行,结果被突厥人偷袭,不得不暂避雁门关,当时情况万分危急,李世民正好马上从军,跟随大军去营救隋炀帝。

因了这一功劳,李世民在军中出名,李渊也因功升迁晋阳留守。

后来,李渊在太原起兵,并取代隋朝建立大唐,次子李世民被封为秦王,长孙无垢被册封亲王妃,那是公元618年,唐高祖武德元年,长孙无垢17岁。

但是虽然才17岁,一个豆蔻少女的年纪,长孙无垢便已显现出自己“完美”王妃,秦王府贤内助的优秀品质来。

太宗贤内助

李世民作为李渊大军先锋,率先攻破大隋国都洛阳,并镇守洛阳宫室。

隋炀帝亡国亡得很突然,所以李世民等攻进来的时候,他除了杀了几个妃子以外,根本没有来得及对皇宫和内库动手。

结果,不仅洛阳的宫室保留完整,连皇帝内库和宫中各处贮藏室,都得以保存下来。

隋朝虽然只历经二世,就迅速灭亡,但是毕竟是一个完整的中原王朝,尽收南北朝之富庶文明,非常发达,所以隋朝的宫室之中,所藏是很丰富的。

李世民攻破洛阳后,李渊随后赶到,便命令自己的妃子们,也就是李世民等人的小妈们去挑选杨广留下的宫女太监,以及府库藏宝。

结果,宫人是挑选完了,但是府库中的宝物,却动不了,因为李世民耿直,认为这些财产属于战利品,应该与大战有功的将士共享,而不是与李渊的女人们共享。

看着宝山在当面,自己却分文也取不走,这叫爱慕珍宝的后宫嫔妃如何能忍受呢?

结果,秉公办事的李世民,就把李渊的妃子们都给惹恼了,于是,李渊的后宫便对李世民疏远了,反而对李建成李元吉等亲近起来。

李世民军人作风,秉公办事,一丝不苟,这本没有错,但是和李渊的妃子们较劲,却等同于挑衅长辈,进而就是在挑衅李渊的皇帝尊严。

这些道理,李世民不懂,长孙无垢却不能不在意。

但是李世民没有错,长孙无垢作为亲王妃不会去指责自己的男人,便只得亲自去李渊的后宫中,以儿媳妇的身份,给李渊尽孝,给各位“准婆婆”们表现谦恭,缓和矛盾。

长孙无垢的识大体,后宫嫔妃们是赞赏的,于是,在长孙无垢的努力下,李世民与皇帝后宫诸嫔妃的关系有所缓和,枕头风也重新朝着有利于李世民的方向吹。

渐渐地,李世民在李渊心中,又恢复了圣眷。

长孙无垢对李世民的帮助,不只体现在这里,还能在玄武门之变中体现出来。

原来,决定了李唐命运的玄武门之变开始前夕,为了保密,天策府的死士亲兵们都得藏起来,过得蛮辛苦,长孙无垢便想要慰军。

她亲自为参与将士发放冷食,在李世民给参与将士们发放武器兵甲的时候,跟在李世民身边,为每位与事者加油打气。

结果,亲王妃的鼓励,使得将士们士气十足,玄武门之变一战功成。

李世民当了皇帝后,册封亲王妃长孙无垢为皇后,这也是板上钉钉之事。

成为皇后以后,长孙无垢“贤内助”的属性,更是展露无遗。

总领后宫,母仪天下

长孙皇后自小被高士廉养在深闺,所学所思,都是古典贵族仕女的标准,因此知书达理,颇有明慧。

比如,她虽贵为皇后,但是却处处替李世民着想,唐初建国,天下不易,百姓艰难,宫中也不富裕,需要花钱的地方很多,李世民有时候也会为难。

长孙皇后便不想让李世民为难,她便在宫中开了“俭省”整风。

长孙皇后本就生性节俭,反对奢靡铺张,她要求宫中,对她补送的衣服车马等日用品,遵循一个原则,就是:够用就行。

长孙皇后不仅对自己要求严格,还要求其他后妃们不要浪费,勤俭节约,省出来的钱送给李世民。

哪怕是对自己所出的皇子们,长孙皇后也是时常训诫的。

李承乾李泰、李治三位皇子,都是长孙皇后所出,长孙皇后对他们的要求是,谦恭节俭为先,浪费铺张为耻。

在长孙皇后的主持下,后宫中的预算年年削减,李世民对此看在眼里,感慨在心里,但从此以后,更加发奋图强了。

除了提倡简朴的生活以外,长孙皇后还要其他优秀品质,那就是举贤避亲,请求抑制外戚。

原来,长孙皇后成为李世民皇后,其兄长长孙无忌也得到了太宗重用,委以高位,并入凌烟阁。

但是长孙皇后生怕自己母族做大,外戚干政,因此千方百计请求太宗削减长孙氏族人的权力,甚至不惜逼迫自己亲哥哥长孙无忌请辞。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长孙氏成为皇后,长孙氏族还没享受几天特权,马上就被长孙皇后给打破了。

但其实长孙无垢是清醒而自知的,自古以来,外戚干政,祸乱朝纲的大事没少发生。

长孙无垢要求削减族人权力,不是害他们,实则是在救人。

长孙无垢很有大智慧,但也很有小智慧,她从不干涉李世民的内政,每次遇到李世民说到朝中之事,她都不听不看不说,尽显分寸格局。

结语

长孙无垢非常聪慧,也很有后宫之主的分寸,识大体,懂大局,很有后宫之主的风范。

在李世民身边,她帮他许多,尽管许多事情当时看来不起眼,但是站在时间线的角度看问题,会发现她给李世民的,全是助力。

她死后,李世民感伤不已,给长孙皇后封谥为“文德皇后”,高宗李治时期,又给母亲追封谥号“文德顺圣皇后”,极尽哀荣。

标签: 长孙皇后

更多文章

  • 为何长孙皇后会被誉为“完美皇后”?3句遗言,秒杀其他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芝芝之文艺标签:长孙皇后

    长孙皇后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赢得了后宫众嫔妃和朝廷大臣们的一致赞誉。虽然没能陪伴唐太宗一起走完贞观盛世,但是无论是在其生前还是在其死后,都对唐太宗李世民,对大唐盛世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尤其在她临终前留下的三个遗嘱,更是直接关系到贞观之治后期的兴衰。那么长孙皇后在一生的最后时刻究竟留下了哪三个遗言?长孙

  • 长孙皇后留下1句遗嘱,李世民如果听从,武则天根本当不上女皇

    历史人物编辑:陈春红标签:长孙皇后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独特的朝代。在历史上的众多封建王朝中,唐朝的强盛数一数二,凭借发达的经济和强大武力,唐朝一度成为当时无与伦比的超级大国,过去赞颂国家实力的一些套话,比如“万国来朝、四夷宾服”等等溢美之辞,用在唐朝身上倒也并不为过。唐朝以海纳百川、兼收并容的气势,吸引来了五洲四海的宾朋客商,各种思

  • 大唐第一夫人“长孙皇后”:英雄心里的永远的白月光和朱砂痣

    历史人物编辑:史海无涯标签:长孙皇后

    唐太宗是个英雄皇帝,史书中他很少哭。虎牢关生死一战,压力如崩的时候,他没有哭;兄弟倾轧,玄武门外,他没有哭;突厥入侵,兵临城下,他也没有哭。可是当自己一生最爱的女人去世的时候,面对着女官们把长孙皇后还没有编篡完的《女则》一书给他看的时候,太宗皇帝失声痛哭。后来更是经常登上自己建造的一座多层塔楼,去看

  • 长孙皇后嫡女真如剧中所说,仗着嫡出身份骄横跋扈有失国体?

    历史人物编辑:飞鸣说娱乐标签:长孙皇后

    10年播出的香港电视剧《公主嫁到》讲述了昭阳公主嫁到金家后发生的一系列搞笑故事,剧中身为长孙皇后所出的永河公主,其性格骄纵,刁蛮恶毒,毫不留情,爱比较,妒忌心重,与驸马赵弘成婚五年,经常对其非打即骂。对亲母只是寻常百姓的昭阳公主份外看不起,偏偏昭阳公主最得太宗宠爱,令永河对昭阳更加妒忌和加害。幸天网

  • 李世民“霸占”弟媳杨氏时,长孙皇后为何不阻拦?魏征说出了实情

    历史人物编辑:曹振标签:长孙皇后

    作为“贞观之治”的开创者,唐太宗李世民不仅是大唐的皇帝,也被少数民族尊称为天可汗。在他的统治下,唐朝迎来了民风开放的太平盛世,而在李世民身上,也有着一件颇为开放的风流韵事,那就是他曾想把自己的弟媳杨氏纳为后妃。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提起姓杨的女性,那贵妃杨玉环自然是当仁不让,高居榜首。不过我们今天要说的

  • 长孙皇后拿性命作赌注,使出一计,把杨贵妃拉下马来!

    历史人物编辑:风云人物看历史标签:长孙皇后

    说到争夺皇位,那唐朝时李世民和兄弟之间的争斗,真的是流了不少血,而他的儿子们,也是进行了很激烈的争夺。但是说起来是男人之间的战争,其实这里面也少不了女人的参与。要知道这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事。而这场战争就连长孙皇后也参与其中,为了让儿子坐稳太子之位,她也是费了很大的功夫,要知道太子最大的竞争对手就是

  • 长孙皇后真得贤惠吗?为什么唐太宗纳弟媳她不管呢?

    历史人物编辑:周志庆标签:长孙皇后

    长孙皇后在历史上是有名的贤德皇后,但她真如大家赞扬的那样贤德吗?长孙皇后是很贤惠,生活简朴,对于宫人很是体恤宽容,对庶出儿女视如己出,还劝唐太宗纳谏,在魏征惹恼了唐太宗时,加以劝解。可是有一件事让人不解,当唐太宗纳弟媳她为什么不阻止呢?在玄武门事变,唐太宗杀兄屠弟,逼老父退位,还把兄长和弟弟的儿子们

  • 长孙皇后孝顺贤良,36岁早逝,唐太宗在宫内建高楼一生缅怀

    历史人物编辑:崔博文标签:长孙皇后

    俗话说: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总有一个成功的女人。普通百姓是如此,帝王将相也亦然。纵观中国历史,曾经出现过不少贤明的帝王,开创了许多太平盛世。在这些英明雄武的帝王身后,少不了有贤良淑德的皇后在背后默默地支持。千古一帝李世民之所以能建立丰功伟绩、名垂青史,无不得益于与他并肩而立、深明大义的长孙皇后,这位被

  • 长孙皇后:千古一代贤后,”贞观之治“幕后功臣!

    历史人物编辑:鲁班看看剧标签:长孙皇后

    长孙皇后是中国历史上无人能比的一代“贤后”,人们都说长孙皇后是唐太宗李世民一生最挚爱的女人,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及万千宠爱与一身的皇后。许多人都认为长孙皇后是那个时代最幸福的女人。只是,她真的过得那么幸福快乐吗?长孙皇后出生于隋文帝仁寿元年,字观音婢,鲜卑族,河南洛阳人。人生有三大不幸一一幼年丧父,青

  • 长孙皇后究竟身世如何,为何对李世民有大帮助

    历史人物编辑:杨子豪标签:长孙皇后

    长孙这个姓氏起源于北魏皇族拓跋氏,长孙一族因是北魏宗室之长,故在孝文帝改革时,赐姓长孙。长孙家族作为皇族宗室,从北魏至隋以来能人辈出,可谓“门传钟鼎,家世山河”。隋朝大业年间,右骁卫将军长孙晟擅长骑射,有一箭双雕的美誉,且在军事,外交上也颇有建树。长孙晟长期处理隋与突厥的关系,曾使计分化突厥,对突厥